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案例
    我孩子今年5岁了,上幼儿园中班。他平时跟我一起玩挺正常,听话,懂事,也不闹,玩得很开心。跟小朋友一块儿玩的时候,我不在跟前也挺好的,有谦有让,不跟大家争抢玩具。可是一当我的面,立马就像换个人儿似的,显得焦虑不安,玩不下去了,缠人,有时还哭闹。越是人多越这样,跟他讲道理,也不见效果。我非常苦恼,担心孩子是不是得了什么病?想请栏目专家给把把脉,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何田老师:从家长来信的情况看,妈妈的出现,让孩子心理可能感受到某种不安和担忧。可能妈妈对其他小朋友表现出的热情、喜欢、亲昵等情绪和行为,让孩子觉得被忽视。孩子可能会觉得妈妈更喜欢别的小朋友,因此变得焦虑、不安,甚至哭闹。
    分析其原因大概是妈妈没有让孩子感受到稳定的、安全的爱的感觉。孩子知道妈妈是爱自己的,但总会有不确定感。一旦外部条件变化,这种不确定感就会被激发,甚至放大,从而引起焦虑不安的情绪,产生一些哭闹的行为。此时妈妈试图用讲道理的方式启发孩子,停止哭闹。由于孩子尚小,并不能全部理解成人世界的准则,因此并不起作用。
    馨子:孩子如果出现信中反映的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
    何田老师:首先要稳定住自己的情绪。要知道,家长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强化孩子的感受和行为。家长要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日常对孩子的爱,不要受情绪的影响,万不可高兴了就亲的没够,不高兴了就随着自己的脾气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这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怀疑、不信任的品质。其次,一旦孩子在这种场合出现焦虑不安、哭闹等行为,要尽快去安抚孩子。不要讲道理,要用身体跟孩子接触,比如搂抱、亲亲、抚摸头发或轻拍后背等,都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信心。同时要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跟孩子说:妈妈永远爱你,你是最棒的等话语,孩子很快会恢复正常的。第三,建议家长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关心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发展特点。这样,既能使孩子身体健康发育,也能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最后,给家长们推荐几本书,供学习参考:《儿童发展心理学》,《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北京大学心理学丛书》。
589 查看 0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还没人评论此主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