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独219 于 2010-10-6 19:08 编辑
生命的话题在孩子的成长中总是不可避免的,不知道大家是怎么跟孩子解释的呢?
欢迎大家跟贴讨论~~
有次带女儿去爬山,看到山上的墓地,女儿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来了:这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在这里?他们还会活过来吗?你们以后也会这样吗?.......说到后来,女儿哭了:我不要你们也这样!
于是开始关注这方面的绘本,想借绘本给女儿讲述这些她一时难以接受的话题。
入眼的第一本是
《一片叶子落下来》
这是一本关于生命的童话,书中一片叫做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四季的变化,逐渐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在于给别人带来快乐;明白了死亡并不是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作者巴斯卡力说,这是献给所有曾经经历生离死别的孩子,与不知该如何解释生死的大人的。
书9月就从当当上败回来了,一直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和孩子一起读。
上学的路上我们要经过一个公园,于是常常和女儿一起观察那些落下来的树叶。那天从幼儿园回来时,看到一棵树上的叶子已经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女儿哼起了幼儿园刚学过的儿歌《小树叶》(秋风起来啦啊,秋风起来啦,小树叶离开了妈妈,飘呀飘呀飘向哪里去,心里可害怕?小树叶沙沙,沙沙沙沙沙,好像在勇敢的说话,春天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我说:“今晚给你讲《一片叶子落下来》的故事好吗?”“好!”
回家后我做饭,把书给她找出来让她自己先看看。过会儿过来一看,书已经放在一边她在画画了,“书看完了?”“嗯,就是叶子。”女儿很不以为然地说。
到读书时间了,女儿躺在我怀里听我读书。刚开始女儿好象不怎么有兴趣听,一直到丹尼尔出现,丫头的兴趣来了,一动也不动地听我读。文章很美,我深深地被它吸引。我慢慢地读着,当读到“那天下午,在黄昏的金色阳光中,丹尼尔放手了。他毫无挣扎地走了。掉落的时候,他似乎还安详地微笑着。‘暂时再见了,弗雷迪。’他说”,丫头激动了:“妈妈,他死了吗?”“是的,他死了,可到了明年春天他也许还会回来的,就跟你唱的《小树叶》一样。”
书读完了,女儿安静了好一会,问我:“妈妈,你也会死吗?”“会啊。跟丹尼尔、弗雷迪一样,说不定哪天妈妈就会死的,这是自然规律呀。”“不!....我不要你死,也不要爸爸死!”女儿伤心地叫起来。我抱住她,轻轻地在她耳边说:“妈妈也不想死啊,你看爸爸妈妈现在每天都锻炼身体,就是为了能好好地陪着你,看着你长大啊。”躺在被子里,女儿又问到:“那爷爷奶奶呢?他们也会死吗?我不想让他们死。”“爷爷奶奶现在也天天锻炼身体啊,他们也想健健康康地看着你长大呢。”“哦。”那一夜,女儿把我搂得紧紧地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