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多多 于 2011-7-17 23:42 编辑

朋友家的GIRL小升初,两门都是90多分,中等排名。
参加重点中学统一考试,名落某山。孩子很沮丧,家长欲哭无泪。因为此重点仅是二三流重点(最末等),比普校强点有限。优点离家近。公招10个班。1个班近80名。

孩子从一年级起就奔波于各类培训班,语数外样样参加培优,被笑称“赶场子”。
三年级起天天放学在数学老师家学数学,周末加学奥数。

GIRL也属早教孩子,妈妈负责语言和琴艺,爸爸管吃喝兼数学(我见过的最耐心的老爸)。朋友说孩子上学以来就不知什么叫玩,实在没时间玩。

GIRL的例子证明了一句话:成功靠努力,努力了并不一定成功。(普通家长的成功目标:进重点)

想说的是,培优不是我所愿,可是大形势在眼前,培还是混?特别想听大家的想法。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2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很给力的话题!
肥爸唐僧 + 10 好问题.
4402 查看 40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vianlee

    2011-9-2 14:27:52 使用道具

    当然是我行我素
    这明显就是与时俱进的反面教材,低年级还是以玩为主啊,不会玩情商不会高,情商不高俱进起来难啊.
  • redluo

    2011-7-25 16:48:50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千眠

    2011-7-23 16:02:57 使用道具

    如今的形式,每科90+的都不是好学生,也让人抓狂和愤怒,可是在能培优的时候也不能不培养啊,只是每一条路都不能保证出成果,孩子和家人都要有BACK UP计划和不成功的心理准备,成绩好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这条走得不顺利,走别的路好了。

    每一科都90+的孩子始终是好孩子。
  • leya

    2011-7-23 13:38:30 使用道具

    真恐怖
    一个班还80个人
  • sevenwnag

    2011-7-23 13:29:51 使用道具

    与时俱进还是我行我素?这个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而定,当然全力以赴的培养孩子是我们每个家长的愿望,但是因为这份执着而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那就没那个必要了。
    大家一起互相勉励,共同进步吧!
  • fengerll

    2011-7-21 14:55:54 使用道具

    1个班80?我们那回60就算多的了,现在少了那么多孩子,怎么还这么多?
  • 淡茶

    2011-7-20 23:05:23 使用道具

    这个也太。。。不知道说啥了。

    其实我也很纠结,娃9月上小学了,目前的打算是除了三年级上奥数外,学习类的培训班都不考虑。也不知道到时候能坚持住不。
  • 竹本

    2011-7-19 16:47:32 使用道具

    竹本 发表于 2011-7-18 16:00
    如果读书习惯好,其实去哪儿都一样,在重点压力那么大,而在普通的学校,每次都是第一,自信心会越来越足 ...

    是啊,孩子的能力不能被忽视啊。
  • cen3ww

    2011-7-19 00:23:43 使用道具

    应该是学习方法不对吧,套用民间俗语一句,培优班应该是“人去心未去”
  • 一骆

    2011-7-18 23:24:55 使用道具

    朋友说孩子上学以来就不知什么叫玩,实在没时间玩。

    如果一个孩子被赶成这样,会快乐吗?会爱学习吗?会有效率吗?孩子是在应付家长
  • mansea

    2011-7-18 20:38:13 使用道具

    关键就是自己的心态,还要看孩子的资质和兴趣。有余力,则扩充。学习,贵在一个精字,若是连课内的都吃不透,校外班只会让孩子更找不到北,培优的外皮下隐藏了什么,大家都很清楚!
  • 竹本

    2011-7-18 16:00:17 使用道具

    竹本 发表于 2011-7-17 22:04
    你的孩子离小学升初中还早呢!

    如果读书习惯好,其实去哪儿都一样,在重点压力那么大,而在普通的学校,每次都是第一,自信心会越来越足,老师也很喜欢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个孩子上,还有考不上的。其实事情都有两面性的。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我们尽力就行啦。我接触到一个孩子分在实验班(重点学校年级最好的班)里,她叫她爸爸把她弄出来,她说压力太大了。嘿嘿孩子有孩子的想法。顺其自然吧。目前呢,我们只要做好我们自己能够好好教育孩子,能够坚持到底就行了。加油哦。
  • 千千妈

    2011-7-18 13:10:19 使用道具

    现在有时候想想真得不知如何做才会更利于孩子.
    本来假期一开始跟孩子定好学习自然拼读,可是坚持了一周,孩子去爷爷家,然后又玩这玩那,反正一说让学习就显得不开心.
    不知道其他家长是如何让孩子做到又学习又玩的.唉.
  • 皮皮妈妈

    2011-7-18 12:58:16 使用道具

    现在的家长鸭梨真大啊
  • ccmbrr

    2011-7-18 12:00:19 使用道具

    孩子没学进去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全才是罕见的,朝某个方面发展是最现实的。
  • youthwh

    2011-7-18 11:55:50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youthwh

    2011-7-18 11:48:28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玲子

    2011-7-18 11:38:59 使用道具

    不要太淘尽孩子的精力,让她松弛有度吧,过犹不极!
  • lemurialxx

    2011-7-18 11:38:5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emurialxx 于 2011-7-18 11:41 编辑

    现在一个班80人??后面的孩子能听见么??
    我们打算混了,我看我家这个不像能培出来的
    我的感受是,我上班以后,知识不代表一个人的地位、水平,生活、交际、说话各方面能力,才真正显示了这个人的社会位置。
  • zhuwenting

    2011-7-18 11:32:26 使用道具

    90多还是中等?总分是多少呀?那考80的就不读了吗?
  • yxr789

    2011-7-18 11:15:01 使用道具

    有没有征求孩子的意愿呀?学习中,兴趣还是很重要。即使没有兴趣,孩子愿意学和被迫学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 njxy1001

    2011-7-18 09:41:41 使用道具

    一位老师告诉我们,低年级不要只看成绩,而要看他做同样的题的轻松程度,不假思索做出来的,和想了很久做出来的,虽然分数一样,但是性质是截然不同的。这就是看一个孩子天分的简单方法,虽然努力很重要,但是要做到顶尖天分也不可缺。中国人说天时地利人和,成功是多因数的。其实家长看孩子平时作业和考试的表现,就能体会到孩子究竟怎么样,很多时候只是不甘心而已。所以说家长摆正心态是很重要的,平凡是大多数孩子的现状。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申申MAMA + 10 感谢你!
  • njxy1001

    2011-7-18 09:32:50 使用道具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前半程都还没到,怎么能把精力给耗尽呢,假如孩子要学得那么吃力才能拿到高分,那说明他不是牛娃,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赶紧寻找适合孩子的道路才是最要紧的。随大流跑班只会增加孩子的负担,让孩子过早地丧失学习的兴趣并且更没有自信感。其实学习应该是轻松的,前提是他必须要有兴趣,与其疲于奔命地跑班,还不如跟孩子一起游戏来提高孩子的兴趣。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申申MAMA + 10 很给力!
  • yuanyuanma

    2011-7-18 09:14:07 使用道具

    其实,我觉得还是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这样把孩子的兴趣都搞没了,不如不培。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小朋友都在上轮滑课,我女儿同学学了以后,从来都不拿轮滑来玩。我女儿没上过课,但是就是喜欢,买了以后,天天玩,好像比人家上过课的还玩的好。
    上培优也一样。如果小朋友有兴趣,就上。如果没兴趣,还是先在家里,因势利导,在玩中穿插一些知识。学习这东西,只有小孩子要学,才会好,否则,家长再累也没有用。
  • sunny

    2011-7-18 09:04:4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sunny 于 2011-7-18 09:05 编辑

    这个例子从另一方面看,也说明如此培优方法是失败的.
  • 小臭乖

    2011-7-18 09:01:00 使用道具

    我们离小升初还远,没想这些
  • leaf_fall

    2011-7-18 08:33:24 使用道具

    只能说培优培偏掉了吧?
  • lihuiweiwei

    2011-7-18 08:09:40 使用道具

    看来不在学了多少,要有效地学习。
  • rulansixin

    2011-7-18 00:28:31 使用道具

    不让孩子太累的前提下,让孩子多学点也没什么。主要得孩子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