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xz4118 于 2015-1-18 19:25 编辑
宝贝儿子上学了,第一学期过去了。太多欢喜太多愁了。之前我觉得他适应小学没什么问题,还有他应该独立受教育,而不是带着妈妈上学。另外一年级知识也简单,即使落下也好补。但我觉得自己应该做到的是给孩子树一个好习惯和好态度。
可现实出来和我想的不一样。主要来自儿子处理细节能力不足,和老师理念相左,另外和现在的社会风气太不适应。
从儿子上学前班时说起。儿子当时着迷数学,尽管老师讲的他早就全会,到了新环境他发现厚厚一本练习册,开始上课下课往后写,励志要把整个一本书写完。上课时老师提问,儿子总能第一个说出答案,后来小朋友们便不自主等着儿子先说出,他们便附和。老师没办法,便禁止儿子回答,让他上课往后写练习册。当时我听到儿子讲述,心里那个不是滋味,心疼儿子,觉得老师的做法欠妥。但也知道老师的苦衷。总得顾及多数孩子。同学当时劝我去超常儿童训练班试试,说这样上学大家都痛苦。可我说上学不止是学东西。课本以外的东西往往更重要也更难学。于是我们上了Number1小学…
刚开学第一个家长会老师立了一些规矩。具体什么也不记得了。我只知道随大流就可以。课本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的。老师说,东西忘记带也没关系,像铅笔橡皮手纸之类的班里有以前同学捐的,不用单独拿一趟。第二天英语课回来,儿子说老师说英语课本有学校公用的,愿意买的同学可以在外面单买,这样在上面写写画画比较方便。我觉得儿子英语水平还可以,这种一次性课本不买正好。第二节英语课后,儿子说全班同学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买英语书,老师告诉儿子,如果他以后还用公共书的话,在课堂练习的时间他不能往书上写画,也不能随意干别的,只能手背后坐着。儿子回来将原委告我,搞得我一腔怨气。老师,您直接说让在外面买好吗?其他家长怎么那么聪明except我?!
紧接着教师节要来了,我满脑子怎么和我老师约,他什么时候有时间还能不耽误我看老二,我要送什么礼物,争取去一趟就能看俩导师……儿子的教师节我没有考虑,我也觉得教师节就是感恩自己老师的节日。他若有心……虽然他长这么大从未有过心。但我想等他有自己的心意去表达,该是多么有纪念意义的可贵又可爱的事情。我去找了我的老师,他那天回来告诉我,全班只有他一个人两手空空地去了学校。有同学带花,有带贺卡也有带巧克力。看得出来,儿子有些失落。我问他:“你怎么想今天的这个事情?”。他说:“没关系,虽然我没有给老师带礼物,但我有好的表现,给了老师好心情。”“怎么给的?”“我今天表现好,两个老师表扬了我好几次”,说着儿子蹦蹦跳跳,开心起来了。我告诉儿子以后的教师节,他喜欢老师,想要对老师感恩,或许可以找哪种形式表达。我知道,没有礼物,儿子开始敏感,担心老师不喜欢自己,于是这一天非常努力的讨老师开心。当时我心里有些难受,可我觉得虽然有些早,但儿子在成长中得切身体会这些东西。而不是我一直挡在前面提前想到某些东西剥夺了娃亲自经历的机会。
再过一段时间,儿子跟我说:“妈妈,你能不能给我们班里捐一些东西,比如笤帚,簸箕之类的。”我说:“干嘛用?开家长会老师没说呀!”儿子说,刚一开学,班里就有同学的家长给班里添置洁具之类。老师就给捐东西的学生加了小红花。儿子有一次表现好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会奖励一颗小星星,10颗小星星可以换一朵小红花。儿子说,妈妈我得有10次表现超过别的同学,才能得到一朵小红花,班里大部分同学都捐过东西了。你能不能也帮我。其实如果不算捐的小红花,我是班里最多的。但现在我得的太累。我真是无语。怎么和孩子说,怎么和老师沟通……没办法,我告诉儿子看看班里有什么需要的,比如面巾纸,洗手液什么的。妈妈给你捐……
儿子上这半年学,我新学的东西不比儿子少。
美妈,把眼光放远,不要只盯着眼前的,心情会好很多。另外不要过多的去揣磨别人的心理,那样心会舒服很多,心也没那么累。
我们家是个思维敏捷的孩子,开始的时候也像你儿子那样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也觉得她总是那么快,别的孩子都没有思考的时间了,就说她,她根本没当回事。她们老师也和我说了,我也能理解她们老师,但我觉得不是我们孩子的问题,所以回家也没和她说。后来家长开放日,看到她还是一如既往地最快举手回答问题,她们组的小红花都是她赚回来的。所以我认为,坚持自己认为对的,最后别人还是会认可你的。
我们孩子是很有主见的,在幼儿觉得老师分饭顺序应该轮着来的时候她都去跟生活老师说的。
在幼儿园因为做什么都又快又好,她们班主任总是表扬她的。到了一年级,人家拼音数学学得比她早,大家又不比动手能力,人家又比她乖,她比较活跃,除了上课回答问题,其他显不出什么优势来。第一批入少先队的时候没她的份,看她眼睛含泪,分外委屈,说班主任说没办法,名额太少了。我们和她说,肯定还是有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继续努力下次肯定能进的。
后来在家长群上看到其他家长在谈入队的评选标准,我就想这没什么好议论的。决定权在谁手上就谁说了算,自己家的孩子自己看着总是美好的,谁家的孩子不好呢,要老师筛相信她也是很痛苦的。慢慢进步才是孩子的福气啊。
家长议论的原因是每个星期一升旗,孩子看着旁边入了队的同学敬礼,心里很不舒服。我们家孩子回来从来不说这个,也觉得没什么。入队那天,和她一起玩的那个同班同学老戴着红领巾在我们眼前晃,我们都当没看见,没提起这个话题。而很多家长在接孩子的时候就说:为什么你没有红领巾啊。我想家长在意的东西孩子肯定跟着在意,孩子这么小,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家长思想的投射。
我们同事总喜欢问孩子有没当班长,其实当班长没大家想像的那么好,她们班的班长每次测验如果没一百分就哭,说我是班长,没拿一百分人家会笑我的。这心理压力也太大了,你说有没一百分和别人有什么关系呢,可是孩子不懂啊。
晚上做作业我们不辅导她,所以作业很多时候都拿不到A,老师也和我们谈了,我们还是坚持我们的原则。到后来老师也没说啥了,毕竟她作业不太好,但测验考试的时候学了的都做对了,不对的都是没见过的。所以老师和家长谈啥都只是为孩子好,至于家长怎么做还是看家长,老师只是希望孩子能拿到好成绩而已,并没有针对孩子的意思。
至于教师节送礼,很多孩子买了花送老师,大家是一窝蜂冲上去送的,老师根本就记不住谁送谁没送。我想如果我是她们老师,我肯定为处理那堆东西烦恼,扔了吧,孩子的心意,不扔吧,每年都这样,太碍地方了。所以我认为绝大多数老师对孩子还是看孩子表现和成绩的,我们应该教孩子做好自己即可,我们自己的面子又不能卖钱,不用想那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