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5-12 16:51 编辑

大道至简,把王博那些罗里吧嗦的低能理论,能扔多远就多远!让我这山人,以我的亲身经历,说点人人都懂的白话:


什么叫做外语?就是你的生活没有这个语言使用的环境,只有贫瘠稀少僵化单一的外语课堂那点输入,相当于沙漠地带偶遇一两滴甘霖,成不了气候!

什么叫做第二语?就是不管你身处本国还是他乡,你的周围都有使用这种语言的环境和人群,不论是江湖还是庙堂上,输出输入都有用这语言的生态环境在!此时相当于来到绿洲上,你可以不说不用这种语言,但这种语言环境却仍在你周围,与你的生活交叉并存,通常都是官方下令使用这种语言,成为你祖国与母语同在的另一种通用的官方语言!

什么是母语?就是你一生下来,无需意识去刻意,顺理成章就首先习得的那一个语言!此时相当你已来到肥沃的五谷和鱼米之乡

但是对于学习者,特别是幼小的学习者,区分它们的就是这种语言的源头---这种语言的环境你占据了多少!如果你来到了、进入了这种语言的天然环境的使用之邦,你就再不必刻意,去区分它是外语、第二语还是母语了!为什么呢?

因为一旦进入了这种语言的天然环境,只要你能坚持呆下来,只要你敢积极去融入,你最初的外语会逐渐量变为第二语,然后你的第二语,会逐渐转换为你的第一母语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当初为自己取的ID是---母语一样的反应-----的原因。在观察中我们明显发现---越早进入这门语言的使用环境,对你的转换就越有利!
而如果你是成年的学习者,在这种天然的语言环境下,你最初的外语,先是逐渐转换为第二语,接着你的第二语,会几乎转换为你的第一母语的!也就是几乎接近于你的母语!而你原来那一门母语,如果你还同步用,那它就是你的双语,如果你已经停止用多年,那它就退化成你的二语或外语了!


衡量这一切的有2个:全在你对这个语言环境的占有和使用有多少,以及你对这个语言和文化的热爱、认同和融入有多少!

所以你要追的----不是王博和他的理论,而是那个语言的----天宽地阔的语言使用环境!追的越小越早就越好,对这个语言和文化的认同就越水乳交融----有条件的,幼儿园能过去不?!

没条件的暂呆在中国的,你要追的不是校内英语,而恰恰是这模拟、再现这种语言环境源头的----的立体使用的广大原版的语言资源,以及在国内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群圈子,不只是外教,海归人士和英语专业的爸妈,任何使用这种语言的小环境,都是可以帮你促成进入模拟该语言环境的一种资源,帮你先把你在国内的笨拙外语,逐渐量变到质变----转换成接近第二语的状态,再出国去深造逐渐转换成你真正的第二语,一直到几乎转换成为你的母语!----如果你的命运和机缘,都没有打乱你这三部曲的话!

出国的最佳时期,目前来说---或者是在幼儿期,或者是在初二,或者是在读完硕士,都是比较划算的,但语言成就不一样了!且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考量!

而如果你决定不出国,那你可能终身对这门语言达到的成就,它也就是你的外语或是接近你的第二语了!那么,你使用这门语言的造诣,通常,是远不能和很早出了国的人相比!因为你牺牲了这门语言的使用优先权,换取的是你对母语一生使用的优先权!所以你必须接受----受制于母语影响下,外语学习的利与弊!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明白了----是你---对何时让你的小孩---进入这门语言大环境的---的不同抉择,决定了这门语言,是成为你小孩的外语呢,还是成为你小孩的二语或母语,而不是王博和他的罗里吧嗦弯弯绕的----长篇大论!

而王博替广大中国家长做的选择,多一半是让他们对自己---本来可以自主的---多项选择权不知情,对语言是发展的、通过国内走上国际,也是完全有可能转换成母语,或接近母语的真相和途径,不知情!

然后任大多数人,在这种自认为---永远无法挣脱第一语言宰制、对人可以把外语,通过更换语言环境后,而照样可以---成功习得之真相的---完全无知,代他们做一个狭隘视野下无奈的选择-----就是一生,都认定自己只能困守在母语中,只能把英语当成外语学,只能把英语,当成工具用,这大大限制了家长的思维和视野,限制了孩子们----本应拥有的多项---实现命运、与语言天赋之道的选择权!并让他们,于无形之中,与可能成为他们新的人生的---那些实现二语与母语的机会、潜能、自信-------失之交臂,想也不敢想

英语,绝不仅仅像王博说的---只要够用就得,或只能通过你的汉语---这门母语才能去真正学好它,英语,更是直接通过你,来到它所生存、它所运用的----广阔的英语语言天地之中与之充分融合---学好的,而后面这一种,更决定了你的人生质量和命运质量!决定了你的英语素质和综合的人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发达,它决不输于前者,甚至比前者价值更高。

因此那些本来能够带着孩子,来到这种语言环境下生活的爸妈和家庭,如果听信了王博的断然之词,就有可能放弃了本应属于这个孩子----更广阔的命运和更好的人生,而困守在教育含量低下的第一语言中。或者,当他们带着王博告诉他们的---非常精通的母语来到了这个英语世界中时,才会发现母语没有用武之地,而英语也什么准备都没有时,必然导致的在这片土地上生存艰难!

而留在中国,通过母语学好英语的人,最终会发现---帮助他们真正学好英语的,并非母语或语文---这些语言的外在形式,而是母语后面的全人类共享的----人的意识、认知、思维和精神层面的沟通内核,是这个内核,帮我们实现了母语到外语的正迁移,而母语语言的外在形式,反而会成了干扰我们的负迁移。这和王博说的也不一样!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7 贝壳 +200 理由 收起
mmbear1 + 30 我很喜欢!
铭基同学 + 30 知道你不缺贝,仅表支持!
琳琳的妈 + 30 这几天的争论中你是明白人,不像有些人功利.
qinbaoba + 30 我很喜欢!
灿祥07 + 30 有思想!
秋天的果实 + 30 很给力!
vivin06hi + 20 我很喜欢!
5444 查看 78 收藏帖子 (23)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千金早早2006

    2015-6-8 12:21:28 使用道具

    言简意赅啊!好好消化!
  • samingle

    2015-6-8 08:58:19 使用道具

    说的真好,有机会和能力还是早早带孩子出去最好了
  • 1741664237

    2015-6-8 07:50:43 使用道具

    我不是做英语理论研究的!
  • cucusnow

    2015-6-7 22:01:11 使用道具

    I agree with you.
  • 李小乐

    2015-6-7 16:09:39 使用道具

    你们说的很对
  • 天使小甜甜乐园

    2015-6-6 21:53:32 使用道具

    有一个发人深省的话题,值得思考
  • 灿烂阳光

    2015-6-6 14:54:59 使用道具

    确实,影响外语水平的不是母语,母语都学不好,说明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本来就很弱,跟用哪种语言一点关系都没有。
  • 荣五郎

    2015-6-6 08:58:44 使用道具

    国内的炒作都是用国外的博士之类的头衔来吓唬人, 在国外呆久了,也就知道,正真的外国精英是不会去追求什么博士之头衔的,只有没有签证的外国留学生,为了留下来,但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才只能呆在学校里读什么博士。
  • 灿祥07

    2015-6-6 08:03:2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灿祥07 于 2015-6-6 08:05 编辑
    seekandhide 发表于 2015-6-6 07:21
    最后一段写得真好 正迁移的深层是思辨能力 语言表层系统更容易造成负迁移


    看了你的回复,回去又好好看了看飞龙的主贴.我才明白过来正迁移和负迁移啊.我还得好好再想想.

    "而留在中国,通过母语学好英语的人,最终会发现---帮助他们真正学好英语的,并非母语或语文---这些语言的外在形式,而是母语后面的全人类共享的----人的意识、认知、思维和精神层面的沟通内核,是这个内核,帮我们实现了母语到外语的正迁移,而母语语言的外在形式,反而会成了干扰我们的负迁移。这和王博说的也不一样!"

    以前对这两个名词一直没怎么深究过.现在明白了,赞同飞龙在天说的.
  • seekandhide

    2015-6-6 07:21:24 使用道具

    最后一段写得真好 正迁移的深层是思辨能力 语言表层系统更容易造成负迁移
  • Jenny-Chen

    2015-6-5 15:16:44 使用道具

    i agree with you.
  • nuonuoxie

    2015-6-5 09:46:51 使用道具

    语言环境很重要,孩子班上父母是英语老师的,那英语水平高出其他孩子一大截
  • amstel-river

    2015-6-4 21:47:23 使用道具

    我觉得中国人把学英语搞的太复杂了。少儿英语培训搞得像邪教,都说自己的好。为什么学英语,荷兰人回答特别简单:我们是个小国,要做生意啊。其实中国一样啊。
  • lilyforise

    2015-6-4 15:15:41 使用道具

    说的好,赞一个!
  • lovezirui

    2015-6-4 13:39:35 使用道具

    huaseng 发表于 2015-6-3 22:15
    百家争鸣,总有益处!

    都是高手!
  • zqjsyj

    2015-6-4 11:48:24 使用道具

    非常认同楼主的观点,也拜读了其它帖子,很棒,受益匪浅,学习了
  • 会笑的鱼鱼

    2015-6-4 11:45:34 使用道具

    汗,弱弱的问一句王博是谁?
  • 易阳

    2015-6-4 08:28:24 使用道具

    学习外语,就是学习其文化内涵、思维意识等,提高自身思辨能力。
  • 麦子妈妈

    2015-6-3 22:40:41 使用道具

    楼主言语很精辟啊!
  • huaseng

    2015-6-3 22:15:46 使用道具

    百家争鸣,总有益处!
  • yayamly

    2015-6-3 13:10:52 使用道具

    有趣有趣有趣有趣
  • Just-go

    2015-6-2 19:38:47 使用道具

    百家争鸣?————————》说易做难!
  • 大京

    2015-5-19 18:28:26 使用道具

    百家争鸣嘛
  • suki_kwok

    2015-5-18 10:53:33 使用道具

    只能感叹现在这年头是个人都能出书了。不过凤姐都能出名,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 我是个懒妈妈

    2015-5-17 18:41:44 使用道具

    我说了几句话,没想到飞龙爸爸认真的给我回了几段话,非常感谢。作为一名四岁宝宝的妈妈,我准备给孩子启蒙英语,但我自己的英语基础基本为零,所以看到要把英语学成母语的目标,我深知自己做不到,在论坛泡了两天,看到大家的讨论,我更加迷惑了。我确实不能给孩子提供类似母语的环境,所以我想我可能只有飞龙说的第三条路可走了。
  • feilongzaitian

    楼主 2015-5-14 20:01:0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5-14 22:20 编辑
    我是个懒妈妈 发表于 2015-5-14 13:24
    我有点弄不明白,爸妈网上热火朝天的讨论各种学英语的理论,似乎理论对了,外语就学好了,或者说容易学了。 ...

    表面上看,呆在国内只能把外语当工具学的孩子,其语言的成就已被终身限定,不可改变,但其实因为法无定法,所有中英文资源都可以让孩子依自己兴趣,早期无压力地去放手选择、亲近和因势利导去利用的! 而且事无长局,说不定后面,人生的环境会有突破这种一时的限定情况发生,我们必须为孩子、为自己预留出变化、发展的空间!

    因为也许,您今天家庭无力去想去办出国留学的事情,您今天孩子对英语懵懂的无力感,并不代表您明天的命运与机缘的就不能发生很大的变化,转化成您敢为孩子想到和办到去留学,并不代表您明天不会发现----在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母语环境下,因为有了大量的外语原版资源的进入,外国影视和文化的进入,您的孩子,竟意外地将外语,学成了他的最爱、最有天赋的一门语言了!那您就能为当初幸亏没听从----王青短视低能的模糊路线图理论,强行以一面压倒的母语学习,切断了孩子对外语的自发兴趣,以及后来能成为国际人才的机会,而深深感到庆幸哩!

    而且呆在国内,只能把英语当外语学的孩子,接触外语资源越早,对外语和外国优良文化的朦胧好感生起的越早,他今后对于国际的视野的领悟和融入就越早越好,对他人格的胸襟培养也越有利,而不会像很晚才靠校内教育,首次接触到英语的孩子那样,对英语产生严重的厌恶、排斥、退缩和无视,这对孩子的全方面素质都是很难恢复的损害,这样的代价,靠母语辉煌也是无法拯救的独眼龙和单腿蹦,而且总是跟在别人后面,勉强读些二手翻译过来的信息,成为一个浅薄单一的二手人,很不值得!而王博的路线图和理论,总把孩子带进这种长远的残缺和被动,虽然只有一时松绑的甜头假象。

    所以您看,一个完善的接地气的英语学习理论,分开了三条主要道路,分流出了三种环境和三种人,也指出了三种上、中、下不同的能力和结果。普天下的爸妈,按照这样的三主要道,各自对照自己和孩子的环境、兴趣和能力,各取所需,各走各的阳关道,谁也不用和谁打架,掺乎在一起说不清了,都能到达自己的目的地!这样的理论,是不是比王青的更切合实际,更公平合理,对于爸妈,是不是更应该先行具备的?是不是更应该值得重视和庆贺的呢

  • feilongzaitian

    楼主 2015-5-14 19:47:1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5-14 22:15 编辑
    我是个懒妈妈 发表于 2015-5-14 13:24
    我有点弄不明白,爸妈网上热火朝天的讨论各种学英语的理论,似乎理论对了,外语就学好了,或者说容易学了。 ...

    您说【我想,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你的母语永远比外语好。放弃对母语的启蒙或者说是不认真启蒙,结果有可能是两手抓两手都没抓住。人的精力有限,大家想象大脑里两种语言并驾齐驱,不相上下是不可能的,都有主次之分。在中国的环境下,想外语学得和外国环境下成长的人一样是不大可能的,也许你语言表达很流利,但这并不表示你可以象使用母语一样随心所欲】。

    回:这位懒妈妈,有了英语这三主要道的操作理论,您担心的事情就全都解决,不会出现了,为什么呢?

    因为语言的规律是变化中发生质变的!环境和孩子也是不断在变化中的,不能僵化地固定在眼前!

    比如说第一种人---如果你肯把幼小的孩子带走移民,扎根于外语的天然环境,那他的母语就是外语,不可能继续被咱自己的中文母语继续超过和压制了,那他选择了外语做母语,就没必要再死不放手地进行汉语的母语启蒙了,因为人家那个环境不需要了!

    而如果是第二种人-----你孩子同时拥有汉语和外语的两种天然的使用环境,那么生活、教育、公共和家庭,学校和民间,到处都有可以让你把母语和外语----从从容容两手抓的得天独厚的环境了,这就和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居的自治区环境一样,到处都是两个语言同时并举的环境。爸妈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让孩子进入这两语同时抓的学习环境和方式。

    而如果是第三种人-----只有呆在国内学外语的能力,那当然是您说的【母语永远比外语好了】,可以明确告诉家长,这时候就不适用前两种人的那种做法了,因为你没有前两种人的那种环境了嘛! 这个时候就要像您说的对母语和英语【分主次】了!

    但是有一条很重要的与王博僵化机械的主张不同的做法是----你不能永远告诉家长---奴隶的女儿只能做奴隶,你要全面客观地告诉家长,虽然表面上看,这样的孩子受环境限制,一时的外语能力,没法和从小在外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比,但是家长也要听从孩子的意愿,让他自己在中英文的两种资源上选,让时间和孩子自己的动力来告诉你,他最想学的是哪门语言,给予尊重!

    如果孩子更喜欢英文资源,那家长要像老师一样,法无定法,让孩子接触到他所喜爱向往的英语资源,而不能门神一样,以短视的比不上国外长大的孩子为由,用母语把他的时间都占了,就是不让他接触那些提高孩子情商智商的英语资源,不让他接触到原版英语的学习方式。

    如果孩子选择两种资源都爱,两种语言都爱,那以上这两种家长,就要尽量和孩子协商出一个有主有次的合理比例,来同时或先后学习这两种语言资源,

    如果是孩子对中文感兴趣,那家长正好顺水推舟,等到他对英语感兴趣时,再考虑做调整方案,而如果孩子,对母语外语都不感兴趣,那您尽管先在这件事上犯懒好了!




  • feilongzaitian

    楼主 2015-5-14 18:04:3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5-14 22:13 编辑
    我是个懒妈妈 发表于 2015-5-14 13:24
    我有点弄不明白,爸妈网上热火朝天的讨论各种学英语的理论,似乎理论对了,外语就学好了,或者说容易学了。 ...

    您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就是学到了外语的精髓了吗?】

    回:根据我主贴对外语、第二语、母语的三个定义,【一口流利的外语,有可能只是学到了【外语听说】的精髓了,但还没学到【外语读写】的精髓哩!何况学无止境,还有更成就更深的【第二语】精髓、【母语一般】的精髓,等着咱去攻克哩!

    那理论这个时候就起到一个提示作用了,它会告诉你---学外语有三条主要道,帮你达到不同的人生和梦想,供您选择!

    最低的标准就是走【一口流利的外语和一手流利的外语】这条道路,呆在国内也够用了,但是10多年后,国内很多孩子也都达到了---这个拿外语只当工具的标准,所以接近20亿人口的大国,这个能力标准只是竞争人口最多的底线---众人拥堵的羊肠小道。

    中等的标准和优等的标准,也各有一条从国内---通往---国际的道路,【具体路线图请参见盖老师的那本书】,这三条主要道,是家长和孩子在学习外语前,就应该心知肚明的!具体选哪条,家长随便,孩子随力,这才是真正的各取所需!

    而错误的理论告诉你说---就呆在中国好好学母语,中学以前千万别早早碰英语!而中国的母语情况是文化断承,语言荒芜, 中文课堂教学质量毫无保证,孩子对自己母语的兴趣,都被考试和背诵毁掉!那些专学母语的人的,其成就,有时都达不到周边港澳台和新加坡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甭说要---指望只能在教学低下的中文课堂内,死记硬背学出母语的孩子,走出学校还能在中国立足,走出中国还在国际上挺进!并且那时,你的英语也是在初高中手忙脚乱仓促上马的哑巴英语,连一口流利的外语都说不出口,一走出校门就忘光,而你的母语,甚至还不能赶超老外,你不让孩子在家啃老、上街贴手机膜为生吗?!

  • feilongzaitian

    楼主 2015-5-14 17:26:5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5-14 17:34 编辑
    我是个懒妈妈 发表于 2015-5-14 13:24
    我有点弄不明白,爸妈网上热火朝天的讨论各种学英语的理论,似乎理论对了,外语就学好了,或者说容易学了。 ...

    欢迎你,这位刚注册的懒妈妈!

    您说【我有点弄不明白,爸妈网上热火朝天的讨论各种学英语的理论,似乎理论对了,外语就学好了,或者说容易学了。对语言来说,理论真有那么重要吗?】

    回:我也想像您那样犯懒,别弄什么该死的理论,咱把钱和信任都给了教育部和学校,就是期望他们把理论搞精通了,直接来教孩子呗,结果他们比您还懒,啥都不管,都甩给这些可怜的爹妈,把咱们陷入了水深火热的理论盲区,咱想犯懒都不行了!这不赶着外行上十字架嘛

    进去了以后才发现----敢情【理论】这东西,你还不能搞成【似乎对】,【似乎对】的理论外语学不好,反而还要被误导,理论要搞得【精确的对】,精确对的理论,包括了从路线图到学习方式,资源的挑选和运用,家长操作和孩子的心理生理,成功和失败的案例统计,感情咱都得面面俱到地把握准确,给出量化,这理论才能帮咱们孩子,各取所需,学好外语啊,

    所以说精确的理论接地气的理论,是外语学好的必要前提,你出发去纽约,不能连去纽约的地图都没一张吧,那咱不成盲目流窜的流浪狗了吗?好的理论,就是好的地图!至少说外语学的好坏,变得容易检查、操作和判断了,因此对于外行的爹妈,对于语言,可实操的理论线路图,必不可少!
  • fupaul

    2015-5-14 15:48:18 使用道具

    内容还是很有见地的,什么环境造就什么思维方式,也加强了这种语言的能力。语言和器官一样,不用就退化。我也是屋漏老师的忠实践行者,屋漏老师只是告诉大家哪些是错误的观念,对的观念个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