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写的东西都有点学究气,真拿自己没办法。作为理科生,能说服自己的观点,必须有根有据,所以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有点执拗。
如何听音频是有效输入?什么是真正的阅读?之前的认识一直有点似是而非,相信很多新手家长也和我一样迷茫过。最近女儿迷上听哈利波特有声书,观察又观察后,终于豁然开朗。
首先声明孩子是笨娃一个,因为我以前上班忙,极不重视幼教,所以女儿上小学前不识字、不识数、不知英语是何物。(不过自己给自己打个气,孩子轮滑、篮球、滑板、游泳、自行车等却是一样没拉下,全会。)孩子的中文阅读基本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入门及入迷书籍是《不一样的卡梅拉》,不记得是8本还是10本,她迷得看了近一年,从此爱上阅读,但基本都是比较低幼的书:冒险小虎队、《吵闹村的孩子》《长袜子皮皮》《捣蛋鬼埃米尔》,以及曹文轩的书籍。自六年级开始,非常喜欢去西西弗书店,但仍然看的是儿童小说,看不了名著。在此写这么多,也是为了给非牛娃的爸妈握个手——看了坛子里这么多牛娃,大家赞叹的同时,也要想起世上还有一群普通平庸的孩子,也在快乐地成长。
孩子10岁时,我在爸妈网泡坛后,决心开始英语启蒙,之前写过一篇《后知后觉的妈妈.........》的总结,里面有很多是自己的真知灼见(大言不惭),目前发现也有些败笔和弯路,所以闲话就少说了,终于跳入正题——什么是有效的音频输入?什么是有效阅读?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女儿目前13岁,读初一,英文的听力水平是my weird school。怎么判断?我一般会找个周末,把十多个系列有声书的第一章(前5-10分钟)一起放给孩子听,她选出自己愿意听的那部,然后我就再去下载这套书的mp3,作为最近一段时间的泛听材料。我发现她会选择一种类型——单词很容易且有趣,这学期她就选的疯狂学校。疯狂学校下载了二十多本吧,听完后,我准备新的材料时,突发了个奇想,把哈利波特的第一章拷进去了。这个跨度就太大了一点,为什么要这么干呢?因为当时孩子说想看看中文版的哈利波特,我就去借了哈利波特1(中文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孩子看完第一章后说:“世上居然有这么好看的书。”当然她平时说话也就是这样大惊小怪的,但我发现这次是真迷,因为她一有空就一直不停地要给我讲情节,讲得眉飞色舞。我作为家长,杀手锏当然也是她说她的,我耳朵自动屏蔽。看完第一本后,她就缠着我要借第二本。这就给了我一个可趁之机——大谈条件,比如你要在以下两周内按时睡觉、或者做早饭等等。所以看第一本和第二本之间,就有了个空档期。
女儿在选英文泛听材料时,一下子就选中了哈利波特1的有声书,我当时就想:小妮子,这个难度可能是你无法驾驭的吧,我看你能听几天。没想到她从此再不听动画片,白天晚上我家里回荡的都是Fry叔的声音,近一个月。我看她兴趣如此之大,就把电影版下了让她看,看后,她只听几天电影版,然后又回到有声书不停听。
我就觉得奇怪了啊,既然以前她的选择标准都是——单词很容易且有趣,为啥这次选了一个难度这么大的,而且还入迷了啊?而且从来动画片都是她的首选,为啥这样念念叨叨的有声书会让她入迷?
科学的精神就是观察并思考,由此我总算真正清楚了有效输入是个什么东西。
有效输入就是——根据声音或文字符号,在头脑里构建出画面感,当画面感引人入胜时,便形成了一种平静而愉快的心识流,沉浸到一个虚构世界里。
所以我们就明白了:
1、儿童学英语,为什么听力材料不能太难?
因为当很多声音都不能明白意思时,如何在头脑里形成画面?如何沉浸?
2、为什么动画片的音频更容易吸引孩子?
因为看动画片时,已经形成了画面,听的过程中,根据声音,画面感重启,孩子又回到看动画片时美妙的体验。那这时,爸妈就得问自己一个问题:究竟是音频中的单词引发了画面?还是音效或音乐?如果是单词的功效,那这样多次引发,会加固画面和声音的神经元链接,今后,当该单词声音在其他情景中出现时,仍然会激发相应画面,从而引发类似于母语的反应。但是,如果是动画片中音效音乐引起的画面重启,那么孩子仍然会享受,不过对学语言来说,效果堪忧。
3、为什么女儿会对超过她能力的音频感兴趣?
因为中文版的阅读已经在她头脑里形成了画面,而英文的音频只是重新激发画面感而已。所以相对于不知道情节直接听英文版,难度降低了许多许多。同时,她的心智年龄正是读这套书的时候,所以这套书英文版音频的吸引力超过了其他低幼读物。
4、为何我们成人的英语学习这么吃力?
因为我们对低幼读物不感兴趣,适合我们年龄的读物太难。难到什么程度?就是卡在单词上,一页读完了,或者5分钟的有声书听下来,头脑里的画面感出不来,即便是下100个决心,大部分非外语专业的人都无法继续学习。
所以使用音频或阅读,判断其作为有效输入手段的前提就是:能否在头脑里形成相应的画面感。各位爸妈可以18般武艺齐上:TPR、儿歌、动画片、讲故事,哪种方式能让孩子进入到那个美好的画面,哪种方式就有效。单词发音<——>画面,单词字形<——>画面。抓住这两点,孩子对语言入迷真是很容易啊。
说到这里,再想问个问题,所谓口语,就是把自己头脑里的画面变成语言描述出来,那么怎么样提高口语能力呢?
该贴已经同步到 wantgone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