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很多话,不知从何说起,先说一下儿子最近的一些行为,因为这是让我产生深深焦虑的主要原因。
1 跟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总动手。应该说有点不太会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譬如说有一天,小区里面的天天和豆豆还有图图一起玩,天天妈妈带了4个托马斯小车,有磁铁可以连在一起的那种。本来一人一个玩的挺好的,图图非要都连在一起,连在一起还要自己开,别的小朋友没有了当然也不干了,豆豆要拿一个,图图非不让,然后图图就动手了。当然如果有时候别人摸他自己的东西他更不干了,关键是他用嘴巴表示了不给之后,还总是要动下手,现在还学会了说:“我打死你”(我十分确定这话不是从家里学的)。关键是有的时候,别人没动他的东西,他也会推一把,抓一下的。搞的现在一出去玩,别的带小孩的家长都有点怕和图图一起玩了。
我焦虑的是: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越来越不能好好跟小朋友玩。
我目前的办法是:以前都是教育为主,可以说一直是这样,讲道理讲道理。却没有什么作用,后来孩子他爸说,这样就得打。现在采取的就是,出去玩先说好了,不能碰别的小朋友,如果碰了就打手。这样实行过一两次,好像到还有点威慑作用。
2 胆子很小。主要表现在不敢玩大型的游乐器械,就是小区里面的那种,有滑滑梯啊什么的。应该说这个从小就有,当别的1岁左右的小朋友都玩滑梯玩的超开心的时候,图图1岁多的时候就不愿意玩。其实我一直觉得不愿意玩也没有,不敢玩就不玩呗。可是管不住别人的嘴巴啊,如果很多小朋友在游乐器械那玩,图图不玩,就有老人说了,哎呀,图图胆子好小啊;要么就是,图图这个都不敢啊。其实我很在意在小孩面前说这种话,因为说多了就会给小孩这种定向思维了。可是现在图图已经有这种定向思维了,今天带他去玩,他站在那就说,我不敢,我不要。于是我深深的焦虑了。
3 这是我自己的,你别摸。这就是图图最近这段时间的口头禅,有时候连梦话都是这个。我也看过很多育儿书,大多是这么写的“要到4,5岁的样子才有分享意识”。所以在这方面我从没有强行要求过图图,如果出去玩,他不想跟别人分享他的玩具,我也不会强行要求他分享。如果要别人的玩具,就要用自己的交换。大多数时候,图图都要自己,不要别人的,但是也不让别人玩他的。这种状况持续到现在,就是“这是我自己的,你别摸”。在家里,有时候他也会拿一本书,或者一个玩具,吃的之类的说,“妈妈,这是我自己的么”,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说“这是大家的”,图图会说“这是我自己的”,我继续重复并讲道理,图图会依然说“这是我自己的”。
4 “好管闲事”。这个怎么说呢,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处于秩序敏感期还是什么。譬如说,去沙滩玩,图图跟一个小哥哥一起往翻斗车里面装沙子,图图说“好了,装满了”。那个小哥哥还继续装,图图就不干了,一个劲说“好了好了,装满了,你别装了”。然后就要动手。类似的情况很多。
总之,这两天深深的焦虑了,请大家帮我想想办法,出出主意。或者推荐一些好的有可行性的育儿书籍,养育经验给我。怎么解决这写问题呢?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有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脚等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肤触摸的敏感期、执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绘画敏感期等等。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这个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视孩子情况不同而定)。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会,即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就此可以打住,别马上强迫孩子。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通过练习他知道玩具是属于他的,分给别人玩之后还是会要得回来,和别人分享大家都快乐,这样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大部分孩子在三周岁前后进入分享阶段。
注意1: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行为!
注意2:当孩子能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吃,我们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分享,将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成人把一块饼掰掉一点给孩子,孩子会哭闹不止拒绝接受,成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那是完美的敏感期,我们破坏了孩子对圆的感觉。
其他各个敏感期各有各的表现,比如五六岁时有一个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等,只有让孩子顺利自然地渡过,才会保持健康的心态。这些内容家长可参考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书中有详细的论述,此书家庭必备家长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