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之前启蒙在小班就进行了,只是断断续续,他没有上瘾,我也没有跟进。
到了一年级暑假跟着HI版学了期PHONICS。掌握了基础的发音规则。接着参加了一年的大童组的学习,但是由于工作会忙,学习时断时续,后期基本没有了。只做了粉红猪二季的看和自制书讲解,任由他听,也没有选择其他的内容。
今年有机会进入初级阅读组,主要是自己感觉到三年级了,需要加把劲了。想在一年内提高到章节书阅读。
学习了很多天的初级阅读组的帖子之后,发现我家这个虽然能裸听Frog and Toad,能听懂,但是HM之类就很难,说基本不懂。我之前以为差了一小截,应该差的不多了,还是能跟上阅读组的步伐。就顺着论坛里一个读分级读物上升的方式进行了分级的阅读。读了快2个月下来,从最基础的开始,应该读了有2,3百本书了。体验读到4,海尼曼读到F,牛津读到5,才发现他听力弱于阅读了,起码没有领先。再这样下去岂不是也和我一样变成哑巴英语了。而且这样进行很累啊
2个月的自然拼读都是他自己读的,现在给他听HM还是不行,昨天给他听I can read 2 有点困难。小乌龟动画看着是都能理解,但是我发现给他讲解的时候,很多长句子他并没有理解。看来理解的还是不够。就是HI5所说的不仅仅是单词还是要长句子段落和场景的对应。这个看来没做到。匆忙的进入了阅读组。原始积累不够啊
还有理解性输入的不够,意味着现在的声音对应不上场景、表情、动作。裸听自然也听的吃力,一旦吃力他就不愿意继续听。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本来三年级时间就少。亲子的路越来越迷茫了
今天又看了些帖子,在想是不是需要考虑放下分级读物的朗读,回到动画和亲子共读,培养声音和场景的对应,大量积累,比如每天一个半小时以上。2个月之后再来看下是否能顺利进入裸听桥梁书(HM之类的)
父母有能力的,直接用英文解释,不行的话,用中文告诉孩子意思,否则,孩子读不懂不是等于白读嘛。
这个是启蒙阶段的方法,随着启蒙的时间变长,孩子的水平的提高,应该鼓励孩子猜词。
启蒙结束,一般孩子到达阅读初章书,理解无障碍,这个时候孩子应该一本书的绝大多数单词认识,一般一面不应该超过5个生词,同时,这些生词也绝大部分可以通过上下文联想,猜出意思,还有一部分不用管
如果初章书太多单词不认识,应该是孩子能力还没达到,应该继续分级,桥梁的启蒙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