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和高考一直以来都有阅读和写作。 后来增加了听力测试,却一直碍于人工成本,没有口语测试。
熟悉剑桥考试的家长都知道,剑桥考试的口语部分,都是有考官真人和考生互动进行的
一考官,一书记员,两名考生
对于近千万的高考,需要多少考官呀。
不过,这几天看到几则报道,说是一些地区的中考和高考已经或是即将增加口语测试。 不过不是考官的形式,而是人机对话的形式。 用的是AI技术。
测试时,没有考官参与,全部是人机对话
口语部分的评分,采用机评+老师评, 然后取平均分?
人机对话的口语测试,据说早在2009年江苏省中考就开始有了。 之后广东省的高考,广州和深圳市的中考,沈阳市的中考,青岛市的中考,上海市的高考,北京市的中考等等,都陆续增加了这个项目。 看趋势似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些地区也将听力和口语的人机对话考试合并成 听说测试。 看到网上一张北京市的听说测试的内容分类表
比较常见的测试题目有
1)朗读 (朗读句子,朗读短文。。。)
2)听后复述 (跟读) (类似一些家长和孩子进行的卡听活动)
3)听后转述 (听后将重要内容提取后说出来)
4)口头回答问题
从题目类型来看,确实不如剑桥考试的口语测试那么好玩,有意思, 可发挥的余地比较大。
但从中考和高考一直以来起到的指挥棒作用来看,之后大家会更加重视
1)
朗读训练(看文字朗读)。 这个能力本论坛一直在强调其重要性,但好像一直都没有引起各位家长的重视。 都忙不迭的早早的去测试AR,而跳过流利朗读阶段。 殊不知流利朗读才是整个后续学习基础中的基础。 做好流利朗读,对口语,阅读和语法都大有帮助。
2)
听力输入。 听力输入不够,语音语调好不了。 听力输入做到位,孩子的语音语调自然好。听力能力还有其他方面,回头另开帖阐述。
3)
phonics 的学习,能很好的帮助孩子从理性思维的角度搞清楚 一个字母或是字母组合在这里应该发什么音。 一些家长总是不愿意花时间让孩子去学一下phonics。 其实,对于学完汉语拼音的孩子和家长来说,学会phonics非常容易,之后通过练习具备拼读能力,能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见词能读,且能读对,读准,读到位。
增加这类测试,对论坛里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因为青岛中考有人机对话(口语),部分区的小学六年级、初中七、八年级的期中期末统考就已经开始加入人机对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