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学生阅读功利化,正在呈不容乐观的形势蔓延。
  “家长总问我们,阅读有什么效果?从中能让孩子认识多少字,能在考试的阅读题中拿多少分,能对写作文有多大帮助?”北京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实验小学副校长蓝琼说。
  蓝琼所说的现象并非个别。据某阅读研究机构对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在读过课外读物的4-6年级小学生中,有六成(59.6%)的学生是为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乐趣”,有近八成(78.0%)的学生是“为了提高学习水平”而进行课外阅读。调查认为,小学生课外阅读呈现功利化倾向,为提高学习水平而阅读的小学生多于为乐趣而阅读的小学生。学生阅读为何会功利化,又如何去功利化呢?

  阅读观念存在误区
  在蓝琼看来,小学生阅读功利化,主要在于家长和部分老师的导向有误。北师大奥小在学生中推广阅读已经3年,起初,这一工作并不顺利。
  “一些家长说,让孩子读这么多书,对成绩提高有帮助吗?有的家长拿着孩子的作业本说,对做题也没什么帮助啊。部分老师也有这样的想法。”蓝琼说。“其实,阅读就像吃饭一样,是人的一种自然需求,但是,人们总是认为要有一定的功用才行,他们不认为孩子在阅读上是可以有娱乐的,这是一个误区。”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又一次强调这句他在很多场合说过的话,近年来,朱永新热心推广阅读,多次在“两会”上就此建言献策。
  朱永新认为,小学生阅读功利化,在于人们对阅读之于小学生的意义认识不充分。“我曾经说过,童年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发现,童书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对于人的精神成长而言,学校教育就相当于母乳。学校把人类的最重要的知识,用比较科学的方式,整合成为适合儿童接受的形式和内容,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但是,学校的教育,学校的教科书教辅书不可能替代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就像母乳不可能伴随孩子终身。孩子需要自己的精神食粮,精神的成长依赖于阅读适合年龄发展的优秀作品。儿童的阅读有许多关键期。在生活的每一个时期,儿童都会产生不同的精神饥饿感,需要阅读不同的作品,一旦错过了关键期,精神上的缺失就比较难以弥补。这就是《学记》所说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小学阶段就是所有关键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

  阅读需要推广人引导
  那么,怎么改变当前小学生的阅读功利化现状?单纯呼吁并等待着人们的观念更新,显然行不通,必须有一两个可实际操作的方法才行。
  朱永新认为,建立阅读推广人制度,加强阅读引导,是关键。
  蓝琼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家长们选书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些家长要求很小的孩子读文学名著,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消化得了这些名著,对于一、二年级学生,绘本图画书最适合他们,三、四年级的学生,大字多图的桥梁书最适合他们,适合孩子年龄和心理成长的书,才能让他们感兴趣,也才能真正滋养他们的精神。还有的家长偏好文学类书籍,事实上,对于男孩子来说,科普读物可能更适合他们。所以,要让孩子们读书不功利,有个好的阅读胃口,让阅读推广人发挥起引导作用非常重要。”
  “阅读推广人可以由老师担任,也可以由家长担任,还可以由一些热心阅读的社会人士担任。由他们把那些能够走进孩子的心灵,能够点燃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好书介绍给孩子们,甚至到学校读给孩子们听。例如深圳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的三叶草故事家庭,就是由故事妈妈组成的团体,到学校把最好的书读给孩子们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北师大奥小3年来的阅读推广工作也取得了进展。“最初,家长们看到薄薄的一本绘本图画书要几十元一本,都说上面没几个字,还这么贵。但孩子喜欢,他们只能忍痛买了。闹得学校推荐图书倒像是推销图书。但现在,他们不仅认识到图画书的文学、美学价值,还认识到其对孩子思想和道德品质建立的重要性,他们自己跑到书店去买,然后拿到学校来推荐。老师们也有了很大改变,很多人在教学上不再唯教材是观,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都拓展了许多。”

   不可忽视的中学生阅读
  虽然采访围绕着小学生阅读进行,但是,被采访者也表达了对中学生阅读状况的深深担忧。
  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发现,很多中学生一说读了什么书,说出来的都是一串世界名著。“名著固然好,但真的那么合中学生的胃口吗?有些初一学生告诉我,他在读《战争与和平》,我真的很质疑他能读懂多少。”
  在他和蓝琼看来,不切实际地读“名书”,也是一种功利化的表现。
  于树泉做了个试验,拿来大部头的《平凡的世界》让初一学生读,“孩子们告诉我,他们读后很受感动,他们之前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好的书。我认为,有些本土的,能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及其文化,了解自己所身处的社会和环境由何而来,了解自己的父辈兄长,了解中国人文化精神品质的作品,恰恰在被忽视。而中学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形成又是多么关键的时期,我们不能漠视这种情形。”
  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应试压力下,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考什么读什么,中学生的阅读几乎是在贫瘠与功利间游走。
  “有人说,现在的中学生太忙了,已经被大量的作业和题海压垮了,哪里有时间去读书呢?我们要充分重视这个现象。中学生,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是人一生中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如果说小学生阅读更加需要教师和父母的引领的话,中学生已经开始自主自觉的阅读,开始形成自己的阅读兴趣,拥有自己的阅读领域,为今后选择学校和专业,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所以,中学生有没有形成阅读习惯和兴趣,有没有较强的欣赏与鉴别图书的能力,与他今后的学习品质和工作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朱永新说。

  建立学生阅读推荐书目
  蓝琼说,3年阅读推广的实践让学校认识到,学生阅读是存在线路图的:把适合的书推荐给学生——学生对书有兴趣——阅读习惯和品味建立。而习惯和品位一旦建立,功利化也就失去了阵地。
  当然,要让学生读到适合他们的书,与阅读推广人并行的,还要有一个良好的推荐书目。“据了解,我国每年新出版图书30万种左右,其中少儿读物约4万种左右,常销书还有数十万种。在这浩如烟海的童书中,究竟哪些书最适合各年龄段孩子阅读?他们非常需要一个帮助他们选书的基础书目。”朱永新说。
  据了解,目前,新闻出版署每年都会发布推荐书目,同时,一些民间机构如朱永新发起成立的新阅读研究所,也在做相关工作。新阅读研究所今年已经发布了其研制出的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为中小学生推荐图书,必须本着以下理念:一是关注作品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一般来说,真、善、美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最简练、最基本的价值。二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如此才能引导孩子真正热爱图书,但也并不完全以孩子的兴趣为转移,否则,可能导致孩子读书的随意性,鉴赏能力和阅读品位的降低,对那些单纯取悦和讨好他们的作品失去判断力。三是尊重市场的选择,对于市场认可的一些特别畅销书,要审慎地加以重视,切不可把市场放到第一位,如此可能导致庸俗和市侩,同时,把那些有质量但没有很好销量的好书推荐给孩子们。四是关注作品的趣味性,也关注作品中的形而上思考,真正伟大的童书,绝对不是简单地讲述一个让儿童感动的故事,在其背后往往有着人类最重要的话题,最高尚的智慧和最朴素的美德。五是突显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但也强调孩子作为未来世界公民所具有的现代观念。”朱永新说。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4 贝壳 +60 珍珠 +1 理由 收起
shunshun121 + 20 我很喜欢!
牧歌 + 1 入选每日话题奖
封疆大吏041010 + 20 好话题奖
jessiekissyou + 20
教育观点
7493 查看 84 收藏帖子 (4)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yiyayi1984

    2012-12-6 20:56:21 使用道具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现在爱书的人少  都忙赚钱了
  • mmaakkk

    2012-3-6 14:05:43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maiduo

    2012-3-3 13:46:40 使用道具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家长防我们看课外读物就像防贼似的,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呀,家长屯一大堆的书,就怕他们不读。
  • gxvvv

    2012-3-3 06:45:25 使用道具

    亲子阅读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
  • ly_zhang

    2011-12-21 13:59:35 使用道具

    读书需要氛围,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出榜样,每天坚持读书。
  • jyjqwe

    2011-12-17 10:40:43 使用道具

    阅读可以开拓视野。


    jyjqwe于2011-12-17 10:40补充以下内容:
    阅读可以开拓视野。
  • xingainian2010

    2011-12-15 14:29:36 使用道具

    时间紧迫,解决不了,平衡不了,大环境不变,本质上解决不了的
  • 春暖花开

    2011-12-15 09:16:39 使用道具

    我们也是随便看,主要是看她的兴趣,我会稍微把把关。
  • kaylawang

    2011-12-14 23:20:21 使用道具

    kaylawang 发表于 2011-12-6 23:41
    我儿喜欢阅读,没有功利性,我任其发展,全读的科普书

    我也发现了,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哪里可以改{:soso_e110:}
  • mickeydd

    2011-12-14 22:49:33 使用道具

    阅读本身就是娱乐啊,我就是这样教孩子的,看书是奖励呢
  • smallbird

    2011-12-11 20:44:26 使用道具

    我家现在阅读兴趣很浓,但读书时间确实不多,周末会多点,平日在学校读
  • fengerll

    2011-12-11 08:50:43 使用道具

    关键是教育的大环境,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 liyanhao1209

    2011-12-9 12:10:16 使用道具

    快乐阅读 !现在读书对他来说是一种消遣!
  • daviddw

    2011-12-9 11:47:45 使用道具

    孩子的阅读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她的理解能力,看看,她现在学习多轻松!

    顶这句话
  • 杨林吾爱

    2011-12-7 10:38:40 使用道具

    阅读应是一种习惯,个人感觉还应以家庭启蒙为主,现在的学校教育本身就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会太关心学生的阅读,要么就是阅读功利化,流于形式,因此,家长是阅读的引领者才是
  • kaylawang

    2011-12-6 23:41:45 使用道具

    我儿喜欢阅读,没有功利性,我任其发展,全读的科普书
  • tiantianch

    2011-12-6 15:23:26 使用道具

    我们现在阅读的目的就是巩固拼音,多认汉字。哎
  • ewangj

    2011-12-1 17:12:23 使用道具

    说的真好!
  • dlring

    2011-12-1 15:22:36 使用道具

    值得我们深省{:soso_e100:}
  • shy425

    2011-11-29 16:57:48 使用道具

    想想我那时上学,在农村学校,可阅读的资源太少了。记得有一男同学看的最多的就是小画书,故事会。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
  • mm269

    2011-11-28 10:21:42 使用道具

    阅读的重要性大家已经有认识了,可是中国的儿童书中,让孩子有兴趣,能看懂的图画书太少了,大量阅读也要有资金支持。我觉的建立学校,社区的图书馆,有老师的引导,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能达到效果吧
  • shalala

    2011-11-28 09:31:37 使用道具

    对于孩子来说,有趣的书才是好看的书;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文学性强一点的(比如优美词句多的)的书才是好书。对于家长来说,如果时间充足,希望孩子可以接触各方面的书籍,文学的、科普的、历史的……
  • 千眠

    2011-11-27 23:23:1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千眠 于 2011-11-27 23:26 编辑

    下面的一篇文章,我是今天偶尔看见的,她说到了一个经常会看到的,很多重视孩子学习的父母经常会提出的问题,我的孩子非常喜欢阅读,最爱读书了,可为什么孩子读书很多还是学不好语文呢?

    老实说,我也困惑,为什么有些孩子表现出来确实非常爱读书,读了很多书,可是还是语文困难户呢? 很遗憾,我家女儿对阅读的兴趣真的很一般而已,但学习语文,她倒真并不算困难户……

    下面的文章,我觉得分析得挺好的,而且回到这个帖子,再思考,思考的角度和深度会改变;

    无的放矢的读书,毫无功利地为消遣而读书,读过的东西,就是那浮云,一下子就丢弃了,反而带着目的(功利)去读书的人,发狠读过的知识,是会印在脑子里;

    像古人那样喜欢写读书笔记和心得的人,喜欢给书加上自己的注解的人,书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就再不是一本死沉沉的书了,从这个角度想,我们应该带着目的去读书。

    文章如下:



    植竣妈妈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jerry010806mysun

    为什么孩子读书很多却学不好语文? (2011-11-11 22:42:18)转载


    标签: 育儿分类: 我的教育生活观




        常有妈妈找我讨论买书的事。每当那些网上书店搞活动的时候,家长们争先恐后下单的热情,也充分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那份殷殷期盼。买什么不买什么呢?我的选择和考量是什么标准?我曾经写过一篇博文专门谈读书和买书《答网友关于教辅资料选择的问题》可是仍然时不时就有妈妈发邮件或者纸条问我:我的孩子读书很多,也很喜爱阅读,可是为什么他的阅读理解和作文都没有优势,语文成绩就是上去不呢?     我觉得,原因出在两个地方:从家长看,给孩子买书的时候太随意,没有规划和建设性;从孩子看,仅限于快餐式的粗读泛读,缺乏精读和深入思考、分析理解,所读大部分是只有快感没有营养的书。无聊的书跟方便面似的,方便面充饥可以,这类书打发时间可以,读再多也不能让孩子得到真正的进补之功效。
        所以,买书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有一个定见:这本书可以为孩子带来什么?或者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给孩子带来什么?如果家长事前对书本身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仅仅靠老师指定什么、孩子要求什么就买什么,那是很盲目的一件事。
        我觉得家长对孩子的阅读,最好心里有一个大概的计划和目标。我举个例子。比如学前的孩子,在保证足够的活动量的前提下,亲子阅读的时候不妨以古今中外的优秀绘本故事为主,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潜移默化地增加孩子的识字量,对孩子的幼升小过渡会非常有帮助。上小学后,随着拼音工具的掌握,一年级的就要开始过渡到拼音读物为主,等中高年级后,则是以文字书籍为主了。高年级还让孩子的主打书是看漫画,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基本算是消遣读物而已。
        其次,家长最好能在生活细节和孩子的阅读之间牵一条线,把阅读中体会到的东西在生活中再体验和再认识,甚至用行动去践行。比如善良,比如坚强,比如勇敢,比如大气,比如责任和承担,这些都能随随便便就能在生活中让孩子以阅读材料为榜样,去做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让书中的能量成为活能量。
        我给孩子买书,除了必要的工具书,其他基本是从文学类(包括各种各类的故事和传说)、科普类、哲学类三个角度去考量。文学类是低幼孩子心灵的开门砖,通过对故事中各类人物的认识了解,孩子们初步对世界有一个认识,对善恶美丑有一个概念,目的在于培养孩子慈悲的人文情怀。科普书籍是打开理性思维的小窗,读读后顺便把简单的拿来试试做做实验啥的,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这是让孩子们从微观认识世界的路径,形而下的部分。哲学类书籍则刚好相反,读它们的目的培养孩子的格局、气魄、胸怀,从宏观上俯瞰世界,形而上的部分。
        然后,买回来的书有必读、精读的,也有放在他书架上随便他自由取阅的。前者,会有相对详细的阅读计划和检验跟踪,读后我们会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分析讨论。后者,则不做任何要求,供他自己随心情和喜好自由阅读。
        有些妈妈给孩子买了一堆的书,但是仔细一追究,基本都是同一个类型。父母给予的精神食粮就是营养不良的话,孩子将来读书偏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他们还小的时候,父母没有帮他们把心门都打开,关闭久了,自然就蒙尘了。
        书不在多,在搭配合理。假如满书柜都是快餐食品《X小跳》之类的书籍,看再多也收效甚微。还比如说,讲善良品质的书,看十本和看一百本,本质而言,对孩子来说都是一回事,况且还有一个时间成本和购书成本的问题。所以把书合理分配,真正让孩子读懂、会用才是关键!
        说完大人说孩子。为什么看大量的书却写不出好作文?不讲短篇章立意结构这些东西,连好词好句都抠不出几句出彩的。问题就出在孩子读书的方式上。
        现在的妈妈太过重于强调快乐轻松培养学习兴趣,结果让孩子的阅读流于形式,浮于浅表。这跟大人无聊了煲电视连续剧差不多,煲的时候津津有味,煲完剧情,也就完了,过一个月问起里面某个人某个情节都有可能都忘得七七八八。
        对这些孩子,要改变的就是阅读方式,做适当的深耕精读。比如分析一下人物的心理,清理一下故事的脉络,或者简单到划出好词好句再记录到笔记本上,每天对书中一句话做出点评等,都是精读的方式之一,具体的可以灵活多变。思维也是有活力的,要锻炼才能得到发展。不进行有深度的阅读,不经常性地做思维体操,就难以产生有深度的思想,人就显得浮躁,浅薄。打开书,什么都知道;关上书,脑袋里懵懵懂懂似是而非,一团浆糊什么都不知道!
        书能达到养身润心的目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好书的教化。怎么给孩子买书,怎么指导孩子读书才能物尽其用,不妨三思后行。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椰子婷 + 20 我很喜欢!
  • 霹雳火

    2011-11-27 22:13:50 使用道具

    很久没这样认真地看一个帖从头看到尾的,一路看下来,很热闹哈!
    就我而言,目前只要孩子喜欢捧起课外书,无论是什么书(当然黄色除外哈)只要他愿看喜欢看,我都是绝对的支持的,原因很简单,阅读兴趣最重要。
  • 毛宝贝妈咪

    2011-11-27 20:58:4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毛宝贝妈咪 于 2011-11-27 20:59 编辑

    没有很仔细看完所有回帖

    只是,我觉得 ,阅读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亲子阅读应该是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 一个不错的方式,

    而父母,作为最了解孩子的人(当然也许不是一定的^_^),在幼儿时期,进行亲子阅读的时候 ,就已经在潜移默化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了
    比如对书的选择,适当年龄提供合适范围的书籍,广泛但是又适合自己的孩子。

    功利与否,我想父母的心态的确是会影响到孩子的 ,

    所以才说, 我们七零八i零的父母们,处于这样一个很特殊的 教育年代,需要学习 ,反省的东西很多

    希望 ,我们都会有领域跟进步
  • 椰子婷

    2011-11-27 20:01:59 使用道具

    举椰子做为例子。
    椰子小时候看很多历史相关的书籍。
    其目的,就是为了:显示自己懂得多,可以炫耀。(笑)
    当他长大了,已经不会以此为资本炫耀了,但看过的书,发狠记下的知识,却没有忘记掉。
    有目标有目的,有功利,才会有坚持的动力。
    但凡现在的阅读,有功利又何妨?横竖啊,都很难和没功利区分开来的。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很给力! 发狠记下的知识,是不会忘记的。
  • 1214912157

    2011-11-25 10:21:52 使用道具

    阅读是一种需要,如果长时间不看书,我真的觉得会饿
  • 行隐

    楼主 2011-11-25 09:09:15 使用道具

    千眠 发表于 2011-11-25 08:35
    我的想法是,如果一个孩子,自己拿起一本无论什么大部头来看,也不管小孩子用什么方式看,家长都不应该外力 ...

    呵呵,主要是我不是很知道,在我的帖子里回点评别人的点评,是不是有提醒的消息,所以我就采取回复的方式回复点评。
  • 行隐

    楼主 2011-11-25 09:03:09 使用道具

    千眠 发表于 2011-11-25 08:35
    我的想法是,如果一个孩子,自己拿起一本无论什么大部头来看,也不管小孩子用什么方式看,家长都不应该外力 ...

    呵呵,我只是说了看问题的方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