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童年我是比较幸运的,相较其他小朋友,儿童读物是很多了,当然跟现在的孩子是没的比。    妈妈自己虽然不爱读书,但却比较崇拜爱读书的人(所以才迷上我爸),她在学校做校工,所以订阅图书好象挺方便的,我记事大概是四岁吧,就有《幼儿画报》看,然后上了小学,有《儿童文学》看,好象还有其他的杂志,但我记不太清了,也买了一些儿童读物,《长袜子皮皮》,《海的女儿》,还且个外国小姐妹系列的,我记不清名字了,另外还有一些什么智力小故事民间故事之类的,讲是没人讲的,都是我自己看,回想起来我的识字量还可以,至少我母亲是没有教过我(她下乡时只上到初二,还是上的体校,文化课很差,而且因为是上海人,口音很重,普通话发音是很差的),父亲有没有教过我,我记不太清了,至少我记事后,他没有有意识的教过我,但因为他爱好文学,对我肯定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能记得的自己是非常爱读书的,每有新书到手,是宁可不出去玩,也要先看书。
    我比同龄人幸运的是上了一所好幼儿园,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幼儿园还是很少的,那时候能上幼儿园不象现在是必须上的,而是很少有上的,当时我们那个区只有两个幼儿园,但设施配备比现在的幼儿园毫不逊色,有活动场地,有滑梯转椅等等玩乐设施,有保育员,最厉害的是上课的内容除了没有英语,基本跟现在的好幼儿园差不多,有专门讲故事的老师,有舞蹈乐器美术等等很多的专业老师,现在回想起来,都很惊诧当时涉及的范围之广,每个同学都有现在的所谓特长班,是很专业的老师在教,经常四处演出,大概那时候有资格能表演的孩子也不多,这些都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
    呃说跑题了,明明是说阅读史的,我说这些的原因是我的识字和爱好阅读跟幼儿园有很大关系,表达能力这些也都跟在幼儿园受到的良好教育有关。好啦,我的阅读好日子大概维持到小学四年级,从父母打算让我跳级开始,课外书就少见了。。。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到高中,这期间,课外阅读的机会基本等于没有,从小对阅读的热爱已经养成,却突然不让看了,真是挺难受,所以能找到的书还是不放过的,家里有一套《七剑下天山》,还有几本早年爸爸的杂志,好象是叫外国文学,书的大小当时很少见,比普通的书大,比杂志小的开本,里面是一些国外的中短篇小说,后来知道比较知名的是卡夫卡的《变形记》,还有一些也记不住名了,另外还有一本普通杂志大小的书,是金庸的《白马啸西风》,说到这本书,还有个小插曲,看这书的时候好象是初一,偷偷看,结果被我妈抓到,还写了检讨书。。。父亲当年看过不少书,喝了酒每每当故事讲给我听,虽然记不大住,但总算是有个来源吧。
    上了高中,孩子大了,自然没那么服管教了,同学之间的借阅机会也多了,这时期接触的,基本就是武打和言情,什么琼瑶,岑凯伦,玄小佛,姬小苔,还有诗歌,汪国真,席慕容,杂志有《读者文摘》,《女友》,《文友》,过瘾啊,凡是能到手的书,不管是什么,都疯狂的看,看琼瑶开始学着写古体诗(当然那时候基本上也不懂,最多知道押个韵),看汪国真和席慕容学写现代诗(基本上就是泪啊忧伤啊,回头看自己都受不了。。。),甚至还雄心壮志的打算写小说,还是三角恋那种,结果只编了主角的名字,就不了了之了。。。不管怎么说,那时候的阅读量应该还是不小的,当然都是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记得看琼瑶阿姨的《彩霞满天》时,连夜看两遍,把被子都哭湿了。。。这期间忘了怎么弄到的,还看了《红楼梦》,不过基本上是当琼瑶小说差不多的东西看的。大概是高二暑假,还从姑姑家借了一套竖版繁体的《镜花缘》,说实话,不觉得好看。。。但因为父亲说是才子书,所以咬着牙看完了,这一套书看完,基本上繁体字是认的差不多了。
    高中毕业一年后,好朋友开个了租书屋,租书屋,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也没什么正经书,那我也没放过,除了漫画看不懂以外,凡是店里的书,我看个遍,不要钱随便看的感觉真爽。。。那时候言情开始流行席绢之流了,琼瑶已经过气,有个小说我印象比较深,作者记不清了,书名好象是叫《水仙不开花》说的是一个自恋的富家少年,因为失忆跟一个相貌平凡的女孩相遇相爱的故事,之所以印象深,是因为虽然是轻喜剧,却让我看到了一点点跟此类小说不一样的地方,爱情并不是因为外貌和身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一看。这期间又把琼瑶阿姨的全套重看了一遍,这回不是乱流泪了,印象最深的是《匆匆太匆匆》,这本书写的很不象琼瑶的风格,不是完美的爱情小说,有点残酷,比较真实,其中女主角陀陀的特点很触动我,就是很容易被男生身上的某一个闪光点吸引,可能是一首歌唱的好,可能是电玩打的棒,等等,吸引来的快,去的也快。。。还有《却上心头》里的一段话——“爱情不难在别离,怀念常常会美化爱情。最难的爱情,是天天相见,所以我说:时时相见,刻刻不厌。这是人类最困难的一件事,人天性里有喜新厌旧的本能,还有种‘得不到的永远是好的’那种向往性。对男人,有些大男人主义,主张爱要爱得潇洒,分也分得潇洒。实在,爱情是无法潇洒的一件事,你真能做到潇洒,你就根本不是爱!”
    因为琼瑶小说的影响对诗词的爱好也延续了下来,甚至更加狂热,在这期间,什么诗经,先秦汉魏的,唐宋明清的,背了不少诗词,也找了不少诗词格律方面的书籍来看,爱好真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自己真正的开始写诗填词,不再是高中时期的照猫画狗了。

    再之后,大概是二十三到二十五之间,是我的阅读黄金期,父亲的一位老同学,家中藏书颇丰,而且版本非常好,因为他的女儿对这些没兴趣,老头颇有无处炫耀之痛,常来我家喝酒,此人记忆力极棒,只是不如我父亲口才好,知识极准确,两人喝点小酒,就经常争论一些东西,当时我没工作,待在家里无事,就常常饶有兴趣的听他跟老爸聊天,看我很有兴趣,老头经常是说不过我爸,就转向我说,然后就把说到的书一本本的拿来给我看,让我相信他比我爸说的对,哈哈,就这样,从比较大众的世界名著,到不那么大众的,比较冷门的,反正他家的国外小说,我看了个遍,真想据为己有啊。那时候看书到了痴迷的程度,几乎一天天不动地方的看,说废寝忘食也不算夸张,这段阅读期,对我影响非常大,这其中的养分,难以用语言和有形的东西来形容。
    二十五岁到二十九岁之间,生活比较动荡,四处漂泊,看书不多,但对我的心理影响比较大,因为这段期间,我开始了自我分析,《第二性》是对我影响巨深的一本书,打开了我的心结。
    三十岁到三十四岁,开始消遣阅读,看了无数网络小说。。。期间有价值的书基本没看过啥,但跟人交流较多,跟前夫的交流让我无意识中开始整理自己的思想的碎片自己的思维体系渐渐成型,这期间加了一些文学群,让我从自以为阅读颇丰发现有人简直堪比图书馆。。。所谓经类的接触基本也在这个时期,原文统统看不懂,只看了一些翻译的,印象比较深的是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道家的老子庄子比较喜欢,后来又转而喜欢法家,不过只看了《韩非子》当然是带注释的。。。基本上对古文有种认了字,却反应不出意思的感觉,但从诸多翻译和有关的书籍中,还是看到不少乐趣,不过没什么启发,只是了解的兴趣。
    34、35这两年,开始对时政有兴趣,思想的转变和深入就是在这个阶段,看了不少禁书,也开始从具体的事情转而到大的逻辑和思想体系的转变,也开始写一些记录自己想法的文字,这期间,认识了几个对我影响较大的网友,让我渡过了思想的瓶颈,我的婚姻却在这期间走向了尽头。
    从那之后的这几年,书看的更少,但相对比较精了(自我感觉哈)基本是哲学理论类的,看得很慢,想的多,写的也不少,去年当了儿子的妈妈,临时恶补,看了不少教育类的快餐书籍还有文章,看过之后,比较安心,还是转回来,看我自己感兴趣的书,哲学类还是占主要的部分,历史、诗词、杂文为辅。无意中翻看《三国志》一不小心发现我的古文水平长进了,居然基本能看懂了,细想根源,不是我古文长进了,是联想和猜的能力长进了。。。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5 贝壳 +80 理由 收起
空心 + 10 喜欢读书,羡慕有环境读书的你
晨晨爸 + 20 大开本的金庸是我当年的最爱
洛瑛 + 10 喜欢看书,能按兴趣看书,又有良好的记忆力.
椰子婷 + 20 我很喜欢!
封疆大吏041010 + 20 我很喜欢!
八版
2813 查看 39 收藏帖子 (2)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蝴蝶花开

    2012-4-19 15:08:11 使用道具

    让我回忆一下自己看过的书。。。。。
          小学五年级之前就是看看学与玩之类的杂志,但当时是极喜欢听评书的,印象最深的是古龙的萍踪侠影,到现在还记得两人的双剑合璧。其他的什么杨家将、薛刚反唐之类很多。可能是这类评书听多了,之后到大学之前极喜欢武侠,金庸、梁羽生、古龙、还有写四大名捕的那个。这些书看多了,现在回想自己在大学就是个工科傻女。
         上了大学才看了一些矛盾文学奖的书、最喜欢平凡的世界。还有几本琼瑶的。小心思开了些但明显跟不上时代。
         毕业后陆续看过一些哲学类的书,第二性、弗洛伊德之类,当时科普了一下,现在忘得差不多了。
        近年来明显不求上进看的都是网上的小说,大爱唐七公子。还有就是论坛中关于小孩教育的帖子书籍。

    总结汇报完毕
  • 79248057

    2012-4-19 14:48:44 使用道具

    感慨一下,我真是一只井底之蛙呀,没法跟楼主相比。所以我觉得小孩子时真的应该好好培养他的阅读的习惯,这是一生的“财富”。
  • play

    2012-4-18 14:38:43 使用道具

    真是看了不少书啊
  • shwyyan

    2012-4-18 13:51:49 使用道具

    回high5朋友的话。

        教育书籍我最推崇苏霍姆林斯基的。他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教育三部曲》非常的好。看到他的书,我很难想象,像苏联这样的法西斯极权国家怎么有如此自由,如此好的教育理念。而且他的教育理念好在和西方自由主义教育理念不那么完全相同。西方的教育理念虽然好,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滑向放纵上去。苏氏的教育理念就彷如8份西方的理念掺了两份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恰到好处。 就好像放风筝,风筝可以自由飞翔,但是父母和老师手中要握有一根结实的线,适时的引导孩子。
         美国人阿黛尔法柏的《如何说孩子才肯听》《解放父母解放孩子》也非常的好。尽管文化背景不同,里面很多话,未必那么适合中国的孩子。但是有心的父母完全可以参照自己家孩子的情况适当的变通。举个例子,比如说给孩子选择的权力。最初所有的选项都是父母的,选啥都无所谓。但是这个权利只要孩子用了,他就能理解,而且越用越好。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这些选项都是你的,他要表达不同意见,增加选项。只要合适,一般父母也就会给加里面去。其实判断一个家庭的类型很简单,如果所有的选择都有父母做,这是一个威权专制类型的家庭。如果所有的选择都给孩子做,这是骄纵溺爱类型的家庭。在绝大部分问题上,都给孩子一定的选择权利,懂得和孩子协商的,这是民主类型的家庭。这种家庭最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原则问题坚持自己的意见,绝不能动摇。还有一部分家庭挺特殊,是在生活品格上放纵,在学习上专制,这个类型的家庭是最差的。
        薛涌的《一岁就上常青藤》里面华尔街的教育那一部分很好。
        国内郑委老师的《父母做对孩子才优秀》里面很多方法操作性很好,很多我都实际实践过。
        尹健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面很多理念结合了中国的实际,也还是不错的。
        作家周国平的《周国平论教育》理念也蛮好的。
        孙瑞雪老师的书没正式看过,但是她的文章看过很多。也很好。
        还有其他的像蒙台梭利、杜威、陶行知等人的,在网上看过文章,没系统的看。
  • ymei

    2012-4-18 09:15:46 使用道具

    这样看来,你看的书的确很多啊!
  • high5

    2012-4-18 02:16:13 使用道具

    看了你最近的几个帖子,一直想问你的独立思维是如何形成的。 这下明白了。
  • 空心

    2012-4-17 21:08:26 使用道具

      小的时候的经历和我法有些相同,那时候的爸妈是很赞成我读书的,虽然家境一般,但是父母尽力的满足我读书的渴望,我那时最大的财富就是好多的小人书,东周列国故事,杨家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飞碟探索,言情武打,等等。我们生活在小县城里,没有好的图书馆供我读书,周围也没有太多的可借书之人。上学后,每次订书都必定少年文艺,比现在的要好多了,读到的书也比楼主少多了。可也是那种只要是有字必不放过的德行。后来20几岁的那几年,是我最灰暗的几年,书也因此读得少了,虚度了几年,梦中醒来以后,颇懊悔。可惜无法重活一次。就极力的读书去弥补。过去的总是过去了,不再去想。许多的乐趣还是来自于书中,为人妻后,开始加看父母必读之类的育儿的书,现在的任务是,力争再培养一个小书虫,而我现在因为工作的原因,无法两全,只好牺牲一下自己的爱好,兼顾工作的同时,配合孩子。总是在幻想有一天闲下来了,老了,天天坐在阳台的摇椅上,喝着茶水看着书。。。。。。
  • jianer

    2012-4-17 17:38:53 使用道具

    我也是超级书迷,从小到大好像都有无穷多的书.
  • 真熙

    2012-4-17 10:06:18 使用道具

    说句题外话:佩服楼主的精力
    我们差不多同龄,
    我是没那么多了情趣啦
  • shwyyan

    2012-4-17 09:43:50 使用道具

    我高二才开始真正的阅读,那一年把巴尔扎克的八十多卷《人间喜剧》都看了。古龙金庸温瑞安的比较好的作品也都看了。其他很多作品时间太久都记不住名字。让我在写作上开窍却是《欧亨利短篇小说选》。上了大学书看的就更广泛了,《全唐诗》《全宋词》《论语》《道德经》《古文观止》都看过,还有历史类的书籍看的比较多。工作以后大量的看政治经济类的,《国富论》《经济学原理》(是国外经济学大师的巨著)等等。孩子上了小学,大量的看教育类的,基本都是中外知名教育家的精品,没有跟风的垃圾。等二年级孩子转学到我身边后,看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儿童读物。我孩子年阅读量超过400万字,我可以轻轻松松的翻上一倍。
    四大名著都看过,只是不记得什么时候看的了。《孟子》《诗经》《楚辞》都是工作后看的。我兴趣比较广泛,看的远远比我上面提到的博杂。中外书籍涉猎的也比较平衡。
  • 我行我法

    楼主 2012-4-16 17:03:58 使用道具

    bailechen 发表于 2012-4-16 13:06
    才女的眼睛没近视吗? !看了这么多的书,这么长时间的书!?

    总结一下,杂书太多,经书太少了,哈

    这些所谓的经书,我自己是觉得没必要看多少,反正我也看不懂原文。。。从思想性上,我更偏爱西方的哲学和理论作品。对中国传统的文学,我对诗词和红楼梦比较喜欢,其他的小说看过一些,兴趣一般,理论思想性的,只对法家兴趣浓一些,不过现在不工作了,也不大感兴趣了。
    眼镜这个问题吧,嘿嘿,就算是有吧,不过跟看书关系不大,因为比同学小,所以一直坐第一排,结果就200度了,一直都这样,没见长。。。
  • liyuchiliyu

    2012-4-16 16:38:14 使用道具

    最近在看《妻子,荣耀的帮助者》
  • 轩轩妈

    2012-4-16 14:04:10 使用道具

    呵呵我从小也爱看书,跟爸妈出门就往书店钻,初中看的《家》《春》《秋》,有点印象。。。。
  • bailechen

    2012-4-16 13:06:1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bailechen 于 2012-4-16 13:27 编辑

    才女的眼睛没近视吗? !看了这么多的书,这么长时间的书!?

    总结一下,杂书太多,经书太少了,哈

    刚刚去你的空间里找有没有眼镜来着,却看到了您对黑豹歌词的评价,仍不住想听听您对 崔健 歌词的评价,特别是 解决 专辑的
  • laphaer

    2012-4-16 12:10:45 使用道具

    同意才女有出处
  • jennyandwei

    2012-4-16 11:34:31 使用道具

    你真幸运,有这么好阅读,我有没有这样的条件,我喜欢儿童图书都我孩子出生后,为了更好了解孩子,自己才慢慢地爱上图画书!
  • 洛瑛

    2012-4-16 11:16:4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洛瑛 于 2012-4-16 11:17 编辑

    这文,是楼主以前写的,现在才拿出来的?
    想知道,楼主还藏了多少好文,准备慢慢和大家分享的,呵呵。
    话说,我也看了不少杂七杂八的书,总是:好读书,不求甚解
  • yoyo

    2012-4-16 11:07:41 使用道具

    写得真好,读书真是个好习惯,希望大家都坚持
  • saramevan

    2012-4-15 22:04:39 使用道具

    现在稍微理解我法为什么这么有思想有高度了。
    总结起来:一要大量阅读,题材还得多样,有的帮助培养语感,获得文字表达的营养,如琼瑶类,有的促发人的思考,如哲学类的,不过这类得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沉淀才能触动思考;二要有人交流,交流中引发思考,看书的品味和选择就会更深刻。
    话说在书籍与思考中找到自我的人才真是自信的幸福的人呢。
    我曾经也爱看书,但停留在金庸琼瑶的层面,即使看了一些好书如红楼梦,水浒传也当金庸琼瑶看了。自从有了孩子开始看育儿书,绘本,乐在其中。
    这几年开始泡论坛,朋友推荐在天涯上的一个帖子,解读水浒传的,不管作者解读得怎样,但是那解读的角度给我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书是可以这样看的!所以深感网络论坛真是好地方,交流的好地方,深感“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是多么的精辟。
    初看楼主的帖子,为你“不一样”的言论感觉眼前一亮,感谢你带来不同的视角,感受思考的魅力。
  • xiaojingling

    2012-4-15 15:30:33 使用道具

    我小时候真正开始看书是大约2、3年级,不过看的不是孩子看的书,那时爸爸在部队上,经常帮我借各种小说,都是打仗的、英雄类的故事,那时我那个入迷呀!记得最初看的儿童故事是爸爸买的《金鸡的故事》和《聪明的小白兔》,这两本书我几乎都翻烂了,上面不认识的字都用拼音写下来(自己查字典)。
    当然了,小时候看的最多的还是小人书。爸爸一个朋友家有非常多的小人书(好几纸箱),每次去他家,一进门我就开始看,什么也不干,一直到回家,哈哈,那时真是入迷。
  • twinfang

    2012-4-14 22:59:05 使用道具

    还记得四年级读繁体字的《碧血剑》雙和隻都分不清,居然也看下來了。還超喜歡夏雪宜呢
  • feifeihg

    2012-4-14 22:51:29 使用道具

    小時候沒有整牆的書,現在努力準備了半個牆面幾百本,真希望女兒也像樓主這麼棒
  • applejaak

    2012-4-14 22:36:25 使用道具

    我也很感谢我妈妈,给我看了很多课外书
  • flora602

    2012-4-14 22:16:58 使用道具

    呵呵。。好多阅读的历程和我很相似,也曾历经儿童图书馆,武打小说,言情小说。。。
  • 椰子婷

    2012-4-14 21:36:27 使用道具

    羡慕嫉妒恨~
    我小时候都没什么书刊的~
    以前高中的时候偷偷攒钱买书,买不了几本~
    漫友什么,都是椰子君省钱买给我的,哈~
  • heidigao

    2012-4-14 17:40:00 使用道具

    楼主很幸运的。喜欢你的文字。
  • sucyxy

    2012-4-14 16:53:53 使用道具

    很幸福了,小时候有这么多书看。
  • 封疆大吏041010

    2012-4-14 16:11:44 使用道具

    哦~,真没想到,启蒙时期,就比我幸运多了
  • llwang1115

    2012-4-14 15:47:50 使用道具

    呵呵,看完楼主的帖子转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