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charlenedavid

    2012-12-14 10:03:26 使用道具

    感觉国内学校再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也觉得不希奇,没什么,就这么回事。。。。而国外的一些学校活动,还没亲临参加感受呢,就第一反应是叫好,羡慕和赞叹!

    这是咋啦?
  • ericayy

    2012-12-14 10:37:35 使用道具

    无论在哪里,想接受好的教育就要付代价
  • guhuiping_dora

    2012-12-14 11:05:12 使用道具

    写的好。

    不过我还是赞同孩子三观都形成后再出国。
  • showw5

    2012-12-14 14:05:17 使用道具

    既然往前和小学比较了,也因再往后看看。比如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这个国家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其它各个领域的大师,毫无疑问,德国排在世界前列的。
  • flyingcherie

    2012-12-14 16:59:48 使用道具

    看来要带着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存在肯定尤其必然性!
  • hb可可2007

    2012-12-14 17:21:03 使用道具

    “好象世界上也没有真正为孩子负责的社会,有的只是当父母的一片苦心和一个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这点说的没错。

  • 昭昭妈

    2012-12-14 17:29:37 使用道具

    自己选择吧,中西合璧
  • 秋之回忆_wx

    2012-12-14 20:20:55 使用道具

    各取所长吧,既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态度,也要重视知识、兴趣的拓展和展示交流的能力。
  • charlenedavid

    2012-12-14 20:56:13 使用道具

    说句抬杠的话哈,要是德国也有那么多人口,有那么少的优秀教育资源要去竞争,要是。。。。。

    德国还会这样的教育么?

    所以,在这里评价好坏,真的没什么意义,背景不同呢,如果把中国国情放到世界上去,我看哪个国家的教育也都淡定不了的。
  • 熙雨

    2012-12-15 10:19:58 使用道具

    除了官二代、富二代,生存容易,教育难,好好教育更难{:soso_e112:}
  • 胖猫一只

    2012-12-17 13:19:08 使用道具

    呵呵,楼主自己不懂教育啊。你所描述的小学教育,正是西方教育的精华所在,小学时候培养的不是“知识”而是“方法”和“能力”, 培养的是孩子的情商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到了中学,就要用小学学到的方法和能力来自学啦,那个时候学生开始真正的分化。就是楼主口中所说的那么些天天浪费时间在玩和游戏的西方孩子,日后会成为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德国的制造业以及各种行业在世界领域的领先,和他们的教育分不开啊。而我们的小学,天天是学知识,累死孩子和家长,可长大后又如何?我们不论是创造性、团队精神、还是严谨性,和德国人比,可敢自吹领先?

    楼主自己是传统的中国式思维,没有看到西方教育背后的东西,可以想象,楼主也必然没有能用西方式的思维来帮助孩子在小学期间真正地成长起来,所以抱怨多多。从这点看来,所谓香蕉人的尴尬,其实根源在于第一代移民身上。估计等到了第二代三代移民,就不用有这种因为思维方式而导致的不理解和隔阂了。

    说得多了,不当之处,楼主别介意!
  • 周鱼

    2012-12-17 15:26:57 使用道具

    去看一下《国土安全》第十集,“就凭你们的养老金计划和有机食物,你们的海景洋房和运动俱乐部吗?你们能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坚持信仰吗?”“可能需要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三个世纪,但我们最终会消灭你们。”

    http://tv.sohu.com/20121203/n359373273.shtml

    我觉得这不算是吹牛。

    奢靡的生活只会让后代愚蠢而丧失斗志,所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给孩子什么样现在和未来,我们要好好思考。
  • 皓月妈

    2012-12-21 15:21:00 使用道具

    71楼说得好啊,说出了我想说的
    不认同人家的价值观去那儿干嘛?
    所以还是建议先把三观按欧美的培养好了,再去吧,要不去了也是不能理解人家的思维
  • 岩松妈妈

    2012-12-24 15:38:45 使用道具

    我喜欢,看各位爸妈各抒己见
  • fiona_82

    2012-12-25 22:49:33 使用道具

    楼主的帖子有意思,楼下的发言也很有趣,都很有启发
  • luckywoman99

    2012-12-25 23:22:25 使用道具

    大开眼界。让人深思
  • candlepeace

    2012-12-26 14:07:5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andlepeace 于 2012-12-26 14:12 编辑

    看完主贴的内容,我感到文章作者用“童话般的小学,问题多的中学”字样,来评价或认定德国整个小学和中学状况,实在过于主观、片面,客观地说,其充其量只能是作者本人对德国教育的一种感受而已。

    作者看到了德国小学“表面上的”快乐(如童话般),但没有看到其背后蕴藏的深刻的教育价值;作者似乎也看到了德国中学的“某种程度的”或“某些学生的”糟糕(问题多),但有意忽略了或视而不见德国优质中学的实际状况,却统统认定为“问题多的中学”。由此可见,这种偏颇的观点就明显缺乏说服力了。

  • abemei

    2012-12-26 14:28:04 使用道具

    很喜欢这样可以探讨的主题.
  • swpizard

    2012-12-30 15:21:23 使用道具

    呵呵,多的我也不想说了~~
  • 我爱孩子

    2012-12-30 22:49:46 使用道具

      好文要顶!
  • 我爱孩子

    2012-12-30 22:58:57 使用道具

      我觉得很多网友是被所谓的西方教育理念洗脑了,总以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当然,这个理念是基于对现实教育体制、观念、模式的不满而产生的。

      但是,对于少年儿童而言,学“知识”与学“方法”和“能力”,真的是不共戴天吗?!

      很多网友往往喜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真的展现了何谓过犹不及。

          事实上,这些网友的观点与五四运动期间我们的某些先贤相比,思想还是太保守,了解一下五四时期的论争吧。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年那些激愤的论调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 verafeng

    2013-1-3 10:31:28 使用道具

    想要孩子成才,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行并举。国内国外都一样。
  • zhouhongyuhnsy

    2014-4-28 16:33:13 使用道具

    值得一读的帖子。
  • yazxf

    2014-4-28 16:54:38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豚妈2007

    2014-4-30 12:37:00 使用道具

    谢谢LZ分享经验,BBMM们的讨论也很精彩,兼听则明,很受启发,借用虎妈的话: 做一个家长能做的事,做一些有益的补充也好,或者适当的调整也好,才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
  • tangmx

    2014-5-2 20:11:27 使用道具

    mark一下,回来再看
  • 我就是lalala

    2014-5-2 21:05:43 使用道具

    其实不管是哪里都有这种情况,家长总是要怪外界。我到是觉得主要还是看家庭和生活环境吧?我周围有的孩子就没有叛逆期,或者说青春期不叛逆,有的孩子就很叛逆。我觉得还是跟家庭教育有大关系。
  • Athenama

    2014-6-12 16:37:06 使用道具

    教育本身还是让人更好的适应主流社会。
  • 若熙爸爸

    2014-6-13 10:28:01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