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豌豆巴果

    2016-10-10 08:54:01 使用道具

    真是了不起的爸爸。
  • pipicra2010

    2016-10-10 18:09:44 使用道具

    有这样爸爸的孩子真幸福
  • 家家1213

    2016-10-11 07:43:15 使用道具

    有这样的爸爸真是幸福啊。
  • 桐桐乐

    2016-10-11 14:46:03 使用道具

    请问楼主新浪博客用户名是?
  • 桐桐乐

    2016-10-11 16:25:41 使用道具

    桐桐乐 发表于 2016-10-11 14:46
    请问楼主新浪博客用户名是?

    非常感谢!读了您的文字,内心温暖而平和
  • 241191979

    2016-10-18 14:33:55 使用道具

    好有心的爸爸
  • dhmlr

    2016-10-19 10:16:58 使用道具

    mark,太厉害了!!!!
  • 我爱小开心2009

    2016-10-19 13:45:37 使用道具

    非常感谢分享
  • 阳光200905

    2016-10-19 16:26:11 使用道具

    给牛爸爸点赞!!
  • coolish97

    2016-10-20 09:29:04 使用道具

    太强了,学习中
  • 悠猫妈妈

    2016-11-4 16:49:08 使用道具

    太厉害了啊,佩服。留着给孩子听听。谢谢!
  • 西西_1983

    2016-11-23 14:03:00 使用道具

    厉害啊,知识渊博,中国好爸爸!
  • 雨雨QW

    2016-11-23 20:02:59 使用道具

    太厉害的爸爸,学习了
  • 东风五楼

    2016-11-24 10:37:25 使用道具

    这位爸爸太有学问了,建议按着这思路出本书吧。如有此书,我一定要收。
  • 宝儿猪宝贝

    2016-11-30 12:54:50 使用道具

    不一样的中国历史故事,期待整理出版+1
  • joy2007

    楼主 2016-11-30 15:44:26 使用道具

    第十六章
    公元前841年


    开场诗:徐夤《鸿》

    48.国人暴动
    49.周召共和

    讨论主题:睡梦中躲过焚烧的古书







    开场诗

    鸿
    唐 徐寅
    行如兄弟影连空,春去秋来燕不同。
    紫塞别当秋露白,碧山飞入暮霞红。
    宣王德美周诗内,苏武书传汉苑中。
    况解衔芦避弓箭,一声归唳楚天风。



    晚唐诗人徐寅是不是徐偃王的后代呢?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说徐寅是最成功的留级生完全没问题。徐寅生逢唐末乱世,老大年纪了才勉强中进士,谁知唐朝很快就灭亡了,进士中了也白中。进入后梁之后,心有不甘的徐寅再度报名考试,一鸣惊人,高中状元,从而成为福建有史以来的第二位状元!
    鸿雁是伟大的旅行家,每年秋天都会排着整齐的队伍(雁阵),从塞北飞往江南,落脚在湖南衡山南麓(古代属楚国),所以最受路上的诗人们青睐。旅途中看见鸿雁的影子,听见鸿雁的鸣叫声,仿佛心灵得到了安慰,感觉自己并不孤独。古往今来,描写鸿雁的诗句简直是车载斗量,数不胜数,追根溯源还是起始于《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诗经•鸿雁之什》写的正是周宣王时代的故事,所以诗人说“宣王德美周诗内”。至于“苏武书传汉苑中”则是说汉代苏武牧羊、鸿雁传书的典故,将来我们再讲。
    宣王经常赢得诗人们的赞美,然而他的父亲周厉王就不同了,那可是大大的坏蛋啊,周朝没有早早地灭亡在他的手里真是幸运之极!








    48. 国人暴动

    插图:周成王像


    时间不停地流逝,周朝也在朝着下坡路飞奔。周穆王之后,又经历了共王、孝王、懿王、夷王三代四王,没有优秀的君王足以挽救王朝的颓废势头,也没有恶劣到足以瞬间颠覆政权的家伙,相对平稳而平静地到了倒数第三个王——周厉王(姬胡)。厉王的故事不仅精彩,也体现出重要的时代特征。
    厉王接手的周朝是个什么样的局面呢?还不能说是烂摊子,不过已经很混乱了。乱从王室内部开始。孝王和夷王的继位都破坏了周公制定的嫡长继承的宗法制度,引起诸侯国的不服,有人就不来朝贡了:哦,你自己都不守规矩,我们干嘛那么老实啊?!
    请注意:周王室的收入有两个来源,一是各诸侯国的贡赋,二是井田制下的公田收入。诸侯贡赋减少了,大量土地又被贵族兼并为私田(免税),国人[1]无地可耕,只能开发山林湖泽,捕鱼啊,打猎啊,这些都不用交税,算是隐形收入,国家还没法管。怎么办呢?国王着急啊。这时,荣国第六任国君荣夷公想出了好办法:实行“专利政策”,将山林湖泽收归国有,天子掌管,国人不得进入谋生。
    重要资源由国家垄断,实行专买专卖,类似的政策今天也有,比如烟草、石油、食盐、电力等,可见周厉王和荣夷公的经济头脑太超前了。很遗憾,他们没有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背景。经过两百多年的和平发展,周朝的人口大大增加,原来制定的井田制度已经提供不了足够的粮食,这才逼得国人想法谋生,开辟第三产业。现在,国家又把这条路给彻底堵死了,毫无商量的余地,老百姓能高兴吗?肚皮不答应啊。
    镐京城里的国人都很不满,纷纷抱怨厉王的残酷政策。大臣召公虎(召穆公)都看不下去了,跑来跟厉王说:“民不堪命矣!”那意思是说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都在骂你呢。厉王听了很不高兴,心想:我是国王,谁敢骂我?
    为了听听到底有没有人骂自己,厉王派人到卫国请了大量的巫师,躲在人来人往的大街,偷听行人的谈话。如果听到有人对朝政不满,那就不客气,直接抓捕,扔进监狱,严重的干脆就杀头。我们知道少康复国的时候也用过间谍,还有女间谍呢,可那是针对外国、敌国,厉王可好,间谍特务之类安插在人民中间,实在是太卑鄙了!
    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全国上下都不敢乱说话了,人们在街上碰面,也只能用眼神示意,谁都心知肚明(成语“道路以目”就是这么来的)。厉王很自豪,找来召公说:
    “你看看我厉害吧?现在还有人敢说我的坏话吗?”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两千八百多年过去了,召公的八字真言还是令人振聋发聩!可惜的是对牛弹琴,如风过耳啊。厉王根本听不进召公的劝说,仍然一意孤行地封堵人民之口,像鲧治水的时候不断地围堰筑堤。堤坝越来越高,愤怒越积越多,只等决堤了。
    三年后,公元前841年。忍无可忍的国人纷纷自发地走上街头,手拿农具、木棍。长期的压迫让他们心里产生了无需语言的默契,只需眼神示意,他们就知道往哪冲、干什么!
    队伍越来越长,呐喊声越来越嘹亮。国人们冲向王宫,目标正是周厉王。
    厉王听到消息,着急了,连忙命人召集军队。大臣的回答让他感到彻骨的绝望,那感觉真叫“透心凉,魂飞扬”。
    “王啊,我们大周本来寓兵于国人,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国人都暴动了,还能调集谁呢?”
    既然没办法对抗,那就逃跑吧。厉王只带了几名亲信,悄悄溜出王宫,沿着渭水跑到了彘(zhì,今山西省霍州市),儿子都没带。逃跑路上的厉王,心里想什么?他会想起召公虎的那句话吗?现在,愤怒的洪水终于决堤了。对了,彘是什么意思呢?彘就是猪。可见,厉王这样的人就适合这样的地方。
    这就是历史上大大有名的“国人暴动”,也称“彘之乱”。




    49. 周召共和

    插图:周康王像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愤怒的国人搜遍王宫,也没找到罪大恶极的厉王,只好进行猛烈的破坏,发泄心中的怨气。“跑了老子,还有儿子!”“对,抓住他的儿子!”现在,再也不用道路以目,终于可以大声说话了。
    这时有消息灵通人士说,召公虎把太子姬静藏起来了,快去召公家。于是洪水掉转方向,淹没了召公的住处。
    消息泄露了,召公再也没法隐瞒。可是,如果交出太子,那他显然是死路一条。如果不交,恐怕国人也不答应,说不定还会转移怒火,顺手把召公家人都杀了。召公思前想后,最后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巧合的是,召公自己也有个跟太子年龄差不多的儿子,为了保护太子,他决定交出自己的亲生儿子,换取太子的生命。这个决定很残酷,也很伟大,至少又为西周赢得了七十年的生存时间(这样的情节还会在历史的舞台上不断上演,大约二百五十年后,春秋时期,晋国再次发生类似的故事,那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赵氏孤儿案”,到时候我们再详细介绍)。
    国人带着召公的儿子撤退了。这个可怜的孩子不明不白地献出了青春的生命。

    国王逃跑了,“太子”死了,国家怎么办?
    为了挽救周朝的命运,召公虎和周公姬旦的后人周定公出面支撑危局,共同行使政权。这在历史上叫做“周召共和”,公元前841年就被称为“共和元年”。我们之所以用时间作为该章题目,正是因为这个年份太重要了。这是我国有明确纪年的开端。
    公元前841年之前,很多事情都要靠猜测和传说,还有很多年份空白,时间与历史事件难以对应,基本上不能作为信史,直到二十世纪末,“夏商周断代工程”才在最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憾。
    公元前841年之后,我国历史记载的所有事件都以编年的形式有了明确的记载,每个君主在位时间的长短,在位期间每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也都能完整地接续起来。
    关于“共和元年”,还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周召共和”是《史记》的传统说法,太史公司马迁做《十二诸侯年表》始于该年,而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伪书的《竹书纪年》却这样记载:厉王出逃之后,卫武公带领军队赶到镐京,召公虎联合各位大臣,邀请卫武公主持大局,暂时代管朝政。卫武公名叫“和”,而他的封地又在“共(今河南省辉县)”,因此被称为“共伯和”,那么“共和元年”的意思就是“共伯和摄行政事的第一年”。
    十四年后,厉王死于彘,共和时代结束,大周朝迎来了新的国王。他是谁呢……










    讨论主题:睡梦中躲过焚烧的古书

    插图:竹书纪年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汲郡(今河南省卫辉市西南)人不准(Fǒu Biāo)悄悄地钻进一座据说是王陵的古墓。古墓里面伸手不见五指,不准满地乱划,随手摸到几块竹片,点燃后当火把照明。翻腾了好半天,不准很失望,这里没有期待中的金银财宝,除了竹片还是竹片,堆积如山的竹片。
    不准走了,带着满心的沮丧。第二天,附近的村民们发现古墓被盗,连忙报告了官府。官府派了几个人前来查看,发现竹片上面写满了文字,而且摆放整齐,像是古代的书籍,于是找来几辆马车,运走了古墓里的竹片。很快,竹简就被运送到都城洛阳,晋武帝命令当时最有学问的荀勖(xù)、和峤等学者解读竹简上面奇异而陌生的“蝌蚪文字”。原来这座坟墓的主人是战国时代的魏襄王,带字的竹片竟是前所未知的古籍,恰恰因为被埋葬,幸运地躲过了秦始皇的“焚书”运动。
    经过长期整理,人们发现这批书简包含二十多种古籍,最好玩的就是记录周穆王“西游记”的《穆天子传》,最珍贵的当属《竹书纪年》。竹简长度为古尺二尺四寸,每简四十字,凡十三篇,起于黄帝,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战国时期三家分晋之后用魏国纪年,总共记述89位帝王,时间跨度为1847年。令人震惊的是,这部书记载的很多历史事件和《史记》的传统说法截然不同,比如“舜囚尧”、“夏启杀伯益”、“文丁杀季历”、“共伯和干王位”等。我们前面讲过“桐宫悔过”的故事,《竹书纪年》则说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潜回王宫,杀掉了篡位的伊尹。
    《竹书纪年》到底可不可信?直到今天还是众说纷纭,然而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应该感谢这本书的存在,至少它为我们提供了一面历史的镜子,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久远的历史。



    附:诗人简介
      徐寅(858929),字昭梦,福建莆田人。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再试进士,中第一名。晚年不得志,归隐家乡。《全唐诗》收录诗作220首。

    [1] 国人是指居住在都城之内的人,相对应的是居住在城外的农民,通常被称为“野人”。



  • 沐沐妈妈

    2016-11-30 16:57:34 使用道具

    哇塞好厉害,知识丰富,有想法有耐心
  • 滴滴哒哒的阿七

    2016-12-7 09:34:15 使用道具

    喜欢好好学习啦啊
  • 元元宝的妈妈

    2016-12-7 15:18:10 使用道具

    真心赞一个!学习了!
  • AmosHe

    2016-12-8 08:18:30 使用道具

    这也太牛!  厉害!
  • zengshuyue

    2016-12-8 10:11:06 使用道具

    非常好,非常期待,这样的好爸爸,羡慕羡慕呀
  • danshuihua

    2016-12-8 13:48:28 使用道具

    赞赞赞,太牛了,最近在给我女儿读,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书非常好 但女儿的问题总是超“纲”,有楼主的这种思路,真是太棒了
  • 寻常百姓

    2016-12-8 15:28:34 使用道具

    无比崇拜啊
  • joy2007

    楼主 2016-12-8 15:45:04 使用道具

    danshuihua 发表于 2016-12-8 13:48
    赞赞赞,太牛了,最近在给我女儿读,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书非常好 但女儿的问题总是超“纲”,有楼主的这 ...

    呵呵,我们家爸爸也是有感于女儿不满足简单的故事,这才亲自上阵,提炼出故事背后的线索,力求给孩子以有益的启发和引导。谢谢您的欣赏!
  • joy2007

    楼主 2016-12-8 15:46:02 使用道具

    感谢各位朋友的喜欢,就不一一回复了,免得霸屏,等新书封面出来后发出来供大家欣赏……
  • xianxinshi

    2016-12-9 13:47:01 使用道具


    赞0
    期待更新!
  • 幸运的YUY

    2016-12-12 14:34:53 使用道具

    这个爸爸太厉害了,佩服佩服
  • 麦子妈妈

    2016-12-12 14:43:22 使用道具

    这位爸爸好用心!
  • aprilday

    2016-12-15 12:42:41 使用道具

    期待新书早日出版,一睹为快!
  • lemon2029

    2016-12-15 15:07:23 使用道具

    0不一样的中国历史故事,期待整理出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