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绪管理
在中国的家庭,出现得比较多的情况是,对负面情绪的不接纳。比方说,孩子要哭的时候,有的时候会说:哭什么哭?再哭就不是男孩子! 有的时候会说:别哭别哭,你要什么我都给你买。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想要孩子的负面情绪尽快过去,不承认,或者过度满足。。。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大概有几种情况,第一,大部份家长自己小的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也没有去问为什么,就直接拿来用了。第二,有的家长很怕孩子哭,就急功近利的利用骗,说谎等手段来阻止孩子哭。第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哭不好,或者是丢人等。以上所有的都会造成孩子情绪相关的问题。情绪不是问题,情绪处理不好,才是有问题的。
孩子如何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这个能力不是天生的。一定是后天习得的,而且正是从爸爸妈妈的身上习得的。自己多从正面的情绪去看待世间万物,这样孩子也会习得正面情绪的习惯,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负面情绪产生。
情绪管理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换位思考以及三角思考法。换位思考法:宝宝你这样做了?别的小朋友会怎么想呢?三角思考法:宝宝你这样做了,老师会怎么想呢?妈妈会怎么想呢?某某小朋友会怎么想呢?
一、情绪表达
平时教会孩子如何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告诉孩子,生气可以双手叉腰,可以撅嘴。难过可以哭出来,心里不舒服可以说出来等;自己在家就可以做情绪卡片;允许孩子心情不好时大哭,老师会陪着,陪在身边,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开始引导;可以准备一些情绪卡片,什么心情就把什么卡片挂在情绪屋的门口。
二、环境的暗示和调整
成年人,可能需要出门散散步就能消气;如果有修为之人,静坐冥想,将脑电波频率调低。而我们的孩子,则需要家长来提供相对的环境来调整。
“隐私角”这是一些父母为孩子在家中提供的,给孩子独处的隐私角,每个人有都有权利心情不好,孩子有情绪不高兴不愿意讲,就可以进入“隐私角”,安静了以后,等情绪平衡了之后,再出来。但是记住一定孩子自己进去不是被逼着进去的。这是给孩子一个自己安静下来的小空间,只属于他的。
在“隐私角”里认识了自身的情绪之后,就开始情绪管理。就可以使用换位思考法和三角思考法。
示范班的夭夭妈有句经典名言:“哭都不让,你还能让他做什么?”。在我们家,我有两句口头禅,哭、尿床是孩子的专利,把牛爸羡慕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