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使用道具
巍巍

2010-10-18

[中文俱乐部] 玄学讲义

本帖最后由 巍巍 于 2010-10-18 15:48 编辑

我最近得到了一本汤一介教授的晋魏玄学与郭象学说
对玄学有了一定了解
所谓玄学,是玄远之学,就是不讲实际的空谈

汤一介教授的定义是,以老庄学说为基础的哲学学说
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最好大家都信神
因为这样比较好控制
汉朝有鉴于秦亡于政策反复,控制严格,所以汉初提倡黄老学说,主张无为而治
但到了汉武帝,发现情况不同了,社会成熟了,再不管理,漏洞百出,钻空子的人很多,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其实,这时候的儒术,不是孔子的儒术,而是董仲舒的新儒术,
他提出了君子的标准,然后希望大家努力去从内心修养提升,成为君子,
仅此而已
所以,真正的孔子是伟大的,应该是一个蔡元培一样的人物
或者说蔡元培向孔子
但是
老董发现,光提倡个人内心修炼肯定是不够的,于是,他加上了孟子的学说
孟子这个人我不佩服,
志大而才疏,
光会说大话,干不了实事,这不能完全怪他,一部分怪他母亲
他母亲就是一个疾恶如仇的人,孟母三迁的事大家知道吧
所以孟子也十分疾恶如仇
所谓“我善养天地之浩然正气”
还有什么我要是有理,纵千万人,我往矣
四处说他可以让君主王天下,但等人问他到底怎么能王的时候,他又不知所云
但是,老董发现他的狠话很有用,于是结合起来成为孔孟之道,然后再加上五行学说,天人感应,
于是形成新理论:如果不符合儒家学说的行为,都是天打雷轰的行为
到了汉末,儒家学说的理论日渐复杂,而且日渐变形,于是黄老学说抬头
于是出现有人用老子的学说观点来解释孔子的学说,
老子和庄子的学说逐渐为人重视,由于老庄的东西都是主张远离现实社会的,所以,这种学位日趋玄远,成为一种以理论解释理论的学说。
2419 查看 13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不讨厌

    2010-10-18 15:41:14 使用道具

    玄学?
    算命的????
    现在流行这个~~~~~~~~~~~~~~~~~
    你知道紫微斗数怎么看吗??????
  • tz可乐妈妈

    2010-10-18 15:47:01 使用道具

    玄学就是空谈派吗
  • 巍巍

    楼主 2010-10-18 15:48:0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巍巍 于 2010-10-18 15:49 编辑

    以上的是我瞎说,以下理论是汤一介教授的,

    玄远的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上面说以老庄解释孔子的阶段
    主要代表人物是王弼和何晏,大家可以查查他们的作品
    后来由于他们是曹魏集团的人,随着曹爽被杀,二人也被杀
    第二时期是竹林七贤

    西晋建立之后,进入第三个时期,大家以清谈为荣,主要代表人物是信口雌黄的王衍
    这事的玄学,完全脱离实际,成为空谈
    但是要注意,谈的人,不是哲学家,而是政府官员,所以,没人干事,一起空谈
    王衍临死前说:如果以前布空谈,努力匡扶朝廷,未至今日矣
    第四阶段是东晋的玄学了
  • milkrabbit

    2010-10-18 16:00:50 使用道具

    继续搬把椅子过来学习
  • yangtth

    2010-10-18 22:06:41 使用道具

    跟着学习不懂
  • zemom99

    2010-10-19 08:48:54 使用道具

    坐地板上细听巍巍版主讲解
  • 巍巍

    楼主 2010-11-21 17:51:25 使用道具

    现在我们说说内容
    汉朝的用人制度主要靠推荐,于是官员们广布网络,主要通过结亲和收门生的办法,广布网络,把持要位,然后你推荐我的人,我推荐你的人,于是社会上形成了世族和庶族。世族们把持了一切,庶族是一点机会也没有的。但是,推荐总得要点依据吧,世族之间也要竞争的。那么,凭什么推荐呢?主要根据 各人的名声
    于是大家想办法出名 有的人大冬天爬到雪地了,说是母亲要吃鱼,所以自己打算用体温把雪融了,钓鱼给母亲吃
    这人叫王祥吧?
    提醒注意的是,干这事的人是世族,也就是一定是有钱人,如果你是庶族,就是跳下去摸鱼,也不会出名
    还有人7岁让了个梨,名满天下 正因为不是望族,才更需要策划出精彩的节目啊 要望族也不用这么辛苦了,我说的是他一定不是庶族 如果是庶族,就是让一筐西瓜也白搭
    但是这些人当中,很多都没什么真本事,到了曹操时代,孟德可是唯才是举的,于是出现了名实之辨,有名重要还是有才重要
    名实之争也导致更根本的争论,本末之争,进而是无有之争,一多之争 起先的争论源于曹操来自庶族,他大量启用庶族,或者说启用不符合世族习惯的人
    这样到时世族的极力反对,但到了后来,司马氏是世族的,所以矛盾解决了,所以这些争论也就没用了,所以这些争论变为游戏,沦为空谈
    但是,正是由于玄学的空泛,同时又为大家接受,是社会风气,于是,佛教,道教都结合了玄学, 这样也奠定了儒,佛,道合并的基础
    当时佛、道都是民间小教,并未盛行,到了唐朝,佛教大盛,机会成为国教 为日后朝程朱理学的出现奠定基础
    这里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之前说的,由于许多人徒有其名,没有任何实际的能力,所以他们也很愿意加入空谈的队伍 因为这样只需动口,就可以取得胜利,获得名声,但真干事,他们是没有本事的,这也是玄学大盛的原因之一
  • lizeyurain

    2010-12-7 22:20:08 使用道具

    巍版真是博学多才啊!
    学习啦!
  • darkfoot

    2010-12-9 16:30:38 使用道具

    那个五德轮回吗?哈哈哈。

    玄学,晋代是巅峰啊。
  • 风筝

    2010-12-10 17:00:09 使用道具

    巍巍你真博学啊!
  • bunny5416

    2014-10-27 09:01:07 使用道具

    “玄”本义指搓绳后衍生为有规律的变化或看不到的结果。玄学不是空谈,它是和科学相对而言的学科,是对自然界外未知的事物真相的研究,你可以理解为寻求自然规律(道)的学科,毕竟很多事物无法用科学解释。而老庄周易就是玄学中的经典三玄。至于算命那只是周易相术中的一个分支,而现在的算命大都是民国初期的形成的江相派遗留的老千,毕竟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出现过几次玄学派断层,很多经典都遗失了。世人不理解也是应该的。
  • tompda

    2014-10-27 12:24:26 使用道具

    这个也能发在小学版块里???

    晋魏人喜欢清谈,以名士自居,但仍不免发出“空谈误国”的话。

    在教育版块里谈玄学,如果不是版主发的贴,我想。。。。。
  • 巍巍

    楼主 2014-10-28 12:18:17 使用道具

    tompda 发表于 2014-10-27 12:24
    这个也能发在小学版块里???

    晋魏人喜欢清谈,以名士自居,但仍不免发出“空谈误国”的话。

    没什么吧,这个我平常也跟孩子讨论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