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学不一样的好玩论语(一)学而开头藏着个小王子
我在儿童名著导读课里提到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让阅读变得美好的,是书里的什么地方藏着一个小王子。当然这个小王子是童话里的,千万不能是现实中的像查尔斯王子这种的。91岁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还无意给查尔斯王子让位,女王坚持“职责第一,国家第一,我要在位。”而年近古稀69岁的查尔斯王子还要继续在储君这个位子上待下去,继位遥遥无期,想想都心塞啊,千年媳妇熬成婆,小王子早就变成老王子了。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两者都要有,最近开始和女儿一起学《论语》。《论语》其实非常好玩,这是讲述一个私立学校校长和他得意学生们的有趣故事。有人说论语是语录体,编排没有顺序,杂乱无章,但仔细体会,你能发现其中有着非常奇妙之处。
经典的东西都是包含着大智慧,能引起思想共鸣的东西都是共通的。我和女儿说,《论语》里面也藏着小王子,而且开头第一句就是小王子孤独的真实写照。纵观孔子的一生和小王子的经历何其的相似,都是在孤独的旅程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在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的儒家学说并非时代的主流,甚至在礼乐崩坏的背景下,他的学说还稍显反动,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克己复礼的主张,而在死后被他的学生们不断推崇和拔高,加上统治阶层的需要,终于享受了圣人的待遇。
先来看《论语》开篇《学而》的第一段
子曰⑴:“学⑵而时习⑶之,不亦说⑷乎?有朋⑸自远方来,不亦乐⑹乎?人不知⑺,而不愠⑻,不亦君子⑼乎?”
注释
⑴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⑵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⑶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⑷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⑸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⑹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⑺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⑻愠:音yùn,恼怒,怨恨。
⑼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在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到了知识而且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其实我觉得现在这样的解释有点曲解孔子的原意,因为前后不连贯的三句话不像是孔子所说,孔子一直强调的是一以贯之,所以三句话应该是可以连起来通顺讲透的。我一直认为这三句话应该放到特定的环境中来理解,应该是孔子周游列国期间遭遇困境时说的。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他的主张没有得到当政者的认可,处处碰壁,还经常饿肚子,被人追杀,非常凄惨,孤独的像一条丧家狗,而跟着他一起颠沛流离的学生们一定也会有这种迷茫,开始怀疑人生,老师你的学问到底有没有用啊,孔老师要安慰学生们,防止大家散伙,只好对大家说做学问修养的三个境界来望梅止渴。
“第一个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学到的东西有机会付诸于实践,这难道不是一件发自内心愉悦的事情吗?”这里“学”我觉得是学到的东西也就是学说主张的意思,而时习之可以理解为有机会付诸实践(被社会采用),如果实在要解释为时常温习,那也得加个隐藏台词“学到的东西啊,(即使不能马上被学以致用),时常温习下,难道内心不也很愉悦吗。”
第二个境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不远千里来向你请教学问,说明你的学说主张虽然不被社会采用,但还是能传播很远,很多人认可,不也是同样很高兴吗。
第三个境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即使你的学说不被社会采用,也不被人认可理解,但你一样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高尚的君子吗。
孔子这样说当然是为了照顾弟子们的情绪,虽然他自己依然很孤独,这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孤独。当小王子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会格外喜欢看日落……,他会对着高山回声“做我的朋友吧,我很孤独——”,而孔子需要在学生们中间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所以他不能因自己的学说不被认可而公开伤悲,而只能用带着退而求其次的哲理感言来掩饰他的孤独,但恰恰是这种不可莫名的孤独成全了整部论语,因为它真实,它可爱,至少我们知道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他也是普通人,有血有肉,喜怒哀乐,追求的最高理想不过是施展复周礼的政治抱负。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当十年前李零提到这个概念时我没有什么反应,但现在重读论语时却是感同身受,“在人群中也一样孤独。”《小王子》里的蛇说。自古圣贤皆寂寞,也许丧家狗式的孤独是整部论语的灵魂了吧。

论语开篇第一句不着痕迹点出了孔子不受待见的孤独非常有意思,论语成书的时候孔子肯定早已经死了,那么论语到底是谁编的?这个最早编论语的人难道是个非常好玩的人?孔子非常好玩的学生们马上就要出场了,《学而》第二句是“有子曰”,有子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能第二个出场?这里有着什么样惊人的秘密?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1936 查看 33 收藏帖子 (14)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Giant

    2021-2-27 08:41:10 使用道具

    感谢分享
  • 橙子妈咪

    2020-7-5 10:54:34 使用道具

    楼主有公众号 已经进去了 粗略浏览了一下 做的很棒
  • souledge

    2020-3-27 13:38:53 使用道具


    0
    感谢楼主热心分享!
  • 灵宝妈

    2020-3-6 01:10:19 使用道具

    奈何没文化,一句牛逼赠天下
  • cassielu

    2019-9-14 19:44:47 使用道具

    学习了!
  • novo5577

    2019-8-20 14:49:36 使用道具

    谢谢楼主的分享,讲得真好!
  • edenwen

    2019-7-26 16:13:53 使用道具

    赞            
  • hangyu

    2019-2-26 09:23:19 使用道具

    赞,不知道后面还有吗
  • tuzi0505

    2018-11-22 09:35:04 使用道具

    感谢楼主热心分享!
  • 牧心

    2018-2-8 11:05:53 使用道具

    谢谢楼主!期待下回分解
  • 0419an

    2018-2-3 15:00:45 使用道具

    谢谢楼主分享 ,正打算学
  • zwthslz1

    2017-12-23 08:52:32 使用道具

    感谢分享 谢谢
  • zwthslz1

    2017-12-18 09:11:21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
  • h430030

    2017-12-5 20:13:27 使用道具

    没有更新了?期待着呢
  • xianxinshi

    2017-12-2 10:15:13 使用道具


    赞0
    非常感谢
  • longlong3310

    2017-10-5 21:59:33 使用道具

    希望儿子能够学习好,谢谢楼主的分享
  • 渔者小惑

    2017-9-20 10:33:17 使用道具

    楼主厉害厉害
  • h430030

    2017-9-19 13:06:39 使用道具

    谢谢楼主分享,这个讲的蛮好的
  • flying7501

    2017-9-19 10:14:23 使用道具

    感谢分享 谢谢
  • youdan20

    楼主 2017-9-18 09:22:39 使用道具

    【歌吟天下】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导读

    奶爸一定要我再讲一课,其实我知道自己水平误人子弟,一直推辞,实在推不过了。那就讲《论语》吧。我一直强调独立思考,1000个人心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论语》也是如此,它是一部有趣的书,是一部孤独的书,是一部智慧的书,是一部治国的书,是一部做人的书,是一部关于理想的书,是一部帮助我们建立信仰的书……这里先分享下大概的讲课大纲,

    1、《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论语》是孔子及其部分门人的言行录。非一人所记,也不是成书于一时。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郑康成)所编定。全书共20篇,512章,约15920言。“论”是编辑整理的意思,意为按一定顺序编排。“语”是对话的意思。“论”字读若车轮的“轮lún”,不要读成言论的“论lùn”。
    《论语》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但做人是根本。
    《论语》是孔子在上课的时候讲的话,是学生记下来的课堂笔记。
    《论语》是孔子死后,孔子的学生把孔子的话编纂起来而成为一部体现孔子思想的语录体著作。

    2、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主要思想是“仁”,他被誉为“万世师表”、 “至圣”、“圣人”。
    中国历史上,身份起伏最大,被人利用最多的人大概是孔子了.这位生前就周游列国,教学授徒的哲人或被冠以“素王”、“至圣”的称号或被贬为“孔老二”、“丧家狗”……中国历史的变换轮回、中国人性格的“内敛”多变、中国政治的肮脏阴险,使得这位老人被人肆意歪曲涂改.那些原本受他精神滋养的人反过头掘他的坟墓;那些表面尊重他、封赏他的人其实正在内心暗笑,庆幸找到了一个可滋利用的工具!历史总让人叹息,人性亦让人无语.
    然而,圣人何言!
    相比而言,我更倾向于用后一种思维来理解我心中的孔子,因为从记载他言行的书籍《论语》中我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形象:心怀天下,忧道不忧贫!所以,在给学生讲述他的事迹时我只说,他其实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和那些叱诧风云、开疆拓土的君王相比,他少了一份霸气;和那些蝇营狗苟、利益为上的官员相比,他少了一份机智;和那些困守书斋、白首为学的学者相比,他少了一份坚守;和那些独善其身、笑傲悠游的隐士相比,他少了一份洒脱……总之,他的一生是局促的一生,远不如历史上的很多人那样淡定而从容.
    孔子其实是个很可怜的人。他从小就多磨难,3岁时他的母亲只有18岁,已成了单身母亲,日子很苦,等到孔子17岁时,刚刚32岁的母亲又病逝。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七十三岁,一生磨难的孔子离世。
    孔子去世后,他的地位、他的“儒家思想”才日渐尊隆起来,直至成为了“至圣先师”、“百代素王”,以至2500年来一直被尊为中国人精神信仰的核心。
    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3、他的生平事迹是什么?
    可以用孔子自己的话来总结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0岁左右开始讲学活动,曾经问礼于老子。
    34岁听齐国《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43岁鲁国的强臣季氏强僭(JIAN3),阳虎作乱专政,孔子不仕,退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
    51对在鲁国做官,做到司空、司寇。
    55岁带弟子周游列国。
    68岁回鲁国,致力于教育,著述。弟子三千,通六艺(诗书礼乐射御)者72人。
    73岁去世。

    4、他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5、他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
    孔子的弟子非常多,《史记 •孔子世家》说:“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 者七十有二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弟子三千,七十二贤”。 如果从三十一岁这一年算起,到七十三岁去世,有四十年的教学生涯,平均每年要收 七十五位弟子。
    见于《论语》的弟子,大约有三十位左右。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所谓的“四科十哲”: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 季路。文学:子游、孑夏。(《先进》)
    6、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人文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心魂所在,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本源和命脉。丢掉这个本源,扼杀这个命脉,民族文化将成为没有灵魂的空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丢失自己的文化根本、盲目地接受外来文化,最后会使得本民族文化大树花果飘零。
    任何一个民族,总得有一个异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质,构成这个文化特质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由来已久的思想体系。而儒学思想正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支柱。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一直是华夏民族宗教般的信仰,作为经典之一的《论语》,如同《可兰经》之于伊斯兰教,《圣经》之于基督教,是凡认字者的必读书,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近代的新文化运动兴起时为止。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海尔老板案头常备着两本书,一本是《论语》,一本是《孙子兵法》。
    《论语》在古代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今天我们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要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要了解儒家思想,《论语》也是必读书。
    南怀瑾: 儒家是中国人的粮食店,
              佛家是中国人的百货店,
              道家是中国人的药店。

    北宋理学家张横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7、我们该怎么读《论语》?
    杨绛:“四书”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一个样儿,各不相同。孔子最爱重颜渊,却偏宠子路。
    钱穆:读论语可分章读,通一章即有一章之用。遇不懂处暂时跳过,俟读了一遍再读第二遍,从前不懂的逐渐可懂。如是反覆读过十遍八遍以上,一个普通人,应可通其十分之六七。如是也就够了。
      任何人,倘能每天抽出几分鐘时间,不论枕上、厕上、舟车上,任何处,可拿出论语,读其一章或二章。整部论语,共四百九十八章;但有重复的。有甚多是一句一章,两句一章的。再把读不懂的暂时跳过,至少每年可读论语一遍。自二十岁起到六十岁,应可读论语四十遍。
      若其人生活,和书本文字隔离不太远,能在每星期抽出一小时功夫,应可读论语一篇。整部论语共二十篇,一年以五十一星期计,两年应可读论语五遍。自二十到六十,应可读论语一百遍。
      若使中国人,只要有读中学的程度,每人到六十岁,都读过论语四十遍到一百遍,那都成圣人之徒,那时的社会也会彻底变样子。
  • youdan20

    楼主 2017-9-7 13:48:08 使用道具

    【歌吟天下】和女儿学不一样的好玩《论语》(七)出场挨闷棍的学霸子夏
    上回说到孔子学校的教学内容“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看上去没啥问题,就是给新入学的学生定规矩,但对于专黑领导的《论语》小编来说,我不信就这么简单,直到下面一句子夏出场,我终于明白小编的良苦用心了。
    子夏大名叫卜(bǔ)商,字子夏。春秋末年晋国人,有的地方说是卫国人,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子夏才思敏捷,是孔门弟子中文学科的高材生,放在现在来说算是语文学霸。孔子曾经公布了一个学生排行榜,子夏很荣幸的列入最优秀的十位学生(排行榜其他人以后我们会陆续讲到),他很厉害,牛到什么程度,据说《诗经》、《春秋》、《尚书》、《易经》都是他协助孔子编的,而且孔子死后,他又把这几本书完善修订,开创了经学的先河。
    子夏前面提到过,他曾经力推有若当校长,可以说他就是有子系的总后台,就是他一手策划让有若当上了校长,但是遭到了其他派系特别是曾参的强烈反对,没多久有若被赶下台,他维系孔门统一的计划也宣告失败,孔门终于分裂。子夏一气之下就跑到魏国西河去讲学,创立了西河学派,连魏文侯都拜他为师。战国早期魏国是最强盛的,魏文侯也是权力最大的君主,堪称当时天下第一人,能当天下第一人的老师,可以想象子夏有多大的能量了。
    大家会很好奇,既然子夏这么厉害,为什么不自己当校长呢,还要扶持有若上台呢,结果有若是扶不上的阿斗,没多久就被人提问KO了。要是子夏当校长,肯定不会被几个小问题难倒啊。
    其实我觉得子夏之所以没有想自己当校长,而是扶持有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他是晋国人,虽然孔子学生是五湖四海的多国部队,但是毕竟孔子学校是在鲁国的地盘,外国人要当校长有点悬。
    另外一个原因他擅长的是文学,而且是一位具有独创性因而颇具有异端倾向的思想家。他关注的问题已不是复兴周礼,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而孔子最看重的是德行和礼仪,所以经常批评子夏要注重仁和礼。但子夏特立独行,把老师的话当做耳旁风,所以在同学们的眼中肯定风评就比较差,子夏知道自己当校长肯定没戏,于是就扶持有若这个平时老实敦厚长得又像老师的学长来当傀儡,自己躲在幕后操纵。
    他的小算盘打的是很精,但是别忘了“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这点伎俩还是被人识破了。虽然在有若校长的压力下,《论语》小编只能把子夏安排在学而篇,紧随孔子、有子、曾子后第四个出场,作为杰出校友代表致辞。但是小编背后也有高人啊,子夏出场的时机就很微妙了。
    第六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孔子教导弟子先做人后学文,其实可能是孔子讲学的时候非常缺教材,很多学生只能专攻一门,主要还是没啥可教,所以只能讲究礼仪,再学文。但小编这么安排,潜意识是对想登台的子夏说,文学好有啥用啊,做人才最重要。子夏还没出场就挨了一记闷棍,而出场台词更是让他非常郁闷,我的文学特长呢?
    我们来看《学而》第七句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本句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看上去是对上一句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进一步发挥。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
    孔子教育重在德行,这句话说的没错,问题就在于子夏不是道德模范啊,相反是个三观不正的实用主义者,学霸出场讲道德比学问重要,你信吗?其实子夏原来这句话可能是用在和同学炫耀时说的,你们虽然不像我这么学问好,但你们道德还不错,我也算你们学过了吧。但放在孔子的话后面,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可怜的学霸子夏一出场就挨了两闷棍,变成道德代言人,这个高级黑锅不背也得背了。那么到底是谁在幕后操纵呢,是最大反对派曾子吗,还是另有其人?小编黑人越来越有艺术性,他会是无名之辈吗?他的背后到底站着何人?子夏挨了闷棍,会甘心吗?他会如何反击?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liukejun

    2017-9-7 09:44:03 使用道具

    不错不错,辛苦楼主
  • h430030

    2017-9-6 19:24:15 使用道具

    这个好有意思   点赞
  • youdan20

    楼主 2017-9-4 14:35:43 使用道具

    【歌吟天下】和女儿学不一样的好玩《论语》(六)开学第一课弟子规
    上回说到孔子学校开学总动员,同学们好好学啊,毕业后你们可都是治国之才。“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毕业出路治理一个千乘之国,工作职位非常诱人,前途一片光明。画完饼了,总得说点实在的东西,那就是孔子学校到底学什么内容呢。
    我们来看《学而》第六句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泛: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读完这一句,我提醒女儿是不是特别眼熟。对啊,这不就是《弟子规》总序吗“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整部《弟子规》就是清朝秀才李毓秀根据这一句的意思扩写编成的。
    和我们现在的小学、中学、大学不同,孔子学校更像是一个礼仪学校。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先做人,后学问,这不就是我们向往的西方的所谓素质教育吗?而几千年前孔子就开始推广素质教育,为什么传着传着,我们现在变成应试教育了呢?
    还好,中国正在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9月1日播出的2017《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为“中华骄傲”。中华骄傲,是文化的骄傲,是民族的自信。这份骄傲和自信,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流淌在中华文化的血脉中。
    里面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董卿在采访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时候,以跪地的身姿,专注倾听先生的每一字每一句,这样的一瞬间,让人钦佩。穿着高跟鞋和紧身裙半跪在舞台,既要优雅又要谦卑不是一件易事。但董卿做到了,三次下跪采访优雅自然,大方得体。
    第一次,是董卿在像孩子们介绍老人小时候英语水平时,她跪在老人身边,带着崇拜又尊敬的眼神向老人提问。
    第二次,是董卿和老人谈论到老人的工作,老人刚要仰起头回答,董卿就立刻单膝跪下,与老人保持平视。
    第三次,是谈到老人每天晚上都要读一篇莎士比亚,当时董卿带着关切又有点心疼的语气问老人晚上几点睡觉。
    中华文明之所以纵横贯通数千年,那真是把孝悌忠信、爱众亲仁等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致于刻骨入髓、造化为魂,必然会在登峰造极时,沛然而下!董卿这一姿态,便是天下大美、大德的彰显,这是血液流淌着的的传统美德和文明,融入她个人气质修养的完美展示,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骄傲。而不得不说《论语》就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一脉相承的思想精髓。而不得不说《论语》就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一脉相承的思想精髓,这一刻,出则弟在董卿身上有了全新的诠释和意义。
    如果,孔子那时有开学第一课的话,那么这句弟子规基本就是孔子学校开学第一课的内容了。这次《论语》小编又有什么用意呢,仅仅只是为了介绍孝悌忠信为主的教学内容吗?还是有何特殊含义?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onlyil

    2017-9-3 17:42:13 使用道具

    好厉害,受教了。
  • youdan20

    楼主 2017-9-1 08:41:00 使用道具

    【歌吟天下】和女儿学不一样的好玩《论语》(五)孔子不堪回首的治国梦
    上回讲到被父亲棍棒打怕了的曾参亮相,编论语时他大概是相当于孔子学校副校长的角色,也是编委会一名主要成员。虽然反对有若,但表面上还是要团结的,校长有若讲孝悌,曾参就讲忠信。那称子的几位基本上都介绍完了,就像开学典礼,校长、副校长等几个巨头都露脸致辞了,然后就得说说孔子学校的出路,做学问的目的了,学以致用嘛,你们毕业了准备干什么啊,出仕当官还是第一选择啊,那就得讲讲治国之道。
    来看《学而》第五句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信,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释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孔子这段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
    这段话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看上去好像治国很简单,但其实孔子一生都没机会施展他的政治抱负。我们来简单八一八孔子的黑历史。孔子的一生,是很不得意的。35岁前,教教书,只做过大夫家的管仓库一类极低微的小官。此后,在鲁、齐两国之间流浪了7年,虽然受过齐景公的召问,但终不见用。到41岁逃回鲁国,又教了八、九年的书,到了五十岁才有机会当官,他在鲁国做过类似于县长、经济部司长、司法部部长等职务,干得都挺不错的,却最终被“好色而不好德”的国君排斥。55岁因故离开鲁国,开始了他十四年的又一次流浪生涯,他虽然一直想做官,但一直没人用他,只能像丧家狗一样流浪直到68岁,在四处碰壁之后,孤寂地重新返回鲁国。余下五年直到去世一直在山东老家努力于学问。所以孔子绝对不是一个治国之能臣,他喜欢从政,但政治是个粪坑。他在鲁国很失败,在卫国很失败,周游列国也一无所获,回到鲁国也没人理睬,从政的经验很失败。他的治国之道成了白日梦。
    所以这里很有意思抬出孔子讲治国之道,明显是那个专门高级黑的《论语》小编又在这里耍了一花枪,把孔子老师坑了一把。孔子那个时候,穷兵黩武是主流,诸侯拼命造兵车,扩军,千乘之国已经太普遍了,像晋、齐、楚、吴等大国都实际已是万乘之国。但在孔子的眼里只有周朝是完美的,他是周礼制度的卫道者,所以春秋时期虽然已经礼崩乐坏,但孔子还是沿用周制,只有天子才能用万乘之国,所以孔子只说治理千乘之国。其实孔子是想说治理大国,但是他连小国都没机会治理好。这不是最大的一个讽刺吗?
    很奇怪的是这个《论语》小编偷偷黑啊黑,骂主编有若巧言令色;嘲副主编曾参一日三省;讽已故导师孔子治国无道,是没人看出来?还是没人敢说?他有什么惊人背景?到底想干什么?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youdan20

    楼主 2017-8-29 14:34:18 使用道具

    【歌吟天下】和女儿学不一样的好玩《论语》(四)棍棒底下出曾子
    上回说到杯具的有若被学生赶下台了,这算是一场有预谋的政变。而《论语》接下来,有若最坚定的反对派曾子闪亮登场了,曾子,名参,字子舆,是鲁国南武城人,这个可是根正苗红的孔门二代,他父亲曾点就是孔子第一批好学生,有史料记载比孔子小6岁,在年龄上堪称大师兄。而曾参比孔子小46岁,按理曾点40岁晚来得子,应该很宠儿子,但表面上喜欢唱歌跳舞的曾点实际上有严重的暴力倾向,他教育儿子很有一套自己的办法,那就是大棒伺候,而且是往死里打。
    有一次,曾参去帮他爸爸到瓜田里锄草,不小心把一根瓜苗给弄断了。你想啊,一根瓜苗才多大点事啊,曾点却拿着大棒就往他身上狠命打,直到把他打晕倒地不省人事为止。儿子晕了,也不抢救,等他苏醒还得赔罪才罢手。我怀疑曾子是亲生的吗?这种暴力教育,使得曾参从小就很孝敬父母,以其孝行而著称乡里,不孝不行啊,这是一种深入骨子里的恐惧。
    后来“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流传至今,还经常被奉为教子圣经,其实最早就是讲的曾子爸爸。曾子从小就被打怕了,而且可能打的时候太狠,脑震荡造成发育不良,所以刚入孔门时,孔子说他天资鲁钝,和有若一样一直没有进入十大优秀学生行列。
    【原文】: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晳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白话易解】:
    一天,曾参与父亲曾晳一同在瓜地里劳作,曾参稍不留神,斩断了瓜苗的根,曾晳看到孩子不知爱惜物力,做事不谨慎,举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参的背部打去。
    曾参见父亲因自己做错事而生气,心里很惭愧,也不逃避,就跪在地上受罚,可身体承受不住,便晕倒在地,不省人事,过了很久才慢慢苏醒过来。
    曾参刚睁开眼睛,就想到了父亲。为让父亲安心,他欢欢喜喜地爬了起来,整理好衣冠,恭恭敬敬地走到父亲面前行礼,向父亲问道:「父亲大人,刚才孩儿犯了大错,使得父亲费了很大的力气来教育我,不知您的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吧?」
    问候完父亲,父亲见曾参似乎没有什么大碍,稍放了心,曾参于是退回了房间,拿出琴开始高声弹唱起来,他希望欢快的音乐与歌声能传到父亲的耳中,让父亲更加确认自己的身体无恙,可以安心。
    听到的人都很敬佩曾参对父亲的孝顺,可当孔子听说了此事后,反而不高兴,对门下的弟子们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
    弟子们有些奇怪。曾参知道后,内心很是惶恐不安,老师如此生气,一定是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仔细检点反省,却又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于是,就请了其他同学去向老师请教。
    孔夫子此时便向前来请教的弟子说道:「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从前,有一位瞽瞍,他有一个孩子名叫舜。舜在侍奉他父亲的时候非常尽心,每当瞽瞍需要舜时,舜都能及时地侍奉在侧;但当瞽瞍要杀他的时候,却没有一次能找到他。当是小的棍棒,能承受的就等着受罚;可如果是大的棍棒时,就应该先避开。这样,瞽瞍就没有犯下为父不慈的罪过,既保全了父亲的名声,舜也极尽自己孝子的本分。而如今,曾参侍奉他的父亲,却不知爱惜自己的身体,轻弃生命直接去承受父亲的暴怒,就算死也不回避。倘若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么?哪有比这更不孝的呢?你难道不是天子的子民吗?杀了天子子民的人,他的罪该又怎么样呢?」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开导后恍然大悟,当曾参听到了夫子这些话后,也一下子醒悟过来,感叹地说:「我犯的错,真是太大了啊!」于是就很诚恳地去向孔夫子拜谢并悔过。
    曾子从小有心理阴影,所以做事非常谨慎,就怕出错,因为小时候一出错就是挨揍。挨完揍还得赔小心,怕父亲累着。打得狠了还得强掩疼痛,假装活蹦乱跳的表演弹琴唱歌来让父亲不心疼。结果这么做,孔老师还不理解,要将他开除说他不孝,说应该小棒就挨打,大棒就逃走,不能害父亲获杀人之罪。你说他悲催不悲催,里外不是人,横竖都是错。所以曾子以后干什么事都要想半天,唯恐哪里有疏漏。勤能补拙,他拼命思考学习,居然也成就了一代宗圣。
    我们来看《学而》第四句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
    这句话从表面来看是曾子每天反省自己有没有疏漏,其实是讲忠信,如果接着有子第二句的孝悌,孝悌忠信就连贯了,而且曾子的话也比较通俗易懂,也就对应了孔子第一句的三个反问?。所以我才认为第三句重复的“巧言令色鲜矣仁”是后编者故意黑有若的。
    另外从这段话可以感觉曾参这人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这样的性格居然坚决反对有若,最后还采用政变的手段赶有若下台我觉得有点反常。曾子是一个从小生活在父亲暴力阴影下,看见孔子老师他就哆嗦的可怜孩子,不能再接受一个长得像孔子的有若老师来管着它了,其实曾参也不一定想当新领袖。但论语第一章里偏偏只有有子和曾子两个人称子,一山不容二虎,一下子把两个人的矛盾摆在了台面上。
    我们来看看《孟子》里是怎么说曾子反对有若这件事的。
    《孟子•滕文公上》原文: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孟子》中称,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像孔子,想用侍奉孔子的礼节侍奉他,还强迫曾子也认可,但曾子坚决不同意,说:孔子的道德学问就像在长江、汉水中洗涤过,在盛夏的太阳底下晒过,光明洁白,没有能够赶得上的。
    这里面有一个细节,也就是支持有若的几个学生子夏、子张、子游都是孔子非常优秀的学生(以后会慢慢讲这些人的故事)。而这些人联合起来成为最大的一个势力集团来扶持傀儡有若,曾参还能顶着压力反对,说明曾参背后也是有一个势力集团支持,而这个支持者实力也是相当强大。可以说曾参有可能也只是被人推到前台的傀儡,最后赶有若下台也不可能是曾参策划的,真正的幕后黑手另有其人。
    曾参由于棍棒下成长,处事小心谨慎的人生态度,故而曾参既无能力,也无兴趣成为孔门弟子的新领袖。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曾参反对子夏等人推举有若的建议时,孔门弟子的分裂便已从一种潜在的危险而表面化,弟子中的强者实际上都各奔东西,自谋前程,自立门户去了。而最后有若被赶下台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孔门分裂已经不可逆转。那么谁才是扶持曾参的真正后台老大?他的目的何在?他和论语编者又有何关系?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h430030

    2017-8-29 11:26:32 使用道具

    有心 有才  点赞  期待更新
  • youdan20

    楼主 2017-8-28 08:20:02 使用道具

    miffyma 发表于 2017-8-25 14:10
    楼主自己写的?好厉害啊。

    自己瞎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