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李睿: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之间学习的差别

热度 3 已有 119 次阅读 2017-4-11 08:29 个人分类:不错的文章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二)学习中第一次的重要性

在几个我认为的重要原因中,第一个便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知识时候的场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第一次认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我孩子不到 2 岁,有一次听一个做艺术的老师讲课,他说成年人普遍是缺乏创造力的,不信你们画个鱼,于是我迅速想了一个标准的用两条曲线画鱼的过程,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下,问我们:你们是不是都是这么想的,大家连连称是。他说,这就是成年人没有创造力的表现。我们认为鱼就是这个样子的,于是我们告诉孩子说“ 鱼” 应该这么画——因为这是孩子第一次知道“ 鱼” 怎么画,于是大部分人这辈子都只知道这么画一条鱼——对于“ 鱼” 的第一次认知,就这样被我们这群没有创造力的成年人剥夺了。 第一次认识不一定就改变一生,但是这次对事物的认识必然会对后来的认知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孩子的认知规律是什么?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从“ 已知” 到“ 未知”  没有人愿意被强行灌输一个知识,而这也符合知识的规律。人类发现的所有知识,都是从最原始的状态开始,通过观察、归纳和演绎的方式获得。所以从理论上说,不会有那种莫名其妙就出现的知识 ,或者说,“ 知识的孤岛” 其实是不存在的,在中小学领域就更是如此。我是教数学的,以数学为例,初中和高中的所有的数学知识,除了极个别的章节之外,都是为了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产生。初一开始学“ 负数” ,负数是要解决生活中“ 具有相反意义” 的概念而产生的一种数学表示,零上零下,借钱还钱,所以负数和减法是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是我们是怎么讲负数的?我听过一个还算很有名气的老师的视频,开篇就是“ 像‘ -1 ,‘ -2 ,‘ -3 这样前面有一个‘ - 的数叫做负数” ——我只想说,学生对于“ 负数” 的第一次认知,就这样被老师夺走了。最大的问题是,或许一个孩子过了十年都想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学负数。

不信大家可以回去问问孩子,我曾经问过孩子:你们为什么要学函数?我发现大家的回答几乎一致:考试要考。我只能说,这就是他们的“ 第一次” 认知被不靠谱的老师灌输了概念的结果。函数是什么?我们在生活中发现很多东西用图表示比较直观,函数的理论建立在沟通代数与图形的关系这件事情上,所以在中学阶段,函数的核心就是图象。很多孩子到了高考,都觉得函数问题画图象是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方法,但是如果他真正懂了函数这个知识,就会知道,我们学函数就是为了用图象,函数的问题不画图象,才是例外。林林总总,都是“ 第一次” 被剥夺的结果。我们所看到的教学,大抵是“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有理数的定义” ,“ 今天我们来讲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稍微好一点的,会在上课的时候做一点“ 引导” ,比如讲一个故事,我听到的很多版本这个故事和内容关系并不密切,美其名曰:吸引孩子注意力。这些都是庸医——讲预习课的老师,应当是压力最大的老师,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不应当有任何强制灌输,不应该有任何“ 听不懂” 的情况。 我经常听老师说孩子“ 你怎么听不懂” ,每次我都想冲上去反问一句:你这么讲他怎么能听懂。  一,定义;二,性质;三,应用” 这种逻辑,根本不是一个正常人学习新知识的的逻辑。

昨天晚上和我的助教老师讨论一道题,一道立体几何的求体积问题,这个老师一上来就说“ 这是一道口算题” ,我立即就打断了他,我说:学生为什么要知道这是一道口算题?这是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吗?一个学生在做这道题的时候,难道要先判断“ 这是不是一道口算题” 吗?虽然这个老师给出的方法确实简单,但是我认为,一个学生在拿到这道题,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体积怎么求?那么按照正常人的思维,不规则图形,就是割补,然后一步一步引导到这个思维。太多的老师都以自己已经熟悉的知识结构为大纲,定义,性质云云,其实都是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教科书没办法用的原因——教科书是写给编书的人自己看的,根本不是给一个啥都不懂的新人看的。其实初高中的还好,大学的情况尤甚。

或许很多家长会想,我当年第一次学某个知识,也是完全没有印象的。确实如此,但是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你现在还能记得的那些知识,要么就是经常用到,要么就是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被惊讶到了,或者说,第一次就明白的。 那些靠记忆获得的知识,往往忘记的最快。我高中生物就是这样,当时觉得特别好,高考几乎是满分,现在连光合作用都不太记得了,更不要说细胞结构那些东西。有印象的其实是遗传那块,因为当时学的时候很清楚,遗传的本质就是一人一个基因的组合,这个本质学明白了,自然就不会忘记。

那什么样是“ 第一次” 的感觉?我想,有两种感觉都是对的,一种是觉得“ 好像什么都没说,但是我懂了” ,所谓清风化雨,润物无声,你感觉没有压力,但是学会了一个东西;另外一种是“ 醍醐灌顶” ,“ 原来如此” ——似乎一百年想不明白的事情,一下子全都明白了。典型的反应,就是“ 那这样说来,XXX 也是XXXXXXXX 也是,对不对!” 所谓的“ 举一反三” ,从来都不应该是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而是老师对自己的要求。我们都知道“ 预习” 很重要,其实“ 预习” 就是典型的“ 第一次认知” 的一个场景。随着竞争日趋激烈,“ 提前学” 已经从少数学生的自觉行为变成了一个大部分孩子都要遵循的学习方法。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就说六年级要升初一的孩子,看看各个做培训的机构都盯着这个市场,就知道这一定是大家的需求。市场大,竞争激烈之后,难免良莠不齐,但是,认知的“ 第一次” 对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我想,如果能为孩子做点事情,能让孩子舒服的获得第一次对知识的认知,是件大好事。

(三)学过、学会和学懂

上一篇文章探讨了学习中“ 第一次” 的重要性,为什么第一次接触知识的学习过程特别重要?其实核心的问题在于,第一次的学习过程对是否“ 学懂” 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价值。在我们对孩子的观察中,有三件事情我们经常认为是同一件事情,但是正是这三件事情,让孩子的学习产生了不同的变化,那就是“ 学过” ,“ 学会” 和“ 学懂” 

我在课间的时候,经常听家长问孩子一个问题:老师上课讲的这个你以前学过吗?往往那些上课比较活跃的孩子会说“ 学过” ,我曾经在 xx 地方看过。这就是“ 学过” 的含义。学过,更多强调的是一个印象,有没有曾经见到过。而孩子对于“学过” 的理解,也是“ 是否有印象” ,这种印象,是一个“ 模糊匹配” 的概念。 比如说行程问题有若干类型,如果你问孩子“ 你有学过行程问题吗?” 大部分孩子都会说“ 学过”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孩子是在自己的脑子里匹配“ 行程” 两个字——这也是为什么一般来说无论你问什么知识,孩子的回答往往都是“ 学过” 

其实我们都知道“ 学过” 是没用的,于是就出现了“ 学会” 的概念。由于家长都不是专业老师(即使家长是数学老师,但是不是语文老师啊……),所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 学会” ,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有一个方法,就是看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好为学会,考试成绩不好,就是没学会。这种方法简单粗暴,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判断是否学会,但是缺点也很明显。考试是一个综合的考察过程,除了是否学会之外,身体状况和心情也会对考试结果有比较大的影响。  学会”也包括学会知识和学会考试。就像我大学上新东方,老师告诉我们如何在读不懂一篇文章的情况下可以做出阅读理解题。于是我做阅读理解的正确率提高了,这叫“ 学考试” 

我们可以看到,在功利的模式下,如果家长对老师的要求是“ 速成” 和“ 提高成绩” ,最终一定会选择到这样的教学方式。 在我的观察中,这样的老师并不在少数。如何让孩子“ 学会” ?方法是很多的。比如说,“ 把这句话记下来,然后背下来” 。我在高中数学圆锥曲线一章,研究了一些简化计算的方法,我分享给其他数学老师后,许多老师觉得我给出的几个结论非常好用,上课就让学生背下来——算判别式,可以直接默写。这样做的好处特别明显,学生计算速度一下子就上去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 学会” 了。

那什么是“ 学懂” ,结合昨天谈到的“ 第一次” 的话题,这也是为什么我如此关注接触知识的第一次的原因。我们先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 学懂” 的感觉——一种恍然大悟甚至是醍醐灌顶然后就觉得自己前面若干年都被骗了的感觉,如果用时髦的话说,就是那种“ 毁三观” 的感觉。 在这一点上,不可否认,国外的很多科普节目做的很好。我算个思维比较变态的人,我经常琢磨,这飞机在天上飞着,要是突然掉下来了怎么办……后来看了一些国外的纪录片,我突然就明白了,一个飞机在天上飞的好好的,是不会掉下来的,如果掉下来,一定是由于“ 升力” 不够,而“ 升力” 不够,则是因为翅膀不够大或者速度不够快。什么叫翅膀不够大?比如说倾斜太厉害,或者是机头太高或者太低,都是相当于减少了翅膀的面积;而飞机迎风面过大,则可能导致速度变慢,速度变慢升力不足,也会出现掉下来的情况。你看,我刚才的解释中没有用到什么“ 伯努利原理” 或者“ 流体力学”这种话,而且我写不出任何一个物理公式,但是我可以把“ 飞机为什么飞的好好的会掉下来” 这件事情解释明白了。那么,学懂是否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呢?我作为一个大学非理工专业的学生,基

本没学过物理,但是我相信一点——任何知识都是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总是可以用一个合适的路径理解那些复杂的知识点。 我在微博上看到过“ 一张图告诉你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什么” ——这就是让人真正“ 学懂”的东西。我们学懂一件事情,是知道这件事情的本源、本质或者是内部逻辑,而对于一些细节,则还是需要深入学习的。所以,学懂反而不建立在必须有非常深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而建立在我们的逻辑思维是否缜密,是否能够按照事物的一般规律认识问题。

我来说一个我觉得最失败的教育,就是驾校。 可以说,在驾校,没有人学懂了怎么开车。我记得我学的时候,在学移库的时候,教练直接写了几句话,什么情况下往右打满,然后到哪里停。所以一旦中间出现任何意外,我们根本不知道怎么调整,而教练这个时候只是大喊“ 你少打半圈轮就好了啊” ——我连原理都不知道,怎么能知道“ 少打半圈轮” 。这就是典型的“ 学会” 但是“ 没学懂” 的案例。后来我自己琢磨,看别人各种崩溃的状态,终于领悟(我确实是自己领悟的……)了在倒车过程中方向盘和车行进路线之间的关系,于是后来就完全没有理会教练的那些“ 口诀” ——事实上我后来也教过一些人怎么倒车,我发现只要讲清楚原理了,大家都会自己调整了。于是他们都说我应该去驾校当老师……我只能说,让学生“ 学懂” 真的比“ 学会” 要重要太多。  学懂” 之后,大家自己的思考能力就会被释放。

在学生这里,道理也是一样的。一个学生可以“ 学会” ,学会之后就能做题,但是到了考试就会忘记掉。和学车的道理一样,过几天就忘记了“ 在哪里要打轮来着” 。而如果“ 学懂” 了,即使忘记了具体的知识,也可以去想,去思考。 有些同学有这样的问题:一道题,第一眼看到会,就是会;第一眼看到不会,多半就想不出来了。 这也是“ 学会” 和“ 学懂” 的区别。 很多老师提到的“ 孩子给家长讲题” ,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证明“ 学懂” 的方法。 这几个话题,下一篇文章我们会继续深入展开探讨。这些问题如果有方法能够解决,我相信决定孩子成绩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报辅导班了。


(四)一眼定胜负的根源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孩子有这样的问题:拿到一个题目,如果第一眼他们就能看出答案,往往无比激动有自豪感,不顾其他的大声说出答案或者自己的想法,而如果他们第一眼看不出答案,最后做出答案的往往不是他们。 而我们平时对这些孩子的评价,大抵是“ 聪明,反应快” 之类。男生和女生都有一部分孩子有这个问题,表现出来的男生相对多一些。
其实这种“ 一眼定胜负” ,我认为是一种非常隐形的拉着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的慢性疾病,因为是慢性的,一旦形成,根治是困难的。而这个问题在平时很难体现出来,因为题目不会做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而不会的往往是稍微有点难度的题目。说危害大,是因为这种问题本质上,是孩子对于知识没有“ 学懂” ,但是当题目不会做的时候,往往很少有人能指出这一点。于是孩子会觉得“ 我没做过这样的题” ,然后更大量的做题——题目是永远也做不完的,大量的做题更加剧了这种情况,最终在学习上,失去了思考能力。但是这样的孩子成绩不一定差,或许这也是很多家长抱怨,很多成绩不错的孩子是“ 做题机器” 的原因。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这是现在教育的普遍问题——不仅仅是公立学校,在辅导班也大量存在。正如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所提到的那样,我们的教材和各种辅导班的讲义,都是一群已经对知识很熟悉的人编的。 这种人非常自然的就会做一件事情,就是把知识梳理成结构。 最典型的,在讲函数与不等式的时候,我见过很多种所谓的“ 题型归类” ——求最值问题;求参数范围问题;恒成立问题。在高中讲“ 导数” 的应用的时候,也有类似的分类,我甚至见过一个老师的讲义上的分类是这样的:求导之后可以因式分解的;求导之后不能因式分解的;求导之后是二次的;求导之后是带分母的二次的……可以看到,这种分类,对于很熟悉这个领域的老师来说,真心是非常棒的,而这恰恰是我理解的教育的悲剧的根源——我们的脑子里已经完全没有学生了。
我们推演一下吧,我拿到一道题目,首先要判断这是函数和不等式的题目,然后我得判断这是一个恒成立问题——恒成立问题大于和小于还不一样,所以,一种情况,我忘记了,这太正常了,照这种逻辑,初中和高中光数学就得记多少种——有的家长说,不用记啊,做多了自然就记住了——看,还是要记住嘛,多做题只是记住的方法;另一种情况,这个题目做了一些变形,不是背过的,看不出属于某个类型,于是就不会了。在讲解的时候,老师会说,你看,这个题目只要这样做变形,是不是就是我们学过的某个类型了?老师们,你们能理解这个时候学生的感受么?他们会觉得自己特别笨,特别有挫败感。这不是在教学生啊,这是在玩学生。
因为我们把知识点拆的很细,越来越细,越来越精致,每一道题,我们恨不得都告诉学生一个模型,我们做错了什么?我们只做错了一点:我们没有给学生留任何思考的空间,我们没有把知识最本源的逻辑告诉学生,而把这种逻辑和题目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而是我们希望把每个题目都做成逻辑,然后让学生记住。一旦出现了一个新的题目不在既定的逻辑中,我们就会非常非常紧张,然后再增加“ 一种题型” ——关于函数的十二中题型——每次看到这种“ 总结” 我都想起央视的一个采访:我可以说脏话么?不能。那我没什么可说的了。
知识的逻辑是最重要的,还是拿函数举例子,我们为什么要学函数?函数的核心就是图像,是一种把代数式和图形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所以,函数哪有那么多类型,无论是什么题型,抓住画图象的本质就可以了。有人会问,那这样孩子能做出题么?不能,因为他还不会思考。老师要做的事情,是和孩子一起探索在每一个函数的问题里,图象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在讲授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鼓励孩子,你觉得应该怎么做?你怎么看?同志们,我们一定要充分相信,90 后 00 后的孩子是比我们聪明的,他们会思考。我们相信他们,他们会创造奇迹。
同样,很多老师在教学中特别喜欢讲“ 巧妙方法” ,这也是学生炫耀的资本,殊不知,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也会丧失思考能力——我们要告诉学生,一道题可能有三个维度的思考角度,一个不行,就换一个。这道题很复杂的方法,到了另一道题,可能很简单。这样,学生在每道题里都会知道,自己手里有三把武器,至于哪一把靠谱,让他们思考吧。我听过老师说:你都看到了这道题有个 XXX 条件,怎么还用那么复杂的方法。你知道这是在扼杀创新么?试问,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都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我们是不是也是在尝试的过程中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我们都是如此,为什么要求孩子在解题的时候一定要“ 最简单方法” ?这些,都会扼杀孩子的思考动力和创造性。一题多解不是为了炫耀,而是给孩子证明:其实,看这个世界的角度从来都不止一个。没有最佳方法,只有不同的视角。

那么,方法要不要总结?要。但是颗粒度不能太细。 我们不能动不动就是“ 排列组合问题的 20 种方法” ,或者是“ 行程问题八大题型” 。这其实是对老师是省事的——出了一个题,就定义一个类型。我们更要追求的,是深层次的逻辑,把思考的过程留给学生。我非常能够理解,一个孩子通过自己真正的思考而不是猜想,把一道题目做出来的快乐,一次这样的快乐,或许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五)"这科学吗” 的思考习惯

我确实没想到这个话题的文章出来之后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很多问题听起来都是很简单的,但是做起来确实很难。就像最近热播的《爸爸去哪儿》,我也知道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很重要,但是很多事情做起来确实压力很大。借口也好,客观条件也罢,总之很多时候做不到,所以我也特别理解听完成功学讲座之后热血沸腾回家之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家长(当然或许我这系列的文章页会被认为是成功学@@)。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指出了“ 一眼定胜负” 问题的根源,现在的这种机械分类和做题的教育方法会让孩子逐渐丧失思考能力,这是非常可怕的。

什么是“ 不思考” ?不仅仅是说我们平时看到的孩子看到一道题就有畏难情绪,不怎么做就说“ 不会” ,或者是我们觉得一个很简单的东西他想不到,我所看到的很多孩子“ 不思考” ,是他们已经被训练成对一件事情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判断标准,缺乏用“ 常识” 思考的思维方式。一个典型行为是做完题目之后,立即“ 提交” ,上课的时候就问老师“ 我做对了么” ?老师说“ 你觉得呢?” 学生说“ 我觉得对了” 。题目啥样呢?说两个人共同完成一项工作需要 9 天,再加一些其他条件,最后问一个人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几天,孩子的答案上赫然写着 8 天。然后你问他你觉得做的对么?孩子面对答案毫无反应,要么就是一口咬定说肯定没错,要么就是立刻就纠结说“ 我再算算” 

上面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 不思考” ,但是我们怎么和孩子说这件事情?有的老师会说:你难道没有注意到 XXX 么?这种批评是毫无作用的,事实上,孩子就是没有注意到。这种“ 没有注意” ,不是他不懂两个人合作工作会快一点,而是在做这道题的时候,他的思维核心点不是在解题,而是在回忆——回忆类似的题目应该怎么做,回忆老师上课是怎么讲的。还是和昨天说的一样,首先判断“ 这道题学过” ,然后开始检索。这道题的所有情境和条件,其实都没有能够刺激到他的思维。有的时候我们发现孩子的简单题中会“ 看漏条件” ,也可能是类似的原因造成。

这种问题如何解决?不仅仅要从学习上解决。 我在给孩子上课的时候,每次孩子做完题目给我答案,我都会问一个问题:“ 这科学吗?” 一开始,所有孩子都不明白这个问题的含义,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几乎都会“ 找个理由” 来说明这个答案或许是科学的。注意,这种提问不是对答案的检查,也不是要求孩子证明这个答案正确,而是让孩子学会分析一个题目的解答是否有明显矛盾。这个问题是一个开放式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在这个时候,我和孩子一起,用一个“正常人” 的思维去分析这个答案是否靠谱。其实很多时候,一些“ 不靠谱” 的答案就是通过这样的思考就可以排除掉,更重要的是,这种习惯促进我们去思考,让我们能够找到更多思维的乐趣。初中一上来数学学的就是有理数和代数式,很多孩子思维没转变过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比如正负号。很多计算问题,不用算都知道正负号,但是真的很多孩子做答案的时候,做出啥就写上去,检查也查不出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问问他们:你的答案科学吗?可以引导孩子在定量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先做一个定性分析。对思维这是一种启发,即使对考试,这也是一种方法。再比如说,有的孩子津津乐道于所谓的“ 特殊值法” ,比如说,问对于任意的 a,某条直线是否过定点。很多孩子就令 a=0a=1,然后就算出了定点。这个时候我就会问他们:你觉得你算出来的点和我们要算的东西之间是什么关系?从逻辑上说,既然这个定点对于任意 a 都成立,那么如果我令 a=0a=1 算出了一个点,那么说明要么定点就是这个点,要么根本不存在定点。也就是说,我们求出的这个定点,要么是答案,要么这道题没答案。对于选择填空且没出错题,这样做肯定没错。如果一定要严格证明,我们可以把这个点代回直线,发现果然恒成立。这时候很多学生都会问:老师,这样对么?我会非常坚定的告诉他们,这是对的方法,因为我们先说明了如果有答案,必然是这个,再说明了这个就是答案。在数学上,这叫充分必要——没那么神秘,这是符合逻辑的,是科学的。

在生活中,也可以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这种“ 科学” 的思考习惯。 比如从家到学校大概多远?有很多方法可以估算,比如说地铁的站数,公交车开的时间,走路的时间,路口个数,或者是周围的地标性建筑。我曾经拿着一个房地产广告“ 开车30 分钟直达国贸” 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个楼盘离国贸多远?我会问学生:你觉得开发商会尽可能把距离说的近还是远?如果假设没说谎,他少说了什么?车速。在不堵车的时候,高速的限速是 120 公里,所以夸张点,这个楼盘可能离国贸60公里,而就算保守一点,估计 40 公里也是最近了。再结合这个广告的价格,大概不到 15000 一平,所以我们的猜想是科学的。这种思维,不一定在学习中培养,在生活中也可以的。

各位家长,我们可以一起交流一下,生活中哪些问题是“ 科学” 的,也可以聊聊自己孩子“ 科学” 或者“ 不科学” 的例子,互相启发一下。我想如果孩子能建立起“ 思考” 的习惯,比任何事情都管用。期待大家一起交流!

(六)上课和考试的不同逻辑
在群里和各种论坛上,遇到一个频率相当高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孩子上课都听懂了,作业也会做了,但是考试就不行了?这个问题,是由于上课和考试逻辑根本不同造成的。
先来看看上课的逻辑,老师的逻辑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凑整法”(此处省略 1000 字),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题,例 1,例 2,例 3,来我们来看几个练习,练习 1,练习 2,练习 3。好相信大家都理解了,今天的作业,是作业1 作业 2 作业 3。熟悉吧?大部分的课都是这样的。就像我之前说的,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就会分类。第一类,例 1 练习 1 作业 1,第二类,例 2 练习 2 作业 2……有问题么?没有问题啊,很正常的。
学生的逻辑呢?哦,例 1 是这样做的——开始自我总结例 1 的“成功秘诀”,然后出现练习 1 的时候,发现和例 1 几乎一样,于是把成功秘诀一用,就做出来了,再看作业 1,也是如此,和例 1 比,就是照葫芦画葫芦。所以,上课听懂,是非常容易的,做出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也是非常容易的。
这个逻辑在高中的一个章节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上课讲的就是归纳法的证明流程,用的题目都不难,基本是照着流程写,注意从 n=k 到n=k+1 的变化即可。可以说,学生做起来得心应手,于是“数学归纳法”被认为是高中数学为数不多的简单知识点之一。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要求学生理解本质——他们没有这个需求,例题和作业一样,只需要一个葫芦就行了,没必要分析葫芦的形状可以做成瓢。
再来看看考试的逻辑,考试中的题目相对灵活,比如突然出现一道题,这时候学生看到就晕了——没有例题了!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平时在上课的逻辑,都是知识点-例题-习题,学生建立起来的,是看到例题知道方法,然后根据例题的方法去做习题。学校里每天最多 1 个半小时的数学课,大部分学校每天一节数学课45 分钟,所以每天学生做的作业,全称都是“请你用今天上课 45 分钟讲的内容来做这些题目”,确实是对 45 分钟的巩固,可以强化对上课讲的内容的熟悉程度。但是由于已经默认了作业所用的全部知识都是 45 分钟之内的,于是知识与知识的逻辑被切断了,所有的理解和练习的结果,都是基于这 45 分钟。到了考试,已经有了很多个 45 分钟——要记住所有的 45 分钟,是非常困难的,这个时候,如果所有 45 分钟都是孤立存在的,孩子在考试之前会非常紧张——生怕自己忘记了某个 45 分钟,而考试就正好考到了。考试卷上,没有“请用 xx 知识解决问题”的提示,难度一下子就增大了。有的孩子只会做和例题差不多的题目,变化一点就不会了。也是因为我们平时上课和考试的逻辑不同所导致。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提出两个方案,大家可以作为参考。第一,在复习的时候,不能把知识点做的太细。这和我之前写的文章是一样的,分类太细,实际上剥夺了学生后续的思考能力。应该从大的逻辑上复习。比如我经常问毕业班学生一个非常搞笑的问题:数学都讲啥了?能回答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可能需要 1-2 小时……),都是从大块开始往下分解,一定不会上来就讲一个很小的知识点(往往这个知识点就是组昨天复习到的)。再比如说,几何证明题怎么做?有没有自己有什么心得?这种问题看起来很抽象,但是是一个考试的逻辑。再说的细一些,很多孩子说几何不好,总是想不到辅助线——这就是典型的上课逻辑而非考试逻辑。上课逻辑是,今天讲的辅助线是做垂直,所以所有的题目都是做垂线;明天会讲倍长中线,所以所有的应该都是倍长中线——根本不看题目。还有老师总结,说中考看到中线就倍长——确实是考试的逻辑了,不过有点无语。正确的逻辑是什么?这道题要证两条线段相等,那么立即问自己: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有什么方法?再比如说一道含有绝对值很难的题目,很多学生就是不会做。这个时候我会问:你觉得最难的地方在哪里?学生说有绝对值。去掉绝对值有几种方法?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训练,孩子会把平时学的知识逐步融入到考试的逻辑中。
第二,我们大力表扬一种行为:不用上课讲的知识点做出上课的题。今天我们讲数学归纳法,有一个孩子上课的每道题,都没有用数学归纳法,而是用其他方法——我觉得简直太棒了!可能有道题用了数列求和,有道题用了放缩,有道题用了图象,能在讲数学归纳法的课上,仍然用考试的逻辑去想问题,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有的家长说,今天学的知识你怎么不用,相信我,他会在后面某个时候用上。我在上课的时候,凡是用非本节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都给奖励——我从来不奖励最简单的方法或者最快做出来的方法,而是奖励通过独立思考想出来的方法。不是每道题都可以这样做,就算一周有一次这样的体验,也是非常赞的。平时作业写的很好,到考试就不会了,这个问题往往会被认为是“不擅长考试”,或者是“紧张导致发挥失常”,事实上,往往不是如此。上课的逻辑和考试的逻辑不同才可能是真正的原因。

(七)“ 听懂了吗?” ——学生是否在参与学习

文章逐渐写来,也获得了很多家长的支持和反馈,在此一并谢过。其实探讨这一系列话题的核心是为什么导致了孩子学习上的差别,并且希望从一些平时大家不甚关注的点出发,给出一些新的视角。 对于学习中的差异,第一次是否学懂十分重要,第一次学懂了,可以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思考和探索的习惯。而要学懂,必须在过程中,孩子有足够的参与。

我经常听到一个问题,其实我自己有时候也会问,就是“听懂了吗?” ——其实这个问题,恐怕是最容易回答的,也可能是一些孩子最终没有学懂的原因之一。作为老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其实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来判断学生有没有听懂;作为家长,每天和孩子接触,其实对于孩子是否“懂”的问题,也会有自己的判断。有的时候,我明明从表情中看出学生没有懂,但如果此时问一句:听懂了吗?估计八成以上的孩子都会回答:恩。

“恩”是什么意思?是懂了还是没懂?没懂的概率更大。这都不是关键,而是这一“恩”,打消了学生和老师之间对一些问题深究的可能性。作为学生,和老师在一起自然有压力,听懂课,压力就小;对于老师,对于一个问题如果一直深究,不一定讲的明白,在适当的时候问一句“听懂了吗?”,可以预期的答案是“恩”,于是皆大欢喜。

这并不是所谓的不负责任的老师。明知道学生不懂还这么问,是有问题;但有的时候,追问一个问题可以更好的判断学生是否听懂,而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这个追问的问题却没有说出口。 而在家长和孩子的交流中,“ 听懂了吗” 则更多的是一句寒暄,回答“ 听懂了” 仿佛是一种礼貌的回答。家长听闻了这个结论,也就不再深究,只是在有一日发现没听懂的时候问一句:当时不是懂了么?现在怎么不会了?于是这个时候的回答往往是“ 忘记了” ——正如我之前所写的一些恶性循环,这种对话形成习惯之后,是否学懂就只能是“ 天知地知” 了。

这样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没有参与感——“ 我懂了” ,或是取悦,或是敷衍。 我始终在反思,我们有没有给孩子充分的参与感。一说到学习效果,大抵都是组织各种考试——家长、老师、机构好多人这样认为,觉得最好每次课都考试,每次课都检验一下。正如之前所谈到的,这样其实无益于让孩子学懂。我在网上录一些课程,总被要求“ 必须有课后作业” ,于是我总想,为何一定要课后作业?美其名曰是让学生掌握,事实上还不是寻找一个大家都下得了的台阶。于是我做了一件事情,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些必须听懂才能明白的题目,比如在讲负数的时候,我会问孩子:“ -1 个苹果” 怎么理解——这个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理解了负数是表示“ 相反意义” 的,这个问题非常好回答。比如买一个苹果是 1,卖一个就是-1,当然,也有孩子说,我吃了一个苹果是 1,所以……孩子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在这样的创造中,才是真正学懂了。我每节课给学生布置一道这样的题目,结果如何?真正做的人寥寥。

当学生被剥夺了参与感之后,学习就会被动。在 qq 群里,好多学生问问题,说老师这道题怎么做。我问:你怎么想的?他说:我不会。我说那你有想法么?答:没有。于是我提示了一下,“ 这个条件什么意思” ,学生说,老师你就给我过程就行。这就是学生聚集的 qq 群里的真实场景。他们觉得能给答案的 qq 群就是好的 qq 群,包括最近也听闻一些新产品,拿手机拍一下就给答案——从商业上说,我相信这会成功,但是从教育上,这种方法是失败的。 学生没有学懂,不参与,求答案又有何用。

学习本是痛苦的事情,我们只能减轻痛苦,在初学时,如果我们认真的问问孩子是否能条分缕析的说清楚知识的逻辑——有家长说,我不专业,听不出来。此大谬也。我们说的“ 逻辑” ,不是知识结构体系,而是你作为一个同样不清楚那些专家是怎么定义这个知识的人,听完孩子讲之后,是否觉得他说的很有逻辑。关心则乱,很多时候我们会议论某人说话没逻辑,却对孩子学习过程中这种“ 没逻辑” 视而不见。这种交流,让孩子意识到他正在参与学习。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而不是简单找几份卷子看得分。这种问题很容易问:“ 你觉得今天学的这个知识和之前哪里学的知识有关系?你觉得关系是啥?”“ 今天学的和昨天学的哪个难?为什么?” 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反而会让孩子真正感觉到,他在参与学习。  上课之后做练习” ,不是做一些标准答案的问题,而是一个让孩子参与的过程。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哪些问题是你会平时问孩子的,且感觉到孩子真正参与的,我想,这样的讨论会丰富我们的话题,也给更多人一点启发。麦肯李在此谢过。


李睿: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之间学习的差别(八)实力、成绩与粗心的小探讨
经常在考试后听到孩子和家长说:其实这次考试应该考多少分,但是没有发挥好,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实力;或者是“ 这次考试有 10 分是不该丢的,所以怎么看都是95 分的实力” ;也有家长说,孩子每次都发挥不出“ 实力” 。这些想法,也会客观上让孩子学习之间的差距趋向明显。
这种时候,“ 实力” 这个词其实是被用过了。从数学上说,在试卷上的每道题,都是有一定的概率做错的。即使每道题做对的概率是 99%,如果有 100 道题,全对的概率也只有 37%。我去年带过一个孩子,数学大概 120-130 分的样子,但是我和她用数学方法算了一下,她仍然有 10%的概率是有可能得到满分的。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这个孩子具备满分的实力呢?当然不是。我们可以理解一个孩子在某一次考试的成绩,应该是一个类似正态分布的曲线——最大可能是 120 分左右,可能考 150,也可能只考 90。注意,这 120 不是不考虑“ 粗心”“ 失误” 的,而是在一个综合性的情况下的一个平均值。
所以,这个“ 平均值” 我们可以理解为“ 实力” ,而对于每一个成绩,我们认为“ 可以不错” 的那部分,不能作为实力的一部分。不知道有没有家长有这样的体会:着急啊,每次都会有 1-2 道题出现“ 不该出现的错误” ——从数学上讲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在每道题 90%的正确率的情况下,10 道题错一道是符合数学期望的,说的直白一点,没有满分的实力,所以每次都会错一点;反过来也是正确的,如果每次都要错一点,那么就是没有满分的实力。
所以,在这里我想区分一下“ 实力” 和“ 最佳发挥” 两个概念,这样可以让家长和孩子更好的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 “ 实力” 是一个考试成绩的平均期望值,正如很多时候讲的“ 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 ,确实如此。实力是包含各种运气成分在里面的。考试成绩出来之后,可能比实力高,可能比实力低,但是一定数量的考试成绩放在一起,还是可以大致看出实力的——成绩应该是围绕实力大致正态分布。而我们每次说“ 如果怎么样我就能考多少分” ,这叫“ 最佳发挥”(best performance),“ 最佳发挥” 是一个学生理论上可以考到的最好成绩,这个成绩可以作为下一步的目标,但是不能作为填报志愿或者是对自己认知的标准。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从来不认可“ 粗心” 这种说法。 从统计学上说,没有“ 不粗心” 的人,大家都有一定的概率犯错误。 “ 粗心” 本身没问题,只是程度。而这种程度,也不是简单的靠教育和训斥就能解决的。 “ 粗心” 的关键在于“ 注意力不集中” ,而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不专属于孩子,也不能靠学习训练。昨天晚上打羽毛球,我就发现我打到第三局的时候,就会注意力不集中,集中不起来,体力跟不上了。这不是靠我努力集中注意力就能解决的,而是靠体能训练。同样,孩子的注意力也不能只在学习中培养,在生活中,游戏中,看电视玩 ipad 中,家长应该细心的注意观察,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立即可以开始做的事情,就是在家庭里,树立起“ 不谈粗心” 的价值观——任何问题都不能用“ 粗心” 来解释,而是真正看看问题在哪里。是不是当时累了?身体状态不好?其实这些问题如果看明白了,或许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让孩子成绩更好,为什么通常学钢琴和绘画、书法的孩子成绩不会特别差,也会有一个大致的答案吧。

路过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2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lovefall

    2017-12-24 10:41

    学习了
       回复
  • hidden lling120

    2018-5-3 16:04

    写得真好,谢谢分享。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