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小学语文怎么学?精英老师分享干货满满。(转)

热度 5 已有 276 次阅读 2017-10-25 09:07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文:北大才子朱雅特老师

大家好,我叫朱雅特,是一名小学初中语文老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之前的5年呢,一直在北京教书,今年4月份来到了上海。感谢鱼妈能邀请我,今天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今天非常荣幸。今天会分几个大问题,这几个大问题是鱼妈在群里进行总结的,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今天统一一起在这里进行交流。

第一个问题: 小学语文鸡血路线和小升初需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有没有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时间结点呢?


上海的教育环境有其及其特殊的一面,不同于6/3分配的9年义务教育,上海是5/4。所以呢看起来是竞争提前了一年。然而在教育领域,小升初提前1年,其他个方面的竞争却不止是那么简单。各个学科的杯赛和知识本身的竞争也是全方位的,所以孩子的时间都是固定的,什么时间该 做什么也确实有着最有价值效率的范本。我看大家提出的问题是作文, 而作文其实不是单一存在的。就象一条河流,旁边有树木,有生物,我们不能光说这条河流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还要关注到这条河流和他周边所处环境以及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语文不只是作文,而是学科以下的分项都要准备。


小学1-2年级:最重要的事情有3件。基础 + 背诵 + 兴趣启蒙


基础的意思是语文作为一项工具。字怎么读,怎么写,怎么作到不写错别字。笔顺要对。能够口述150字左右的事情。这必须要在1-2年级完成。来完成这件任务的主要场所就应该是学校。校外就不应该再花精力在这些在学校应该必须完成的项目上。


第2件事情是背诵。小学1-2年级的孩子记忆力非常好。有时1首古诗读个两遍就能背下来了。这种记忆力到了初一初2就会减退。背诵的内容可以极其广泛,唐诗宋词古代议论文史书等等,只要有东西背,家长能反复督促检查,就算完成任务了。

 

有的家长可能会疑惑,那么深的内容,孩子不理解,难道背下来,真的好吗?其实,理解真的会加深记忆,但是这句话是对我们这种记忆力减退的成年人来说的。其实,可能更应该对那些不需要理解,在1-2年纪就直接背诵的孩子来说的。孩子们涉世未深,对很多的事情谈不上理解,但是这个时候真的只需要他记下来。因为在低年纪阶段,背下来的东西很容易记1辈子。理不理解没关系,那些知识到了初高中会从大脑的深层记忆中翻出来,自己进行知识迁移。很多很难的东西,他就很容易理解。因为理解的基础就是大量记忆。人看似没有在思考某些东西,但是人的大脑会因为记住了某个东西不停的用自己获得的知识去试探消化。有些家长会让孩子背诵各种各样的东西, 甚至让孩子背诵佛经。孩子觉得好玩就都背下来了。虽然现在用不上,但是到了后面就一定会体现价值。

 

第3件事情是兴趣启蒙 唯一的目标就是让孩子觉得语文有趣,文学有意思不要去排斥 。因为我们虽然在学校一直在学习语文,但是课堂内的时间是绝对有限的。而无论是从小升初,中考的角度,还是从孩子自身学习体系建立的角度,必然是需要大量的时间花在阅读上的。如果在启蒙阶段,孩子排斥读书,后果不堪设想。这就是1-2年级,看起来不应试,但全是为应试做的准备。

小学3年级:应该加强对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了

这个时候唯一的量化考核标准就是读书量,量越大越好。能解决的问题有很多


  • 1、基础知识的夯实 语文考试当中的字音字形病句成语等题,孩子们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完成原始积累。

  • 2、能加强阅读理解能力 知道时间地点人物之间的关系

  • 3、能在名著中完成好词好句的积累 这里多说一句,不要去看或者背诵那些作文书,那些内容和俗套对孩子的写作是有害的,要学也应该是跟名家名篇来学

  • 4、为小升初的面试积累谈资,增加自信

  • 5、牛蛙应该做的,在阅读当中应该如何搭建逻辑框架 在作文方面要尝试和其他同学用不一样的词语,这些词语的来源就是名著,这些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

小学4年级:应该进攻古诗文了

由于大家接触古诗较早,这个阶段的重点就应该是文言文。如何积累实词虚词,怎样进行文言文翻译,这需要用1整年的时间来考虑和实践。当然也可以参加一些比赛


小学5年级:进入小升初最关键的阶段

这个时候的孩子就应该有针对性的应对考试,大量做题,总结考试经验。到了5年级就不要再说大量积累了,因为这件事早就应该提前做好 除非你的目标是面向中考和高考 那么如果只是针对小升初的话,这个阶段就应该是做题做题,考试考试。这一年就应该用技巧将之前积累的知识串联起来,基础,阅读,文言文作文,如果学有余力,就应该开始接触初中的内容,接触的逻辑就参考345年级的顺序 这个时候的作文就要写的有逻辑,也就是说 开头,承上启下,结尾都需要成熟,定位清晰 有内容,更好的词语和自身的思考 这就是我认为的上海孩子在各个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

第二个话题:关于教材改革的指导性意见

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面,所以了解到的信息会比较多,原来也是刚从北京过来,北京也是改革的先锋阵地。我们来讨论一下,关于部教版的一些话题。这套部教版是中央关注和批准,也是教育部直接领导和组织编写的。编写资源可以说是空前雄厚。前后从全国调集了5、6十位专家、作家、编辑、教研员组成编写组,而人教社的小语组和中语组在里面起到了中坚力量。而且实际参与过这套教材编写的各领域专家有上百名。现在那么多版本的语文教材,通行的版本中,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由各个出版社组织编写,形成了现在一纲多本的局面。一纲多本本来是个好东西,有利于调动地方和出版社的积极性,让教材编写的有竞争,优中选优。然而又很难做到有序竞争,主要是因为市场的介入和行政干预。一纲多本就有点变味了,现在只好回到了统编版。不是所有的中小学教材都是统编版,而是语文,思想品德,历史这3科统编。中央对此显然是有考虑的。部教版编写的领袖人物是原来北京大学的中文系主任 温儒敏教授和我们大语文好几个老师都是有渊源的。部教版语文教材的关键词有4个,传统文化 / 古诗文/ 写作技能训练 / 名著阅读,我们分别说说对策。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夹在课本里,但是真正考的时候不一定是考课内,经常考课外内容。 所以平时要注意对于这种传统文化的积累。但是孩子们和那个时代相去甚远,很多的传统文化正在消失,在生活当中不太容易感受到这些,那么我们就要注意平时对孩子这方面的熏陶了。

古诗文

古诗文的难度和比重都达到了之前根本不敢想像的难度和高度,现在新教材平均每个年级都达到了20篇。那么对策就是孩子们尽早接触古诗文,在7-9岁第2反抗期之前就要背读一些了 (3-4岁第一个反抗期, 7-9岁第2反抗期, 12-14岁第3反抗期)好习惯的养成就要插空,7岁前一段,9-12岁中间一段,我们大语文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9-12岁这个阶段,这是一个语文学习的黄金期。家长在家做这件事情的难度也是有的,但是我觉得应该把古诗文的希望寄托在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上。因为校内很难办到。前面讲到,这个要进入早,其次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这是3年纪以后做的事情了。大语文的论式就是帮助3年纪以上的孩子去理解。


古诗文的学习有其独特之处。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古诗词的美感,汉语的韵律美感。也许一开始说不清楚美在那里,但是时间长了积淀下来了就好了。有些古诗词的教学是很繁琐的,就象外科手术一样把那种美感给弄跑了。


举例: 静夜思

教案的程序很复杂,首先放视频,视频中有个月亮,老师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呀,学生回答后和发表感慨:月儿圆啊,人团聚啊,多么美好啊,可是伟大的诗人李白无法回家呀,他只身在外呀,看到圆圆的月亮想起故乡想起亲人呐。在他深深的思念当中,通过写诗,排走了寂寞呀


这个就有点太绕了,然后有些酸腐气息,小学生怎么会有兴趣呢?有的老师还在逐字逐句的讲解。李白的诗里有几个动作呀,你做以下,分解以下,来自己试试什么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累赘让静夜思当中的安静都跑掉了。


所以小学生学古诗文是很难的,不必在乎主题思想,价值意义,艺术方法等,说太多也不好。这是部教版的意图。但是在传统教学根深蒂固的情况下,改变起来是否容易。


问题回答:

1古诗文是不是重点在唐诗

以前就不是,现在更不是了。唐诗宋词,孔孟老庄等,先秦散文,韩非子,世说新语等小品语言都在考察范围之内

 

2 诗人的时代背景和身平在小升初有考点

是的,但是不是明考点,都是暗考点,都是暗藏在题目当中的。不会考这个诗人做过什么官,但是会考察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和情感 如果你了解背景和身平,你就很容易说出思想和情感,反之就是难题

写作技能训练

原来学校里面讲作文,给个主题,大家各抒己见说几句。然后甚至说几句的时间都没有就直接开始写了。我去过很多北京示范性的小学作文示范课听过类似的。一上课老师就在讲台上憨态可掬的问学生,来这个主题你说说,恩,你说说,恩,你也来说说。说完,写吧。写完之后回家改改吧。回家改其实本质上就是父母改。而家长是带着不同的理解和行业特性去改的。老师提出一些格式上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是家长修改,这是写作训练的一个误区。


那么现在部教版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改变。原来不提写作有技能,文无定法,你没有办法去定义这个东西,只是综合性的盲目的去练习,没有系统性,也没有一个技巧作为抓手,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现在有了写作技能训练,比如写景的文章,你通篇可以不出现景。比如写秋天,通篇可以不出现秋天。秋这个字都可以不出现,而且每一句话都可以是问着出来的。从头问到尾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了,然后把这种技巧做一下延展和说明。比如有一种开头技巧,就是问,不停的问:开头问你是什么颜色的? 啊,一定是金色的吧 这是不够的,写秋天怎么写呢?

 

是什么颜色的?

那翻滚着的麦浪和一片片扇子一样的银杏叶

那上面的金色不都是你染的

农夫脸上洋溢的那金色笑意不都是你点上去的吗?

 

秋天这个颜色就已经说好了,继续

 

你一定是个糟糕的园丁,

如果不是这样

你怎么能把我的花园弄的这么花残叶落呢?

你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吧

我耳边寒蝉的鸣叫(寒蝉凄切长亭晚),

花落了叶枯了在我耳边各种动听的声音

不都是你奏响的吗?

 

从头到位你都可以问问问,这些技巧开始纷纷进入了部教版的新教材。刚刚讲的是结构式的,还有很多开头怎么写,结尾怎么呼应都有一些特定技巧,在写作训练这个板块呢,建议就是说,家长可以辅导孩子,但是要借鉴新课本,借鉴上面的技巧来辅导孩子。而不是象现在,给你个话题就开始写,写完之后家长改改改,这个方式是错的,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


名著阅读


叶圣陶老先生说,想要学好语文一定要多读书。没错,前提是要做好积累和运用。名著阅读也是不可忽视的。现在中考的范围和要求都有明确的规定。大致在10本书上下,将来会提高,会在20本上下,高考现在是12本左右,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最后会提高到30本左右,范围会越来越广,难度会越来越大。比如20本的量刚刚好,那我们国家的做法会考察30本,因为人多。现在名著阅读的考试分数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原来是填写常识。现在是赏析片断,人物分析,给你连环画让你看情节,如果不是很细的读过,只是简单的背一背的话,根本就很难掌握。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名著阅读300个知识点类的书,这些你不读书是没办法过关的。名著阅读的篇目主要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古代小说经典

四大名著为首,神魔志怪的西游记,封神演义,镜花缘等,现在中考只考到了西游记。四大名著以外呢还要加上两本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 这是六大名著 有的时候还要看下,沈复的浮生六记。


原来在初一的人教版教材中出现过一篇:幼时记趣就选自 浮生六记 那么加起来一共是七大名著。

2、外国文献经典

西方文学的核心是法语文学,法国的作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比如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法布尔的昆虫记 ; 

短篇小说: 莫伯桑的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米龙老爹、巴儿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的选段;

其他作者:美国的马克吐温,俄国的契珂夫。

这些短篇在初中的要求是比较多的,小学我们就可以乘机会先看了。

3、传统经典

论语,道德经,现在很重要因为有时代回归传统的实际意义。

4、红色文学 (小学阶段不看,中学必考)

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家长可能知道,但是孩子来说最多接触的可能是红岩/平凡的世界,这两本在北京的中高考都是要考到的。


青指的是杨沫的《青春之歌》,山指的是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保指的是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林指的是曲波的《林海雪原》三红指的是: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梁斌的《红旗谱》一创:柳青的《创业史》

对孩子读书的建议

1、看不进原版的情况下,不用逼着看原版。可以看电影,电视剧或者动画片。可以看少儿版或者导读版。其中推荐的是导读版。


2、看名著要有精读名著的可能性,不然永远看不进去。有的孩子看书特别快,看完什么都每记住:

可以借助一些读书节目,比如大语文提供的免费公益的读书节目:乐就读书,听了就想读;

家长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书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读,但是一定要有耐心,以后我们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读书会等活动 。


3、家长孩子一起读 ,这个前面提到的提供精读的机会是有关系的。  

部教版的语文教材有个新栏目叫做和大人一起读,这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 大人指父母老师或者其他家庭成员,1年级刚上学的孩子还不会自己读,所以让大人和他们一起读。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  这也是幼小衔接的学习方式。幼儿园一般是无纸化教学方式,到了小学用纸制的阅读材料,包括书本,让孩子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个过程需要大人的引导。这也是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延伸到家庭当中,这是国家的意图和要求。这就要求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上微信,和孩子多多一起读书,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后面学校也会给家长布置作业,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一起朗读或者对话式阅读。形式不拘泥,但是都是在读书。都是一起在进行书面语言的阅读。一起读也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也不要布置作业。任务多了,压力大了,兴趣也就减弱了。要让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无压力的,自由的轻松的阅读。


4、无论在那一届 学习程度较深的孩子,竞争力会更强


答疑部分: 

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大语文的每个年级都有相应的书目推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化书单,都应该跟现有的知识体系相关,大家可以私下把平时看的书发给我,我来看着做推荐。

 

阅读和书面表达不流畅是有关系的,没有输入,谈何输出。但是也不代表,有了输入就一定输出。现在很多家庭有这样的窘境,很多男孩子看书看的很多,但是作文写的不好,写出来的东西乱七八糟,这就涉及到一个技术问题。我们的思成作文体系的成老师就是这方面的绝顶高手,我把他的一些观点在这里照搬阐述一下

写作


写作是需要专业技法的 强壮,健康全面的心灵是写作的基础,但还需要一些技巧,我们从好的书,有用的书中以作者的意识去阅读就能看出作者运用的技法了,把这些技法掌握就能写作了。也就是说要从那些名家名篇中学习写作的技巧。而对老师来说,从名著中提取技巧是很累的。市面上的作文课都很难做到这一点。比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成老师当时在准备的时候就是深夜拿出法文版的原文,然后一句一句的去讲,所以这个东西其实是要花功夫的。 再比如凡儿纳的神秘岛(现在是北京中考必考的名著)是鲁滨逊漂流记的加强版。但是读到这个程度是不够的,我们读神秘岛不是为了冒险好玩的,而是去学习他设计情节矛盾的布局。神秘岛的开头,是人从半空当中往下掉的一个场景,这个写法,这个切入点包括声音,设置悬念的方法是都可以学习的。这些例子比较笼统。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大家喜欢看的武侠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 小李飞刀》的开头是这样写道的,给大家分析分析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却碾不碎天地间的寂寞。


李寻欢打了一个哈欠,将两条长腿在柔软的貂皮上尽量伸直,车箱里虽然很温暖很舒服,但这段旅途实在太长,太寂寞,他不但已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很厌恶,他平生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开头里面暗藏了两套技法。开头好,好在有景,有人物,有氛围,有性格。表面上很自然,其实都是设计好的,这里面有非常厉害的小花招:表达四连环 – 风景/ 心情 / 表情 / 动作,一句接一句,就象车轮一样轮换着写。

 

风景: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却碾不碎天地间的寂寞。

 

表情 李寻欢打了一个哈欠,

 

动作 将两条长腿在柔软的貂皮上尽量伸直,

 

心情 但这段旅途实在太长,太寂寞,他不但已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很厌恶,他平生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好处是并不直白,把心情放在最后点题,反观全文,这些无论是风景表情动作都是围绕这个心情来写的叫做寂寞,整部小说李寻欢就是这样郁郁寡欢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嘛,说来说去就是寂寞二字,他呢作为武林高手,高处不胜寒是非常寂寞的。他作为男人也是非常寂寞的,整个小说的情调都在寂寞当中,那么寂寞是怎么突显出来的呢?就是用这种表达4连环的方法,风景表情动作心情这是他的第一个技法,更多的大家以后可以关注思诚写作,跟着名家学习技法,不是所谓的大学生编出来的作文。

 

问题: 应该孩子自己领悟还是应该踩在名家巨人的肩膀上学习作文呢?

我认为都需要,当然有懂的人来引导更好。要么是家长要么是老师。


问题:关于语文竞赛

现在不多以后会越来越多。见多识广,少见多怪,能参加就尽量多参加,没时间就:沪港杯、博雅杯。中环今年新改的语文思维100是语文综合性精英类的选拔考试,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这也是未来的方向。


路过
5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