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xuanxuanle

2012-12-13

[中华文化学习讨论] 为什么不宜过早学国学?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gocrack

    2012-12-26 20:56:19 使用道具

    国学又可称国故,可译“GuoXue”(音译)、“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汉学,因无别于汉族学而有争议)。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论国学,先明国学之义,所谓必也正名乎,善哉。
  • 妞妞妈咪

    2012-12-27 16:50:36 使用道具

    毛毛虫儿 发表于 2012-12-13 13:37
    我觉得成人应该看下这方面的书籍,至于孩子,看家长功力吧。本身自己造诣不深就没必要跟风了

    我也是这么认为,应该让家长好好看看,待孩子大了,可以引导孩子并跟孩子讨论一下书中的内容,不比100遍的背强?
  • tjslh

    2012-12-27 19:08:55 使用道具

    要视情况而定。早接触孩子对于古文接受起来容易些。我们一年级,有时间就学论语,效果不错。
  • zsy_happy

    2012-12-28 05:47:12 使用道具

    我们家从2岁4个月开始,每天半个小时的亲子阅读,就是科学系统的读国学经典,坚持到现在2个多月了,孩子喜欢上阅读了,喜欢看书了,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其实不要太重视里面的内容如何如何,更多的是可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习惯养成,比如阅读的习惯。
    以后小孩上学都要学了,现在不是教材都出来了吗?
  • xuanxuanle

    楼主 2012-12-28 08:43:1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12-28 08:44 编辑
    zsy_happy 发表于 2012-12-28 05:47
    我们家从2岁4个月开始,每天半个小时的亲子阅读,就是科学系统的读国学经典,坚持到现在2个多月了,孩子喜欢 ...


    你的话有点矛盾啊,既然内容不重要,培养阅读习惯重要,为什么非要学国学,还非要系统学国学?
  • 南相北人

    2012-12-28 10:41:35 使用道具

    经典就是经典,不过我倒是觉得大人应该先好好学习学习,然后才谈得上孩子
  • 淡月

    2012-12-28 11:10:54 使用道具

    {:soso_e152:} 我要从小教我孩子学国学。。  
  • aibaobei479253

    2012-12-28 18:22:17 使用道具

    我倒是觉得提倡国学,提倡中国的古文化没有什么坏处。现在世风日下,人们就是太缺少古代的一些伦理道德了。古时候的人很小就会四书五经,几千年不也是这么下来了吗?听说胡适3岁就可以认识800个汉字,五四时期的国学大师都是很早学古文,一样学贯中西呀。当然,这需要整体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的教育氛围。至少,我觉得学古文、学国学总比外语要好,要实惠。倒是英语这个东西强调得太过了。幼儿自己的语言都没学好,就要学它国语言,没意思。
  • littlestone

    2012-12-28 19:04:4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ittlestone 于 2012-12-28 19:07 编辑

    我觉得凡事都是有度的,包括读经。我家孩子从几个月开始就听我读,听录音,每天就十几分钟,最多半个小时,现在每天也就10几分钟,但是一直都坚持着。我坚持让孩子学习的目的:
        1: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自从白话文改革后,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白话文作品,可是经典的古书依然是不可超越的。多少优秀的思想都来源语古书。如今这个时代,信息如此发达,人变得越来越速食,越来越开始接受西方的东西,学习英语学习的越来越早,而英语承载的西方思想也非常明显,毕竟语言是承载思想的工具。中国是越来越强大了,可是中国人能够有来自心底的自信,依靠的是什么,除了国家的经济发展,非常非常重要的是民族的国家的文化底蕴和精神。今后我们的孩子可以说是世界人,但是基础他是中国人。这是我很简单的想法。至于为什么我选择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对于大人来说都艰涩难懂的文字,就我个人而言是在偷懒,因为我实在没有这个自信孩子会喜欢古文,今后会能够静下心来读这些文字,因为能这样做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我就先下手为强了,在孩子没有任何分辨能力的时候'强加‘给他了。我只要他熟悉,因为孩子很大程度上因为熟悉而喜欢,有时候引导着孩子的兴趣。但是其实我觉得度非常重要,一天8个小时的读经非常不适合孩子,别说孩子了,一般的成人也不适合。说句可能得罪人的话,我们不是尼姑和尚,我们用不着每天打坐,如果真想修炼,这倒是可以的,这一点也许我的见识浅薄。
    2. 关于经典的选择。最开始的时候读的是《论语》后来我觉得换了,孩子启蒙之处,什么都是新的,没有是非判断能力,孔子的儒家教条,尊君敬君,让一个想孩子具有独立和批判精神的妈妈而言,不是可以完全接受的,当然,《论语》的历史地位是客观的,其精华也是不可忽视的。《弟子规》也是同样的道理,其中很多语句就我看来比较过头,所以放弃了。虽然现在孩子幼儿园学《弟子规》可是也是蜻蜓点水,就听着玩儿吧。之前读完《三字经》了,我比较喜欢。至于LZ说的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我个人觉得没什么不妥,简单的字面理解,让孩子相信人本善良吧。孩子本来就很单纯,至于艰深的人性,以后的人生路慢慢体会吧。另外我提一下唐诗宋词,还是《诗经》本来也有想读,可是里面的一些香艳描写包括一些国仇家恨,让我望而止步。孩子理解力越来越强,问的为什么越来越多,这些内容让孩子太早的接触,我觉得不妥。同意LZ的关于《红楼梦》《三国演艺》的阅读里面的很多内容,其实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并不适合,虽然文化内容很丰富,堪称巨著,可是里面的思想仍然值得商榷,毕竟时代不一样了。孩子年长一些再看也不迟。目前孩子读的是《老子》和《笠翁对韵》。关于老子,我认为《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少了很多本性的束缚。而《笠翁对韵》里面很多关于景色的描写,有很多通俗的句子,也非常押韵,非常朗朗上口,适合孩子阅读。

        看到这个帖子临时有感,写下文字与君共勉。
  • lovepiano

    2012-12-28 19:22:04 使用道具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2-12-13 18:18
    不知你是不是对论语的每句话都进行讲解,比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如何给孩子讲?要是哪天孩子也 ...

    这完全没理解论语啊!乱解。
  • xuanxuanle

    楼主 2012-12-28 19:53:41 使用道具

    lovepiano 发表于 2012-12-28 19:22
    这完全没理解论语啊!乱解。

    这个解释有很多,你说哪个对?孤零零的一句话,你说孔子的原意是什么?
  • xuanxuanle

    楼主 2012-12-28 19:57:31 使用道具

    aibaobei479253 发表于 2012-12-28 18:22
    我倒是觉得提倡国学,提倡中国的古文化没有什么坏处。现在世风日下,人们就是太缺少古代的一些伦理道德了。 ...

    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好东西,没有坏处?五四时期的人有几个不学传统文化?那是历史条件造成的,和今天一样吗?
  • xuanxuanle

    楼主 2012-12-28 20:06:25 使用道具

    littlestone 发表于 2012-12-28 19:04
    我觉得凡事都是有度的,包括读经。我家孩子从几个月开始就听我读,听录音,每天就十几分钟,最多半个小时, ...

    现在中国的地位提高了,文化的自信不一定都来源于传统文化,要继承更要创造。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也不一定都沉浸在过去的经典里,况且它那些经典都是近代的经典,是和现代精神一脉相承的,这和我们的四书五经不是一回事。
    学习传统文化不一定要系统地学,尤其是小孩子,不论良莠一股脑教给孩子对孩子不好,家长要有所选择。
  • lovepiano

    2012-12-28 20:27:52 使用道具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2-12-28 19:53
    这个解释有很多,你说哪个对?孤零零的一句话,你说孔子的原意是什么?

    论语每句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须看很多书才可试着解析。楼主很喜欢辩论啊!
  • littlestone

    2012-12-28 22:53:3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ittlestone 于 2012-12-28 22:56 编辑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2-12-28 20:06
    现在中国的地位提高了,文化的自信不一定都来源于传统文化,要继承更要创造。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也不 ...

    那是底蕴的东西,自家之言,时代不同当然要客观看待,学习熏陶不代表沉浸,看来LZ没有完全看明白我的意思,我第一句话就是凡事有度,更有我儿每日只听读10来分钟,何来沉浸。如此也是,较起劲来反而无意。
  • joyxuanoliver

    2012-12-28 23:01:29 使用道具

    读经只会使人越来越迂腐。
  • xuanxuanle

    楼主 2012-12-28 23:15:2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12-28 23:17 编辑
    lovepiano 发表于 2012-12-28 20:27
    论语每句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须看很多书才可试着解析。楼主很喜欢辩论啊!


    我在自己的帖子里发表意见,也没追着别人跑,怎么说成我喜欢辩论。
    那那句话和什么有联系?怎么解析?愿闻其详,别让我坠入五里雾中。
  • lovepiano

    2012-12-28 23:31:12 使用道具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2-12-28 23:15
    我在自己的帖子里发表意见,也没追着别人跑,怎么说成我喜欢辩论。
    那那句话和什么有联系?怎么解析? ...

    抱歉,我也是无意中来到这个帖子的,看到您回的帖子充满了问号,便觉您喜欢辩论,看来是我错啦。“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后边还有内容,另也需要对每个字结合“论语时期”的背景和典籍来进行推敲,不可用白话文的意思来解读,我是看回帖猜测您是用白话文的语境来表达的。
  • lovepiano

    2012-12-28 23:36:04 使用道具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2-12-28 23:15
    我在自己的帖子里发表意见,也没追着别人跑,怎么说成我喜欢辩论。
    那那句话和什么有联系?怎么解析? ...

    这句话我个人比较接受的解读大意是:对子女教育第一位就是择师,使其接受良好的教育后,不至于结交小人受小人影响而受难,也不至于背离小人而结怨。
  • xuanxuanle

    楼主 2012-12-29 00:25:5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12-29 00:35 编辑
    lovepiano 发表于 2012-12-28 23:36
    这句话我个人比较接受的解读大意是:对子女教育第一位就是择师,使其接受良好的教育后,不至于结交小人受 ...


    “女子”怎么成“子女”了,古代有这种讲法吗?你的翻译和原文怎么对照起来的?怎么还扯到“择师”的问题上了?原文里有“师”的字眼和意思吗?解释可以有很多种,但也不能胡来吧?
    其实讲不清楚的完全可以不去讲,尤其对小孩子,多讲点实实在在有意义的东西,不要一字一句地从头讲到尾,没什么用处。
  • 小璐璐妈

    2012-12-29 07:31:43 使用道具

    学习学习了。
  • lovepiano

    2012-12-29 08:24:52 使用道具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2-12-29 00:25
    “女子”怎么成“子女”了,古代有这种讲法吗?你的翻译和原文怎么对照起来的?怎么还扯到“择师”的问 ...

    论语本是经典,看个人如何读吧,这牵涉的东西不是几句话能概括的。谢谢!
  • aibaobei479253

    2012-12-29 12:04:57 使用道具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2-12-28 19:57
    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好东西,没有坏处?五四时期的人有几个不学传统文化?那是历史条件造成的,和今天一样 ...

    古代有多少圣贤?五四时期出了多少国学大师?今天有一个吗?好吧,得诺奖的莫言算一个。他小时候也是喜欢国学呀,有坏处吗
  • xuanxuanle

    楼主 2012-12-29 13:35:4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12-29 13:36 编辑

    美国人也没有学中国的国学,获诺贝尔奖的一大把,科学家、思想家一大堆,可见不学国学也没什么坏处啊?
  • xuanxuanle

    楼主 2012-12-29 13:36:49 使用道具

    aibaobei479253 发表于 2012-12-29 12:04
    古代有多少圣贤?五四时期出了多少国学大师?今天有一个吗?好吧,得诺奖的莫言算一个。他小时候也是喜欢 ...

    美国人也没有学中国的国学,获诺贝尔奖的一大把,科学家、思想家一大堆,可见不学国学也没什么坏处啊?
  • aibaobei479253

    2012-12-29 14:34:47 使用道具

    我的意思是国学可以提高人的素养和品性,是好东西。而这些都是当今社会所缺少的,国学幼教现在我们提倡的是太少,而不是太多,特别是跟英语幼教相比。与其让小孩花时间学外语,不如让他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至于小孩学国学过早的问题,我是认为以前的读书人都是很小开始上私塾,学国学,没有什么危险,小孩自己能接受就可以了。当然,国学里面包容万象,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个我觉得小孩对国学的理解能力和鉴别能力应该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总体来说应该是利大于弊。最好的方式是家长首先自己先鉴别一下,然后根据小孩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教授。
    至于诺奖问题,我只是打一个比方。诺奖的多少和语言没有必然联系,在此不讨论。
  • 非常

    2012-12-30 21:31:37 使用道具

    道不能弘人,而人能弘道。一本书放在那里,还是一本书。
  • 非常

    2012-12-31 09:02:15 使用道具

    楼主要讲的观点似乎是儿童的国学宜不宜早学的----时间问题。而不少人却争议国学要不要学的问题。有点驴头不对马嘴。
  • applebunny

    2012-12-31 09:04:19 使用道具

    必须顶,我一直觉得幼儿园小朋友学国学太早了,不太能理解,但说不出所以然,谢谢楼主了


    applebunny于2012-12-31 09:06补充以下内容:
    我觉得千字文什么的有点晦涩难懂,但增广贤文之类朗朗上口的还是不错的。
  • wjp526

    2012-12-31 09:46:00 使用道具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2-12-13 18:18
    不知你是不是对论语的每句话都进行讲解,比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如何给孩子讲?要是哪天孩子也 ...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我的对圣人的理解是:在家庭关系中,特别要主意女孩和小孩的抚养,一不小心,就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这种伤害是根深蒂固的。特别是女孩,她会将在原生家庭受到的伤害,带到新的家庭关系中。今天的小孩就是明天的父母,他们没养好,就会影像他们的新家庭,而且这种影响是成几何增长,你说难不难?圣人并没有贬低小人和女子,反而是要我们特别小心和用心,如烹小鲜。女子坤德的养成离不开原生家庭。这是圣人在警醒我们。
            国学该不该学,如何学,我空间有类是文章,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我补充一点,不能把国学当知识,知识是死的。当你把国学之道化为你的生活,其感觉和体验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