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kotokoever

    2017-8-16 14:37:52 使用道具

    一口气看完五年的记录,太多感慨,楼主真是个有毅力的妈妈。

  • friday1103

    楼主 2017-8-24 10:22:58 使用道具

    kotokoever 发表于 2017-8-16 14:37
    一口气看完五年的记录,太多感慨,楼主真是个有毅力的妈妈。

    过奖了。等孩子能自主阅读了,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找新书,找好书,给孩子看了。其他的,都不用操心了。
  • 小烤鸭

    2017-8-25 10:55:47 使用道具

    宝宝好棒,妈妈也好棒!
  • friday1103

    楼主 2017-8-25 12:35:49 使用道具

    最近正好有几个在其他帖子里的回复。我就转过来了汇总。
    “罗尔德达尔之前就只读了JBJ和MTH吗?还是读了大量其他初章?
    我们也读了JBJ和MTH前半部分,感觉和罗尔德达尔还差好远呢”


    没有别的初章。
    倒是听了很多,动画《神奇校车》,电影《狮子王》和《疯狂动物城》,国家地理的《大西洋战役》四集,听了很多遍。

    看了一些DK原版的《ask me anything》《universe》之类,再就是几本原版《贝贝熊》和《神奇校车》。

    看罗尔德达尔,是因为看了电影《好心眼巨人》,所以就引入了原版书。后来又看了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又引入了其他罗尔德达尔的书。

    关键是看孩子是不是有兴趣,有兴趣,就会使劲往里面钻。

    举个例子,刚开始看《疯狂动物城》那一段兔子找那几只羊查午夜嚎叫的证据。有只羊出去买喝的去了。回来的时候说,我把你的Latte(拿铁咖啡)拿回来了。

    他一开始听不懂,以为是“lucky”。后来,再看看画面,搞清楚了原来是一种饮料。

    因为不妨碍他理解主要意思,他就接着看接着听。后来,他又搞清楚了一点,是一种棕色的饮料(因为泼出来了)。他猜是奶茶之类的。

    又过了几天,他告诉我,“我终于知道是一种咖啡了,叫拿铁。”我问他,他怎么知道的,他说,有一次他跟我去一个咖啡店,看到招牌上写着“Latte 拿铁”,他就明白了。

    所以,只要跟心智年龄相当的书籍,孩子都是乐意接受的,也正是凭借这种对未知的探索,他们才能获得除书本乐趣以外学习的乐趣。

    所以,没关系。



    【原帖】“娃现在六年级了,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启蒙英语,在爸妈网热心家长们的帮助下,娃四年级开始阅读哈利波特,小学时裸考过了基础口译,后来也裸考过了中级口译,四年级结束后因为要突击奥数,所以英语就停滞了,一停就是两年,现在娃听CNN学生新闻都不太能理解,英语阅读几乎没有,阅读理解停留在哈利波特,想请教前辈们,我该如何继续娃的英语学习。”


    虽说哈利波特是个里程碑,但“能读”和“读懂”,“读懂”和“享受阅读”之间是一个又一个的鸿沟。

    因为涉及到文化,很多俚语,背后的笑点,不是第一次读,就能明白的,要“淫浸”在这种文化里多年,才能找到其中的笑点和乐趣。

    举个例子,我儿子一次看了一个笑话,

    (Knock!Knock!)
    A:Who‘s there?
    B:Artish。
    A:Artish who?
    B:Do you need a handkerchief?
    。。。
    B:I’ll get my coat!

    第一次看,他只是记下来了。但并没有意识到笑点。我同样,不仅不知道笑点,而且觉得他们两个人说话,完全没有逻辑。

    时隔一年后,我儿子突然有天告诉我,他知道笑点在哪里了。B把Atish who听成了“Archooooo!”了(读快一点就能感觉到了),所以,B以为A打喷嚏了,所以才问你要不要手帕。

    你说,这么短的笑话,跟兰斯分级里面哪级沾得上边?我们可以认为里面每个词,我们都“能读”,但一直没读懂,更谈不上享受笑点了。

    所以,要夯实,夯实是通过大量阅读同等级的读物,并且开动脑筋不断思考,再在生活中一步一步感受,才能爬上阅读的新台阶。
  • xixibamawang

    2017-10-30 09:35:18 使用道具

    看了你的记录,好惭愧。我孩子大班的时候还是零基础,我把时间都花在带她游山玩水上了
  • friday1103

    楼主 2017-11-6 15:23:04 使用道具

    xixibamawang 发表于 2017-10-30 09:35
    看了你的记录,好惭愧。我孩子大班的时候还是零基础,我把时间都花在带她游山玩水上了

    别惭愧了。我还惭愧带孩子游山玩水的次数太少了。

    现在看来,当初孩子3岁的时候,觉得4岁要是能学了phonics那是多么大的坎,现在7岁多,回过头来看,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难。

    很多时候,在当时看来是高不可攀的高山,走着走着,就发觉竟不知不觉就翻过了。

    我倒是有点后悔,早知道翻得如此轻松,当初何必用力过猛。
  • xiaoqiao01

    2017-11-6 18:54:00 使用道具

    牛娃真是从婴儿时期开始的
  • xiaoqiao01

    2017-11-6 18:54:17 使用道具

    我们落后太多了
  • 添添2010

    2017-11-9 09:22:43 使用道具

    我们差不多年龄的孩子,是想看看孩子现在到什么水平了。我们启蒙也早,但是没有计划
  • friday1103

    楼主 2017-12-22 08:27:10 使用道具

    添添2010 发表于 2017-11-9 09:22
    我们差不多年龄的孩子,是想看看孩子现在到什么水平了。我们启蒙也早,但是没有计划

    上了二年级时间紧张起来,基本上没有读英文书的时间了。

    现在还停留在一年级读罗尔德达尔和《可怕的科学》的状态吧。其他零零星星读了一些DK的《help your kids with XXX》系列的书。

  • zyk1026

    2018-1-4 13:29:46 使用道具

    friday1103 发表于 2017-12-22 08:27
    上了二年级时间紧张起来,基本上没有读英文书的时间了。

    现在还停留在一年级读罗尔德达尔和《可怕的科 ...

    坚持记录了这么久,真棒,期待记录继续。
  • 添添2010

    2018-3-10 10:37:59 使用道具

    friday1103 发表于 2017-8-25 12:35
    最近正好有几个在其他帖子里的回复。我就转过来了汇总。
    “罗尔德达尔之前就只读了JBJ和MTH吗?还是读了大 ...

    罗尔德达尔,也是我家孩子的心头好。看了楼主的经历,我也感觉英文原版阅读不能断。我家和你家同年,我们启蒙稍晚一些,现在知道章节书,开始做自然拼读的练习了。
  • 添添2010

    2018-3-10 11:21:32 使用道具

    friday1103 发表于 2017-8-25 12:35
    最近正好有几个在其他帖子里的回复。我就转过来了汇总。
    “罗尔德达尔之前就只读了JBJ和MTH吗?还是读了大 ...

    罗尔德达尔,也是我家孩子的心头好。看了楼主的经历,我也感觉英文原版阅读不能断。我家和你家同年,我们启蒙稍晚一些,现在知道章节书,开始做自然拼读的练习了。
  • friday1103

    楼主 2018-3-10 19:58:54 使用道具

    添添2010 发表于 2018-3-10 11:21
    罗尔德达尔,也是我家孩子的心头好。看了楼主的经历,我也感觉英文原版阅读不能断。我家和你家同年,我们 ...

    是的。上学了安静看书的时间基本都没了,只好抓紧各种机会多听。

    学校学习的内容对在爸妈网引导下长大的孩子来说,的确太简单了。所以有满满的自豪感。你也要加油!
  • friday1103

    楼主 2018-3-26 10:50:20 使用道具

    本周裸听:

    《who was》莫扎特这本。

    《I survived》--《the bombing of Pearl Harbor》

    上周裸听:
    《My weird school》第一季前五本吧。后面基本换人了,所以不喜欢。

    《The Story of Doctor Dolittle》

    《The Voyages of Doctor Dolittle》这本得到了纽伯瑞大奖,但是我找的版本是不同自愿者读的,听起来效果很差。所以,没有读完。

    再加上使用了epic这个app,上面有很多百科类的书,都很棒,见缝插针地看。
  • friday1103

    楼主 2018-4-2 08:44:44 使用道具

    本周裸听:

    《I survived》--《the Sinking of the Titanic》

    《I survived》--《the attacks of Stp 11th》

    《I survived》--《the Nazi Invasion,1994》

    《I survived》--《the Destruction of Pompeii,AD 79》

    《My weird school》若干

    因为之前读过MTH及其他step into reading之类的系列书,所以,对庞贝古城,泰坦尼克号,都烂熟于心。反而对于911和纳粹的故事更感兴趣。

    因为没有时间看,所以都是听。都是在路上听,回家路上,上学路上,去运动的路上。

    之前也考虑过,是不是可以升级,听一些更有难度的故事。后来,想想还是作罢了。原因是:

    1.听自己绝大部分都能听懂的难度等级,且不同题材的书,可以充分理解里面出现的生词。家长可以把每本书看成是生词的解释词典。因为我发现很多词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孩子往往不懂,但紧接着后面就是类似解释的句子。所以,孩子很容易通过上下文来猜测词义。

    2.同一种题材,换不同的角度去看,对该题材的理解角度就不一样。虽然,我听不太懂《I Survived》系列的很多故事细节,但是从朗读者的语气可以听出,里面有很深的人文关怀,反映当事者的心情。(听得不对,请大家指出。)

    听了一段故事后,我会跟孩子聊聊,都讲了哪些内容。我听到了些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情节产生。一来看看娃听懂了多少,二来,训练一下表达的逻辑性。

    词语积累多了,孩子会自动产生关联性的问题,例如:他会问,construction和destruction都是什么意思?我想他是对词根产生了兴趣。

    因为学校重视英语,而他在这方面走得较早,所以,常常获得各种荣誉,自信心满满。

    最近的希望之星比赛,临时抱佛脚,参赛前一天晚上自己对着ipad语音输入演讲稿,写了4-5篇,爸爸帮忙修改了一下,没有一篇背熟了的,就去参加比赛。居然各项都拿了最高分。我还想着上次让好好准备,小家伙不乐意一遍一遍背,这下不背,看你能拿多少分?真是让人大呼,没有天理。
  • 海上鱼儿

    2018-4-2 17:06:50 使用道具

    佩服楼主
    有缘看到您的帖子。
    我家大宝2010年2月的,但是我管得太晚了,也不是很得法。愧疚。
    我家小宝2015.11.3
    希望我不要再耽误了小宝的英语学习。
  • friday1103

    楼主 2018-4-2 17:18:05 使用道具

    海上鱼儿 发表于 2018-4-2 17:06
    佩服楼主
    有缘看到您的帖子。
    我家大宝2010年2月的,但是我管得太晚了,也不是很得法。愧疚。

    从来就没有太晚。只要方法得当,一切都有可能的。

    论坛里有很多大孩也快速学得很好的帖子,比如上海悄悄的帖子。希望有帮助哦。
  • 海上鱼儿

    2018-4-2 17:26:03 使用道具

    friday1103 发表于 2018-4-2 17:18
    从来就没有太晚。只要方法得当,一切都有可能的。

    论坛里有很多大孩也快速学得很好的帖子,比如上海悄 ...

    谢谢回复

    我看过上海悄悄的帖子。真是奇迹。

    突飞猛进的案例里,一方面是家长助力,一方面也与孩子的能力有关。

    我们也2年级,语数外都要时间。孩子也不容易。

    只能一起砥砺前进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而为了。

    在学习您的帖子,感觉你家宝宝说话挺早啊,厉害。
  • friday1103

    楼主 2018-4-9 09:24:24 使用道具

    本周裸听:

    《I survived》--《the San Francisco Earthquake》

    《I survived》--《the Japanese Tsunami,2011》

    《I survived》--《the hurricane Katrina》

    《My weird school》若干


    学校要求学生做lapbook,真是费时费力的大工程。
  • friday1103

    楼主 2018-4-16 09:51:54 使用道具

    本周裸听:

    《I survived》--《the Shark attack of 1916》

    《I survived》--《the Battle of Gettysburg, 1863》

    《Who Was》--《Neil Armstrong》

    《Who Was》--《Leonardo da Vinci》

    听《I survived》--《the Battle of Gettysburg, 1863》的时候,会追问我们,最后究竟是北方赢了,还是南方赢了?就像当初我看《明朝那些事儿》,一心担心朱棣最后能不能篡位成功一样。哈哈。

    《I survived》系列编写得很精彩,朗读者很有感情,常常有很强烈的代入感,小朋友一下子就被故事主人翁--那些跟他差不多大孩子的命运吸引。能感受不同年代的同龄人都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看来多多找哪些很有表现力的音频,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 friday1103

    楼主 2018-4-25 09:01:45 使用道具

    本周裸听:

    《Who Was》--《Galileo》

    《Who Was》--《Ben Franklin》


    《Who Was》--《Charles Darwin》

    多听自己能力能掌握级别的百科类书籍,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在“无压力”地环境下,扩充各行各业的专有词汇量。比如听到《Galileo》时,里面专门提到了伽利略的爸爸就是改写乐理知识的那个人。里面提到很多音乐的术语,这对于正在学习乐器的孩子而言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 friday1103

    楼主 2018-5-8 16:56:48 使用道具

    这两周裸听:


    《Who Was》--《Albert Einstein》


    《Geronimo Stilton》--《Red Pizzas for a Blue Count》


    《Geronimo Stilton》--《The Temple of the Ruby of Fire》,先读后听。


    阅读《The Voyages of Doctor Dolittle》四分之一吧。


    看了DK的Eyewitness系列的《Train》,火车还是他的挚爱。


    看了《寻梦环游记》。


    看了《Help your kids with Science》,我让他选他感兴趣的部分讲给我听。好多好多的物理和化学的专业词汇,搞得我好晕。什么“碘,溴,碱性”之类。但他似乎还能理出一些头绪。所以我猜测他理解了词根的作用。问了一下,他说他知道ant-有“反XX”的意思。


    我打算弄点英语语法跟词根有关的书给他看看,发展一下他的猜词大法。


    另外,英语毕竟只是一个工具,所以,对于这些专业知识而言,要中文和英文齐头并进。同一主题的内容,会变换着中文的漫画,文字,英文的入门,深入的交替看。
  • friday1103

    楼主 2018-5-14 09:54:18 使用道具

    本周裸听:


           《Who Was》--《Steve Jobs》


            《Who Was》--《Marco Polo》


             《Who Was》--《Walt Disney》


             《Who Were》-- 《the Beatles》


              老师要求做presentation讲讲四季。小家伙洋洋洒洒就讲了5分钟,还收不住。之前不了解,拍视频的好处,现在感觉就像给孩子来了一个口头作文。只有说的有条理,有思路,有内容了,以后写下来就顺利了。而且,录制前,孩子都会先演练一遍,但录的时候说的,又有变化,这个过程其实很能刺激孩子的创作欲望,他会希望自己一次比一次做得好。老师这个方式很棒。
  • friday1103

    楼主 2018-5-21 09:47:3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riday1103 于 2018-5-24 09:40 编辑

    本周裸听:

           《Who Was》--《Pablo Picasso》
           《Who Was》-- 《Abraham Lincoln》

           《Who Was》-- 《Thomas Alva Edison》

           《Who Was》-- 《Thomas Jefferson》



  • friday1103

    楼主 2018-5-28 21:18:19 使用道具

    本周裸听:


           《Who Was》-- 《William Shakespeare》


    阅读:


           《Geronimo Stilton》--《Watch your whiskers,stilton!》


             我也读了读这本书,才发现我这个CET 6也有很多单词不认识。问娃,他也说好多单词只是朦胧知道啥意思。不管这么多了,坚持听,坚持看,喜欢看,喜欢听,就好。


             前几天跟爸爸讨论要不要考个啥英语考试检验一下英语水平。讨论来讨论去的结果就是,学英语是为了“用”的。现在我们已经在“用”英语了,目的已经达到了,还考啥试?仔细看看逻辑没毛病啊,那就这样吧。
  • friday1103

    楼主 2018-6-3 19:51:31 使用道具

    本周裸听:

           《Who Was》-- 《Marie Curie》

           《Who Was》-- 《Amelia Earhart》


           《Who Was》-- 《J. K. Rowling》


    视频:
           BBC纪录片《COSMOS》两年前看过几集,现在接着看。好多术语,凑合看吧。能看懂多少是多少。最近把DK出版的EYEWITNESS系列《UNIVERSE》拿出来问他,没想到居然都还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至少在天文方面,比我厉害多了。



           看名人传记的好处是,对于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有所思考。自从看了《J. K. Rowling》,又说自己要当作家。唉。
  • weiwei_jo

    2018-6-5 15:39:27 使用道具

    感谢楼主,学习学习
  • weiwei_jo

    2018-6-17 16:12:55 使用道具

    学习学习了!!!
  • weiwei_jo

    2018-6-17 16:13:39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