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萧愚

2012-12-18

[方法探讨] 儿童学英语不要太狂热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萧愚

    楼主 2012-12-19 01:20:03

    blacktea7695 发表于 2012-12-18 09:23
    说得非常好。 一般不具备自然双语环境的家庭,6岁以前幼儿的英语接触绝对只应该以热身为主。看到好些家长, ...

    很到位的解读。
  • azike

    2012-12-19 01:31:09

    你为什么一定逼别人相信你的话呢?
  • 糖豆甜瓜妈

    2012-12-19 08:09:26

    双职工家庭,或老人家带孩子多,父母跟孩子在一起少的居多。楼主说的狂热偏执当然不可取,但是似乎是真心投入时间到孩子身上更需要。论坛里很多方法,调动积极性提高兴趣,不是硬灌,语音差的点读呗。孩子开心,有效果,父母在身边,还行啦!更多的孩子是父母打游戏看电视搓麻对孩子漠不关心,楼主批批这些人振聋发聩下更加有社会意义。
  • high5

    2012-12-19 09:19:58

    父母一方只跟孩子说英语,另一方说中文,这算是典型的双语养育形式。以这种方式教养,在爸妈网,我看到(包括在这里发帖,和在别人帖子中说的),一共是四个家庭。 网络上(包括论坛和新浪博客),能看到详细记录的,有5个家庭。这在亲子英语的家庭中,真的不能算多。 当然,我个人时间有限,网络浏览有限,这些年,就看到这5个。


    就说这5个进行双语教养的家庭,就是父母一方只跟孩子说英语。 说英语的一方父母,英语背景还真是很强的。不是专业是英语,就是工作成天接触英语,要不就是常年留学的海归。就说骏爸吧,他从孩子出生就只跟孩子说英语,给孩子读英文书。 他和他儿子的情感培养交流上,进行的很好啊。


    如果仅凭父母有一方只跟孩子说英语,就下结论说这种做法狂热,似有不妥。

    其他家庭,可以借鉴他们的一些做法,但想完全模仿,还要看父母的能力。 99.9%的父母都做不到完全的模仿。 做不到父母一方只跟孩子说英语。


    退一步说,就算这些家庭对英语狂热, 就让他们去狂热好了,他们自己有自己很高的目标,他们也能够handle 这一切。我们不用替他们操心吧。


    对于其他家庭,家长明白自己的能力所在,优势所在。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量力而行, 能做什么做什么,有什么条件做什么事吧。


    亲子英语,亲子英语,首先是亲子,然后是英语,英语是建立在亲子之上。
  • Susan_Tang

    2012-12-19 09:53:02

    赞同萧老师的观点。在英语亲子学习的道路上,适时地有一些提醒和敲打的声音,让我们停下来思考一下,而不是一个劲地向前冲。High版也提到,能实现双语教育的有记录的家庭非常少,而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办法实现的普通家庭,有时候看到别人的进步,看到别人的积累,心里会发慌。赶鸭子上架,硬要实行双语教育实在没必要。Live and learn.坚持自己的方向,结合孩子的实际,更多观察和思考,合理利用资源,做好每阶段的事,加油!
  • DIY

    2012-12-19 10:20:08

    我们也是普通家庭,英语程度中等。正在做亲子英语,目的很简单,为现有的学制做一些补充和改良(学校里的英语学习的确存在一些误区和弊端)。方向也很明确,就是当作方言来运用而已。同意楼上观点,父母对于自己在做什么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定位,不能盲目跟风的。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好奇和思考是最最可贵的,也是孩子成人后,自主学习最根本的源动力。
  • 行隐

    2012-12-19 11:57:20

    在爸妈网上,学英语的“狂热”,我看主要体现在买原版书(绘本)上。{:soso_e113:}
  • shaneyan

    2012-12-19 12:07:21

    有些道理,但不完全接受。
  • anita_xu

    2012-12-19 12:08:09

    行隐 发表于 2012-12-19 11:57
    在爸妈网上,学英语的“狂热”,我看主要体现在买原版书(绘本)上。

    哈,相比我觉得我买彩色激光连供打印机,还算理性消费
  • lovehuaner

    2012-12-19 12:29:36

    顶楼主理智的声音。
  • Martina

    2012-12-19 12:47:02

    这种声音应该有,我觉得在理。
  • 平淡是真

    2012-12-19 12:56:50

    还好,我从没狂热额过。连看过的书英语和汉语的比例1:5.每天都有接触,但从来不占用太多时间。谢谢您坚定了我的想法!
  • yuanzi81

    2012-12-19 14:00:26

    说的太好了,顺其自然发展,努力发挥优势,合适的年龄做事宜的事情。
  • bbmmbb2007

    2012-12-19 14:46:50

    同意,太过于纠结每天用多少时间磨耳朵;用哪套教材phonics;看什么动画;听什么音频???
    我也曾有过这个阶段,没当上英语语言的教学家,却早就是个英语资料的收藏家。
    俺现在就跟自己孩子多说话,说中国话,共读传统文化(从三百千到沪语童谣),有时候让他自己从资料上挑一句英语生活用句学一下,也让孩子多与社会上的人沟通(如问路、咨询等)。
    我觉得只要和英语保持适当的接触,从中得到快乐,让孩子觉得“只要每天坚持都能学到本领”就好。
  • xjhxxx

    2012-12-19 14:53:43

    主张让孩子快乐的学,别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 zhongxiaolin

    2012-12-19 16:16:01

    zhongxiaolin 发表于 2012-12-18 08:51
    说的太对了.英语是什么,充其量就是一门工具.现在小孩的英语教育真的很狂热.但是没有几个人会听得见楼主的建 ...

    很多孩子从4岁起学钢琴.我看过一则报道,有一个女孩,他爸从小叫她姑娘学乐谱,十岁才让她弹钢琴,这时候她的领悟力都已经到一定程度了,学了好象是一年还是2年,不仅自己可以弹,还可以自己作曲,弄得一帮评委不敢相信这曲子是一个13岁的小姑娘写的,不敢相信她学钢琴才一两年.我觉得英语大抵如此吧.
  • jojo_wei

    2012-12-19 16:42:21

    xianyun0403 发表于 2012-12-18 09:05
    以我们家每天接触英语时间来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弱于每天半小时,每天半小时弱于每天1小时,有段时间每天2 ...

    那到底您认为是每天半小时好,还是每天2小时好?
  • yinqinzh

    2012-12-19 17:01:08

    从听力入手
  • gocrack

    2012-12-19 17:27:19

    zhongxiaolin 发表于 2012-12-19 16:16
    很多孩子从4岁起学钢琴.我看过一则报道,有一个女孩,他爸从小叫她姑娘学乐谱,十岁才让她弹钢琴,这时候她的 ...

    艺术和英语还是不太一样的。艺术是艺术,很多人穷一生也达不到高水准,天赋使然。语言从小是可以习得,没人否认。

    你说的这位牛爸不能复制,不是人人懂音乐并能指导。你说的这位女孩也不能复制,更多的人是从小习琴,业精于勤。

    莫扎特从3岁开始学琴,而且其家庭音乐启蒙环境也甚佳,其母可拉小提琴,其父更是可以作谱。但即使如此,莫扎特在5-10岁也是有着严格的专业训练。有莫扎特老爹的牛,才成就了莫扎特的天才。

    贝多芬据说也是从3岁起就学琴的。贝多芬的老爸即使懂音乐也让贝多芬日复一日地练习,贝多芬从小的艺术环境远远没有莫扎特的优越,甚至还不如提到的这位牛爸可以在四岁时指导自己的孩子识谱。但贝最终成了乐圣。

    海顿6岁学琴,最终成了“交响乐之父”。肖邦6岁学琴。舒伯特也是自幼学琴。还有更多的大师也是从小学琴。

    即使是现代如朗朗,虽然不能说他是大师,但也可以说是一架精确的钢琴机器了。他老爸让他练习强度让人震惊,据他自己说的:“从小一天8小时练习。”

    我列举这些没有其他意思,也不是说人人都要成为大师,但也说明了艺术要从小练习。当然,人与人之间的天赋不同,最终有人成了大师。不管孩子天赋怎么样,顺其自然发展就好,不要刻意去创造所谓“天才”。

    萧老师文章的意思也是不要刻意去这样“狂热”吧。

    大多数孩子都喜欢玩泥沙和水这些没有形状的东西,可以凭想像随便玩成自己喜爱的形状。教育孩子本无定式,又何必拘泥于条条框框,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就好。

    云在天端水在瓶,一切无形而有形。
  • 帅帅妈妈

    2012-12-19 20:01:58

    楼主的观点值得我们思考。我赞成绿袖子说的“教育宁愿保守”。
    的确,英语有条件的家长可以给孩子双语,但英语水平不太好的就没必要硬要双语了。
    我家孩子英语启蒙一年了,虽然我囤了很多英文书,但只给孩子看了十几本。他喜欢反复听,反复看,
    我就由着他。
    我平时给他听听英文儿歌。虽然没有其他父母那么大的投入,但我只想给孩子培养英语兴趣,而不是
    想培养第二母语,毕竟我没有那实力。看见论坛里的牛蛙,说不羡慕是假的,但我还是想让孩子
    根据家里的实际一步步来。
    记得刚来论坛的时候特别着急,现在越来越淡定了,其实除了英语,还有很多需要培养的。
  • anita_suen

    2012-12-19 21:16:46

    说白了,很多人带领孩子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后生活工作中能交流自如,不要像自己这一代学出来是聋哑英语,其实就是对学校应试英语的一种补充而已,,既想高分又想高能,要培养牛娃的人还是少数。{:soso_e113:}
  • maysen

    2012-12-19 22:07:23

    前段时间想到这个问题了 所以马上买了些中文的故事书 平衡和适度也很重要
  • cherrytian1003

    2012-12-19 22:21:16

    赞成萧愚老师的观点,再说他只是善意提醒,不赞成者大可付之一笑,出门右转,不必在言语上有何不快吧,更何况,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呢,有这样理智的文章促使我们停下脚步好好思考,还是应该满怀感激之情的。
  • rayo0lee

    2012-12-19 22:22:56

    本帖最后由 rayo0lee 于 2012-12-19 22:24 编辑

    很喜欢看萧愚老师的帖子,因为我很担心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太过狂热,太狂热怕伤了孩子和自己。我家孩子英语启蒙阶段是亲子英语+原版动画+原版绘本,我自己本身是英语专业,但开始阶段亲子对话还是觉得有些别扭的,但时间久了就越来越顺溜,到现在居然看到老外一点也不怵,所以我觉得家长有一定的基础的话,用亲子英语来帮孩子度过最困难的启蒙阶段是值得推荐的,通过这种方法,孩子可以比较快速地积累高频的听力词汇,这非常有利于孩子看懂原版视频,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不适合不看视频的宝宝。我们当初的做法也不是全天候的英文,但会尽量用英文,大概半年以后就发现孩子慢慢能看懂电视了,理所当然的后来纯英文的日常亲子对话越来越少,毕竟任何语言是取代不了母语的表达细腻嘛,更多的是交给原版MP3和阅读。
  • anita_xu

    2012-12-19 22:26:00

    rayo0lee 发表于 2012-12-19 22:22
    很喜欢看萧愚老师的帖子,因为我很担心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太过狂热,太狂热怕伤了孩子和自己。我家孩子英语 ...

    但会尽量用英文,大概半年以后就发现孩子慢慢能看懂电视了,理所当然的后来纯英文的日常亲子对话越来越少
    -------------------------------------------------------------------------------------------------------------------------------------------
    我家刚好相反,孩子听懂得多了,反而日常可讲的内容就更多了
  • chloe0507

    2012-12-19 23:24:10

    行隐 发表于 2012-12-19 11:57
    在爸妈网上,学英语的“狂热”,我看主要体现在买原版书(绘本)上。

    完全同意,我也还在狂热期中。这都狂热了块2年了,咋还没退烧。看了这个帖子,再仔细琢磨琢磨,原来是我对孩子学英语没有狂热,全好买书这上面了。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这帖子应该移到淘书广场,让大家冷静冷静。应该是对孩子学英语狂热,别搞成买书买的那么起劲,对电商那么热情。眼瞧着圣诞,创世纪,新年,唉,这么多诱惑。
    常退一步想,满足教育孩子英语的需要,更满足了自己的购物欲。于是,买原版书,没有终止。
    再想,自己没有双语条件,多给孩子看看有趣的英语书的条件总还有吧。
    买是一回事,孩子看 是另一回事。
  • 小无双

    2012-12-20 08:54:01

    喜欢这样的帖子,其实从正方和反方的回帖中都可以得到营养。
    “家庭教育要善于借势。要将自己的势能,也就是优势能力最大化。”,这句话说到我心里去了。
  • noel99

    2012-12-20 09:10:26

    知识的学习其实不必太着急,请看我的观点:http://www.ebama.net/thread-127194-1-1.html
  • chencbin

    2012-12-20 09:15:19

    chloe0507 发表于 2012-12-19 23:24
    完全同意,我也还在狂热期中。这都狂热了块2年了,咋还没退烧。看了这个帖子,再仔细琢磨琢磨,原来是我对 ...

    说到买原版书,如果家长是零基础,最好别跟这个风,买来也是白花钱,还有"附庸风雅"之嫌.
    我就知道没这个能力给孩子读原版英文绘本,从来没买过~
    还有就是点读笔,这个也非常不看好.
    亲子英语实际上花不了什么钱,搞那么豪华,花钱花时间,最后一无所获,那真的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 woshiyoyo

    2012-12-20 09:25:33

    顺其自然,开心快乐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