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周鱼

    2013-5-12 21:56:22 使用道具

    xuanxuanie 发表于 2013-5-12 19:37
    如果不是讽刺和贬低,那请您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呢?说明一下我冤枉您的理由。我希望不管对错,只是就事 ...

    我觉得有趣就说是有趣呗,觉得不寻常,那肯定说不寻常了,有什么可讽刺的呢?你认为我讽刺你什么了?再说我又不是上帝,我觉得有趣不代表其它人觉得有趣,就是我自己的感觉,对一些事有些自己的感觉难道很奇怪么。即使确实很有趣,很不寻常,也不一定有什么不好。我没有就事论事么,关于论点外的,我只说你是好人,爱自己的孩子,这没什么问题吧,不用太敏感,我没有讽刺的意思,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好讽刺的,也没觉得有哪点比你强,再说我跟你完全没有任何利益之争,你觉得读经不好,我认可,我让我的孩子读经,你不认可,但是那无所谓,因为没有利益之争嘛,我怎么做还在乎你认可不认可么?咱们俩说这么多,主要是你不认可我的做法,我简单解释,然后你不理解我的解释继续说,在你说的过程中我也对你的一些想法有些惊讶,其实就是这么点事。观点不同的情况下,话怎么说都会感觉有点呛,那是很正常的,要不怎么叫观点不同呢。我看咱们也别就这事再绕了,因为就这个问题交流的差不多了,不是我不耐烦,因为再绕下去也没什么新意。要真是关乎切身的事,象论坛之前发生的那些事,多说些倒还有意义,象这种教育自己孩子的问题,你做你的,我做我的,说了半天,了解了别人怎么想也就得了呗,还能怎么地呢?
  • 天空与海洋

    2013-5-12 22:02:57 使用道具

    我们没有读过,只是现在孩子上小学了,学校会定期每周安排两节弟子规课。
  • ponderxdq

    2013-5-12 22:06:10 使用道具

    我是来学习的。呵呵
  • ponderxdq

    2013-5-12 22:14:37 使用道具

    学习了半天,没看懂。读经是怎么定义的?什么是读?什么是经没说?期待高人解释。
  • xuanxuanie

    2013-5-12 22:23:36 使用道具

    周鱼 发表于 2013-5-12 21:56
    我觉得有趣就说是有趣呗,觉得不寻常,那肯定说不寻常了,有什么可讽刺的呢?你认为我讽刺你什么了?再说 ...

    不解释就算了,我也不深究。我只不过就您的观点谈谈个人感想,只是针对的是“观点”,而不是您“本人”如何。谈不出所以然,当然就结束了,没什么纠缠不纠缠的问题。看到我们讨论的网友,自然会各取所需。
  • 周鱼

    2013-5-12 22:32:2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周鱼 于 2013-5-12 22:38 编辑

    先不说有没有必要所谓的解释,假使不管怎么解释,如果您一定说没有解释,那自然等于没有,什么都没有,就别深究了,呵呵。而且如果您一定认为我说了您本人什么的话,那么我之前的帖也说了,全部转移到我本人身上,虽然我也没感觉有什么影响。。。只要能令您感觉舒服的话,我还是执意自己吞下相关的话。

    申明如下:前文涉及xuanxuanie的一些内容,由于xuanxuanie认为含有讽刺成分,我全部改成针对我本人。
    我真是无话可说,只能说我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爸爸,爸妈网也确实是个不同寻常的地方。我自己认为对的,我就去做吧,无论如何,我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好人,值得钦佩。

  • 山山水水

    2013-5-12 23:57:24 使用道具

    晕,又见那位喜欢上纲上线的ID
  • 开心一笑

    2013-5-13 00:17:16 使用道具

    菲比寻常1983 发表于 2013-5-12 19:54
    我很久前看过薛老师这篇文章,薛老师是我敬仰的一位小语老师,她的这篇文章,我自然也反复读了好几遍,而且 ...

    圣经算不算经书呀,据说犹太人,每个家庭都会让孩子看圣经的。
  • xuanxuanie

    2013-5-13 06:02:52 使用道具

    山山水水 发表于 2013-5-12 23:57 晕,又见那位喜欢上纲上线的ID

    別晕,在20世纪初,不仅上纲上线,还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您要了解历史就不会这么说了。您难道不认为这是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吗?以为我在为了反对而反对,纯属胡闹?
  • 忙着休息

    2013-5-13 06:52:58 使用道具

    这篇文章解释了我的疑惑。我自己都不喜欢这些经,真的很难想象给自己的孩子读。中国古文化有那么多精髓都读不过来。那么多的糟粕也一并花时间读。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长大的确会很适应当今的中国社会,因为中国社会一直都没有变。这些价值观影响了一代一代人。我们这些爸妈们恐怕大多也没怎么读经,却像是读过经一样,整个社会、教育都是尊崇这些古代的价值观。我辈平庸啊。
  • samanthaxiao

    2013-5-13 07:34:45 使用道具

    恩,我也觉得弄得娃娃满嘴之乎者也真的不好。至少快乐没有了,如果觉得背诵快乐还如不如到外面跑步爬树来的实在。
  • cindy_1980

    2013-5-13 09:26:28 使用道具

    啊,我没有想那么远呀,我家也是闺女喜欢什么就读什么了,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好呀,《三字经》里面的小故事闺女挺喜欢的。老师不用说那么严重吧,有的父母也没必要应让孩子背呀,以兴趣为主吧。
  • 翩若惊鸿

    2013-5-13 09:42:38 使用道具

    喜欢读就读,不喜欢就不读~我不读经,但可能喜欢诗经,唐诗宋词,真实的人生感悟没有贵贱高下。气壮山河是美,婉转凄绝也无可厚非~
    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读的人取其可取之处即可,若能理性辩论,因切磋碰撞而得以升华,便是完美了~
  • ponderxdq

    2013-5-13 09:58:10 使用道具

    xuanxuanie 发表于 2013-5-12 22:23
    不解释就算了,我也不深究。我只不过就您的观点谈谈个人感想,只是针对的是“观点”,而不是您“本人”如 ...

    经是什么?经典,三字经,金刚经,圣经,易经?要是易筋经就好了。
  • innaxue

    楼主 2013-5-13 10:08:55 使用道具

    简单摘抄一下弟子规里面的:
    4、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
    这些就是倡导孩子不要有自己,什么都听父母的,最后就是导致愚孝。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一个有思想,有主见,人格独立的人,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 ponderxdq

    2013-5-13 10:14:14 使用道具

    innaxue 发表于 2013-5-13 10:08
    简单摘抄一下弟子规里面的:
    4、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 ...

    这个要看父母智慧了。父母教,须敬听,说明什么,敬听是要敬听的,但是听了可以什么也不做。呵呵,个人看法。欢迎批判
  • innaxue

    楼主 2013-5-13 10:14:41 使用道具

    之所以发这篇文章上来,是因为现在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人也有很多家长送孩子去读经的。
    开始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不明所以,还被这些家长说动过,觉得我的孩子以后也需要读经。
    后来偶然看到薛瑞萍的这篇文章,非常认同薛的观点,坚决反对给自己的孩子读经。

    现实中每次一说到读经,信奉读经的家长,不管你举出来多少儿童读经的不好,他们总是有一堆理由反驳,至于你例举的读经不好的理由,人家根本就不会仔细去看,仔细去读!

    所以,此文的目的,是希望那些不知道为什么要读经,先跟随大流的家长,先看看这篇文章,再觉得要不要给你的孩子读经。也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受到正常的蒙学教育。

    至于认为读经好的家长,那就去让你的孩子读好了,反正孩子是你们自己的,别人也无权干涉!



    innaxue于2013-5-13 10:18补充以下内容: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而不是信奉“三纲五常”,愚忠愚孝的人。所以我不会让我的孩子去读经!
  • ponderxdq

    2013-5-13 10:20:09 使用道具

    至于说反对读经,个人不反对,就看怎么读,时间如何分配,怎么读了用。
  • xuanxuanie

    2013-5-13 10:20:22 使用道具

    经书里有很多毒素,这是不容否认的。孩子学的少,中毒就浅;孩子学的多,中毒就深。如果家长有一定的功底,可以为孩子挑挑拣拣,把好关,孩子就中不了什么毒。但那还叫“读经”吗?而且,与其那样,还不如用现代的道德观念和材料去培养孩子呢。
    儒家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成为“圣贤”。但孔子并不主张一味泥古不化,而是强调对礼制有所“损益”,孟子赞扬孔子为“圣之时者”。这都说明儒家也认识到伦理道德是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与2000多年未发生较大变动的传统社会不同,今天社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可谓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因此,伦理道德观念也应随着社会而进步。伦理道德观念是来自当下的生活的,而非源自于古书之上。教育孩子,不从当下的生活入手,而是诉之古人,不是缘木求鱼吗?孔子再伟大,他也想不到、管不了2000多年后的人。遇到什么问题都回到古书里找答案,是一种文化惰性的体现,好好的活人,能让死去几千人的人束缚住了吗?
  • xuanxuanie

    2013-5-13 10:30:54 使用道具

    孔子之所以伟大,是提出来“道德”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今天反对读经,并不是单纯反对道德的作用,而是需要对道德赋予新的内涵,以使其顺应新的社会需要。孔子那个时代的“君臣”关系已经不存在了,今天还有必要学习那些君道、臣道吗?“五世同堂”的生活烟消云散了,那些大家族的伦理纲常还有必要去“发扬”吗?古人有古人的生活,今人有今人的生活,何必拿今天的标准苛责于古人,又何必拿古人的标准束缚今人?
  • ponderxdq

    2013-5-13 10:33:26 使用道具

    xuanxuanie 发表于 2013-5-13 10:30
    孔子之所以伟大,是提出来“道德”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今天反对读经,并不是单纯反对道德的作用,而是需 ...

    呵呵,这话说的部分对,部分不对。
  • innaxue

    楼主 2013-5-13 10:35:30 使用道具

    薛瑞萍反对的是“儿童”读经,儿童一般是指0-6岁的孩子,0-6岁的孩子,是吸收性心智--即儿童可以从环境,游戏等日常活动中学习,不需要理论性的灌输--此理论是蒙台梭利的理论,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看看相关的书。
  • ponderxdq

    2013-5-13 10:37:13 使用道具

    xuanxuanie 发表于 2013-5-13 10:30
    孔子之所以伟大,是提出来“道德”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今天反对读经,并不是单纯反对道德的作用,而是需 ...

        其实君辰之道不在了,但是在工作中还是要用到的。难道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你能让他不工作,不和人打交道,打交道自然用到一些。不然孩子也难以生存,至恶为人所不容,至善为已所不容。
  • ponderxdq

    2013-5-13 10:39:52 使用道具

    innaxue 发表于 2013-5-13 10:35
    薛瑞萍反对的是“儿童”读经,儿童一般是指0-6岁的孩子,0-6岁的孩子,是吸收性心智--即儿童可以从环境,游 ...

    你这个儿童定义了,经怎么定义的?读怎么定义?读有全读,部分读,读自己认为的精华。读经也是看人的,很多人喜欢反对什么什么,但是他不说反对了以后,该怎么办。
  • xuanxuanie

    2013-5-13 10:41:04 使用道具

    ponderxdq 发表于 2013-5-13 10:37
    其实君辰之道不在了,但是在工作中还是要用到的。难道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你能让他不工作,不和人打 ...

    那您认为君道臣道怎么指导您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了?您有这工夫不如看点卡耐基之类的东西更靠谱。从古书里寻求思想资源,是不是过于迂阔了?当然不乏真知灼见的人,但您读读这些人写的书了解了解就可以,何必读经呢?
  • ponderxdq

    2013-5-13 10:43:30 使用道具

    xuanxuanie 发表于 2013-5-13 10:41
    那您认为君道臣道怎么指导您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了?您有这工夫不如看点卡耐基之类的东西更靠谱。从古书 ...

    呵呵,你先说说你认为的君臣之道是什么,我好对道下药

  • xuanxuanie

    2013-5-13 10:47:22 使用道具

    ponderxdq 发表于 2013-5-13 10:43
    呵呵,你先说说你认为的君臣之道是什么,我好对道下药

    您说君道臣道对处理人际关系有指导作用,既然不知道臣道君道,您这个结论如何得出的?
  • ponderxdq

    2013-5-13 10:48:37 使用道具

    xuanxuanie 发表于 2013-5-13 10:41
    那您认为君道臣道怎么指导您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了?您有这工夫不如看点卡耐基之类的东西更靠谱。从古书 ...

    比如有句话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按我们现在说的,你在企业里面混,领导把你开了,你能不走。
  • 橙汁拌拌

    2013-5-13 12:00:28 使用道具

    有些人问话问得太有水平了。
    仅回答一个观点:为什么被淘汰?
    你要问当政者啊!现在简体字是不是把繁体字淘汰了。难道比繁体字先进了?
  • 广雅妈妈

    2013-5-13 12:19:1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广雅妈妈 于 2013-5-13 12:41 编辑

    个人也反对读某些所谓经典,但绝不以偏概全,比如千字文,文笔确实不错,结合当时的背景,跟孩子一起,从欣赏角度读一读,我觉得就很好。
    薛老师说的很多我也不赞同,比如:

    1、“一定要从儿歌开始,着意呵护儿童的自然感觉,着意培植儿童的诵读兴趣。然后慢慢的——童诗、绝句、晨读对韵;宋词、元曲、上古歌谣……读来、背来都像儿歌一样轻松了。”同时他又说:“这是儿童诵读和以《三字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四书五经为内容的读经活动不同的地方。”——到底是否赞同读唐诗宋词?

    2、再者,薛老师将读经和开放对立起来,没有道理啊。我说我家的东西好,你说我家的东西不好,这情有可原。不能因为我说我家东西好,你就说我封闭啊?读经就不接受新事物啊?没有因果关系。

    3、我不认为中国在社会科学上是软的。“2009年,季羡林和钱学森离开我们。钱是这个国家的栋梁。我们这个国家很多年的安定,多少都和这个栋梁的支撑保护有关。可是,钱学森的去世,没有激发大众对科学的热情,季老的去世,引起了怎样的国学热潮。”各大电商,童书排行永远都是科普类童书遥遥领先,先不说少的可怜的经书,就是经典国学卖得过科普?不知道“没有激发大众对科学的热情”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薛老师恐怕也没有时间查找我们国家的现代发明用到哪里,我来告诉您,杂交水稻到现在仍然再不断更新技术,你知不知道?激光照排你听说过没?人工合成胰岛素你总知道吧?

    4、薛老师把孩子没有创造力归于读经。文革后孩子并没有读经,没读经的人们也掌权了,可实行的应试教育也同样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即使不读经,能解决创造力的问题么?可见这个论点也不成立。,老毛时期一股脑出现的钱学森李四光等一大批科学家,也是从小三百千开始的,为什么现在少了,从60-70年代开始抛弃历史文化,那个时候的孩子没有经典可读,50年代到现在出生的没有历史可鉴,没有文化可享的中国人,就是你所说的没有创造力的近百年。这恰恰说明了读经和创造力没有关系。

    5、“己之所欲,必施于人”这句话,我在论语上没有找到,完全老师自创。老师可能是想反映一种现状,但这种“己之所欲,必施于人”正式由于父母没有文化底蕴造成的。怪就怪父母、老师,乃至父母的父母、父母的老师,没有继承中国文化的底蕴。

    6、“教育者第一重要的德行是热爱学习。”错,教育者第一重要的德行是讲究师德,先做人,有余力再学文!多少好政策好的教育理念,就被某些急功近利的有不良师德的人,带到沟里去了。一个德行败坏的老师,即使天天学习,即使最耐心的教育,也没有人愿意让他污染自己的孩子。看看现在,这种老师还少么?这种道德败坏的人少么?反观台湾,没有经过文化浩劫,那里有没有这么多丧尽天良的食品商?有没有道德底线?虽说跟政治有关,但跟文化没关系吗?连《非诚勿扰》这种节目都看出来自台湾的大多男人一举一动中透出良好的修养,这是政治体制造成的,还是文化传承造成的?

    7、尤其不同意,关于历史和老百姓无关的论调,相当反感。这点不多说了,再说篇幅就太长了。

    综上所述,什么叫矫枉过正,现在铺天盖地的诵读经典,为什么,因为缺失,因为中国人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许读经只是中国人找回缺失文化的一个凸显,或者还有其他方面,比如汉服,比如某些节日文化。我也认为,的确有些人进行的过于极端了,但透过这种现象,应该看到的是民族的希望,而不是出现问题直接全盘否定,因为事物的发展呈螺旋上升趋势。我就一普通妈妈,没啥本事壮举,跟孩子一起读国学经典也是“择其善者”,并结合当时的背景,并不要求孩子一味效仿。也许这些论调对薛老师有不敬之处,仅仅是表达不同意观点而已。不吐不快。

    我认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