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接孩子回家,问起今天幼儿园发生的事,他说今天他又管闲事了,结果王同学打他了。这个“管闲事”是我给的定义。因为这他已经好几次跟同学起冲突了。这次我一听他又被打,就又劝他,为什么还要管闲事呢?他回答说:这个我一定要管,这个事很重要。所谓重要的事是:排队的时候王同学不好好排,出队伍了,这样“老师会骂他的,所以我就把他拉回来,结果他就打我了。”我家孩子因为脾胃不怎么好,长得比较瘦弱,个性又善良,一般起冲突就是挨打的份。我说:排队的事老师会管理的,老师也没有让你去管小朋友,这不是你的任务;他不守纪律是他的事,今天你去管了,最后挨打的是你,吃亏的是你,以后还是别管这样的闲事了。孩子没有做声,但看得出他不以为然。
这样的事不是第一回了,之前因此跟另一个同学关系搞得很僵,老是被那个同学打,打肚子打头,孩子报告老师老师也不管,所以我已经为此特意找老师和那个同学沟通过,那位小朋友答应我以后不再打他。
孩子今年就要上小学了,我很担心如果他这个性不改将在小学跟同学相处出问题。但目前我这样轻淡的劝说显然不怎么起作用,我是该严厉地禁止他去管这些闲事还是该让他自己在现实中碰鼻子自己吸取教训?或者还有更优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