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就想带儿子学对联,期间也尝试了几次。也许是孩子太小,也许是我没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他始终提不起兴趣。
大家知道我们学校的教育是怎么一回事,它是碎石教育。甭管你是太湖石、玉石、花岗石、大理石,最后都想法把你砸碎了去铺路,这就叫成材。具体到语文教育,把整体的文章,给他打散了,低效率机械的去重复那些字词,去考察什么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哪一个标点如何好。经常弄一些假大空的文章来做阅读理解,没事还好问一问你的感受。实际上你如何感受不重要,重要是你必须按出题人的感受来写。
说句实在话,实际上我内心里是非常焦急的。我在和学校的教育抢时间,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一块好石头碎裂掉。我不太在乎孩子会成为太湖石、玉石、花岗石还是大理石,只要人尽其才就好,但是你把好好的材料给弄废或者价值严重降低,我实在接受不了。
我记得我以前也说过,越是想让孩子干的事情,就越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所以我只有耐心的等待。还好转机终于来了。
我最近在开网络公开课,准备上课用的课件,这一课正好是对联课,里面有一个环节叫脱口而出。我们很多的四字成语,本身就是对子。这个环节说出成语的前两个字,要求后两个字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四十八个成语,儿子有三四个没答出来。
“我给你出个上联,机枪”。我儿子是军迷。
“老爸,我对舰炮”
“飞机”。“潜艇”
“轰炸机”。“巡洋舰”。
“洋对不上炸,轰和炸都是表示动作的词。”“驱逐舰”
“天”。“地”。
“风”。“雨”。
“骑,就是骑马的那个骑”。“打”。
“这个字没那么简单,奇是奇怪、奇异的奇,奇异的马,奇马为骑。”
“老爸我对射”。
“我这是奇马为骑”。“老爸,我这是寸身为射”。
“儿子,这个挺不好对的,你行啊。我再给你出个更难点的,墨,黑土为墨。”
“清,青水为清”。
“墨是一个物品,清是形容物品的,比如说清水,这个好像不行,对不上。”
“老爸,想不出来了,赤橙黄绿青蓝紫,好像都不行”。
“还有白和灰”。“哦,我想一下……”。
“柏”。
我当时脑子没转过来,没反应过来木也是五行之一,以为他对错了。
“土是五行,柏对不上吧。”
“老爸,木也是五行啊”。
“那也不对啊,黑土能为墨,柏树也不是白的啊”。
“老爸,把树皮剥开,树干不就是白的吗”。
“好吧,算你对。我还有一个更好的答案,泉水的泉,白水为泉。对联要讲平仄的。在普通话里,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对联的尾字要平仄相对。”
“柏好像也对的上吧”。
“不对啊,墨是四声,柏是三声”。
“哦,好像是这样。”
“你看泉是二声,对起来更好。我再出一个上联,吃饭。”
“我对喝汤”。
“门前一棵树”。“屋里一枝花”。
“一枝花不行啊,和一棵树重了”。
“哦,那就屋里两盆花”。
“手脚”。“口鼻”。
“口鼻不好,不常用,换一个。”
“老爸,我想不出来。”
“这个多简单啊,身上的器官,往自己身上瞅就行了。难的都对出来了,这个简单的怎么对不出来呢,我可以给出十个答案。”
“我想不出,还是口鼻。”
“那我加字,手脚并用,你怎么办?口鼻后面加什么?”
“我对首尾。首尾相连。”
“这个行。还可以对肝胆。肝胆俱裂,形容生气的样子。肝胆相照,形容友谊的。”
“行”。
“还有肺腑、肠胃、胸腹、脊背、臂膀、骨肉、眉眼、喉舌、爪牙、心脾,都对得上手脚吧。”
“嗯”
“工地(我儿子最爱玩的一款游戏,穿越火线里的一个场景)”。
“厂房。老爸我也考你一个。炼钢厂(穿越火线里的一个场景)”。
“我对化粪池,对的上吧。要是你对,你对啥。”
“排水井”
“井是仄音,考虑一下平仄”。“排水渠”。
“老爸我再出一个,雷霆,我可没下联。”
“霹雳”。
儿子可能是没反应过来霹雳是哪两个字,“霹雳不对吧。”
“霹雳就是闪电,都是雨字头的,和雷霆不是正好对得上吗?”
“那好,雷霆战警(穿越火线里有两方可以选,一方是雷霆战警,一方是烈火联盟)。”
“霹雳勇士”。
其实霹雳斗士更对得上一点,可我实在没想出哪部游戏或者动画片里面有这个称谓。
“老爸,烈火联盟”。
“这个还真有点难,前面烈火还好办,联盟对啥呢。”
我想了一会儿:“分,分部。总部、分部。分部对得上联盟。分会也行。什么分部呢。有了,丐帮分舵。怎么样,儿子,老爸厉害吧。唉,不对。丐是一个名词,对不上烈。青帮分舵,这个行吧”。
“这个行”。
后来孩子玩他的航母模型去了。过了一会我看有点晚,该洗漱睡觉了。跟孩子说:“臭小子,快点接洗脚水,洗脚、洗脸、刷牙,该睡觉了”。
儿子还在那里玩,回了我一句:“坏老爸,没看我正忙着呢,你就帮我接一下呗。”
当时把我气乐了,丫的居然在这里也给我对上了,别说臭小子对坏老爸,还挺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