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4-5-14 11:04:0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harlenedavid 于 2014-5-14 12:22 编辑

    温哥华有钱人多,很多留学生陪读妈妈,讨论的就是哪里上私校,哪里老师教得好。

    当然,如果家长真的是那么不愿意接触英语,那么惧外延伸,上私校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反正上公校也是要自费掏钱的(留学生),再多化一点,上个好的私校,好过公校老师这么放羊。留学生公校学费是1。3万加元,私校的话,2。5万加元也有不错的私校了。

    我吧,家里条件没有她们那么好,我也没奢望儿子以后上美国名大学,即便考上了,我供起来也费劲,也许不一定有能力供呢。

    我想法很简单,我只想让孩子喜欢加拿大,喜欢加拿大的生活方式,喜欢加拿大的社交模式,工作节奏。。。。假如他需要留在加拿大的话。

    如果儿子选择回国,那么我们要努力去适应国内的模式。

    人总不能跟环境格格不入,对吧?

    热爱周围的环境,热爱自己所处的社会。。。。这是一种幸福能力。
  • ruirui2005

    2014-5-14 11:07:37 使用道具

    非常用心的家长,像你学习,那些和你一起的家长真的是太有福气了,只是他们不珍惜!这么用心的家长相信孩子一定会非常棒,不会令你失望的
  • 妮妮之妈妈

    2014-5-14 11:29:57 使用道具

    看完了,同时也学习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如果都做到楼主所意识到的都不会错的。楼主对孩子真的很用心,在您的用心培育和引导下,孩子肯定会如您所愿的。
  • 柳衣衣

    2014-5-14 11:52:59 使用道具


    学习中。
    楼主教得真好。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4-5-14 12:02:52 使用道具

    就现实来说,我们华人在国外,对于孩子的教育与引导,确实是非常弱势的,可以这么说,我们引导不了孩子。

    比如孩子以后的职业、专业、选择。。。。我们的认知,可能大大不如孩子。

    所以,我们的孩子需要借助社会来引导他们,让孩子在各种实践与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思考一下自己未来想做什么,一个高中生,也是到了思考自己未来职业定位的时候了,哪怕是大方向的。。。。而不是我们来告诉孩子(我们的告诉,有可能是大大错误的呢)。

    比如说,有个孩子去医院做义工,一年后,她选择了医生做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很多孩子在不同的义工中,慢慢体会职业是什么。

    高中考大学需要有44个小时的义工经历,这是基础的要求,这也说明了一个价值体系的取向,还是蛮有科学性的。

    我是跟儿子这么说的,加拿大这里,每到一处,不管是工作还是义工,都有一份推荐信(哪怕时间很短),每积累一个推荐信,就是积累一份价值,所以,要争取每一个机会,并努力做好它。

    本来是联系了送报纸的工作(有酬金的),但那时候我没有考出驾照,所以,也没去成。

    目前先参加一下义工,也好的,6月21日有一个团体见面会,要求每人带2份推荐信去,估计是填写一些表格,包括介绍自己,和自己有哪些时间段是有空的,可以去做义工,如果地点合适,时间合适,我们就去。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4-5-14 12:12:16 使用道具

    再回头细想一下,其实也不怪那些陪读妈妈,有钱人,和化钱得精打细算的人,说到底,总归是不一样的。

    她们不差钱,一直以化钱买服务,中介机构,教育机构,家教。。。。而我,经常不得不盘算盘算,有时候不得不是用努力换金钱,自己琢磨,自己想出不化钱的办法,慢慢也就有了钻的习惯。。。。上帝真的也是公平的,关了一扇门,必然会开另一扇门。

    我一直喜欢用习惯这个词语,每个人的行为处事,都是源于习惯。

    比如我以前在加拿大读书(从开始读语言,到后来读专业)的时候,再不喜欢看英文,可作业要交,不得不面对很多英文网页,要搜索。。。。还有,回南京后,请不起外教,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地和儿子学加州原版教材,几乎是3年不间断地啃完了G5,G6,G7

    慢慢就会成为习惯。
  • jfeeling

    2014-5-14 12:26:40 使用道具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4-5-14 12:12
    再回头细想一下,其实也不怪那些陪读妈妈,有钱人,和化钱得精打细算的人,说到底,总归是不一样的。

    她 ...

    平时基本潜水,今天忍不住上来顶一下LZ,写的真好! 祝福你和你的儿子!
  • pma1268

    2014-5-14 12:45:58 使用道具

    很佩服楼主!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4-5-14 12:52:30 使用道具

    我们这边群里有做留学中介的,一边陪读,一边忽悠国内的家长把孩子送来留学,说加拿大的教育好哇!孩子快乐啊!

    这些妈妈,有的英语一点都不碰,我倒真想问问她们:加拿大教育好,好在哪里,怎么个好法。。。

    我认为,这不是好与不好的问题,而是怎么适应的问题,怎么做的问题。

    不谈做,只谈好与不好,怎么谈?无从谈起。
  • 木鱼

    2014-5-14 13:04:18 使用道具

    真好啊~~~~~~~!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4-5-14 13:08:5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harlenedavid 于 2014-5-14 13:11 编辑

    说一个我儿子学校的南京老乡(留学生,8年级,跟我儿子一个年级),今年2月份刚来,来学校后,骂人打人频出,几乎要被学校勒令退学了,这在学校里是很少有的,那孩子是南京仙林的,应该是南外的分校吧。

    尽管妈妈是陪读,可陪读成这样,到底是钱多人傻呢,还是其他?

    打个不好恰当的比方,就好比是国内的文盲家长,对孩子有啥法子呢?国内家长文盲,但老师责任心重啊,抓得紧啊。。。。虽然是填鸭,但至少是填了点进去,可加拿大倒好,不想学的,一点不填你,家长文盲,老师更放羊(公立学校哈)。。。。

  • 南相北人

    2014-5-14 13:11:37 使用道具

    第一次读楼主的贴,一口气看完了。妈妈真是一个主动积极的人,自己有过短暂自助游澳大利亚的经历,感觉确实是如果自己不主动,空虚感和边缘感就特别强,但是只要开口,只要开第一次口,就会有人来帮你,至少给了你下一步的信息。在孩子教育上,我一直纠结于是否让孩子进入国内的教育体制。但是一直不想和爸爸两地分开,最终还是决定进入国内小学。非常欣赏妈妈的一段话,无论在哪里,符合那里的价值观很重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是非常必要的,国内这方面还很欠缺,不过还好也总算有些意识了。至少家长开始注意到孩子的兴趣和成绩都不能没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读完这么多,忽然想起楼主不是已经入籍了,为什么还算是留学生,不能免费读公立学校呢?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4-5-14 13:18:22 使用道具

    其实我儿子在国内时,读书也是不错的。

    小升初时,南京外国语学校考试(在没有学一点奥数情况下,差3分未录取),当时南京的河西南外是录取我们的,那学校也不是那么容易进的。

    儿子5岁多来加拿大,10 岁多回南京,直接读4年级,3年后有这样的成绩,也是我一直引以为欣慰的事情。

    来加拿大9个月了,我们一直是每天一篇中文的阅读理解,每周一篇小作文(其实就是周记)。

    阅读理解本子,都做完2本了,每本里有上百篇文章(后面有阅读理解题目,六年级的)。
  • hmy2007

    2014-5-14 13:21:25 使用道具

    写的真好,学习了,继续关注!
  • haohuizeng

    2014-5-14 13:40:20 使用道具

    谢谢你的分享,学习了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4-5-14 14:06:1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harlenedavid 于 2014-5-14 14:08 编辑

    再说一个,几乎所有的求职表里都有这么一栏:本公司有你认识的人么?什么关系?谁?

    我想这么普及地把这些放到求职表里,总是有原因的,如果有认识的人在本公司,和没有,区别总还是有的。

    我说的这些都是普通的职位,也许高级职位,又有其道道,但不管怎样,作为普通人群,也许大多只能在普通职位上。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4-5-14 14:16:37 使用道具

    话说我妹妹,我妹妹在杭州,她儿子在杭州读4年级,从幼儿园中班起就学围棋,孩子喜欢手工,也报了手工拼装乐高机器人的兴趣班,但到了3年级,就停了,开始专攻奥数,目前已经取得奥数多项好成绩。

    我妹妹开始是陪着孩子一起上奥数,为了节省孩子的时间,都是在家自己辅导(这样就省了奥数上小课的时间),也很辛苦的。

    那在国内,就得这样了,这是主流,奥数不行,择校就难。

    人只能适应主流,并努力去做好。

    我妹妹设计的孩子路线是国内好大学,一路如此付出,比国外轻松留学,结果未必就差。。。。其实谁好谁不好,都很难说,关键还是在过程。
  • zmhui_wuhee

    2014-5-14 14:22:50 使用道具

    入乡随俗。喜欢楼主的文字,也喜欢楼主的育儿思想。为孩子付出这么多心思,真不容易!
  • wxy2008

    2014-5-14 14:35:53 使用道具

    看到楼主的经历,想起当年在美国认识的一个陪读妈妈,听说原来国内工作很好的,一个人在美国实验室打工供女儿读书。当时没有小孩,真是想不通她为什么要活得那么辛苦。现在有了孩子才能理解,虽然没有给孩子设计出国的路,不过如果我女儿将来真的要出国读书,估计我也是会来陪的~
  • yy_8015182

    2014-5-14 14:59:09 使用道具

    尽管由于经济原因,我们不打算这么早送孩子出国。但楼主的育儿理念,在国内养孩子其实也是有收益的。
  • colorfulfish

    2014-5-14 15:10:54 使用道具

    这个妈妈看来很感慨,,,字里行间能感受到这个妈妈的积极向上,,,还有看到大家得过且过焦虑,,,

    给了我们很多平时想做,,却不知道怎么做示范,,,
    也得到很多启发,,,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都是LZ所说的那种妈妈,,

    最可怕的是,,还已经成为习惯,,,,

    需要这样的正能量,,,
    谢谢你用心分享,,,,
  • jishhong

    2014-5-14 15:16:02 使用道具

    好贴,对于国内妈妈的教育观也是一种冲击。喜欢楼主的价值观与育儿观。
  • maggiesun0393

    2014-5-14 15:44:05 使用道具

    您对孩子的教育理念非常赞同,好贴!
  • 阿春1008

    2014-5-14 16:04:32 使用道具

    我建议你也写一本书,叫“加拿大陪读的日子”,相信一定很畅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rainyjewel

    2014-5-14 16:37:30 使用道具

    楼主的帖子成为热帖绝非简单。我很赞成你的话,陪读,陪学不是做做家务花钱那么简单的。
  • shelley456

    2014-5-14 17:05:23 使用道具

    收藏,学习了很多育儿经验。
  • anita_suen

    2014-5-14 19:53:57 使用道具

    顶好帖学习了
  • 开心的爸妈

    2014-5-14 20:13:34 使用道具

    祝福你和你的儿子!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4-5-14 20:26:53 使用道具

    yy_8015182 发表于 2014-5-14 14:59
    尽管由于经济原因,我们不打算这么早送孩子出国。但楼主的育儿理念,在国内养孩子其实也是有收益的。

    我所看到的,最后能有份不错工作的,倒还是我们一些技术移民,虽然语言、年龄没有优势,但肯吃苦,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分人有了专业工作,买了房子,生活也相对安逸,当然也有很大部分的技术移民一直在干体力工哈。

    留学生最后留下来的,至少我没见到几个工作各方面很优秀的,能把身份办好而留下来,已经算不错了,或者我见识也有限,来的时间也不长。
  • 瑞希妈

    2014-5-14 20:30:05 使用道具

    非常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