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欣然妈 于 2015-2-16 20:56 编辑

在中国生活,却能将英语学成母语,汉语反而是外语,这样的孩子,我见过,而且不止一个。最接近的是有次我孩子跟那个孩子一起坐车回家碰上了,我家的平时说话都是汉语,不料想人家只说英文,我家的估计有点不示弱的劲儿,也开始吐英文。那时我孩子五岁多,那个孩子六岁多。俩孩子英文来英文去,叽里呱啦不停地说,引一车厢人侧目惊讶。后来偶然又听见那孩子的妈说了一句,有外国人跟孩子说,说点汉语来,我们也学几句,孩子不肯,一扭头说,我不喜欢说中文。当然这句话也是用英文说的。
我有两个担忧,一是除非孩子一家很快就迁居欧美澳大利亚等国,不然今后在中国上小学怎么办。二是这样的将英文学成母语,中文反而不怎么样,那不是将二语儿童学成了一语儿童了吗?都说国际化的孩儿们语言种类越多更好一些,接触到更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文化,开视野长见识,但在国内生活的孩儿却长成了一个美国儿童,多语种的福利反而丧失了。
不过人家孩儿妈可不这么认为,我见到的这些将英语学成母语的孩子们的妈妈们一边吐槽自己的孩子说汉语如何词不达意,一边让人感到她们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和傲气:在国内生活,将英语培养成孩子的母语,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儿也。
哈哈,我想我是妒忌了,因为我孩子英文没到母语级水平。不过我可以自我安慰的是,孩子中英文同步发展,可以在两个语言世界里徜徉浏览那么多美好而有益的东西。我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数据库,碍于人本身的能力掌握多种语言数据库并不现实,但是能有那么两三项比较熟稔,那这两三个数据库的内容将给孩子们的人生带来更多有趣有益的东西。损失任何一种,尤其是最易得的中文数据库,太可惜了。

补充几句:
有几多人说我先吃萝卜淡操心,哈哈,so funny,敢情爸妈网现在评论任何人的教育都是禁区了。都只能发自己的经验了,别的孩儿别涉及,涉及了就是罪过。
另外,说各有各道儿者,我仅仅是为这些孩子感到可惜的是丧失了掌握多语种带给人生的福利。来爸妈网的同志们大都是自己家孩儿英语能学好,这个英语能学好的语义之外,有一个隐含的意义,那就是,汉语因为是有语言环境,孩子们的不会太差,这样培养出来的是多语种的孩儿们,这种多语言带给孩子们不仅是以后工作上的,而且也给孩子们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即使都已经可以研究莎士比亚了,但内心却没有几首中国美好的古典诗歌回荡在心头,我认为这是中国孩子们的一种精神损失。既然在国内从小生活那么一段时间,何妨利用环境锻造一个中英文同样出色的孩子呢。
八版
1522 查看 14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zxb0588

    2015-2-15 11:02:27 使用道具

    可怜的孩子呀,爱虚荣的家长,可悲
  • snipeer

    2015-2-15 11:02:30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angelhelen

    2015-2-15 11:03:29 使用道具

    撇去说这样到底好不好,也难怪那些妈妈按捺不住的狂喜,这在中文环境这么强大的情况下,怎么能将英语学成母语而汉语不咋地呢。。。。除非是双语家庭,否则我真的纳闷怎么能做得到。。。。
  • 猫妈家的虎妞

    2015-2-15 11:14:40 使用道具

    第一,绝对是少数,楼主真是见多识广的人,我就没遇到过这样的娃,只在坛子这类的亲子英语群中见有家长这么声称过。
    第二,绝对是有条件才能办得到,绝不是说我想忽略汉语重视英语就能在中国土地上达成这样的效果。不是一家家长能流利说英语,就是身处国际学校这灰地方,娃儿的小伙们以说英语的为主体,或干脆住洋人区?
    第三,不需为他们担这个心,有这样条件的少数家庭,多半是会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早的可能中小学就出去,迟也是大学出去后在国外谋生的。此外,其实孩子中学习不好考不上一本甚至根本考不上大学的也是大把大把,甚至是多数,不替他们担心,何必为英语太好的娃操这份心呢?走什么样的路的人都有,每人的选择不同,总有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的。
  • 麦穗旺旺

    2015-2-15 11:19:53 使用道具

    一朋友家是朝鲜族,在家一直说韩语,孩子上体制内幼儿园了一句汉语不会说,在幼儿园没有人愿意跟她玩,熬了将近一年才能用汉语沟通,我觉得孩子挺痛苦的
  • 晓月雨田

    2015-2-15 11:29:40 使用道具

    条条大路通罗马,各有各的道儿。

    不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前提就是不评价别人家的教育方法。
  • 猫妈家的虎妞

    2015-2-15 11:33:18 使用道具

    麦穗旺旺 发表于 2015-2-15 11:19
    一朋友家是朝鲜族,在家一直说韩语,孩子上体制内幼儿园了一句汉语不会说,在幼儿园没有人愿意跟她玩,熬了 ...

    痛苦或许是有,也或许人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痛苦,不同程度的。所以也没什么。
    记得我看一本亲子教育的书,父母先是带着孩子在美国,孩子英语启蒙不错,然后转战日本去了,结果进日本幼儿园又要学日语,家长还怕孩子学不好自己的母语汉语。我想家长那样各种操心各种费心,也是痛苦的。小娃才适应了一种语言,又来一种,也痛苦的。但痛苦终于还是过去,家长因此发现了孩子早期多语言环境下的语言学习能力,确实强于成人等等。
    住朝鲜区因此熟悉这种语言,这样的无奈条件造成的,或许熬过去了,也是个很好的经历,或许也磨练了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比如说语言调整与适应的能力。
    又提起我弟的孩子了,在家大人全说中文的环境长到三岁,英语可能略有点耳熟,但进幼儿园时除了家长提前教的上厕所之类的必须用语外,基本上听不懂英语,很痛苦,曾哀号着不去幼儿园,说他们不会说“好的语言”——指自己听不懂吧。四五岁时,华人孩子聚会扎一堆叽咕着英语了,这时换大人们听不太懂。长大后英语是母语,中文听说能力过关,当然阅读不行。
    反正我想为孩子创造完全没有痛苦磨练的环境,也未必就是很好的,一切顺其自然,我们尽力而为吧。比如说身处中国,我怎么尽力,我娃还是可能用中文来表达她看的英语卡通……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呵呵。
  • yuyuycc

    2015-2-15 12:20:14 使用道具

    我儿子从小说普通话,家里只有我跟他说普通话,到他三岁的时候我才发现他不会说家乡话。现在会说家乡话了,但是听起来很别扭,不地道。
  • 如烟2008

    2015-2-15 15:42:00 使用道具

    这样的孩子也是很少数吧,我还没有遇到过呢
  • hecoco

    2015-2-15 16:34:44 使用道具

    没有遇见过这样的呢,即便会说也是特定的时候,当母语也太夸张了
  • 卿小云

    2015-2-16 07:51:43 使用道具

    这么说吧。坛子上很多调调,诸如  牛蛙未必快乐,必然牺牲很多。  这样那样的培养(尤其是一般平民无法体验的那种)对孩子是拔苗助长,不该采纳  之类的论调,很多时候都是旁人的酸葡萄。
    能有那个精力、财力的家长,社会阶层多在普通平民之上,不说他考虑就比一般人全面,但掌握的资源、所处的社会位置、视角眼界放在那里,思维狭隘的几率真是比一般人要小得多。
    焉知牛蛙就一定不能全面发展,除非是父母像耍猴一样的拉孩子出来秀,否则何必替人家操心?
  • 高小宝

    2015-2-16 08:11:05 使用道具

    不奇怪呀,小区里很多孩子上国际学校,孩子们在一起游泳、轮滑、踢球经常说英语。着主要看孩子的日常生活以哪种语言为主导。朋友的两个孩子,从幼儿园起就是国际学校,在家喝父母也是说英文,中文能听、说而已,读和写都差很多了。
  • lucy@baby

    2015-2-16 17:13:45 使用道具

    可能生长环境不一样,不过我还未见过这样的
  • hukunbit

    2015-2-16 17:47:45 使用道具

    没有见过这样的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