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书香节,8月14日-20日展期共7天,桐桐妈跑了4次,每次都有收获,分别是几本十几本不等,本来昨天趁着撤展去想收点好的中文绘本,可是很多都被挑选了,剩余的都价格太高,不够经济,只能作罢。于是,整个书香节,桐桐妈的收获为62本原版英文绘本(大多数为翻翻书、机关书)、1本中文绘本,共计63本,总花费714.6元,约合11元每本,桐桐爸说桐桐妈都可以开书店了,基本上,桐桐妈一年之内无需囤英文绘本了,如有特别需要,可以考虑图书馆渠道,如实在不能解决,可以再购买。这次书香节,桐桐妈觉得最值得的是收到了Eric Carle的几本作品,如《 Little Cloud》、《brown bear》、《Slowly, Slowly, Slowly," said the Sloth》,以及《five little ducks》、《jack and jill》等。此次购书主要是在中国出版集团的展位,也有幸结识了该展位的一位负责人,加了他的微信,以后有合适的特价绘本出来,他会联系我,我如有需要,也可联系他找书。
8月23日,读书《five little ducks》更加熟练了,这两天比较喜欢《妈妈买绿豆》,《好饿的小蛇》似乎对她来说有点简单了,她能很完整的和爸爸一起对话把这本书读完,今天读了《阿文的小摊子》,是爸爸主讲,爸爸说感觉一般,看不出喜欢来;《这是我的》似乎有点长,没有那么多的耐心。《菲菲生气了》读了一遍,读到菲菲的玩具被人抢走了要发火似乎感同身受,很投入,整本书也能很耐心的看完,但是看完似乎对整个情节设计不满意,尤其是妈妈读完书问她别人抢走了玩具该怎么办的时候很不爽就把书扔掉了。明天开始换几本新书上来,可以增加一点点难度。中文绘本更新太快,还要不断发掘才行。
读书,这两天进度一般,中文绘本在读的是《阿文的小毯子》、《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不睡觉世界冠军》、《先有蛋》,英文是《who is on the farm》、《numbers》、《jack and jill》。《numbers》有点单纯的教育认知,趣味性不强,不过经过几次读,桐桐到也知道four 后面应该说five了,只不过发音很不标准,只是有那么个意思而已。《five little ducks》读完后桐桐妈也特别留意使用mummy和baby的称谓,不同大小的各种动物都加以区分,还和桐桐一起玩起谁是mummy谁是baby的游戏,并且利用这些方式来读《who is on the farm》,她倒是很感兴趣,能够发现里面藏起来的动物和机关翻出来的动物一样,一直说“一样,一样”。《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能准确说小鼹鼠、鸽子等等动物,拿起这本书问她书名是什么,她便回答“小鼹鼠拉臭臭”。晚上自己给爸爸讲了一遍《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从头到尾妈妈给翻书,桐桐讲解,讲到鸽子拉臭臭的时候她说“噗啦拉了臭臭”,讲到小兔子拉臭臭她说“嘟啦啦啦拉了臭臭”,讲到小羊拉臭臭她说“呼啦啦拉了臭臭”,讲到小猪拉臭臭她说“噗通拉了臭臭”,整本书读下来用了很多个不同的象声词,听得桐桐爸桐桐妈大笑不已,不知道这些都是哪里学的,桐桐妈给她读绘本的时候似乎没有用过这么多的象声词呢!
前几天《five little ducks》读完后桐桐妈也特别留意使用mummy和baby的称谓,不同大小的各种动物都加以区分,还和桐桐一起玩起谁是mummy谁是baby谁是daddy的游戏,并且利用这些方式来读《who is on the farm》,她倒是很感兴趣,能够发现里面藏起来的动物和机关翻出来的动物一样,一直说“一样,一样”。今天一家人一起坐在床上看书,爸爸看《红高粱》,妈妈陪桐桐读书,读着读着,桐桐就对爸爸手里的书感兴趣了,抢过来要读,妈妈告诉她是红高粱,她跟着念了几遍,等睡前还在嘟囔“红高粱”:)妈妈说那是爸爸的书,你不能抢过来,如果你想要,你可以和爸爸拿你的书交换,她听完就拿起自己的《不睡觉世界冠军》(这两天很爱这本,尤其爱里面有很多鱼的那一页)给爸爸说交换。
今晚读书《菲菲生气了》、《不睡觉世界冠军》、、《who is on the farm》、《five little monkeys》、《little cloud》。《who is on the farm》还差一页没有读完就要喝奶,妈妈说读完才能喝奶,结果她直接把书拿走合上说读完了,就要喝奶,桐桐妈只能妥协;喝完奶要求先读《不睡觉世界冠军》,这本书很长也相对天马行空一些,需要想象,不过桐桐接受的还可以,读到黛拉用枕头当小船晃小宠物们睡觉的时候,桐桐开始活跃,抱着妈妈的大枕头摇来摇去走来走去,不小心跌倒了就乐得哈哈大笑,至此开始玩乐模式。《five little monkeys》、《little cloud》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妈妈给粗粗读了一遍,喜欢monkey洗澡和刷牙的情节,看到monkey穿睡衣,用英文问她爸爸妈妈的睡衣在哪里,都能正确指出来,但是一说让她穿睡衣便不干了。玩着玩着自己看到了《菲菲生气了》,认真的坐下自己读,说菲菲生气了,妈妈读到姐姐和菲菲抢玩具,桐桐打断妈妈,自己指着书说“菲菲,姐姐玩一下就给你”,桐桐妈吃惊极了,这是在安慰菲菲么?桐桐妈还未反应过来呢,桐桐自己翻到菲菲爬上树那页说菲菲不生气了,翻到菲菲回家的时候,妈妈说“菲菲回家了,菲菲说···”桐桐接“我回来了”,还自己指出爸爸妈妈姐姐欢迎菲菲。这样自己粗粗的读了一下,合上书,妈妈问桐桐:你出去玩,别人抢了你的玩具,你会生气么?桐桐立刻双手扣在胸前:“这是我的,不给!”好吧!这样的反应也可以~~~不过,你刚才不还在安慰和劝解菲菲的么,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又双重标准了呢?桐桐妈说跟你一起玩的姐姐抢了你的玩具,她们也是会玩一下就给你的,你不要生气哈!桐桐对此不予理会。估计她目前只会把菲菲想象成和她一起玩的小朋友,而不是想象成自己。
8月30日,
粗粗的读了几本书,就开始给他放音频。目前在听的主要是maisy mouse第一集,brown bear,wheels,mr wolf, five little monkeys,five little ducks,the very hungry caterpilier,from head to toe等等,听到开头音乐响起就能准确判断是什么音频,能够找出对应的书籍,并且跟唱每一句的最后一两个词语。虽然之前也给桐桐磨耳朵,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如今的每晚听音频效果却很显著,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每天固定时间固定活动,歌曲曲目较少,重复听;二是听得音频都是最近她在读的书,可能对她理解更容易。
9月2日,今天读书主要都是图书馆借的书籍,这次图书馆借的书大部分比较合适桐桐,也有一些不适合桐桐,这也为桐桐妈下阶段为桐桐选书更加确立了标准。比如《我家门前》借的时候桐桐妈只是粗粗翻了一下,觉得似乎可以,适合桐桐跟读,可是读过两遍就觉得索然无味,全部是句式的重复,出场人物太多太繁杂,没有情节,我发现桐桐现在比较爱看的都是有情节的书籍,如果有起伏她就似乎更投入。再比如《莱尼喜欢蓝色》中说的还是五颜六色的世界才美呀,桐桐对此无感,也不能理解。《自己的颜色》这本书是讲变色龙的,里面有一些抽象的理解,比如必须要自己的颜色,比如必须两个人在一起,桐桐反应也一般。今天读书桐桐都很喜欢,《阿立穿裤子》讲解的时候,桐桐妈的重点不是妈妈做的裤子,而是阿立穿裤子这一行为,主要原因是桐桐妈不会给桐桐做裤子·······看到阿立学白鹭单脚站立的时候,桐桐会拉着妈妈的手自己单脚站立,要教给阿立,学会了泥巴一词。会自己独立讲“小狗来了,小猫来了,小老鼠来了,马来了,牛来了,都来羞阿立的屁屁”看到阿立穿好裤子会自己讲”不羞了,阿立穿好裤裤了”等较长一些的情节和对话等。《你醒了吗》其实在桐桐妈看来和《我家门前》有一点类似,大量的句子,没有太多吸引的东西,可是桐桐很喜欢,或许是以为它是一问一答的,桐桐学会了“因为现在是晚上呀”、“爸爸开飞机”、“你醒了啊”等句子,还会学爱德华去扒开妈妈的眼睛。《等一会儿》比较简单,一下子就接受并能理解。《在哪睡午觉呢》一般般,倒也不排斥。最爱《are you my mummy》和《我想吃一个小孩》。《我想吃一个小孩》是非常经典的绘本,桐桐爸第一次看到很是吃惊,不理解桐桐妈怎么选了这么一本“恐怖”的书:)
《不睡觉世界冠军》这本书给桐桐的读书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桐桐每天晚上和妈妈一起读书的时候都要抱起枕头摇啊摇,一边摇还一边说樱桃猪睡觉了,豆豆蛙睡觉了,霹雳鼠睡觉了,都无法像以往一样安静投入地和妈妈一起读书,桐桐妈真后悔读了这本书给她。
英文绘本阅读总是在磕磕绊绊中进行,机关书桐桐过于关注于机关本身,玩大过于阅读,很多不够夸张的英文绘本又无法找到特别合适的阅读方式来吸引她的兴趣,桐桐妈只能硬着头皮读下去。《are you my mummy》这本很爱,每每看到little bunny 找妈妈,她都要热情高涨的和爸爸妈妈一起互喊mummy、daddy、baby,深深以此为乐。《old macdonald》这本书是音乐书,之前桐桐奶奶跟她一起唱过中文,所以旋律很熟悉,接受起来很容易,但是读起来就有点累,需要妈妈唱着读,基本这本书是当作歌本来读的,加上睡前的音频,倒是很容易就不停的咿呀咿呀呦了。
因为给我娃读书都是自己挑选的,随机性很强,所以没有适合的固定账号,都是在喜马拉雅上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