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到了,看似好几个群里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每年如出一辙,要不要送,送什么?
要是这送礼,还真挺有讲究,中国这个社会,讲究的不就是人情吗?过节的时候适当表达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是给老师送礼,尤其在教师节的时候可就有点犯难了对吧?
送礼的心态有几种:
一是纯粹为了感谢老师一年以来的照顾、教育,想想这一年老师对孩子的照顾比咱家长还多,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比咱家长还长不是,从常理来讲绝对是应该感谢的,虽然家长交了学费,但是从感情的角度来看,这老师和孩子的感情那可是不一般啊;
二是根据孩子的特质出发,譬如皮蛋型、文静型、体弱型,都需要老师特殊关注和照顾的,这类家长也想趁此机会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以利老师在日后的生活中多费心;
三是随大溜的,你说人家都有所表示,咱铁公鸡啥也不拔,会不会让老师觉得咱太那个了!
这送礼的方式也有几种:一是昂贵型,银行卡,购物卡,上千元,几百元的送;二是礼品型,日常用品,化妆品,投之所好;三十心意型,送花、贺卡等。
所以每年的教师节因为单位的三令五申,基本没有老师敢接受这附加金钱的礼品,但是仍然可以看到一大早幼儿园门口出现的手捧鲜花的孩子们、家长们,那叫一个热闹非凡啊!送的当然欢喜,这份情意表达出去了,接受的也满心喜悦,就像得到情人送的花一样,哪个老师的花漂亮,课余还互相串门比较一下,可是没送的呢、没有收到的呢,终归这心情是不平静的吧!
所以说这个教师节其实是个感恩教育的最好时机,要是想让教师节不带有有商业色彩的味道,如何正确的加以引导是个关键啊!
一是学校的引导:学校倡导什么?感恩教育:感恩教师,感恩教育,感恩友情,感恩大家庭,每个班级可以有不同的感恩教育,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活动;节日来源:对职业的理解与领悟,延伸到职业的范畴,让孩子从小对各行各业有所了解,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加以诠释,譬如引发新一轮的职业体验;如果学校能每年采取不一样的主题,那么每一年的教师节家长就会跟着学校的脚步走,而不再头疼到底要送什么好?
二是家庭的引导:家庭倡导什么?分享,与老师分享一件开心的事情,一个精美的作品,一本热度的书?与小朋友分享一个玩具,一个精彩的游戏?让孩子体会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这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单纯用金钱能够买的来的。
三是社会的引导:社会是个大家庭,如果每个家庭、每所学校都做好自己的舆论引导,社会的风气才会有所改观,大家才会有一样的认同方式。
最后要说说能否把这一天浓缩的表达放在一年当中,譬如发给老师的e-mail,画个老师画,学学老师的发型,和老师共读一本书,让老师与孩子时刻链接,融为一体。
而如果孩子优秀,不管你送不送,老师都会“另眼相待”!喜爱至极!所以家长做的应该是从日常生活的细微角度去关注孩子的成长,热络与老师的联系,真正做到心的交流。如果老师会因为你不送就对孩子如何,那我相信这样的老师实在也没有继续待下去的必要,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也不会身心健康。
对老师而言,照顾孩子,教育孩子,爱孩子是我们的本分,是我们的职业操守,请时刻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优秀老师能让这一天变得更加有意义!
树欲静而风不止,还有两周教师节就要到了,希望不得不还在甄选礼物的家长能有一个好的创意,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这里面一定要有孩子的参与,孩子送的是心,是爱,而不是妈妈购来的物品;也希望还没有想好怎么应对的学校有一个好的活动,让孩子体会爱,让家长体会友情的链接,让老师感觉到职业的神圣!
不希望到那天变成花的海洋,倒是希望爱的长河,滚滚流淌!
经典讨论:
1. 让孩子亲手给老师做张贺卡,这个够含蓄,够真情吧?
2. 送个花够高雅吧,能让老师体会到家长是很了解、体会、重视老师的工作和辛苦的?
3. 送点自己做的食品给全班小朋友分享这个创意不错吧?
该贴已经同步到 乐乐子桐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