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派?习得派?论坛里的2种声音,很热闹。
我家娃小,说不上是什么成功经历,给孩子小的爸爸妈妈一个借鉴吧。
孩子2岁8个月开始听机灵狗abc,每天1个小时多一点,配合书,后来慢慢跟读一级、二级,三级跟读有些吃力,改反复听。那时候我不知道爸妈网,手里没有什么资料,后来换体验的读本,A级低级可以自己读,但是B级自己不会读,跟读录音太快,句子长,孩子不喜欢就放弃了。那时候找到了super why的资源,还有一个什么挺好笑的,我给忘了,说句实话我都听不懂,也没字幕,但是孩子看的挺认真。连她妈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她也就是看个热闹。后来慢慢的找到了dora和巧虎泡泡,这2个很容易懂,算是理解性输入了。一直到6岁以前,我们也没认真读过什么书,孩子就是泡着动画片要么视频,要么音频的下来了,我这么说其实就是大人不负责任,把孩子扔给了电脑和mp3,对孩子学多少并不了解。但是孩子的口语冒的越来越多,在一些机构的体验课上明显好于其它孩子。后来我才知道,孩子可以背诵很多peppa pig,卡由,muzzy,小乌龟学美语等动画内容。
我们真正学习英语算是6岁以后,一年前,当时不知道该选什么书继续,不管动画片还是书籍,存在断档期。于是就开始新概念,这个有视频,有音频,还有书,还配有单词解释,这个书是我喜欢的。本来第一册也挺厚的,觉得可以学一阵了,可是发现孩子几乎每天都在玩,问的时候就说会了,我说会了就背给妈妈听听,哗哗,一课,一课,再一课,确实不是事。偶数课我当时没有音频,但是视频上老师有讲,我就说这个我不会,你给妈妈说说,她说的也不错。总之,第一册书不到3个月就结束了。当时对天气和车、国家这几个点不是很熟,会混,我要求的也不严,以后还会再接触的。那时候也没有感兴趣的动画看,我推荐降世神通,她害怕,不敢看,后来就开始了小叮当系列,以及部分迪斯尼电影,大概40-50部的样子,看什么她自己选。
犹豫再三,开始了新概念第二册,我以前买的书找不到了,后来真想开始,又重新买了1本。说实话,这个对她难,有台阶,我要求的也比较急,跟读一天一课,挺累的。刚开始我对在哪里断句,怎么读也把握不好。所以这3个月多一点的时间,算是我们学英语比较不好的一段经历。但是一遍下来,由一开始的怎么都读不成句到听一、二遍跟读长句子,也算是进步了。很多人质疑我们这种学习英语的方法,我也知道揉碎了,讲细了收获会比较大。但是对我来说不把这件事做烦,能坚持下去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就是以故事为线索,吸引孩子读懂这个故事,并学到一定的知识就可以了。因此度的把握很重要。这段时间是在学前,孩子有大把的时间泡音频,跟读也是在听了一天之后才读,我发现只要她白天认真听了,晚上跟读很顺利,如果没有好好听,在碰上说明性的文章,那就很惨,不理解,词汇和句子都长,要准确读下来也不容易。
第一轮之后开始了第二轮的学习,第二轮还是以听为主,听的很熟了开始自己读,孩子的听和读其实是有差距的,读的时候会有不认识的单词,在第一册的学习中,因为她很容易的背诵了,所以谈不上认真读吧,到第二册她就要认真指读了,碰到不认识的单词有时候要问我这里是什么意思,我说出汉语她就能读上来。(这是我非常不理解的地方,因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很小,跟读就是帮她摁暂停,其它时候就是检查,我最多把课文后面的译文给她读一遍,没讲过单词,也没单句翻译过,就囫囵吞。有的单词用汉语翻译过来很不好理解呢,不是简单的名词,动词之类的)。有的时候我会引导她看音标,找单词规律。长句子我们会拆分,先用最短的方式把这个句子说出来,再一点一点加修饰,比如一个苹果,一个大苹果,一个大的红苹果,一个大的红的甜苹果。其实孩子不一定会,但是碰到有代表的我们会这样拆拆玩玩。还有读错的地方,每次我都会指出的,并给以讲解和纠正,尤其是涉及语法的部分,告诉她正确的应该是什么样,这种不能错。特别说明一下,很多孩子烦读书的过程被打断,会破坏她的语感和思维。最初错的比较多的时候,我是采用录音的办法,孩子尽管读,家长给录下来。读完之后先放正确音频,再放孩子音频,让她找出自己错在哪里,正确的该怎么读。孩子没有找出来的,家长给指出来,哪里错了,正确的应该是怎样。到后期错的比较少,像什么单复数,过去式等她都会自己注意了。在第二轮中有些单词我会讲一下,比如碰到gone我会告诉她她的原形是go,因为什么原因,这里才要变成这样用,就是给她提到过去式、过去分词和原形是动词的三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加-ing的也会讲,这个动词的原形是什么。形容词也会讲原形,比较级,最高级。这些不是考孩子,但是会告诉孩子,有助于课文的理解。还有介词我会讲比如in,at,当课文里出现了的时候我会提醒注意你看arrive in,这里用的是in奥,因为到了一个很大的地方,如果是at我也会提一下,你看后面跟的地方是不是小一些啊。还有文章中的词组用法我会提一下,多念叨2句说这个是词组奥,词组就是要一起出现才行的,如果缺了就不对了。因为不涉及考核孩子的成分,小孩子并不排斥,跟听故事一样的。久了就会有印象。但是这些贯穿在习惯里的学习并不浪费时间,顺带提一下的事。我们的目的还是熟悉文章,读故事。
目前第二轮进行到79课,进度不算快。但是这个过程虽然坚持了3个多月,我认为收获很大,你会发现她在读书的时候自己会注意,有时候自己读错了,马上会下意识的去改,如果这种行为我们一直有保持,养成习惯是很自然的事。节后因为各种原因,放慢了读书的脚步,但是在新一课课文开始之前,我们还是有划生词,还是会指出要注意的地方。听的遍数多了,读的遍数少了,学习变的更容易了,发现错误的机会少了,我不知道这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但是我们的初衷还没变,坚持也没变。
总结一下:过去的一年,孩子还是没找到和口味的电影和动画,就是能让她反复到记不清多少遍的那种。上星期给她听神奇校车的音频,自己听了一天都不嫌烦,我都烦躁的不行了。而且跟我说,妈妈我发现我听英文的比听汉语的理解的还要好,听汉语的有些我不明白她在说什么。汉语的我只给她讲过一、两遍吧,我自己早不记得了,英文的我也听不懂。最近有点时间就在看小马宝莉,我推荐了哈利波特的电影她表示吓到不行,我也没办法。但是不管听还是看,这个过程孩子都是自己自主在做的,家长参与的很少。
读书自己也会读,我看选公主系列,穿越报的比例略高,像培生、泡泡、I can read系列,以及peppa pig等,会拿出来,但是一次看几本,我给收起来之后就很长时间不再往外拿,兴趣不高。
读新概念像是在完任务,这个家长要盯,虽然也读也看,但不是靠兴趣,尤其是第二册。
新概念这套书,我以前没学过,跟孩子一样新开始,但是功课做得没有她多,我很佩服孩子读图的能力,有的时候发现我们娘俩对文章的理解有出入,我问她怎么知道的,她就会引导我看图,我几乎没有看过图的,然后我再好好看看文章,发现她说的是对的。所以也别小瞧了孩子,只要有兴趣,什么都不是问题。学习新概念我还是主张背诵,其实第二轮很多已经是在背了,因为读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好好看书,只要不出错,我也不要求了,就是在多一些时间巩固而已,这个过程可能有点长,最大块的时间就看暑假了。这个暑假倒是不期望学校的集训了,这个到时候再说吧。
我目前的思想还是想带领孩子学完一整套教材,节奏放慢一些,但是不间断。另外也不忽视孩子的兴趣,给她一些自主的时间,做些孩子爱做的事。对于我们家孩子,如果妈妈和她一起学,而不是让她自己学,妈妈只管检查,她是很乐意接受的。因为一起学习的时间,经常会有一些岔开的话题,孩子都是感兴趣的。最主要的是家长要拿出时间来陪伴,只要有家长在身边,一言一行,都注意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孩子都会有收获的。
我再说说我对绘本的感觉,由于自己水平不高,读书会有生词,像我这个人的个性,是一定要弄懂读音才行,因为我这是在教人,而不是自己随便看看。这样对自己的要求高了,我没有那么多时间。还有些书内容过于简单,读了感觉学不到什么;再者很多绘本很薄,可以一次读几本的那种样子,感觉读完了就完了,没有再读的热情,只想一本一本往下读,可是读过之后又想不起什么,因此没了兴趣。因为我自己兴趣不高,所以这些书我们都是在打发短时间的空闲时间。我目前为孩子亲子读书时间是中文,因为我们英文明显时间放的不少,孩子的中文也不敢放松。
孩子还小,在爸妈网这样牛人倍出的地方,做家长的也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前行。别人的经验都是照搬不来的。不管怎么样,选择每天都能认真坚持做的,就是最适合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