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我家是儿子, 男孩子与生俱来的一些习惯,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喜欢逛街,不喜欢唱歌跳舞,不喜欢做任何家务。

2岁多时,看着大人拆洗电风扇时,脸只差贴到大人的手上了;

4~5时,可以坐在别人家修电器的店里玩上一天,能叫出所有电子零件的名称。

给他买的玩具,不是供他来玩乐的,是供他来重新拆装的。

更大一些,他自己可以独自坐地铁到电子世界去买电子零件,买回来不光自己用,多余的会卖给同学,还小赚几毛钱。

小学中高年级,所谓的家里,到处是他的实验室, 到处是他的工作台。进了书城,喜欢看各种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的书,并动手做各种物理化学的实验。

同学的玩具坏了,会找他来修。

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比赛, 儿子经常被除数选上参比赛。

曾经为了做实验,拆烂了我的相机充电器(前几年手机不能照相呀),把我电话坐机话筒里的喇叭拆下来当他的零件用, 新买的台灯也是他的实验品.....
1783 查看 28 收藏帖子 (17)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水晶洛洛

    楼主 2016-6-17 12:50:22 使用道具

    幼儿园4年,没有得过什么高分,

    低年级时也没有得过什么高分,

    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仅有两次数学得了100分. 在儿子一二年级时,语数英很多次没有达到平均分,平均分很高呀,很多次在93~95之间.

    所以,我的孩子在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四年一期,这3.5年里,几乎没有得过什么奖状.

    更的情况是,他坐不住,反正就是嘴不停\手不停\脚不停\脑袋也不停的一个孩子.

    在他小学四年级前,我没有少接过老师的电话, 每一次被老师传讯后,我的心就突突的跳,我和孩子被老师批评后, 我只能自我安慰, 这一点小事,不要再大张旗鼓地批评孩子, 多少次我不得不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接回我的孩子.

    比如:弄脏了同学的衣服,弄坏了同学的书本,上课玩磁铁,.....
  • 水晶洛洛

    楼主 2016-6-17 12:53:05 使用道具

    曾经上课玩磁铁,被老师没收了.儿子回家大哭.求我跟老师说情,让老师还给他. 老师没收时说接下来的一个月上课表现好,就把磁铁还给他.

    我说:你表现好,老师会还给你的.

    我不想跟老师说情,我要让他自己去争取拿回他最喜爱的磁铁.

    三年级,开始用水笔写字,写错了涂得一踏糊涂. 那作业本,那练习册,我看了就想自杀.

    惨不忍睹!

    作文更是一团乱麻,一天下来,写不出100字,说不清一件事.

    直到这个学期,他才跟我坦白,他说三年级一次语文打了67分,他不敢拿回家给我看,一直瞒着我.那是儿子12岁之前的吉尼斯历史记录.

    那时语文成绩一直不高,也就67~85之间. 数学和英语略好一些,但从来不突出.中等吧!

    同住一栋楼的另一个孩子与儿子同班,低年级时,成绩要多好就有多好.

    每次家长会,那孩子就会超级表扬.

    而我的孩子却几乎没有得到过什么表扬.

    小学低年级时,学校有免费的画画班. 因为我下班到家一般是17:30, 而他不学画画放学是16:40, 我希望他学40分钟画画,这样他放学时正好赶上我下班到学校门口接他.

    刚开始两周,就这样安排着.

    过了一些天,儿子说:妈妈,你以后不要来接我了,我画画完我自己回家.

    我相信了,可是没多久的一次,可能是我请假吧,我提前到学校,等到画画时间结束时接他,我却不见人影,打电话问老师,老师说儿子没有去画画.

    原来儿子要我不去接他,就是趁着他先放学我后回家的这个间隙去玩儿了,没有学画画.

    不想学就不想学吧! 我也没有批评儿子.
  • 水晶洛洛

    楼主 2016-6-17 12:54:50 使用道具

    一二年级时,家里有电视,回家就看电视. 我多次发现阻止无效果.

    我把电视电源线收起来,他会用电饭锅的电源线代替.

    三年级,我办了借书证,开始了母子一起读课外书.

    他的兴趣开始转移.

    语文超级差,不敢做阅读理解,不敢写作文. 我硬是陪着他一篇一篇地做阅读理解,他先做完,我再检查给他讲解.

    这样儿子慢慢地远离电视.

    其实小学低年级的阅读理解不难.

    每做一篇阅读理解, 先让他根据问题,再从短文里找到与问题相关的词语、句子。

    我问他:你能不能根据问题从短文里找到与问题相关的词语、句子。

    他有时说能,有时说不能。

    我说:你一定能找到这个词或这个句子,妈妈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儿子就拾起了自信心。

    儿子找到了相关的词或句子,我就接着说,请你上下文联系起来读几遍,然后再试试看能否回答出提问。

    每当遇到难一些,我就再次强调,你再读几遍,你就能理解了。我经常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出来

    我还强调:所有阅读理解题,你不能空在那里,能想多少就要填多少,反正不能空。 我的理由:你写了,老师会根据你回答,多少给一点分;没有写,这一题就是0分。

    就这样,儿子三到五年级,母子做了200篇阅读理解吧。这些阅读理解,一些是我课外要求的,一些是老师课内的家作。


    纠正: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比赛, 儿子经常被选上参比赛。


    经过三到五年级的阅读理解训练, 儿子基本上撑握了做阅读理解的要领.

    他现在是6年级,语文很少低于90分.这跟三年级的67分,还在长进了不少.

    接下来是作文
  • 水晶洛洛

    楼主 2016-6-17 12:58:07 使用道具

    我是学理科的,我自己的作文是很烂的,但是自信还是比一个小学生强。

    就凭这一点点,我相信还是能当儿子的老师。

    现在的很多孩子不会写字呀。

    那么我要求儿子的第一基础:让儿子听写课本内的生字、生词、优美的词语、难写的词语。

    这些全部是来自课本,我会在他每课课本上做上记号,我做了记号就必需听写。

    每次听写,我会根据词量的多少,通常允许他错几个,奖惩的条件:


    允许错4个字, 如果只默错了3个字,少默错的这1个,奖5角钱;
    如果默错了6个字,则超过的2个要罚5角钱一个,一共罚一元钱。

    其它很多情况,我都是这样奖罚的。儿子从不乱花钱,他的钱他可以自由支配。

    在这里,我要讲讲很多家长只会批评孩子,很少表扬孩子. 以前的我,也是如此.

    曾经看过一文,一讲座主持人给在座的家长每人发一张小纸条, 要求家长在纸条上写上孩子的10个优缺点,而很多家长写的尽是缺点没有优点.

    难道你的孩子真的没有优点?


    很多的家长,一味地要求孩子得100分, 低年级的孩子100分和90分真的有很大的差别嘛.

    至少这么多年,我在心里一直认为我低年级的儿子90分,不会比他当时得100分的同学差.

    所以,很多的家长在每一次作业时、每一小听写、每一次背诵都是以100分为要求。

    举例说明:

    让孩子听写10个单词,像我前例一样,允许他错2个;如果没有错,或只错了一个,他可以得奖5角钱~1元钱; 如果他错了3个,就罚5角钱;

    我这样要求我儿子,他心里没有什么压力,他会努力朝80分( 10个对8个)奋斗。


    如果你让孩子听写10个单词,你要求他全对,如果没有全对,他就要挨打挨骂。想想你孩子,他心里压力多大。

    如果是两个孩子遇上两个我和这样的家长。 而孩子听写10个单词的结果都是对了9个。

    那么我的孩子没有压力是去听写10个单词,并且能得奖,他有多开心呀;

    而你的孩子呢,因为10个,他只对了9个,挨了你的骂,他多伤心呀;

    这就是不同的家长。其实结果分数是一样的,但是对孩子学习的促进是不一样的。

    后者是越来越不想学,前者是越学越有劲。


    一个班50人,为什么有50个不同成绩的孩子,那是因为50个孩子是不同的家长

    接下来讲作文.

    会写字词了,就要会造句.男孩子对句子的逻辑能力真的差(不光是现在的孩子,工作上,很多男同事的表达不清的文字文件也比女同事多).

    好吧,我就对儿子说:

    小学的作文,先把句子写通顺了,没有离题,标点符号用正确了,没有什么涂改,

    所有的作文,最好写你亲身经历过的,写出你当时的真情实感.

    达到了这些要求,基本上不会扣多少分的.

    儿子基本上达到了这些要求,所以他现在作文得不了高分,基本上也不会扣很多分.

    作文怎样写得形像具体呢.

    我印像中最清楚的我初中语文老师讲过的一个笑语,我们的老师同样批评我们的作语文干扁扁,读了泛味:要你们写一个孩子是一个好吃鬼, 你们就只会写"他很贪吃呀,他很贪吃......"

    "那一天,一颗糖掉到地上的鸡屎里,他马上捡起来塞进嘴巴里" (在我上学年代,农村老家到处散养鸡,地上鸡屎到处有)

    然后,全班同学哄笑起来。

    如此,我们就明白了"那一天,一颗糖掉到地上的鸡屎里,他马上捡起来塞进嘴巴里"  比"他很贪吃呀,他很贪吃......" 要生动形像很多。我们要写前一句,而不要让后一句出现在作文里。
  • 水晶洛洛

    楼主 2016-6-17 12:59:46 使用道具

    平日我做饭菜,一般会讲究配色的。 特别是来了客人,会把菜配得很漂亮。

    比如,我要我儿子写: 丰盛的晚餐  (以后书名\题名,不用书名号,因为我电脑打出来的总是丢失了.

    刚开始,儿子也只会写流水帐,就不知道丰盛在哪里,也不会描写各个菜.

    我要他描写: 爆炒鲜尤鱼

    白色的鲜尤鱼,被妈妈切成小小的田字格,一个个的田字格拼成一起,炒熟了就卷成了一个小小的话筒,配上紫色的洋葱 红色大泡椒。 好大一盘爆炒鲜尤鱼,白的,紫的,红的,让我见了直流口水。趁着妈妈端着尤鱼上桌转背的当儿,我忍不住偷偷地用手捏一块快速地放进嘴里。

    如果孩子能这样写出来,那么这一盘菜就被儿子写活了。

    这样要求孩子写作文,孩子感觉不难。

    至少有信心写出来,不再为了凑300字、400字发愁。

    儿子刚开始写作文,一想到要写几百字,那个愁呀。

    我说:你别愁,把一个个细节,像妈妈跟你说的一样写清楚,你的字数很快会够了。

    从此,儿子不再为了凑字数而凑字数。

    从三年级开始,儿子的兴趣在转移,现在电视不再是他的爱好.

    他现在的爱好:广泛阅读+ 各种物理化学实验

    这学期的一天,我检查孩子的练习册, 要求填空  ) 天(  )地,

    就是要求填写 "  X 天 X 地 "的成语,发现儿子空在那里没有填.

    我说你不懂的,就查成语词典嘛. 儿子说:不用了,妈妈我找一个笑话你看.

    儿子快速准确地找到一本笑话书 ,并翻到那则笑话(我现在家里课外书+工具书+课本共约450本,以后再说明这些书是如何来的, 存放在玻璃书柜里,玻璃书柜的书没有编码的,课外书是没有规律排放的)
  • 水晶洛洛

    楼主 2016-6-17 13:00:42 使用道具

    我的姐姐

       这是一次即席演讲,题目是抽签,小明抽到的题目是:我的姐姐.他的一段开场白就吸引了很多听众.

    我的姐姐看见零食欢天喜地, 她找起东西来翻天復地,找我借钱总是求天拜地,失恋了哭起来惊天动地, 现在她终于出嫁了,我谢天谢地

    就这个笑话,儿子很快记住了这五个成语:

    欢天喜地,
    翻天復地,
    求天拜地,
    惊天动地,
    谢天谢地

    并且教我了记住了

    因为现在家里的课外书很多,各种课外书都有,儿子一有空就看书,电视就凉拌了.


    前天要儿子给我买蛋糕,结果儿子买回来的是面包,他居然还说他分不清蛋糕和面包.

    我就笑着说:你这么大了,还分不清蛋糕和面包,我得从一楼跳楼去(现在住的是一楼店面里)

    儿子说: 我要用薯片割脉去.

    我说:我得买一块豆腐把头撞上去.

    儿子说: 我得用一根面条吊颈去.

    说完,母子俩一起哈哈大笑起来(其实儿子的这些,也是笑话里学到的)

    很多家长总是愁让孩子读什么样的书.

    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书,不是黄色书籍, 孩子乐意接受的,就是好书.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只要他乐意读书,他自然会要求读更高难度的书.重要的是让孩子爱上书。

    不要强求孩子读他不喜欢读的书。

    了解自己的孩子很重要,正确引导他很重要,不要因为你是家长,你可以强制要求你的孩子去读他不喜欢的书。

    我知道我儿子根本不喜欢读那些生活中琐事的作文。但是他喜欢科学,喜欢幻想,那么我最初去书城就帮他找的是:科幻作文


    他回到家读得津津有味,写起科幻作文,纵横十万八千里.
  • 水晶洛洛

    楼主 2016-6-17 13:05:05 使用道具

    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让孩子跟着兴趣学习,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

    很多家长,让学习和生活脱离了。

    很多家长总是说我很忙。

    这些不是借口,主要是没有用心让孩子在生活中和实践中学习。

    从幼儿园开始,我注意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

    带他去荡秋千,荡秋千时,我会和他一起背诵幼儿园的儿歌:

    一上一下荡秋千,

    好像鸟儿飞上天,

    好像鱼儿水中游
    .....

    带他去玩滑滑梯时,我会和他一起背诵幼儿园的儿歌:

    滑滑梯,滑滑梯

    你先我后.....(现在不记得后面几句了)


    儿子2岁时,让他根据图片认识水果,菠萝总是记不住:

    我就买一相菠萝回家,亲自削皮,切好泡盐水后,给儿子吃了.

    经过这一次,儿子深刻记住了菠萝.

    儿子四五岁,要吃什么零食.


    我的要求,你要会算这题目: 给你5元钱,买一支2元的冰淇淋,店主得找回多少钱。

    算对了,才允许买这个零食,否则没有吃。

    并且要求儿子自己去买。大一些就更难一些

    儿子在幼儿园时学了关于信,信封. 这个网络时代,让儿子理解还真不好理解.

    好吧,母子OUT, 抽了一个时间,让儿子事先画一画准备寄给他爸(那时他爸在同城),再带他去了邮局,买了信封和邮票,让他自将画放进去,贴好邮票.

    我代他写了收件人姓名和地址.

    写姓名时,他说写"爸爸"收, 我就跟他解释很多人已经做了爸爸,倒底是哪一个人的爸爸收呢,这个人的爸爸叫什么名字呢, 告诉他一定要写爸爸的名字,不能写"爸爸"收

    这样一经历,比你给孩子口头讲解信好多了

    很多家长在发愁(我非老师,但我做过晚托兼职老师)


    我的孩子不知道做这个数学题:

    小明从A 站上公交车,经过B C 两站,到达D 站,他一共从了几站公交车?

    这是二年级数学题,真的有很多孩子不会做.

    作为家长,当你带着孩子外出坐公交时, 你可以让孩子走在前面,提醒他做这样的题,那么当他在数学中遇到这样一题时,他会回忆你带他坐公交车的情景,很快明白上车的第一站是车子是没有行驶距离的.

    小明从一楼跑到四楼用了6分钟,那么他从一楼跑到六楼用了多少分钟?

    这也是小学二年级的题目。

    那么作为家长,你可能一个劲的给孩子讲解,我们所讲的一楼一般是不用爬楼梯的,你再怎么讲解,孩子心里一片茫然.

    而我只是和我的儿子一起在从一楼跑到六楼。

    一根木头,锯成4段用了12分钟, 锯成6段要多少分钟?

    二年级数学题,难坏了许多孩子.

    好吧,我对儿子说请你将橡泥动手切一切,再在旁边引导他如何理解:

    切2段,只要切1次
    切3段,只要切2次
    切4段,只要切3次
    切5段,只要切4次
    切6段,只要切5次

    儿子马上领悟了这道题的思路

    朋友,如果你家里没有橡胶泥,可以用面条代替,可以用面粉搓成条代替.

    记住每一个细节,让你的孩子动起手来.

    前面提到过了,我儿子是手不停,脚不停,脑袋不停,他是很乐意做这样的实验的.

    二年级还有很多与生活相关的题目:


    汽车上的里程表呀,

    家里的水表电表呀,

    ......

    这些孩子就是不明白所以然. 当你遇到这类题时,让你的孩子参与到生活中来.

    一双袜子多少钱,一条裤子多少钱,是连线题,同样很多孩子不知道裤子的价格一般是高于袜子。

    那么当你给孩子买衣服时,让孩子学会买单。

    不要生硬地教他。

    带孩子坐阶梯式电梯时, 上升时,我就会在电梯上步行,告诉他: 我现在速度= 电梯的速度+我步行的速度

    这样儿子很快理解了:顺水行舟和逆水行舟的速度问题.

    四五年级时,我儿子经常做成各种小风扇,小灯泡(按物理实验做出来能发光) 等产品卖给同学. 这些产品一般需要小电线\电池\开关\马达等电子零件,他自己去买\组装,然后卖给同学

    所以,儿子比我忙很多.

    引导他读一些简单的笑话\脑筋急转弯\科幻小故事

    课外阅读,尽可能读孩子喜欢读,现在推荐家长们让孩子读一些能容易引起孩子读书兴趣的书:

    漫画笑话幽默故事(有些幽默故事也比较长,可以根据孩子大小引导)

    脑筋急转弯;
    阿衰全集;
    疯了!桂宝(这是一系列)
    淘气包马小跳(这是一系列,作者杨红樱,此作者的书很适合小学生的口味)

    倒过来看的是猪
    我不是笑话我是寂寞

    这一些比较适合低年级,不太爱看书的孩子的口味.

    儿童文学,  也写得很合孩子们的口味,这一系列的书比较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生.

    刘墉写给孩的成长书,这一系书,很值得家长们一看,最大的特点:他的实例来源于生活,简单通俗与生活贴近.

    说话的魅力

    学会爱

    每天进步多一步

    不要忘了你的爱

    靠自己去成功

    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

    以上都是刘墉写给孩的成长书.我读过的这些书是我儿子推荐给我读的,不是我推荐给儿子读的.


    强烈推荐家长们去买这本书: 聪明孩子最爱玩的550个智力游戏

    这本书原价36.8元,如果在网购的话,7折左右吧,我不记得了.

    我陪儿子在书城借过很类似的智力游戏的书.借到这本书后,我就在网上买下了这本书.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包括了小学生的一些语文英语数学知识, 很有趣.

    比如,关于标点符号的小故事: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像"的\地\得"的用法区分

    巧记唐宋八大家

    等就不例举了
  • 水晶洛洛

    楼主 2016-6-17 13:07:15 使用道具

    我儿子现读的课外书不少于300本了。最主要是先引导孩子爱读课外书,爱上了,就不需要你花太多的心去引导了。

    儿子读的书各种各样。古今中外的,名人励志的,破案逻辑推理的,益智的,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的,理财的等等真的很多,漫画笑话.

    现在一般是他推荐书给我看,不是我推荐书给他看.

    现在我儿子6年级, 在学校就课本知识, 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是:语93,数100,英99;

    这学期的期中考试:语94,数100,英97.5;

    我儿子低年级时数学很难拿100,反倒6年级时拿过很多次100了.

    今年参加了很次数学竞赛,我也没有时间管他,只有希望杯全国数学竞赛是三等奖,深圳赛区一等奖.

    本周六儿子又要参加科技比赛了

    我孩子的情商不高,这方面我想了,我得先改变自己.

    接下来,可能给大家讲讲培养孩子财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男孩子长大了一定要会赚钱.

    情商和财商,对于一个人很重要很重要.

    四疯愿夜一,

    试着让孩子动手拆开一个玩具,并让他组装起来,并给他一定的物资奖励。

    对于孩子喜欢读的书,同类的书,有低年级版(注音版+彩图),有高年级版(无注音,配黑白图)。当他爱上这些书后,你可以试着让他讲给你听,你要当他很好的听众和评委。

    孩子与他的同学会有交流沟通,他们相互之间会炫耀他们最近读到的好书,卖弄自己仅有的那一点知识。对于他同学读过的好书,他也很想去读这样的书,并设法去读到这样的书。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了的兴趣会持续下去。

    所有的孩子,有一个最大的心里特点:渴望与比他大一些的孩子玩。

    做爸爸妈妈的,当你的孩子一岁时,眼睛会跟随2岁的孩子转;当孩子2岁时,路还走不稳,他会粘着那些3、4岁的孩子,他眼里却无视1岁半的孩子;当他3、4岁时,他会因为那些哥哥姐姐不和他玩感到很伤心......

    在扎堆的人群中,你会发现小孩的眼光很快能找到与他年龄最接近的小孩,并尽可能一起玩。

    你的孩子一年级时读的课外书是注音版,你根本不要担心,而愁他到了5、6年级还会读注音版。

    年级更高一些,孩子的心里根本不会满足低年级版的这些课外书了。他的心里需求提高是来源他的知识在提高,并且同时他一直在努力接触比他更高一些年级的孩子的知识。

    语文, 对于中国的孩子,高考是很重要的。未来几年的高考,语文的分数比重会比英语数学要高。


    并且我认为:数学英语,后天的努力可以快速提高;


    但是语文, 可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 语文一定要从小积累。

    而对儿子,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所有课本内的生字、生词、优美的词语、难写的词语,我全部按课本听写了的。

    小学课本每个单元后的语文园地的知识是重点,一定要达到能默写。

    所有的古诗文是要求默写,包括作者名字,朝代,注释。 写作背景,诗的意思,孩子必需对课本这些知识了解得非常清楚。

    高年级,有简短的文言文, 文言文和古诗文,我对儿子是同等要求的

    小学生语文,作文、阅读理解、基础知识,如果能达到我以上所说的这些,不会差到哪里去。

    作为家长,你必需亲自把关,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篇阅读理解、每一篇作文。

    这需要你持续几年的努力付出,特别是一年级到四年级,我真正感到带孩子轻松一些是孩子这一年。

    我儿子低年级时的很多习惯真让我抓狂:

    吃饭,无论吃什么,慢得可怜,一餐饭,基本是2小时,一顿早餐至一小时。其实现在吃饭也很慢,当然比以前快很多了。


    作业涂改无数,经常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涂改,特别是三年级时,我看了真的想跳楼;


    写作业,拖三拉四,一边写一边玩,经常4小时都完成不了这些作业;


    为了逃避作业,我儿子经常故意把课本作业什么的不带回家;


    要背的语文英语课文经常背不下来,老师留堂让他背,只要老师去另一个教室了(一个老师经常带2个班),我儿子就趁机溜回家了,然后我就接到了老师的投诉电话。

    有很多次第四节课,老师要求作完多少作业才允许回家吃中餐,前20分钟他就在那里玩,说话+小动作,下课了一半的同学作完了回家了,他呢则留在学校写作业。我总不见儿子回家吃饭,急死了,打电话给老师了解WHY,原来如彼。

    学校发的放假通知,安全通知,防骗、家长会通知,等等什么要家长签名的,他经常忘记给我了,或者我给他签名好后,他就乱放了,找不到了。


    下雨天,雨伞只记得带过去,回家时不下雨,雨伞也就扔了,我都不记得他扔了多少把伞了。

    对于作业涂改,我也同样是用钱来奖罚的。


    几处涂改,不罚钱;超过这个数量,就要罚钱了。


    我跟他讲得很清楚:这道题, 你没有做对,我不怪你,但你不能把作业涂改成这样丑,你可以用两横线或两斜线划掉不正确的,再在旁边写上正确的。不要涂成一大片黑的。


    我问他:这个要求你能做到吗?


    儿子慢慢地就纠正了这个坏习惯。

    朋友们,

    生活学习中的很多细节,请你不要代替孩子。

    当你检查发现孩子作业写错了,你要做的,指出这一题错了,但你不要说出错在哪里,让他自己一字一字地重新读题,最好让他用手指指着字一个一个读下去,他会晃然明白错的原因。

    做阅读理解也是如此,让他先快速读短文,再根据问题, 找到问题相关的词语、句子,再要求孩子多读几遍,孩子就能理解。

    这比你代孩子读题读短文效果要好很多。


    久而久之,会形成习惯,注意力会提高很多,作业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不要给孩子分数要求,比如,你这次打了85分,下一次一定要得90分哟。不要总是这样提醒你的孩子。


    而是要求孩子:

    你看,这一次作文,你有15处涂改,在下一次的作里,你能减少一些涂改吗? 尽量只有12个,可以吗?(当他能达到只有12处涂改后,你又要求只有8处涂改,依此下去)

    当你检查孩子的试卷时,你会发现很多分数丢得可惜很心疼:

    比如,从短文里找词语(成语、近义词、反义词),孩子找到了这个词语,但是抄到填空处,会少写一个字或写错字。

    像这样的题,你肯定相信孩子智商没有问题,就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字或少抄一个字上去。

    那么你要做的,首先肯定他会做这一题,并且告诉这种分一定不要再丢了,孩子也会承认他会做这题就是没有抄对。


    我总说:你找对了词语,而把词语抄错了或少写一字了,多可惜。 抄很简单吧,不难吧,下一次能做到不抄错,行不?

    我这样的要求,对于儿子不算高的,他能接受下来。
  • 水晶洛洛

    楼主 2016-6-17 13:10:07 使用道具

    儿子三年级一次多音字组词: 少,

    他组词:

    多少

    少爸

    我噗哧一声笑了。我心里清楚他要组词“少爷”,儿子听到我笑问我笑什么,我说你把“少爷”写成“少爸”了,儿子还在坚信他写的就是少爷,我就让他自己看他写的作业。

    这就是我家少爷。

    月夜入凉心,

    是的,我很支持你的做法,如果孩子会默写了,也不必抄多少遍了。

    但是要求他的书写一定要工整。

    说我小其实我不小,


    尽可能每天抽空陪一下孩子,陪着她一件事做完再做另一件事。

    如果她正在专注地做一件事,你不要因为快开饭了、吃牛奶吃水果了而打断他。

    我是急性子,我总是发现我很多次打断了儿子正在做的事情,这反而不好。有时,我把原本可以稍后做的事却提前说出来,儿子以为马上要做,结果呢儿子正在做的事打断了,马上改做我要求做的事了。

    其他的家长,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呢?

    要尽可能给你的孩子减负,不要给你的孩子加负:


    现在的孩子也很累。孩子作业写得不好,不要动不动罚孩子抄5遍10遍的。我小学时,我的老师经常用这一招。现在的一些老师,还在用这一招。这里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我对老师这样罚学生很不理解。

    我也会罚我的孩子。罚孩子的目的不是抄多少遍,而是让孩子记住这个词,孩子抄1遍或5遍或10遍,如果你的目的达到了,那么孩有权利选择抄最少遍。

    像听写词语,听写单词,对于记熟练了的,不要总是让孩子来记,把第一次默写错了的,做过特殊的记号,再次要求孩子时,只记原来错了的就行了。


    我们老家有一句土话:剩饭炒三次,连狗也不吃! 一个很熟练的知识点,让孩子重复去抄,孩子累不累呀。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多玩一会儿。

    他写作业时,我总是强调:写作业时就是练字,不要想着只有练字时才是练字,如果妈妈每天增加一项作业练字几张,那么你的作业量更多。

    以前,我儿子总是想多玩一会儿,所以,字会写得很草很乱。

    我火了时,我会罚他重写一遍。

    我会他沟通:今天这个作业,如果第一次你写得很工整,那么就不要重写了,应该有更多的时间玩,而你为了节省时间,第一次写得很差,结果写了两遍,反而没有时间玩了。

    经过多次这样,儿子对作业的态度认真了许多。

    对于孩子一些书写的错误,像a U 不分,像0 6不分。

    很多次,我也强调甚至骂他,不管用。

    而管用的是把他叫到面前,把旁边前后左右的字遮住,让他认识并读给我听,这时他自己也不知道是0 还是6了。

    再接着问他:今天你来当老师,如果这是考试,你会不会给这个学生分数。

    儿子揺头。

    我再接着说:如果你当老师,要教两个班,85~100人,你会不会拿着作业或试卷一个一个去问你的学生“你这个是0呀,还是6呀?”

    儿子又揺头。

    我继续:那么这道题,你以老师的身份给你自己打分吧。

    儿子说:0 分

    这样儿子再也不跟我狡辨:我写得对呀,老师会猜得到应是0(应是6)呀!

    而以前,儿子总是要跟我来一长串的狡辨,总有一堆的理由为他自己辨护。

    现实中很多男孩子的书写,让老师看了抓狂:

    像a u 不分,

    像h n 不分,

    像0 6不分,

    小括号“(” 与cm 中的“c” 不分,这个,我儿子现在还没有纠正过来

    还有己、已、巳、由、田、申等很多汉字不分的。

    ......

    太多这样的例子了。

    在我儿子上幼儿园时,老师总是会对孩子布置作业,读XXX 儿歌10遍。过两天,又是同样的作业,同一首儿歌读XXX 儿歌10遍,......


    并且还要家长签名“已读10遍”

    而我总是会把这样的作业改为:请你将儿歌里的汉字记熟,要认识这首儿歌里每一个汉字(幼儿园不要求会写这些汉字),并且能流利地背诵这首儿歌。至于你要读几遍不是重点,会认字了,会背诵了,就OK.

    儿子在老师第一次布置这个作业时,儿子会达到我的要求。


    那么在老师第二次布置这个作业时,我就会免了儿子这个作业,很大度地签名“已读10遍”。

    所以,儿子很多时侯信任我,知道按照我的要求会省掉一些额外的作业:第一次读10遍,可能减少到只读5遍;能背诵了,会认字了,可以免掉下一次的作业。

    如果按照老师的要求读10遍,过几天再读10遍。


    那么孩子会读睁眼瞎的书。 这是我们老家土话。其结果,孩子只为了完成读多少遍。  什么叫睁眼瞎呢?简单理解:会读会背这首儿歌,但是不认识这首儿歌里的字。

    你们不要觉得很奇怪。我就真真切切带过一小男孩,现在是二年级,能背儿歌,但不认字,他是很严重的注意力分散多动症,现在他一年级很多字都不认识,数学题就不会读题。并且我尝试教他认字:子、女、也、她、好, 我教了两个月,她和好这两个字,他还是分不清楚。

    一旦习惯形成了,你就很难改变。

    台灯811,

    先不要当面对孩子说90分难考,连家长老师都说90分难考了,你们的说法会把孩子的信心吓退的。你要说的,来我们一起分析试卷,看看哪里丢分了。 认真分析,问他是否有可能再争取多得1分或2分呢。让孩子充满信心去争取更多的1分,或更多的2分。


    把孩子平时的作业和考试找出来,找到失分的重点。

    每周让他写一篇作文, 他写作文前,你把写作的要求提出来,先例提纲,字迹工整,语句通顺。然后,你帮他修改。

    关于阅读理解,最好买一本阅读理解书来让他练习,每篇要给他检查,并讲解。

    阅读理解,很多情况下,我儿子会有这样一些情况:同一小题,有2个小问号(题),往往他答了前者,扔了后者。

    回答的内容,没有答到要点上,答多了内容,或少答了内容,反正就是不够滿意。


    再有,懒, 还是懒。 比如那个答案是一句很长的话,从短文里已经找到了,就是不想完整地抄上去,少写一部分,偷工减量。

    其实一开始,我没有期望将来孩子成绩能达到前几名、得什么什么奖.

    并且现在的这个成绩,也不代表将来的成绩,学习要持之以恒

    而我一直很抓孩子的学习,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成绩不好,会被老师抛弃,而孩子那颗小小的心受不了这么大的创伤. 进而怕到了初中高中跟不上.

  • 水晶洛洛

    楼主 2016-6-17 13:12:52 使用道具

    说说我儿子小学遇到一个语文老师,听说这老师是校长的红人,关系硬,又是教导主任,以前一直是教六年级的。

    我儿子小学6年,她却教了3年:三、四、六年级。她教我儿子时,是第一次教三年级,她一直用教六年级的要求来教三年级的孩子.

    前面说我儿子三年级语文一踏糊涂,我偶尔打电话问这老师,从来没有好脾气地接过我电话。三年,其实我才打过两次电话。

    在课堂上批评我儿子,把我儿子批评得体无完肤。儿子回到家,求我不要再给这个老师打电话了。

    儿子请求我不再打电话给那老师的那口气,真的好可怜!从此,我真的不再给这老师打电话了。

    只是我对儿子说:老师骂你,是说明还关心你,说明还想挽救你想帮助你。

    多次开家长会,家长们碰头,都说这老师架子太大,反正家长们的意见很大。

    给班主任提过这位老师的意见,班主任的回答:她是我们的领导,你们家长能忍而忍吧,我也不好直接说的!

    我儿子小学六年,估计这位老师损他自尊心太重,打击他太重。


    特别是儿子请求我不再打电话给那老师的那口气,真的好可怜。


    我是穷人,我也不会用送礼送钱的方式去讨好老师。


    我跟儿子说的是:如果你成绩足够好,每科老师都喜欢你的。

    这件事,说明我儿子当作差生,多被老师瞧不起。作为家长,孩子在这个时侯,需要的不再是你的责骂,而是你的关心,而是需要你陪着他将这一门功课提高上来。

    接下来的另一件事,让儿子明白当作优等生,又会被学校多么器重。

    现在正是儿子小学升初中申请学位的时侯(上一周已递交资料)。儿子就读的小学在2013年开始有了初中,如果儿子在此读初中是这里的第三届初一新生。

    在小升初申请学位前,班主任会向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了解家长的意向,会报名哪所初中学校。 如果知道不是报名本学校的,班主任会跟孩子和家长做思想工作,希望好成绩的孩子留下来。

    4月下旬,我儿子数学希望杯成绩揭晓:全国三等奖,深圳地区一等奖。我跟他班主任说我得把孩子的毕业生登记表的获奖情况改一下,将我儿子这个最高得奖放进去。

    当天下午,我再次接到班主任的电话劝我儿子留在本校读初中,希望我儿子的第一志愿填本校,我不为所动,很快班主任动员校长给我打了电话,还是劝我儿子留在本校上初中。

    但是我们主意已定,不会改变。 我也跟儿子说:初中或许好的学校会录不上,我们要以一颗平常的心面对,努力过了,就不会后悔。

    很多的家长说:我不太在意孩子的成绩,只要他过得开心快乐就行。

    其实人的一生,过得幸福快乐与否,并不是当初成绩好的,将来就一定快乐。每一个人快乐的定义是不同的。

    只是我想说:作为儿童时期的孩子们,成绩好的,相比成绩差的,他的快乐感强很多。

    以上是我儿子当差生和优等生的实例,你可以想像我儿子的两次的心里差别有多大。

    我儿子四年级时,是他的人生第二次数学得100分(在此之前幼儿园得过一次),那是一次期中考试,应该是四年二期也就是两年前的这个时侯的期中考试很了100分。

    小学学校内的考试满分都是100(以下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满分是100分)

    老师一般忙,期中考试,小考什么的,有时会请一些得力的学生帮老师总分。这种工作在四年级前永远轮不到我儿子。

    我儿子那一次得100分,就提前被其他同学知道了,这同学立马告诉住在学校附近的儿子。

    接下来我描述一下我儿子告诉我的情形:

    那天,我背着书包照常去上学,我一走进教室,一大帮同学围着我:

    A 说: C L, 你数学考了100分,是我最先从老师那里看到的;

    B说: C L, 听说你数学考了100分,你真厉害呀!

    C 说: C L, 数学考了100分

    D 站在他旁边一直在啧啧赞叹!

    ......

    可是我一直在怀疑我自己,我真的得了100分吗? 而同学都说是100分,我将信将疑.

    轮到上数学课了,老师要发试卷了,教室时也比早读时安静了许多。老师一个一个地发试卷并读出每一个同学的分数,很久还没有发到我的试卷。

    而我前后左右的同学却一直在小声说: C L 100分, C L 100分, C L 100分.....

    这声音在数学老师进教室起一直没有停下来过。

    数学老师终于发我的试卷了: C L 100分

    继而是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

    .......

    回到家,儿子再次激动地向我描述了那一刻!!!!!!!

    作为家长, 当你的孩子这样描述他人生的这小细节时,相信你也会为孩子骄傲。

    接下来,我再讲述儿子这个学期捐书的事情。

    我的文笔真的不好,只会平铺直述。

    喜欢看的就看,再有我很真的很忙,能抽时间出来发贴很不容易了,所以,我没有时间给大家发虚拟礼物了。请大家理解

    我也希望我的贴子是给所有当爸爸妈妈的最好的礼物。

    补充一点:我是湖南益阳人

    儿子早就说好了, 妈妈学校要给XXX 地区捐书,每一个学生至少捐一本,老师说了下周一就要带过去.

    我说:好吧

    儿子又说:我想捐5本.

    我说:好,只要不把我的工具书捐掉了就行,你把书整理好给我看一下就行了.

    儿子拿了5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昆虫记,三国演义,西游记,老人与海

    我同意了,并建议儿子用一个方方正正纸袋子装起来,记得下周一带到学校.

    接下来,我描述那天儿子捐书的情形

    那一天我照常去上学,天呀,班主任早已经守在教室门口收捐赠的课外书了。

    我去的时侯,已经有同学因为没有带课外书被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而带了书的都进教室了。

    我一进教室,就把这5本书给老师,老师一听说我捐了5本书,有点怀疑我捐的书的内容不是高大上(呵呵,不会用词形容),老师马上把书拿出来,一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昆虫记,三国演义,西游记,老人与海

    老师看完连连夸好书好书。

    班上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带了两本书,弟弟没有带书,哥哥就让了一本书给弟弟,这样弟弟才幸免于站走廊了

    周一没有捐课外书的,还有同学第二天第三天捐了.

    上周开家长会,班主任表扬了捐书捐得多的同学,班主任还说了全班最后有7个同学没有捐书.

    作为家长,请你站在孩子的位置想想,全班四五十个学生,就7个学生没有捐书,你的孩子是7/50 这个分数的分子。

    我真的希望你能好好理解孩子当时被批评的心情. 你可以无视老师说"全班最后有7个同学没有捐书(老师没有具体点名) " 因为老师可能不认识你,因为其它家长也不知道你没有捐书,可是班主任认识你的孩子,全班同学都知道你的孩子一本书也没有捐。

    作为家长,请你用多一点点心:学校的各种小活动,请你记得支持孩子。我相信很多人的家里有书,也不是舍不得一本书,也不是舍不得花20元去买一本书。

    只是你忘记了孩子的事情,只是你没有重视孩子的事情。

    这么小的一件事,对于家长真没有什么,你生活中比捐书重要的事情多着呢。

    可是,在孩子的心里又是多么重要呢,想像你的孩子是站在走廊上低着头的那一个,你的孩子心里又该多难受呢!

    学校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

    捐书,捐钱,捐旧光碟,带水果做水果沙拉,交钱实贱活动,做小实验,养蚕,种植物......

    这么多年,我是尽可能记下孩子回家跟我说的事情,尽可能不让他成为“7/50” 中的分子。

    我要说的,请家长们细心一点点,多多支持你的孩子。 理由就同上书捐书的例子一样:


    这么小的一件事,对于家长真没有什么,你生活中比捐书重要的事情多着呢。

    可是,在孩子的心里又是多么重要呢,想像你的孩子是站在走廊上低着头的那一个,你的孩子心里又该多难受呢!

    作为家长,请支持老师所有的工作。

    我儿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和我唠叨,什么都聊,挨批了,做坏事,说慌了,受表扬了。

    不过有先后顺序: 受表扬,一般是立马告诉我; 挨批了,做坏事了,说慌了这类的事情,都是他事先过了很久才向我坦白。

    儿子也会跟我说XX 老师经常发火,脾气不好。

    我问他:如果你来当老师,面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捣蛋的学生,烦不烦,你要知道一个老师要管85~100分呀.

    儿子直接说:肯定有烦的时侯.

    我再说:老师也是一个凡人,他也有生病的时侯,也有心情低落,也有其它方面不顺利的时侯,在这样些情况还要给你们上课,遇上不听话的学生是很容易发火的,你要理解你们老师,不要把老师发一顿火。

    如果你真的对一个老师有什么意见,批评老师的做法不对,给老师打电话时,一定回避孩子。

    我记得儿子四年级一个周四的作业真的多:数学142道计算题,一篇作文,英语有抄写背诵。

    尽管如此,我坚持儿子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我不会代孩子写作业的(我听说过一些家长代孩子写作业的)

    我就此事跟老师讲了,这一天的作业太多了,做得快的孩子也要3小时才能做完。我打电话给老师时,我儿子不知道。

    四年级,我儿子有这么多作业:数学142道计算题,一篇作文,英语有抄写背诵。

    对于当时的他,3小时做不完,至少也得5小时,放学回到家还要吃饭冲凉,最起码也得晚上11:00才睡觉。

    可是我有我的原则: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需按质按量的完成。

    前面提到过我儿子低年级时背不了课文,经常留堂,他又常趁机溜走,接着老师电话投诉。只要老师投诉了我,儿子必需当天把当天的背诵什么的或作业在我这里过关,没有机会溜的。

    哪怕他很多次故意把作业课本不带回家,我依然坚定地要求就近找同学借回来,把该做的作业做完。

    我是不会给儿子机会不做的。


    当你得知老师投诉孩子的作业没有做完,课文没有背诵,老师会很生气。

    作为家长,真的不要太过火去打孩子什么。其实小时侯,我也逃过作业。

    但是,话说回来,要坚持让孩子完成作业。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让他完成作业?

    现在的孩子很会察颜观色,会摸透大人的心里,你说这一次可以不做,下一次他就会找一些措词而不做作业:肚子痛啦\已经很晚了要早睡呀\明天早自习可以做呀

    如果家里有一位家长或老人保他,宠他,那更不得了。

    久而久之,孩子愿意做作业的次数越来越少,如果你要额外给他多加一点点作业,他会拒你于千里之外. 他的理由是:这个作业老师没有要求做的,很多同学也不做的.

    这样的孩子越来越懒散,越来越拖拉,最后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孩子的坏习惯,是家长培养的,不是天生的。

    我儿子低年级时,为了不写作业,他各种手段使过:磨蹭啦以为拖得很晚了可以不写了,不写完作业上床睡觉以为我不会拖他起床再写了,不把作业带回家啦,有客人来借机说吵呀......

    我立场:在你下一次上学前的一个晚上必需做完所有作业.甚至还要完作我额外布置:语文听写词语\英语听写单词。

    儿子抗拒,很晚了,我曾经把他扔在楼梯上不管他。拖得更晚了,让他进来,继续完成作业。

    时间久了,他知道在我这里不完成作业是不行了。

    这些情况到了四、五、六年级,越到高年级就越少发生了。

    而现在,周一到周四,他一般1小时内可以完成当天的作业,除了周末节假日作业比较多。他现在做作业的效率又高又写得比以前工整。


    这相比以前我坐下来陪着他写三四小时作业要轻松很多很多。

    我曾经收的一个孩子,来我这里的第一个月:

    丢了我一本书"伊索寓言"
    折断我一直长长的直尺
    借我儿子的悠悠球玩,也丢了.

    尽管"伊索寓言"和悠悠球家长赔了钱,孩子没有受到任何批评和惩罚. 对于我没有多大的损失,可是这孩子的习惯就改不了.

    是谁惯的,是家长惯的孩子。

    以后会讲到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为什么我的孩子不会这样,那是因为我的孩子知道他损坏了别人的东西是他自己赔,不是妈妈代他赔。

    我一直让孩子承担他的过错,有一次我被老师传到学校,原因:儿子玩橡胶泥,把橡胶泥涂到另一个同学的背上,很大很大一片,几乎占了整个背。

    那个学生的家长也在,我先跟家长老师道了谦,然后说:我们应该赔你们一件校服,或者让我儿子脱下他身上的这一件给你的儿子,你儿子身上这一件给我儿子穿;或者让我儿子用他自己的钱给你们买一件新的赔给你们。

    这家长很高姿态的,忙说不用了不用了。

    回到家,我对儿子说:你呀幸好遇上了你同学的家长这么开明,有的家长会不依不饶的。

    这件事算过去。(以后你会知道为什么我不说用我的钱给这学生买一件新的赔给他,我儿子的钱是儿子的钱)

    这里插另一个小事情,我同事的孩子与孩子之间的:

    我同事的孩子可能弄坏了另一个孩子的伞,我同事主动说要赔她一把伞.

    对方的孩子强烈要求:必需赔她一把与她伞一模一样的.

    这可愁坏了我同事,而对方孩子的家长站着不吭声,好像也支持她的孩子必需赔她一把与她伞一模一样的。

    短时间内,到哪里去买一把与这孩子一模一样的伞啊!

    我总是想:人生一定要养一个孩子,没有孩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没有当过爸爸妈妈的人,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没有孩子的人生,真的没有动力去努力奋斗.

    现在就是这样的,我儿子会跟我说: 妈妈,我觉得老师很不公平。

    然后儿子将学校的一些具体事情跟我说。成绩好的学生,上课偶尔讲一两话,老师不会批评,而同一堂课,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立马批评。

    我说:等你长大,你会明白,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很多事是不公平的,重要的你先做好你自己。

    过了一些时侯,儿子又说:妈妈,真的像你说,这世上有很多事情是不公平的。

    我总是说的:你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你做好了自己,你就是优秀的,不要总是盯着同学的缺点没有被老师发现,不要认为老师总是批评你.
  • 水晶洛洛

    楼主 2016-6-17 13:14:38 使用道具

    作为家长,你可能同样会听到你的孩子会你投诉:

    两个同学,做了同样的坏事, 而你的孩子受批评了,另一个孩子却没有批评.

    重要的是改变好自己的孩子, 别人的孩子与我不相关,也与你不相关。

    如果每个家长能意识到这样,老师要轻松很多。

    可是总有那么一部份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不是家长的事。

    后来,儿子不再因为受不公平的待遇而愤愤不平,他心里也能接受不公平的事情发生。

    现在能够站上不公平的上端,心里更不会像以前一样。

    幼儿园数数1~100,这是3~4岁孩子的内容:

    首先学会了1~~20

    后来学数20~100,费了一些周折,

    当孩子数20、21、22、23、24、25、26、27、28、29 ,数到29,孩子却总是不会接着数30了;

    当孩子数30、31、32、33、34、35、36、37、38、39 ,数到39,孩子却总是不会接着数40了;

    当孩子数40、41、42、43、44、45、46、47、48、49 ,数到49,孩子却总是不会接着数50了;

    ......

    儿子总是在这个关键位置时,要往前进一位了,多次卡壳。 这种情况,建议家长买一张1~100以内的数字表,让孩子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多练习。孩子才会数得下去。



    ""孩子不体谅妈妈每日辛苦操劳,与其打孩子,不如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哪怕孩子洗手帕、搬小板凳等小事情,只有孩子帮着做家务时,他才会感到原来妈妈这样辛苦。"这段话是2013年5月份我在看你贴子时收藏的一句话傻笑

    这也是我后面我接着写的。

    所以很多家长在抱怨孩子不体谅你时,乱花钱时,你始终不明白所以然我的孩子为什么不懂得而别人家的孩子却懂得。

    那是因为你的孩子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家务,从来不知道钱如何来的,他没有亲身经历过,他怎么知道赚钱容不容易呢?



    对于捐书这件事,我认为过错方是学校或者老师,不是家长。

    任何对孩子要求的强制性募捐和捐款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何况还把这个作为衡量学生表现的依据。

      “捐”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自愿的,不是强迫性的。人在世人,很多事情明显的是对方不合理,但是我们不得不顺从,不得不低眉顺眼.

       我们不提倡孩子非得争取“捐得最多的那一个”, 为了孩子能在同学中抬得起头,为了能让孩子在学校里得到那么一点快乐, 那么作为家长,我仍然希望你支持你的孩子。

      我的观点

    如果你把这件事的重心转换成:能用一本书,用10元钱换取孩子的一些快乐,或者说减少孩子的不快乐,你就会觉得值。

    如果你把这件事的重心转换看成:学校逼我捐书,我就是不捐,我乐意捐就捐,这次我就是不乐意所以不捐。

    各位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

    我一直不富有,而我能带给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低层次,所以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学校要求的,我一般会支持孩子。
  • 水晶洛洛

    楼主 2016-6-17 13:19:30 使用道具

    我的人生也有这么一次被"捐"的事情,

    在我刚进入一家工厂,我的直接主管,要我交100元请大家客,钱是要交给主管支配。

    主管是邮件写给我的,抄送了同部门同事和经理。

    我在之前的工厂,一般是老员工和经理请新人客,而不是新人请老员工客,并且在我的概念是我乐意请,而不是把钱交到你手上让你来支配。

    我就回给我主管(好像只回复了主管),表达我了上面的意思。

    最终吃亏的自然是我。那是一家台湾厂,记得当初进去时,经理面试我,问过我类似的问题如果你的经理错了,你会怎样做。

    答案是:如果你的经理错了,你要阿谀奉承地说经理是对的。如果你的经理说是黑的,你不能说是白的。

    我这性格,到现在也改不了

    我孩子一直在这个公立学校上小学, 捐钱也有过,最少捐一元,有一次也规定只能捐一元。

    除了这种情况,学校再也没有其它强迫性的要求。

    校服是我们自己买,练习题也是让我自己买。实践活动、杂志,家长乐意的就乐意,不乐意的不强求。

    别的学校不大清楚。

    对于捐书这件事,我认为过错方是学校或者老师,不是家长。

    任何对孩子要求的强制性募捐和捐款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何况还把这个作为衡量学生表现的依据。

    人,很多时侯,不是死在一本书上,不是死在10元或100元上,而是死在我们一根筋上。

    对于孩子,我的原则:在孩子求学的阶段,我会尽量不会和老师对着干,尽管我心里也有不满。


    关于捐书之事, 或者说其它事,作为老师,你肯定希望学生捐多一些积极一些;捐书前,我的动机不是为了得到快乐而捐书。

    捐了5本书,我没有损失什么,我的那么多课外书是很多不曾见面的朋友在我去年办培训班时捐赠给我的。别人那么乐于帮助我,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捐几本书是区区小事。

    我儿子捐的书不是最多的,还有好几个学生捐6本书的。

    说白了:你的孩子,你捐不捐书,与我有何相干呢? 我的孩子捐了5本书,又与你何相干呢?


    至于“显摆”,这个词,我用得着为了长篇大论为了这些不认识不曾见面的朋友来显摆吗?如果用我写贴的时间,换取这所谓的显摆,我是不会的。因为经常坐在电脑前,颈椎难受,不希望这些职业病加重。

    很长时间我不想写贴,为什么?我写这贴,我得到了什么,我又失去了什么?目的就是显摆?!

    六年级的孩子,很多事情,有他的主见,如果不是过份的, 我都会接受。

    我儿子捐的这些书,他都已经看过了,如果我继续办培训班,多几本少几本没有多大关系。

    如果不办培训班了,这些书,我在想它们的去和留。这么多的书,必需有几个书柜才能放得下。

    我还有上百本资料书,这些书是前店主留下来。

    如果要算书的本数,大大小小,我应有600本了。

    在现实中就是如此,何况区区一本书。

    在孩子捐书之前,他可能希望捐得多一些,得到表扬。

    而我并没有想什么。 我就这么简单地想:你想捐就捐,老师提出的活动要参与。

    而西北是站在家长的位置上思考的,而孩子原本就很单纯,根本没有想那么多。

    生活中的很多小事,最好尽量粗像化,简单化,单纯化。别跟什么吃亏呀扯上去,否则心会活得很累。

    如果你的孩子还很小,准备上幼儿园或者正在上幼儿园,作为家长,幼儿园毕业前的学习知识点:

    数学:要会做20以内的加减法;会认识基本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会识别各种颜色;

    语文:要会认识300~500个字,会认读拼音,会正确书写笔画笔顺。

    特别是语文,小学一年级还是有拼音,可是很多孩子学不来,但是学的时间不是很长,导致很多孩子不会根据拼音认读汉字。

    正确书写笔画笔顺,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现在很多小学学校就是多媒体教学,不再是以前老师的备课全部用粉笔写在黑板上,这导致小学生少了这个现场临摹的过程,所以现在很多成绩差的孩子真的不会写汉字。

    在我兼职时、创业时,遇到过很多成绩差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一个字从哪里起笔,从哪里落笔。

    连笔画,改笔画的情况特别多。

    笔画笔顺是乱七八糟,这导致写出来的字很丑,并且根本无法快速写字,这给以后写作文带来很大的困难。

    我给家长们的小建议:给自己的孩子买一块小黑板。很多网上有购买,不需要多少钱。

    并且,你在黑板上写一遍,比在纸上写一遍,教孩子的效果要好很多。

    我教我孩子,我通常用家里的门当作了黑板,自己购买了粉笔,从他幼儿园开始就是这样。

    英语26个字母,语文拼音,一定要孩子写对格式,并且要写得工整正确.

    不要a u 不分

    不要h n 不分

    不要I l 不分

    不要U V不分

    不要9 g 不分

    ......

    这些习惯一定要从小纠正,不要想到了小学就会纠正好,其实越小纠正越好,越大越难纠正。

    现在我同样看一个三年级男孩子的作业,那英语单词的字母就是作业本上跳舞。

    现在我回忆起我教我儿子的这么多年, 我纠正了儿子一个又一个再一个......细小细小错误。


    我儿子现在的作业,看起来仍然不美观,但是工整,并且没有以上这么多类似的错误了。

    现在讲的,请家长重视社会发展的一大弊端: 眼睛看屏幕的学习方法太多。


    现在很多家里都有电视、电脑、手机、学习机、AP ,长期依赖这些机器学习,特别是幼儿园\低年级的孩子,很多害处。

    这种屏幕式放映,让孩子的眼睛快速移动,脑袋也在快速地转动,而他的手没有在写。


    长期如此,孩子无论是读书,读题目,都是快速瞄一眼就往下看,无法短时间停留在一个字或一句话上面,他的脑袋是闪过的这些字、这个知识点就是跑马观花一样。导致孩子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做什么都丢三落四:写错字,读错题;写字时加笔画改笔画漏笔画;读题时,漏字加字改字;背课文时也是如此。

    我儿子的注意力提高,是远离电视开始的。

    前一向,这里有一个坛友叫“猪是老公的娇宝贝”,这个坛以前经常在我家理财,她写贴求助关于她2岁孩子的事情:

    大意是这样的,她2岁的孩子是白天由奶奶和保姆带的。奶奶和保姆为了图轻松,常给孩子玩大屏幕手机,孩子要什么,孩子指指,就给什么,不需要孩子开口说话......奶奶和保姆也不带孩子下楼和别的小小孩.

    导致后来,她孩子不开口说话, 就是说话,眼睛也不正对着大人

    高年级,影响没有这么大。

    幼儿园\小学生,整体来讲,女孩子比较好管一些。

    大部份情况:成绩好的是女生,当干部的是女生,字写得好的是女生,经常被表扬是女生,愿意做老师小助手的是女生。

    建议大家读一篇文章 "做男孩子的父母路更长", 这篇文章很详细地写了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区别。男孩子与女孩子真的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同时建议大家去看这部电影"我心中的小星星"

    教小孩, 尽量用图表,动作+实践,分解 ,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比死板的说教要强很多倍。

    家长会做这一题,会讲这一题,并不等于你讲的孩子能听得懂这一题。

    就像我儿子二年级学钟表问题,我花了很多时间,他才学会。事后很久了,他告诉我他就是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问题是。

    接下来以实例讲解。

    请你准备好小黑板,粉笔,必要的道具:像苹果,糖果,橡胶泥这些就是道具了.

    例题:

    原来有5个苹果,小明吃掉了2个,还剩几个?


    原来有5个苹果,小红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


    小明吃掉了2个苹果,小红吃掉了3个苹果,他们一共吃了掉几个苹果( 原来有几个苹果)?

    以上是例题,孩子面对这样的题目,可能全部列式: 2+3=5

    或者他不明白:

    5-2=3

    5-3=2

    2+3=5

    这三个式子,哪一个式子与哪一个题目应配对。
  • 水晶洛洛

    楼主 2016-6-17 13:24:16 使用道具

    很多孩子问过我同样的问题,包括我儿子:这个题是用加法还是减法?

    三年级的孩子学了乘法和除法,同样问我:这个题是用乘法还是除法?

    只是口头上讲: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孩子是不懂的。

    例题:

    原来有5个苹果,小明吃掉了2个,还剩几个?

    第一步,让你的孩子找出5个苹果(或糖果,或饼干,或碗,或筷子)放在桌子上,并他亲自数一数,5个。

    家长提问:现在是几个?

    孩子答:5个

    家长说:这表示原来的,没有吃过的


    第二步:移走或吃掉2个苹果/糖果/饼干

    家长提问:吃掉了几个?(移走了几个?)

    孩子答:2个

    家长说:这表示减少的。

    家长提问: 5和2,哪一个数学大?

    孩子答:5比2要大


    第三步:让孩子数余下的苹果

    家长提问:吃掉2个后,桌子上还有几个苹果?

    孩子开始数数,并答:3个

    家长提问:5和3,哪一个数字大

    孩子答: 5比3要大。


    让孩子读原题目:原来有5个苹果,小明吃掉了2个,还剩几个?

    家长提问: 在这个题目里出现了几个数字,是哪几个数字?

    孩子答: 出现了两个数学,5和2出现了。

    家长提问:3在题目里出现了吗?

    孩子答:没有。



    当家长和孩子这样互动之后,来,我们一起列式计算:

    5-2=3

    5 和2是题目里出现了的,就用“5-2”  

    为什么是 “5-2”  而不是“2-5”,

    告诉孩子:大数字减小数字,  大数字是大大,他当然站前面,并且一定是站在最前面。(必需这样强调)

    为什么是 “5-2”  而不是“5-3”,

    告诉孩子:只能用题目出现的数字,写在等式的左边,而在题目里没有出现的数字3,正是我们要找到的结果


    5-2=3 (为什么等于3,这个很多小朋友会算)

    等于号后面的“3” 正是我们求出的答案。

    如何让孩子写

    答:还剩3个。

    告诉孩子,原来提问中“还剩几个?” 中的“几”用“3”代替,原来的“?” 改为“。”

    请家长在黑板上写成这样的格式,让孩子对比:

        还剩几个?

    答:还剩3个。

    在“几 ? 3 。” 这四个字符下面划上横线,让孩子观察。

    一年级的孩子很多分不清是用加法还是减法。

    一年级的是数位少一些;而二年级可能是在三位数减三位数。

    像这种类似的,请家长自行和孩子互动讲解:

    原来有5个苹果,小红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

    小明吃掉了2个苹果,小红吃掉了3个苹果,他们一共吃了掉几个苹果( 原来有几个苹果)?


    最后跟孩子强调:

    原来..... 吃掉了.....还剩.....

    原来.....用掉了.....余下....

    原来.....卖掉了....还有....

    这一类题目,都是用减法,式子左边是大数字减小数字,右边就是要求的数字

    对于这个例题:

    原来有5个苹果,小明吃掉了2个,还剩几个?

    孩子的疑难点是:

    为什么用减法?  ( 家长和孩子互动时,吃掉后,数量变少了,就用减法)

    哪一个数减哪一个数? (家长强调:大数字减小数字)

    为什么是5-2,而不是5-3, (家长强调:用题目中出现的数字相减)

    怎么答答案?

    告诉孩子,原来提问中“还剩几个?” 中的“几”用“3”代替,原来的“?” 改为“。”

    请家长在黑板上写成这样的格式,让孩子对比:

        还剩几个?

    答:还剩3个。

    在“几 ? 3 。” 这四个字符下面划上横线,让孩子观察。

    这样类似的题目,给孩子讲解一遍, 孩子心里就能领悟减法了。

    希望家长多一点耐心。

    在平时,我很多时侯注重给题目拆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

    我儿子现在解一些奥数题,他的思路很清晰的。 我带学生时,他是6年级给一个同样是6年级的女生讲数学,我发现我儿子的条理非常清楚,让别的孩子特别容易理解。

    一块地,4分之1 种玫瑰,3分之2种菊花,剩下的种芍药,玫瑰和菊花比芍药多多少?

    我用比较低水平的能力为孩子解这道题,很多孩子读题时,不知在哪里停顿,又怎么分解这道题:

    1, 一块地,4分之1 种玫瑰,3分之2种菊花,剩下的种芍药,问芍药占几分之几?

    解: 把一块地,看成单位1, 那么种芍药

    1- 1/4- 2/3 = 1/12


    2, 一块地,4分之1 种玫瑰,3分之2种菊花,玫瑰和菊花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1/4+2/3= 11/12

    3, 一块地,种的玫瑰和菊花的和占总面积的11/12, 芍药占总面积的1/12, 请问玫瑰和菊花比芍药多多少?

    家长要擅长将一个题目拆分成多个简单的题目,我经常像上例一样给我儿子拆分成几个小题目.

    以上题目被我拆分成了3个小题目,对于5年级的孩子, 要做对第1、2个小题目,应该不难。

    难就难在第3个小题目。

    很多孩子读题时,不知在哪一个位置停顿,读懂题目很重要,再去理解题目。

    第3小题:一块地,种的玫瑰和菊花的和占总面积的11/12, 芍药占总面积的1/12, 请问玫瑰和菊花比芍药多多少?

    这小题,最难让孩子理解的是: 请问玫瑰和菊花比芍药多多少?

    第3小题:一块地,种的玫瑰和菊花的和占总面积的11/12, 芍药占总面积的1/12, 请问玫瑰和菊花比芍药多多少?


    怎样让孩子理解:  请问玫瑰和菊花比芍药多多少?

    我的空格处,就是要停顿的位置: 请问   玫瑰和菊花    比    芍药   多   多少?

    让孩子反复这样读: 请问   玫瑰和菊花    比    芍药   多   多少?

    家长提问: 谁与谁比?

    孩子茫然。 就问孩子,有没有三个人一起玩游戏,其中两个人是一面的,另一个是一面的。两个人和一个人比。(如果没有,爸爸妈妈孩子在三人可以马上来一个小互动游戏)

    那么,在这题目里:

    “玫瑰和菊花 ” 是一面的;

    “芍药”是一面的

    家长提问: 谁和谁比。

    孩子答: “玫瑰和菊花 ” 比“芍药”

    家长提问: “玫瑰和菊花 ”、“芍药”,哪一个占的面积多,哪一个分数大?是多少?

    孩子答:“玫瑰和菊花 ” ,11/12

    家长提问: “玫瑰和菊花 ”比“芍药”,哪一个放在“比”字的后面?

    孩子答: “芍药”

    家长孩子互动以后,我们列式解题:

    分子: 11/12  -  1/12

    家长强调: 对于"多多少?  少多少?"的提问, 分子一定是大的数减去小的数。


    那么分母是谁呢?

    家长强调: “玫瑰和菊花 ” 比“芍药”, 分母一定是“比”字后面的那一个量“芍药”,

    列式: (11/12  - 1/12)/ ( 1/12)= 10

    备注:我不会用电脑将分子或分子式写成上下的形式,建议家长给孩子讲解时分子或分子式写成上下的形式。

    这个题目很多孩子最容易错在:分母是谁?


    家长一定要强调是: “比” 后面的那一个量做分母。

    如果这第3小题,改一改:

    一块地,种的玫瑰和菊花的和占总面积的11/12, 芍药占总面积的1/12, 请问芍药比玫瑰和菊花少多少?

    分子: 11/12  -  1/12

    家长强调: 对于"多多少?  少多少?"的提问, 分子一定是大的数减去小的数。


    那么分母是谁呢?

    家长强调: “芍药” 比“玫瑰和菊花 ”,分母一定是“比”字后面的那一个量“玫瑰和菊花 ”,

    列式: (11/12  - 1/12)/ ( 11/12)= 10/11

    答案就变成了“10/11“

    要对孩子补充强调的:

    解一道题时,题目中出现的数字可以作为已知数;

    我们在解题过程中,解答出来的数字,可以作为下一步的已知数。

    在解题时,不能无中生有生出一个数字来。

    一块地,4分之1 种玫瑰,3分之2种菊花,剩下的种芍药,玫瑰和菊花比芍药多多少?

    完整的解答:

    1/4 + 2/3 = 11/12

    1- 1/4 - 2/3= 1/12

    (11/12  - 1/12)/ ( 1/12)= 10

    这三步缺一不可。不能凭空出现数字11/12   1/12  ,这两个数字必需有解答过程。

    怎么答答案,此处省略。

    家长和孩子互动的过程,请不要代替孩子的回答。 一定要让孩子思考,让孩子观察,让孩子去理解。

    我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笨孩子,只有贪玩的孩子。

    其实我不是很想上来发贴,我用电脑的时间,我儿子也很想用电脑玩,这样我有点管不住我儿子。

    以上例题的重点:

    第一,先拆分简单的题目;

    第二,家长要了解孩子哪个地方不明白,让孩子读懂:请问   玫瑰和菊花    比    芍药   多   多少?

    第三,家长和孩子要互动起来

    第四:强调谁做分子? 谁做分母?

    经过这样的一个互动过程,可以马上来一些比较简的例题,让孩子当场演习一下。

  • 水晶洛洛

    楼主 2016-6-17 13:25:33 使用道具

    谢谢翅膀飞,我和儿子正在看你的解答,但我没办法讲明白为什么还要除以1/12,儿子说,多多少,少多少,为什么要用除,不是直接减就行吗?
    你的这一题,是求“比值”问题, 所求答案不带单位。

    例:男生25个,女生20个,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个?(这样的题应是一年级水平的题)

    25-20=5 (个)

    像这样的题,是求个数问题。所求的答案是带单位的。

    例:男生25个,女生20个,男生比女生多多少?(这样的题才是五年级水平的题)

    (25-20)/20=1/4(或者25%)

    这是两类型的题目,不能混淆。

    一字之差,相差很远。

    所以,我一再强调让孩子学好语文,读懂题目很重要。

    一块地,4分之1 种玫瑰,3分之2种菊花,剩下的种芍药,玫瑰和菊花比芍药多多少?

    以上这一题,全题是讲比例问题,而不是带单位一类的题目。

    关于比的问题, 我儿子是6年一期学的;

    但在学奥数时,也会提前学到比的问题,所以这一题是有可能超出了五年级的知识点。

  • yakumomo

    2016-6-17 14:08:09 使用道具

    亲,你怎么这么棒,能记录下来这么多东西,值得反复看,慢慢看。继续啊~
  • 水晶洛洛

    楼主 2016-6-17 14:55:48 使用道具

    yakumomo 发表于 2016-6-17 14:08
    亲,你怎么这么棒,能记录下来这么多东西,值得反复看,慢慢看。继续啊~

    我是转的
    觉得挺不错的
    一起学习下
  • 萌宝贝馨馨

    2016-6-17 15:52:36 使用道具

    亲。谢谢你记录下这些,受益匪浅
  • 花之优昙

    2016-6-21 09:56:56 使用道具

    谢谢转载,我决定打印下来,多看看~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 fayea

    2016-6-21 14:59:49 使用道具

    好帖子,学到了很多东西。
  • 守望幸福

    2016-6-21 16:46:47 使用道具

    一直觉得一个优秀的孩子跟他的父母是分不开的,父母什么都不管孩,孩子是优秀不到哪里去的,除非是天才,可是有几个孩子是天才呢
  • 小豫妈妈2008

    2016-6-21 16:59:42 使用道具

    好贴,满满的症能量
  • hmy2007

    2016-6-21 18:55:31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学习了
  • renhua117

    2016-7-28 10:38:12 使用道具

    真的学到了很多理念。谢谢楼主分享!
  • bobo_nature

    2016-7-28 12:03:46 使用道具

    太好了!!!
  • 叶子ye

    2016-7-28 14:58:07 使用道具

    写得真好,学到很多
  • lily5225187

    2016-7-28 15:53:58 使用道具


    赞0
    写得真好,学到很多
  • jynewmoon

    2016-7-28 21:23:35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洋波浩渺

    2016-8-1 16:39:21 使用道具

    写的真好,楼主的经验太棒了,让我这个当家长了受益匪浅,无论孩子学习成绩如何,您孩子逆袭的成功经验,都是对我孩子的莫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