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向所有爸妈发出探寻真相的邀请——

一请观察:什么是一门语言精听精读等——精学之道?这样的【精学】,该精在孩子的哪种能力上?

二请观察:让孩子把外语当做一门工具来学,当做一扇世界之窗,见识和汲取他国的知识与文化,

这是否就是语言的动机——那【最终究竟】的正确答案?!它的弊端是什么?




2611 查看 45 收藏帖子 (2)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iruri

    2017-2-5 12:53:30 使用道具

    个人觉得,会英语就是多一种能力,和会游泳会骑自行车一样,在一些需要这种能力的场合能够更自如。至于是不是要学别人的文化啥的,就看孩子自己的态度吧~
  • Sunshine82

    2017-2-5 13:31:13 使用道具

    一、精学好难。光有输入并不能保证较好的输出,输出是需要练习的。在初级阶段的“精”,我的理解是,语言融入生活,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在接触英语资料的过程中,我觉得这些资料对小孩的观念构建有一定的作用。当然由于是中文环境,中文在这方面起得作用更大一些。

    二、每一种语言都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工具只是表象。
  • ichive

    2017-2-5 13:34:54 使用道具

    楼主的这两个问题可以直接对母语提问,答案和对外语提问是一样的
  • ichive

    2017-2-5 13:47:05 使用道具

    ichive 发表于 2017-2-5 13:34
    楼主的这两个问题可以直接对母语提问,答案和对外语提问是一样的

    母语和外语只是人为的区分,只是习得的环境、先后有区别,本质上都是语言,都是一套使用者之间约定俗成的用以交流的符号系统
  • westwolf78

    2017-2-5 13:50:05 使用道具

    请看电影,“降临”,一门语言就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世界观。对儿童来说,语言的学习会塑造大脑,其影响力,现有神经科学仍然无法准确回答。
  • fanny3270

    2017-2-5 16:18:13 使用道具

    学习语言是希望孩子能学习,在国际化中,语言我们越来越能接触到,但是生活中的外语对我来说却很少关注,因为已经习惯了对母语的依赖。
  • iruri

    2017-2-5 19:35:29 使用道具

    iruri 发表于 2017-2-5 12:53
    个人觉得,会英语就是多一种能力,和会游泳会骑自行车一样,在一些需要这种能力的场合能够更自如。至于是不 ...

    是的,我们的确从一开始就没期待能达到这种高度。
  • hmily_pine

    2017-2-5 22:59:3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7-2-5 23:21 编辑
    westwolf78 发表于 2017-2-5 13:50
    请看电影,“降临”,一门语言就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世界观。对儿童来说,语言的学习会塑造大脑,其影响力 ...

    “萨丕尔-沃尔夫假设”,这个假说是语言【决定】思维,还是语言【影响】思维?很重要的呀。电影里用的是哪个版本的假设?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Linguistic relativity stems from a quest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thought, about whether one's language determines the way one thinks. This question has given birth to a wide array of research within a variety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especially anthropology, cognitive science,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Among the most popular and controversial theories in this area of scholarly work is 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relativity (also known as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An often cited "strong  version" of the claim, first given by Lenneberg in 1953 proposes that the structure of our language in some way determines the way we perceive the world. A weaker version of this claim posits that language structure influences the world view adopted by the speakers of a given language, but does not determine it.
  • RubyAtCuisine

    2017-2-5 23:05:13 使用道具

    在我看来,孩子眼里没有“外语” 才是最终。

    我今天因为这个帖子,问我女儿:”你的外语是哪个?“

    她说:”法语!“

    为什么她没有说英语?因为她法语刚入门,和另外两种语言不是一个级别(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赶不上),所以她把法语归为外语。也就是说,外语,在某种程度上,会偏弱,会”有点难“。

    那么孩子的中文和英语到底如何呢?

    中班之前,我家是完全偏英语的。并非我们觉得英语特别重要,是我除了一些小语种绘本作家的中文版绘本之外,没有找到喜欢的原创作品。拍砖给我,说我夸张是吗?有些原创作品号称美轮美奂,但文字上,有多少学龄前儿童能理解的?我女儿当时最喜欢的一本原创绘本是《蝴蝶豌豆花》,仅此一本。于是,在面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英语原版绘本成为我的首选。并且,绘本的音频制作精良,深受女儿喜爱。

    由此可见,我并不是抱着“不输在起跑线”的念头读英语绘本的,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我没有想过考考她理解多少、词汇量增加了多少、语法是否需要教了。

    那是一本书,传递了美的图画和文字,传递了很多道理和能量。仅此而已。于语种无关。

    女儿读小学,大部分亲朋好友是不抱希望的,觉得她在语文课上会很惨。实际上,语文课时她最喜欢的,其次是音乐课。老师要求一个学期背诵十五首古诗,我以为是不能完成的任务,却轻松搞定。这是女儿第一次接触古诗,有些诗词居然她会一边读一边流泪,她说,写得很美,很喜欢。语文课教笔画这种看似很枯燥的内容,她却觉得很有意思。

    我以为她认字突飞猛进了,会在绘本馆挑选更多中文书籍。她告诉我,教室里阅读角的中文书“非常的 boring,科普书也写得不精彩。“ 她的老师推荐大家读《十万个为什么》。她去绘本馆借了,看完后评价:比 I wonder why 系列差远了。她喜欢什么中文书?《日有所诵》!好玩吧?

    音乐课教了广东话的《行花街》,每天津津有味地自己哼着。同样的道理,她不觉得她会说上海话、普通话就行,其它方言,她都感兴趣。

    说到精,中文也好,英文也罢,家长做足了功课,都可以精,没有亲生领养的区别。文科的思路和理科的逻辑都有了,何乐不为呢?
  • feilongzaitian

    楼主 2017-2-6 12:07:3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7-2-6 13:04 编辑
    RubyAtCuisine 发表于 2017-2-5 23:05
    在我看来,孩子眼里没有“外语” 才是最终。

    我今天因为这个帖子,问我女儿:”你的外语是哪个?“

    哈哈哈哈,这个帖子来的太及时!
    一下子从天上大块浩瀚模糊的抽象理论,直接对地气,介入具体鲜明的儿童语言习得的实例中,


    小小地膜拜一下层主!

    通过你家孩子在语言上表现的这些现象,层主能否用一句话说清和概括——

    你家娃儿,经过了你给她的——【传递了美的图画和文字,传递了很多道理和能量。仅此而已。于语种无关。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我没有想过考考她理解多少、词汇量增加了多少、语法是否需要教了。】这样的语言习得方式后,到底她的能力表现,【精】在了何处?

    ----------------------------------------------------------------------------------------
    另外请各位爸妈们,各凭己力,自己找来10楼层主提到的《十万个为什么》和 I wonder why 系列,去做个比较,还有《日有所诵》和《行花街》——网上都有。自己先去品味一番,再来看10楼小朋友对语言的态度和反应,是否【精】在了拿语言只当个工具上?
  • feilongzaitian

    楼主 2017-2-6 14:46:0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7-2-6 15:14 编辑

    我再向爸妈抛出几个问题,

    那种——不为学语言而学语言,而是将开发潜力,智能, 思维等结合在一起,到底是要开发什么样的潜力、智能和思维?

    那种——让孩子了解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 学习了解同样的问题,别人是如何解决的。。。等等,
    到底是让你了解啥?是只了解他们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还是另有别的,比文化传统历史还更重要的,更需要你首先给予关注?

    那种——成为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具备良好独立思维能力的人。他第一步的能力是怎么来的?怎么样落实在儿童语言的习得上?是听说读写精准无误,带来的吗?思维意志和语言,谁主谁次,谁决定了谁?

    那种——懂英语就是多个工具,懂英语就是房间里面多开了个窗,多了些风景的认知论,到底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具备良好独立思维能力的人】,还有多远?到底它有多务实?能否与全球化对接,能否外与他国国情融合,内与本国国情接壤,也就是一个人能否立足于国际,既拉得出去也拽得回来?


    所谓语言是工具-窗户-风景的认知,到底在哪个高度上盘旋?!
  • feilongzaitian

    楼主 2017-2-6 18:19:5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7-2-6 22:41 编辑
    RubyAtCuisine 发表于 2017-2-5 23:05
    在我看来,孩子眼里没有“外语” 才是最终。

    我今天因为这个帖子,问我女儿:”你的外语是哪个?“

    作为妈妈,您认为您女儿在这样的语言习得之后,她获得的【精】,就是精在了——文科的思路和理科的逻辑,都有了!对不?

    单从我们这些陌生人的角度,您给我们下面的信息,我们是看不到她文科的思路和理科的逻辑的——



    女儿读小学,大部分亲朋好友是不抱希望的,觉得她在语文课上会很惨。实际上,语文课是她最喜欢的,其次是音乐课。老师要求一个学期背诵十五首古诗,我以为是不能完成的任务,却轻松搞定。这是女儿第一次接触古诗有些诗词居然她会一边读一边流泪,她说,写得很美,很喜欢。语文课教笔画这种看似很枯燥的内容,她却觉得很有意思

    我以为她认字突飞猛进了,会在绘本馆挑选更多中文书籍。她告诉我,教室里阅读角的中文书“非常的 boring,科普书也写得不精彩。“ 她的老师推荐大家读《十万个为什么》。她去绘本馆借了,看完后评价:比 I wonder why 系列差远了。她喜欢什么中文书?《日有所诵》!好玩吧?

    音乐课教了广东话的《行花街》,每天津津有味地自己哼着。同样的道理,她不觉得她会说上海话、普通话就行,其它方言,她都感兴趣。


    但我们却能清晰地看到:这孩子,对语言的感悟,来的是多么地强烈深刻,细致入微!正是对语言本身,如穿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感受体察,才是一个人轻松习得——文科的思路和理科逻辑的——主因,也是一个人,今后行动与意志的——主因。

    而这种强烈入骨地语言感受,和敏于欣赏鉴别的直觉,恰是来自于对语境之美的热爱习得!

    而今很多人,恰恰是很多年在一种语言里面浸泡,却早就丢掉了对那种语言本应有的——深刻鲜明的感受能力。


  • feilongzaitian

    楼主 2017-2-6 21:20:3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7-2-6 22:17 编辑

    再来观察一个现象:

    今天,对原版语言的直接与间接的丰富语境,融入感悟得越深越透,越具有驾驭那门语言,在沟通和表达上的丰富技巧。在明天与当地的社会交往、学业以及心理的融合,也就越快越主动越顺利,至少是具备了减少障碍、顺利过渡、获取积极地体验的可能。

    诸位爸妈,以为如何?愿听各位的高见!
  • arthurstudy

    2017-2-7 10:19:2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arthurstudy 于 2017-2-7 10:20 编辑

    楼主对于“精”需要适当量化一下,否则没法讨论啊。

    我总结学英语大家的态度有:
    1. 当做一门学校功课来学,要考高分就行
    2. 当做一个工具来学,要能看英语书能交流就行,这个层次,还是局限在语言本身
    3. 当做一个桥梁来学,通过这个桥梁,能融入到另外一个文化世界里去,会发现那里没有假大空没有政治正确,会发现那里的真实和美好,从而更加渴望更深层次地融入和迷恋
  • arthurstudy

    2017-2-7 10:23:46 使用道具

    如果大家都像Rubyatcuisine家的心态的话,就不会有那些多少小时掌握多少词,几岁能听什么书的焦虑了
  • charlenedavid

    2017-2-7 10:59:31 使用道具

    整天理论这些,楼主有实际根孩子学英语的经历么?
  • 逃离神庙

    2017-2-7 11:22:51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ichive

    2017-2-8 09:57:22 使用道具

    辩着辩着,孩子就长大了,万事蹉跎
  • feilongzaitian

    楼主 2017-2-8 10:58:53 使用道具

                                               The  end
  • studyfan0791

    2017-2-13 16:28:00 使用道具

    感谢分享。
  • skyao_shpc

    2017-2-15 10:51:06 使用道具

    大师又来布道了!形式很像高僧给芸芸众生讲法。
  • weiyang3192

    2017-2-15 14:01:04 使用道具

    看了您几篇帖子。。。基本不太能看得懂。。我觉得好像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一会是什么思维。。一会什么文化。一会又是什么语言内在美。。。。我呆的这个地方。。会说韩语和汉语的人很多。。。。曾经在新疆的时候  会说维族语言和汉语的人也很多。。。没觉得那些会2种语言的人有什么特别厉害的地方。。。所以会英语和中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要搞复杂了。。。
  • lemon2029

    2017-2-15 14:57:23 使用道具

    当做一个桥梁来学,通过这个桥梁,能融入到另外一个文化世界里去,会发现那里没有假大空没有政治正确,会发现那里的真实和美好,从而更加渴望更深层次地融入和迷恋
  • feilongzaitian

    楼主 2017-2-15 22:52:5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7-2-15 22:55 编辑
    weiyang3192 发表于 2017-2-15 14:01
    看了您几篇帖子。。。基本不太能看得懂。。我觉得好像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一会是什么思维。。一 ...

    谢谢您的回复。比我强多了,我对我不太能看得懂的帖,基本不敢回复人家。。。。
  • skyao_shpc

    2017-2-16 12:18:14 使用道具

    weiyang3192 发表于 2017-2-15 14:01
    看了您几篇帖子。。。基本不太能看得懂。。我觉得好像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一会是什么思维。。一 ...

    大师让我再一次见识了假大空的至高境界,与王大师有异曲同工之妙!
  • skyao_shpc

    2017-2-16 12:23:34 使用道具

    逃离神庙 发表于 2017-2-7 11:22
    给老朋友问个好:

    忽悠,接着忽悠!

    要的就是忽悠,不把人忽悠瘸了,怎么卖拐!楼主可是真正的教育者啊!
  • feilongzaitian

    楼主 2017-2-16 12:41:0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7-2-16 12:52 编辑
    skyao_shpc 发表于 2017-2-16 12:23
    要的就是忽悠,不把人忽悠瘸了,怎么卖拐!楼主可是真正的教育者啊!

    没人反对,您脚踏实地,学完了英语,直奔新疆——扎根边疆一辈子啊!

    您要是不去,您白嗡嗡。

    我们虽然爱飞,但更喜欢看——满世界的人,呆在下面洋洋得意地爬!
  • skyao_shpc

    2017-2-16 15:34:24 使用道具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7-2-16 12:41
    没人反对,您脚踏实地,学完了英语,直奔新疆——扎根边疆一辈子啊!

    您要是不去,您白嗡嗡。

    学英语当然要脚踏实地,做人做事更是如此!像楼主这样整天虚头八脑自吹自擂不着边际,最后忽悠不了别人,只能把自己忽悠进去!
  • feilongzaitian

    楼主 2017-2-16 18:49:3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7-2-16 18:57 编辑
    skyao_shpc 发表于 2017-2-16 15:34
    学英语当然要脚踏实地,做人做事更是如此!像楼主这样整天虚头八脑自吹自擂不着边际,最后忽悠不了别人, ...

    该吃药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