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4-17 03:15:19 使用道具

    午后与春子同誦《诗经·节南山》《正月》各五遍,《老子》半部一遍。和夏第一次完整跟读《大学》一遍。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4-19 12:57:02 使用道具

    昨日午后与春子诵读《老子》后半部一遍,春子习字数个。
    春子带和夏诵读《大学》9~11一遍,妈妈又带和夏诵读一遍。
    晚印度古典舞课程。在地铁上与小夏复习字卡。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4-19 21:31:1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4-20 02:28 编辑

    两年前,曾经写过一篇三語宝宝成长记,记录当时5岁的小春子同学的三语习得与学习情况。

           对于生活在西方的海外华裔子弟,西文学习一般都不成问题,中文则因为缺少语言环境,又和西语相去甚远,加以现在中文教育普遍不得法,绝大多数海外华裔子弟的中文水平都差强人意。

              小春子上个月同学刚过七岁生日。作为生活在德国的中英双语家庭的孩子,小春子是个三語宝宝。在此特别小结一下她的中文学习。一是为小春子留个记录,二是或许可以鼓励更多海外华裔子弟。

              其实,学好中文并不难。一要找对方法,二要坚持。


           小春子从小听闻经典,三岁多读了些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蒙书,论语也偶尔读过几句,但是都算不上正式的读经学习。说不正式,一是并非每天坚持;二是基本没有什么指读;正式的读经学习还是从她39个月去北京读了半个月私塾之后开始的,也就是310个月开始,在家读经算比较有规律了。不过即使正式读经,我也没有要求小春子每读必指。大概十次跟读或诵读中指读三四次吧。因为孩子的定力有限,很难长时间指读学习;强迫孩子指读完全没有必要,让亲子读经尽量愉快地进行不是更好?何况读经也不仅仅是认字,跟读、诵读的过程中孩子对中文的语感也得到了提高。我们每日读经也不是一下子就形成习惯,中间也进进退退,一直不快不慢的;而且因为各种旅行或者其他事情,偶或中断过几周。整体来说,做到了宁可慢,不能站。算下來,平均每天读经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有时分两次完成。

           对于儿童读经,特别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儿童读经,在下认为父母热爱经典并且身体力行每日读经是关键。书香门第,不是只有孩子读书,甚至孩子被整日逼迫读书的家庭,而首先是父母读书、爱书的家庭。与其要求孩子日日读书,不如自己先行做到。身教是最好的示范。

            养育孩子,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所需的物质条件是为人父母的责任,这点大家都有共识。同样,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成长所需的精神上的陪伴与指导,也是为人父母的天然责任,列奥·施特劳斯在《什么是自由教育》中说:"文化"(culture)首先意味着农作:对土壤及其作物的培育,对土壤的照料,以及按其本性对土壤品质的提升。"文化"衍生性地、且在今天主要地意味着对心灵的培育,按心灵的本性对其内在能力的照料和提升。就像土壤需要其培育者那样,心灵需要老师。但老师的产生可没有农夫那么容易。"(一行译)所以,顺其自然本意是顺应人性给予教育,这种教育的方式可能是看似无为、潤物無聲,却绝不是放任自流无所作为的代名词。

            现代社会的父母,为了生活工作终日忙碌。但是无论多忙,既然生育了孩子,就要担负起养育和教育的责任。大学有云: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养育教育孩子却是所有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同步学习的功课。记得在老二刚出生的第一年,春子也才三四岁,正是开始读经的年纪,于我而言,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幼儿,一边每日要与之共讀经典与绘本的小春子,还不算我个人的研究工作、学习、公益活动与家务……颇有一段顾此失彼的阶段,也曾经和春子爸爸抱怨自己的个人时间几乎被养儿育女的忙乱所压迫殆尽。春子爸爸素来温和,但是对这种抱怨他并不给予多少同情,反而非常严肃地说:从小到大,我们的个人生活都主要是在索取中度过;现在因为孩子,我们有机会为“他人”付出,应该感谢孩子给我们这个付出的机会。说得我口服心服。

           幸福的人生不是由外在的绝对条件决定,而根本上取决于我们面对人生的态度。——如果某句心灵鸡汤也是这么说的,那纯属巧合。

           在每日的亲子共读中,自在安然,和孩子一起吟诗诵典,亲近圣贤。孩子的的心可以感受到父母对经典真诚的热爱与信赖,这种热爱与信赖将如是浸润孩子的心灵。        


    言归正传:下面简单记录下小春子的中文学习。

    (按照陈琴老师的说法,叫“盘点”小春子的经典学习篇目)   


    1. 中文经典学习:已经学习过的经典篇目

    《大学》《中庸》《论语》 《老子》《庄子》选(内篇,已学5篇)
    《易经》《诗经》(已学一半)

    古文  《归去来辞》《马说》《爱莲说》《师说》《陋室铭》等十余篇

    蒙书:《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千家诗》(学完七绝八十余首)

    诗词吟诵:《橘颂》《短歌行》《长歌行》《游春曲》《江南》《琵琶行》《春江花月夜》《将进酒》《琵琶行》《赠卫八处士》《满江红》《黄莺吟》《长干曲》《木兰诗》《虞美人》……等几十首诗词,诵读的同时,也都学会了吟诵。今年年初,小春子在华文教育网和中华诵机构举办的《海外华人学生中华诵》比赛中以诗经吟诵获奖。


    说明:以上经典已经学过,有些经典诵读百遍左右,比如《论语》,《老子》,有些超过五十遍,如《大学》《中庸》,有些二十遍左右,比如《庄子》选,有些十遍左右,如《易经》。

    目前小春子的经典学习是复习和新课各半,现在每天学习的新课是《诗经》,同步轮流复习各个已学经典和诗词。


    经典学习,重在每日坚持。总不复习,自然会淡忘。所以要保持一定的复习频率。不过孩子一时忘了也没有关系。曾经学习过的经典,复习起来是比较容易的。

    现阶段的经典学习,对小春子还谈不到很多理解,通常现在学习的诗词她能理解的比较多。其他经典中涉及古代历史文化常识的知识性内容,我会见机给她讲讲。因为读经,小春子对历史书籍的兴趣特别浓厚;又因为读的历史书多了,理解力也渐渐提高,她对经典似乎兴趣更大,有时还冒出一两句自己的想法。总之读经和阅读之间,已经行程了一个很不错的良性循环。


    2. 中文白话文学习

    春子的中文发音一直很标准,词汇量在自主阅读后迅速增加。

    从四岁多开始,在读经之余,我陪着春子开始绘本阅读。从只有一行的绘本读起,要求朗读出来,不会的字妈妈告诉她。坚持了半年,有效巩固了读经中所学生字。渐渐地小春子开始自主阅读,后来越来越不情愿朗读出来,因为太影响阅读速度。5岁不到时,已经可以很快地阅读那种每页有五六行字的绘本,而且因为她也读正體字经书,很快认识了正體字,所以正体字(繁体字)绘本一并通吃。


    兩年前的那篇博文也提到“春子的中文学习在4岁到5岁的一年突飞猛进,《大学》《中庸》《论语》《老子》的第一轮学习进行完毕,目前《易经》学习过半。基本通过读经达到了突破识字关的目的,顺利开始了中文自主阅读。而过去读过的经典也在逐篇背诵中。现在春子正在按册阅读小学人教版的课本,读小学三四年级的课本问题不大(六年级的拿来也读过,还行),在读一些童书和《十万个为什么》等书。”


    不过因为纯文字书的字体一般不够大,所以之前一直没给她机会读。直到58个月时,偶然给春子一本近10万字的《绿野仙踪》,结果发现她花了一个晚上和第二天大半天就看完了。之后纯文字读本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她以阅读純文字书为主,除了儿童读本,也喜欢《吴姐姐讲历史》《西汉故事》这样的历史书籍。


    3. 中文书写

    春子从三年前开始正式读经,就在课堂上同步接触到一些汉字演变的例子,前年曾经读过一段时间《篆书论语》,去年又正式开始学习说文五百四十部首。





    上面的字卡是国内私塾的老师为方便读经学童学习篆字特别印制的。小春子在对照学习。她也非常喜欢临摹《峄山石刻》,对于写篆字兴趣盎然。每周学堂作业中也有几个汉字演变的抄写,也是她喜欢的内容。


    平时楷书的书写练习主要是描红和抄写。从年初开始,小春子开始写中英文日记,每天写一句话、两句话,不会的字就自己查字典。有时写得高兴,出门了都带到地铁上继续写。


    以上主要记录她的中文学习,下面简单提一句她的英文和德文学习。


         春子的英文主要跟爸爸学习,虽然我们全家在一起是说英文,但是单独和孩子对话,我们还是坚持One parent, One Language的原则,以便让孩子学到地道的母语。我基本只和春子讲中文。从小,春子爸爸就每天晚上花一两个小时和她相处,或者读书,讲故事,或者带她欣赏西方和印度古典音乐和艺术。她也偶尔自己读一些英文绘本。但是我一直刻意不让她过早开始西文母语阅读。因为拼音文字阅读太容易,要日后中西文母语平衡发展一定要中文阅读先行。


         现在通过读经春子早就成了中文书虫。今年起让她自己读英文(德文拼读更规则,故更不必费心教她),果然春子的英文纯文本阅读很快上路。上周外出与牛津大学的S教授小聚,小春子一厚册英文书不曾离手。S教授对她非常称赞

    德文:春子目前上小学一年级,她从3岁上幼儿园才开始学习德文,很快口语就过关了。上学后在学校里表现也不错,老师对她的德语口语和阅读都表示相当满意。应该说,和德国普通孩子差不多吧。
    当然,英语或者德语要真正出色,也要多读多背诵英文、德文经典。
    英文读经现在开始了,但是做得显然还不够。德文读经事情,我们计划放到她小学三年级之后开始。而且,对生活在欧洲的重视经典教育的家庭来说,比德文经典更重要的,是古希腊文和拉丁文,小春子5年级的时候,学校会有这样的课程。——这,正是西方古典学的基础,也是真正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两个月后,本博将帖出一篇相关博文,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 心月妈妈

    2012-4-20 11:50:49 使用道具

    春夏妈妈太用心了,刚才到您的博客去学了下,都是精华啊。

    我女儿中文到现在还不能自主阅读,真是惭愧。

    因为阅读开始得晚,中文有母语环境,所以花在英语的时间上多点。

    时间花哪,哪里就出成果。只是很遗憾我们开始得太迟了。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4-20 22:40:13 使用道具

    昨日和夏跟讀《大學》9~12兩遍,春子誦《詩經·節南山》十遍,吟誦詩詞數首。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4-21 16:19:38 使用道具

    昨日和夏跟读《大学》9~11一遍,春子誦《诗经·節南山》十遍。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4-22 03:55:55 使用道具

    摘录微博
    檀作文: 今天大一新生中國文化典籍課開講。與諸生強調數端:(1)讀遍天下書,不讀四書五經,猶不讀書也。(2)不背書,即不讀書。(3)須鈔經。(4)鈔經之前,須沐浴,須淨手。(5)文化之宗旨在傳承,不在革命。(6)為學莫便乎近其人。讀書,關鍵是看跟誰讀書。(7)嚴師在隆禮,侍師長,須有禮。

    徐晋如:钱穆先生《国学概论》一著,我以为最见寄托的,是他提出中国历史上总是“古”“今”代兴。古者文也,今者质也。但今人溺于“今学”而不知崇文反正,代兴之机,迷茫难识,吾人惟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dgx66

    2012-4-22 09:55:57 使用道具

    0 又有一个牛娃!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4-23 15:26:42 使用道具

    昨日读经:晨余誦《论语·子张》《堯曰》一遍,原本大学、朱子大学各一遍,说文部目一遍,吟诗數首。
    春子誦《老子》與《声律启蒙》一章。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4-24 03:43:16 使用道具

    誦《地藏经》半部。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4-27 06:20:51 使用道具

    前两日头疼,未读书。妈妈无力陪伴读经,小春子同学也没有自觉读经,手上的中文书当然没有断过,算读了个痛快。昨日晨起,和夏央求妈妈为他读绘本《三只小猪》。强忍头痛,让和夏同学自己读,居然他也能认识不少字,在妈妈的帮助下,自己读完了一本。当然,这本书每页只有二十个字左右,而且不断重复猪老大,猪老二,猪老三,草房子,木房子,石头房子。确实很简单。每读一页,妈妈与和夏同时为和夏同学鼓掌。简直是自娱自乐啊。

    今日春子与康康元元诵中庸。
  • linlin124

    2012-4-27 20:56:14 使用道具

    春夏妈妈,您觉得如何来安排读经和讲故事的时间呢,总是不知不觉就讲了很多故事,连自己读经也没时间。
  • tracylin2002hk

    2012-4-27 23:56:02 使用道具

    春子媽,請教一下以下仲夏的這好嗎??
    Artist(s): Mitchell, Margaret
    Mitchell, Margaret •  
    Label: Naxos AudioBooks
    Catalogue No.: NA315012
    ISBN: 9789626341506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4-29 01:46:31 使用道具

    昨天春子和樂焉共讀诗经《召南》等。


    今日起春子参加汉堡致謙学堂季春读经营少年班,这是第一天教学笔记。不过春子因为昨晚没有睡好,上课时精神不集中,也就勉强跟上吧。

    上午:快速诵读《论语》前十篇一遍,作为复习

    《庄子·大宗師》领读跟读一遍,《大宗師》第一部分诵读三遍。

    这次少年营的诗词部分学习是《長恨歌》,先简单介绍了诗人白居易,長恨歌背景,唐明皇和杨贵妃。之后领读跟读《長恨歌》一遍。这首七言古诗非常长,有八百多个字,行文相对简明易懂。领读时我尽量把入声字也读出来,孩子们如是跟读,最后他们齐读一遍,也讀得不错。

    因为春永老师上午在,所以把英文散文课提前到了上午,帶孩子們讀了一遍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著名英国作家Sydney的散文the habits of study.

    上午课程结束前孩子們看了几段蔡志忠动画版的《庄子·大宗師》,放松一下。

    下午:诵读The Midsummer Night's Dream, Act 1 Scene 2 一遍,因为这一场都是那些身份地位较低的人讨论他们要演出的戏剧,莎翁在这里的语言处理也符合角色身份,因而这些人物之间的英文对话并不优雅,不过很滑稽,读着好玩,但是并不适合背诵。

    接下来学习Act 2 Scene 1,这是此次读经营英文学习的重点。先跟着录音诵读了半场,再讓孩子们轮流单独跟读,以便能纠正孩子们的发音,在诗歌音节处理的地方,孩子们已经大多有了较好的语感,不用提醒,就能自然读出正确的音节。
    因为英文散文课移到了上午,在原定散文课时间诵讀了《庄子·大宗師》二、三段三遍,再把一、二、三段齐读了一遍。这次参加读经营的少年班的学生都读经三四年了,水平果然不同,仅仅一遍领读跟读,就可以快速齐读无拼音本,相当流利清楚。

    最后一小节课再次回到英文经典,孩子们跟着录音一起讀了一遍A2S1。大家摩拳擦掌,很想分角色朗读,我建议还是明天把A2S1都学完了再讀吧。总之,每次讀英文经典,都感慨孩子們掌握之快。德语母语的孩子果然學英语太容易。不学,有点可惜了。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4-30 01:48:50 使用道具

    今日春子改参加读经营的儿童一班,虽然从读经程度上她能跟上少年班,但是她还是更喜歡和小伙伴在一起读书玩耍。也好,怎样都行,遂今日在儿童一班复习大学、弟子規,学习一些诗词吟诵。
    和夏参加儿童二班第二天,本来早上变卦说不想去了,后来爸爸陪他去读经,据说到了老子第十六章时突然张嘴,而且又读有指,表现不错。

    我们少年班的情况也挺好。简单记录如下。

    20120429   第二天少年班教学笔记
    上午 今天举行马拉松比赛。全城很多道路封堵,结果拿钥匙的家庭开车过不来,整整晚了半个小时。大家都在门口等待。真是不容易啊。
    第一节课  10点才开始上课,孩子们先诵读《庄子·大宗師》4~9三遍。最后整体诵读《大宗師》一遍。抄写大宗師中的成语熟語: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善始善终,莫逆于心。
    第二节课  先读了兩首和杨贵妃有关的古诗《过华清宫》和《清平调》。让孩子们标了平仄,找到韵脚。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孩子们找出韵脚是“开”和“来”,则问题是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不是也押韵。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堆”和“开、来”已经不押韵了,但是在平水韵系统里,“堆”和“开、来”同属上平十灰。
    孩子们现在已经了解了同联中两句之间的平仄规律,以及邻联中的平仄关系,因此他们很奇怪为什么“骑”(qi2)在那个本来是仄声的位置,告诉他们这个字是多音字,也读ji4,问题解决。平时的周末课程没有那么多时间让每个孩子都诵读一遍诗词,这次有足够时间,让孩子们每个人都诵一遍,指导他们更好地按照平仄的规律来诵读,吟诵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读完兩首诗词,再继续学习《長恨歌》。先让每个孩子轮流诵读,诵读一小段,则串讲,并着重启发孩子回忆他们学过的典故和历史文化常识,让孩子们留意其中的成语和名句。
    1. 刚讲到第一句“汉王重色思倾国”,咏荃就说他的德国同学(他们的中学有中文第二外语课)都知道“重色轻友”,真是有趣。
    2. 提起“一笑倾国”的故事,也有两个孩子知道,抢着说。
    3. 有女初长成
    4. 天生丽质难自弃
    5. 回眸一笑  妞妞同学演示了一下。呵呵
    6. 春宵苦短
    7. 三千宠爱在一身
    8. 霓裳羽衣曲
    9. 朝朝暮暮
    10. 天旋地转
    11. 秋雨梧桐叶落时
    12. 仙袂飘飘
    13. 梨花一支春带雨
    14.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長恨歌里到处是故事啊。
    然后孩子们听魏嘉瓒先生吟诵的《長恨歌》,并且跟随吟诵一遍。
    第三节课
    诵读《庄子·大宗師》一遍。继续看蔡志忠动画片《大宗師》
    下午
    第一节课
    中文:让孩子们分段诵读《大宗師》一遍。
    英文:听录音跟读Sydney的散文Habits of study. 妞妞感慨,这个英文的句子怎么都那么长啊。是啊,这些200年前的英文文章乍看起来和现在的英文是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句子结构都相当精密,逻辑严谨,讀起來非常值得回味。这就是经典作品和普通英文文章的区别。
    再让每个学生跟读一句,单独纠正孩子们的发音。
    第二节课  播放The midsummer Night's dream的DVD,这次看的是上次读经营学习过的第一幕第一场。因为熟读了文本,再看莎翁的戏剧,完全没有陌生感或者因为文句太过深奥而有很大距离感,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
    播放完了第一幕第一场,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幕第一场。集体跟读后半部分一遍,再每个同学单独跟读,纠正发音。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5-2 05:08:32 使用道具

    劳动节。我们依然在学习。美好啊。
    上午的中文读经课陪老二参加,见证他的成长和收获。春子还是在儿童班学习《大学》更加如鱼得水,毕竟周遭都是同龄人。《庄子》还是在家里带她继续读了。

    下午带少年班的孩子们继续学习英文经典,其中莎翁的《仲夏夜之夢》的Act 2 Scene 1已经读得不错了。

    分享圖片:

    莎翁之《仲夏夜之夢》第一版(1600年)封面;
    《仲夏夜之夢》第一版第一頁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5-4 18:44:38 使用道具

    4月28日~5月2日,春夏二子参加读经营。
    春子前两天和少年班读《庄子·大宗師》和《长恨歌》,后还是把她转到儿童班复习《大学》。因为和年纪相仿的孩子在一起,她还是兴致更高。读书要的就是一个“高兴”,所谓新课或者复习,本来也是无所谓的事情,早晚要学庄子,也早晚要复习大学。
    和夏这次的进步据说很明显——当然这是老师的话,我倒觉得也算不得进步,因为3岁多的孩子本来就在语言爆发期,每个星期都有进步的,这本是生命内在的自然成长,只在于家长是不是给孩子提供适合的机会来表现。第一天似乎他也是吃东西为主,第二天就读到《老子》第16章突然爆发,而且这次不仅跟读,还相当认真地配合指读;此后也都每天能有一两节课处在这种状态中,当然,边吃边听,或者下位子去玩也时有发生。这也是三岁小童的可爱状态。他读,只是因为他有情绪了,他不读去玩,也很开心。和夏这次算把《老子》前三十章初步学习了一遍。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5-5 04:36:4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5-5 05:14 编辑

    昨日春子和夏一同复习老子二十章。
    今日和夏先读绘本一册,后跟读《老子》十四章。
    下午春子诵读《论语·先进》《颜渊》一遍,其中第十二章诵读的是篆书论语。遇到一时认不出来的篆字,就琢磨一下。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5-6 03:23:0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5-6 03:28 编辑

    晨,和夏學著讀經營上老師的樣子要媽媽跟他讀字卡。其實他手上沒有字卡,但是他裝作有字卡的樣子說:“看我這裏,這是什麽字?”,媽媽說不知道,他很滿意地說,這是“道”字。連“認”了幾個,他算過了癮。之後與和夏讀《老子》1~10章。他也要求作老師。可是他又不能完全讀下來,就要求媽媽小聲在耳邊讀一句,他大聲讀一句,媽媽再很認真地跟讀一句。就這樣,“和夏”老師領讀了十章。
    近午時,與春子同誦篆書《論語·子路》《憲問》一遍,正體版《論語·衛靈公》《季氏》《陽貨》一遍。午後與春子誦《莊子·大宗師》一遍,春子習字。傍晚先與春子習絃歌《擊鼓》,母女二人且彈且唱;後復習印度古典聲樂課程。晚和夏主動要求認字。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5-7 23:35:56 使用道具

    20120506晨,英文经典课程。Spenser诗歌中涉及到诸多希腊神话故事,如果不了解这些故事,则完全不能理解诗句所指。阅读中发现那些8,9年级(相当于国内初二初三)的学生对古希腊的历史文化了解相当有限。孩子们说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教授这方面的知识,老师也很少提到。这还是很令人吃惊的。因为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基石,可是如今连德国的中小学里都没有传授给孩子们足够的古希腊文化常识,这确实令人感到遗憾。于是鼓励他们如果没有选学古希臘文和拉丁文,至少也要读德文或者英文版关于希腊历史文化的书籍。
    午后带和夏跟读老子前十章,与春子读篆书《论语·卫灵公》《季氏》一遍,读《论语集解》中的白文《阳货》《微子》《子张》和《堯曰》一遍。後与春子参加印度古典舞课程。周末的练习课强度极大,很累。其間也感觉有些辛苦,想想任何学习都是如此啊。那么优美的舞姿,不经过这样艰苦的学习和训练,又怎么可能练成呢?

    晚饭后与春子诵读《说文部目》一遍,之后单独用第三卷的字卡认其中的部首。
    与和夏读绘本,认字数个。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5-15 03:22:4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5-15 03:23 编辑

    小城訪友,順訪友人組織的本地讀經班。課程每週末在一教堂機構所屬屋舍進行,兩間教室寬敞明亮,另有厨房和幼兒游戲設施。友人告知該教會負責人早前約她面談,僅交談數分鐘大致瞭解中文讀經活動後,即决定為他們免費提供此場地,并告曰:本機搆宗旨之一即是支持新移民在德開展其原住國文化教育活動。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5-15 05:32:25 使用道具

    与春子诵《诗经·节南山之什》前五首五遍。诵七律三首三遍,春子标平仄,找韻部。每个韻部找好後再吟诵相应的《声律启蒙》章节。和夏听老子音频,认字卡。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5-16 03:53:38 使用道具

    午后印度古典声乐课程。在上课的地铁上与和夏读两本绘本,都是和夏读,不认识的字妈妈帮忙。春子一路在复习《长袜子皮皮》的中譯本。晚饭前诵读篆书版《论语》前三篇。吟五绝五首。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5-17 22:00:42 使用道具

    昨日與春子誦《節南山之什》後四首五遍。誦五絕五首,和夏亦跟讀一遍。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5-19 04:19:2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5-19 04:31 编辑

    转发:季谦先生:我想,古人也曾經年輕過,也相當聰明,也養過孩子,也想讓天下百姓幸福,最重要的是,他們比我們讀書多。所以,當我們振振有辭,以為自己是在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以為自己才是有理想有見識的,所以出來拼命反對古人,發表自己高見以前,應該先想一想:自己讀過幾本書,想過幾個問題了!

    昨日,晨与春子同诵篆书《论语·里仁》《公冶长》《雍也》一遍。
    英文经典课程。这些8,9年级的孩子对于为什么读英文诗歌还是常常感到迷惑。春永告诉他们:在现代社会之前的时代,诗歌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这个时代,人们已经完全不懂得如何欣赏诗歌,也不了解诗歌和诗人的重要性了。


    午后春子诵《诗经·节南山之什》四首五遍。和夏认字,读绘本。


    今日,晨起与春子同诵《诗经·节南山之什》三首五遍。带春子旁听汉学教授的关于中文写本的讲座。午后春子与明明诵读《老子》半部三遍。中间复习吟诵兩首數遍。
    和夏与强强跟老师学习《弟子規》前两段。和夏状态非常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5-20 07:05:50 使用道具

    中午S教授來。談及英國的古典教育,頗多感慨。

    午後和夏跟讀《弟子規》前兩段三遍,齊讀《三字經》半部一遍。認字數個。誦《千家詩》五絕數首。媽媽按照平仄來讀,和夏模仿得惟妙惟肖。後讀繪本一本,兩個故事。開始的時候,小夏總是說,我不會讀。媽媽鼓勵他,他便也可以把認識的字讀出來,我們母子接龍一番,一本繪本也就讀完了。

    春子誦《說文部目》半部一遍,認說文部目字卡。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5-22 14:47:38 使用道具

    前日,春子参加读经班课程。学习论语一篇,古文一篇,诗词吟诵四首。
    昨日,晨春子诵《诗经·节南山之什》一遍,吟一遍。复习Carnarti声乐。带春子参加S教授的讲座。下午去本地中心图书馆的儿童图书馆,里面也有不少中文童书,借了简体和正体童书若干。去声乐课路上与和夏认字读绘本。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5-24 15:31:05 使用道具

    週一去图书馆借书那日,和夏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家里没有真的动物啊。——我猜,他是想问我们家里为什么没有小宠物吧。于是晚上想着真的可以杨一只猫,孩子一定喜欢。第二天早上送春夏去上学上幼儿园,问和夏,如果家里养一只猫好不好?原以为和夏为为此欢呼雀跃,不想他脱口出出:不想,我想养一只小猪!
    哦,那再考虑一下吧。

    周二两位小朋友分别读诗词若干和认字。

    昨日,午后春子诵《诗经》數首五遍。《论语·述而》~《乡党》一遍。吟诗十首,并找韵脚。

    和夏读弟子規两段,认字。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5-26 17:22:20 使用道具

    前日春子誦詩吟詩數首。和夏跟讀《弟子規》
    昨日春夏與元元強強姐弟共讀《弟子規》。兩個大姐姐給兩個小弟弟做了榜樣。後春子誦《論語·先進》~《憲問》一遍。
  • 家有春夏

    楼主 2012-5-26 17:24:20 使用道具

    與友人在網上討論古琴和藝術學習。

    常常不喜歡大型古琴音樂會,總以爲哪里根本不對。這兩年因爲帶老二,琴彈得少了。但是對琴的理解和感受也有機會漸漸脫離開“世間音樂”的層面,在讀《論語》和關于古琴的詩詞時,倒更能體會琴非“樂器”的一面。再撫琴,則正心誠意,皆有所得。


    在下帶女兒學習印度古典舞和古典音樂,也因爲首先信服于印度藝術所强調的超越性。一切皆非為五官享受,一切皆為超越之神性。神性以佛法的觀點看雖未究竟,卻也是完全振拔于執著世間的。吾于此舞此樂中體驗神性,亦以此時時喚醒沉淪于世間的大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