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亲戚中有4个同龄的孩子,两个男孩两个女孩,父母都有稳定的工作,工薪家庭,但是学习情况却很不一样。在他们6岁那年的春节,我送给他们一人一套拼图(好像是300片,时间长记不太清了)作为新年礼物,其中两个人(龙凤胎)的拼图是大人拼并且只给拼了一半;一个是自己拼了几片就弃之角落没再玩过;一个是自己独自用几个晚上拼了出来,后来还反复拆装研究几次,确定自己完全会拼了才让妈妈给装裱起来挂到墙上。


转眼10年过去,两个大人给拼拼图的孩子从小上过珠心算班、英语、画画、奥数等课外班,一样特长也没学到,成绩一般偏下,考不上好高中。但是因机缘巧合,两个孩子户口迁到了某高考分数线比较低的城市,这样就减少了高考压力,因为我们这里出了名的高考分数线高,专科线抵得上那个城市的二本线了;


那个基本没拼过拼图的,对文字特别敏感,5岁时就能自己读报纸杂志了,父母称基本没管过。我曾经以为这个孩子的学习肯定没问题,毕竟他们这代孩子父母进行早教的还是少数,5岁就认识那么多字挺了不起的。但是,仅仅是认字多似乎并没起到多大作用,最后掏了5万元的择校费进了一所比较好的高中。


拼完拼图的这个孩子,父亲基本不管孩子的学习,吃喝拉撒睡貌似都没管过,都是孩子妈妈一个人负责。她妈妈也很忙,给孩子一把地下室的钥匙,地下室会提前放好水和一些零食,孩子放学后独自在地下室写完作业后出去玩。为了找孩子方便,妈妈把爸爸不用的BP机给孩子用,做好饭了打个信息,孩子看到了就回家吃饭。基本是散养的方式,小学时候自由自在的玩,整个小区提起这个孩子都知道,成绩好不说,玩得也比同龄孩子多。大概五年级时主动要求上奥数、作文班,五年级参加六年级的奥数竞赛得了奖。小升初时一份钱没花一个关系没找,进了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而且是五年读完中学的那种实验班(另外三个孩子都是掏了择校费进了差不多的初中)。如今被推荐上某大学少年班,但是需要看明年高考的怎样。而且这个孩子不是死读书,悠悠球自己玩了一个月参加学校比赛拿了奖,计算机比赛拿奖,假期被学校老师带着到外地学习物理准备参加竞赛,见人也很懂礼貌,人际交往没有问题。


为什么4个孩子会有如此不同的情况?仔细想想,造成这样不同的结果,不仅仅是孩子的智商问题,更主要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头两个孩子的父母舍得给孩子投资,就像现在大部分父母一样,从幼儿园大班时孩子就没有礼拜六日,被各种课外班占满了。他们的爸爸妈妈从没有陪孩子玩,更没有陪孩子一起看书一起聊天,都甩给祖父母了。直到现在还是说我花了那么多钱怎么孩子就没学出来呢?中间那个孩子父母虽然没让孩子上那么多的课外班,但是也没怎么操心,成绩好了没表扬,成绩差了一味的吵。成绩最好的那个孩子小学二三年级后妈妈基本没费过心,但是之前的那几年他妈妈晚上基本没看过电视,幼儿园时晚上陪孩子玩、画画,一二年级时吃完晚饭提点下孩子今天一天的学习,然后早早睡觉。

爸爸妈妈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起着重要的作用,每当我不淡定的时候,尤其是别的孩子上很多班而自己孩子抵制、不肯上只愿意玩的时候,我就想想成绩好的那个孩子和他的母亲,告诉自己尽量给孩子一个相对轻松的童年,保持学习的兴趣最重要,咱要后劲足,是吧?!



八版
5143 查看 53 收藏帖子 (3)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sher9646

    2011-12-10 20:54:04 使用道具

    最喜欢看到这样的案例分析,谢谢!
  • 小开心

    2011-12-10 20:54:15 使用道具

    这样的孩子并不多。别人的方式方法未必适合自己,还是要因人而异的。
  • 100501奕奕妈

    2011-12-10 20:57:08 使用道具

    楼主这个观点严重同意,不知自己是否能做好,尽量吧
  • 墨墨

    2011-12-10 21:18:32 使用道具

    其实我觉得说到底,还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决定孩子的未来啊
  • hxr1128

    2011-12-10 21:20:14 使用道具

    喜欢这种方式来讨论教育的方法。
  • 墨墨

    2011-12-10 21:20:23 使用道具

    我儿子一年级,我已经知道花钱,其实解决不了太多的问题,还得自己下工夫弄,就像论坛里那些,学英语的方法,在外面的课外班,是没有那样效果的,还得自己想办法啊
  • walptwy

    2011-12-10 21:33:46 使用道具

    读了蒙氏的著作,里面写道,6岁之前,孩子的心智,性格可塑性很强,这一阶段对孩子精心的养育就可以纠正很多偏差,相反,稍有不慎孩子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而在起初的几年根本表现不出来。你提到,最后一个孩子的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很用心,而以后就可以省心了,我想也能验证蒙氏的理论吧。
    看到这个案例,更简定了我扎扎实实做好早教的想法。孩子的黄金时间耽搁不起啊。
  • 小猫子0623

    2011-12-10 21:35:43 使用道具

    深刻认真学习,并时刻提醒自己!
  • ahuiya

    2011-12-10 21:55:10 使用道具

    成功不可复制~
  • 封疆大吏041010

    2011-12-10 22:03:2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封疆大吏041010 于 2011-12-10 22:04 编辑

    根据你的描述,最后一个孩子,虽然是散养,但妈妈还是管的,还搞了个BP跟踪孩子。这个孩子学得不比前2个亲戚少吧,他是过关了一样是一样——不是同时进行直到最后什么都没得到;有机会就去——假期老师带他去竞赛——自然世面见得多了——这个世面而且正当的呢!
    要说开来,话就多了——家庭分工明确(爸爸貌似没管过),家庭的和谐(妈妈貌似从没埋怨过爸爸不管)。。。。。。

    其实,这个孩子是厚积薄发。厚积,很多门外汉是看不到的,仅看到最后的收获而已。
    所以,要分析这个,得着重去挖开他的厚积,追问母亲。我看楼主已经拨开了一层皮,你还可以继续{:soso_e120:}

    本人最关注的是“厚积”。
  • candlepeace

    2011-12-10 22:07:36 使用道具

    楼主分析得很对!对于小孩子来说,家长的陪伴无论如何都是最为宝贵的。
  • 野百合的未来

    2011-12-10 22:08:52 使用道具

    教养孩子就和种庄稼一样,前面费了心后面就能安安心心收获。前面甩给祖父母了,后面来着急花钱,还有什么用?
  • walptwy

    2011-12-10 22:10:53 使用道具

    11楼说的是,背后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东西。希望楼主继续跟进。。。
  • zhangbinyongbao

    2011-12-10 22:16:31 使用道具

    学习,淡定
  • B0909卓卓妈

    2011-12-10 22:20:07 使用道具

    学习了,也期待楼主继续啊!希望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 lpapple

    2011-12-10 22:23:31 使用道具

    家长的教育太重要了,有些家长的教育真的把孩子毁了
  • 小薇526688

    2011-12-10 22:26:54 使用道具

    早期规范行为真的很必要。我现在就感觉孩子很多方面都不如意。幼儿园太放松了。
  • xiaobao99

    2011-12-10 22:50:53 使用道具

    可以借鉴, 不可盲从.
  • sing在4月

    2011-12-10 23:05:37 使用道具

    做孩子的朋友,从孩子角度出发引导孩子
  • erin2002

    2011-12-10 23:08:26 使用道具

    小时候主要是对习惯,性格,自学能力的培养。
  • wenwen1115

    2011-12-10 23:35:35 使用道具

    有沒有補習是其次
    重要的是家長的陪伴
  • dan

    2011-12-11 09:53:31 使用道具

    好像城市里第一种家长比较多,农村第二种家长相对多。第三种嘛,我觉得背后也没什么不可告人的大秘密,相信楼主,那可能是个天生智商较高的牛孩。
    尤其是孩子还小的时候(幼儿园、小学),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很棒。只有到了中学以后(尤其是高中),才不得不面对现实。
    记得曾经有一次和别人聚餐时,有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你必须考上清华或北大”。酒过三巡,有一位爸爸说:“孩子,尽力就行了。考上哪是哪。你的爸妈不都是专科吗。”那个场面尴尬呀。
  • 艺博妈妈

    2011-12-11 12:19:31 使用道具

    继续,很期待啊
  • 大眼丫丫妈

    楼主 2011-12-11 15:38:11 使用道具

    这4个亲戚的孩子都是城市的,家庭环境和财力也基本相当,唯一的区别父母是对待孩子的态度。
    从拼图那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第四个孩子有着前三个孩子不具备的坚持、探索的品质,这些品质在以后的学习中给了他很大的助力。在我看来,大部分孩子的智商都差不多,差的就是那么股钻劲!肯钻、能学才是第四个孩子成绩好的法宝。刚上那个初中实验班的时候,因为是全市的尖子生集中的地方,这个孩子的英语成绩有些拉后腿,他妈妈提出要给他报个英语班,这孩子却说先等等,让他自己学学再说,几个月后英语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至于封版说的家庭和谐、妈妈没埋怨过爸爸,怎么可能呢?反正要是我老公是那样的我是决不会容忍的。实际上因为爸爸,这个孩子有着很多的苦恼。
  • cxkky

    2011-12-11 16:27:41 使用道具

    关键是家长要用心学习,用心思考,用心教养
  • dan

    2011-12-11 16:37:40 使用道具

    请楼主继续。聆听中......学习中......
  • qqnn糖

    2011-12-11 16:38:31 使用道具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
    教育方法不一而同
    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 dan

    2011-12-11 16:56:57 使用道具

    大眼丫丫妈 发表于 2011-12-11 15:38
    这4个亲戚的孩子都是城市的,家庭环境和财力也基本相当,唯一的区别父母是对待孩子的态度。
    从拼图那件事情 ...

    从你的描述中我看到了这几个孩子自己的不同表现,比如:
    “其中两个人(龙凤胎)的拼图是大人拼并且只给拼了一半;一个是自己拼了几片就弃之角落没再玩过;一个是自己独自用几个晚上拼了出来,后来还反复拆装研究几次,确定自己完全会拼了才让妈妈给装裱起来挂到墙上。”
    “妈妈提出要给他报个英语班,这孩子却说先等等,让他自己学学再说,几个月后英语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你是怎么得出“唯一的区别父母是对待孩子的态度”这个结论的?

    很喜欢你的案例。能否详细解释一下你的结论是怎么得出的?毕竟是你自己的案例,只有你最清楚。希望你的案例能给爸妈们借鉴参考。向你学习。
  • zsjren

    2011-12-15 14:55:29 使用道具

    引导得好以后很轻松,以为光花钱了事的到后期通常更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