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她有一个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十分聪明的孩子。有一次她去参加家长会,并且参观上课的情形。那天上的是算术课,老师教导孩子利用玻璃珠来学习减法。老师问:“七减五是多少?\\\"孩子们用自己的玻璃珠算出答案。大家都回答是二。但是,就在此时,这位母亲的孩子叫道:“老师,我的答案是三。\\\"其他学生都觉得奇怪,教室里产生了一阵骚动。母亲们忍不住在底下偷笑,这位孩子的母亲面红耳赤,下不了台。
幸好那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他镇定地告诉学生,要确定答案到底是二还是三,必须作演算,否则很容易产生错误。然后他教给孩子们在确定答案之前作演算的方法。他还告诉那个小孩:“你使大家发现了演算的重要性。\\\"就这样,保住了孩子的面子。不过,在他讲解期间,那位母亲确曾觉得羞愧,抬不起头来。
这位老师的教育方法值得佩服,而这位孩子也相当不错。因为大家都认为答案是二时,他却认为是三,这种勇气是难能可贵的。特别重要的是,能否这样做和创造性有着较大的关系。比如因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而著名的牛顿,少年时十分不合群,不愿和同年龄的小孩一块玩耍,只愿意独自玩机械,所以在学校里被同学称为“土包子\\\"。又如发明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生活的原则是,在众人的意见中,自己仍有独立的见解。\\\"不管发明或发现,一切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可以说通常是发端于与常识或众多人意见相异的地方。
在一个工作单位里,被认为有才能的人,常是能发掘别人所不能发现的,并能明确指出来的人。孩子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即表示孩子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较积极的自我形象。这对孩子是有利而无害的。
有的父母认为自我意识太强的孩子,好像不大正常。所以假使有人单独地提出相反的意见,便很容易被认为是性情乖僻的人。有的父母替孩子买玩具,但是孩子不太喜欢,或者孩子不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孩子提出和父母意见相反的看法,都会被父母责骂为性情乖僻或是闹别扭。也有的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与众人意见不一,就告诫孩子。“只有你一个人反对,大家会讨厌你的。\\\"这就等于告诉孩子,不顺从大家的意见就不好,而强迫孩子必须同意大家的意见。这样做,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困惑和错误的自我形象。
“我是不是不受欢迎?\\\"
“我和别人不一样吗?\\\"
“我真傻!\\\"
“我不知天高地厚。”
为了孩子良好的自我形象,我们建议,鼓励孩子发表独特的意见。
发明、发现、那些伟人不就是这样过来的吗?如果大伙都说不能,他们就认为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