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所谓的口语好和差,就是表达的准确性,但是说白了,任何的口语内容,你要能有那些相关的词汇量打底,才能说出来。就好像我老公英文八级,天天和老外一起上班,但是让他读POLAR BEAR,他也会说,很多词我不认识的。
老外如果不是很严谨的那种,你能表达了,他能懂就行,就好像他如果和你聊星座,你正好读过这方面的书,听力不错,词汇有累积,你就能结结巴巴的用专业词汇和基本的动词表达出来,他也能懂,只不过他不会夸你口语好,他会夸你词汇量丰富,也能和你聊的很欢快。如果你要去给老外做PRESENTATION,也许就那几个词,你用很好的语句组织,很出色的连贯词,老外会说,你英文口语真好。
其实,从阅读,朗读出发,是很好的打基础的方式,词汇量大,底子扎实,看书快。从口语出发,要运气好,就象楼主一样,能找到能除了天气以外教一些有深度的内容的老外或者英文老师,也是很好的方法,口语表达会很强,同时也有很多的词汇累积。其实,你花时间在哪个方面多一些,哪个方面就比较强。
如果阅读很好,听力很好,看到老外啥都表达不出来,那是个性问题,不是口语问题。我同事当初高中毕业,遇到老外,一边用翻译软件,一边说,照样找了个老外男朋友顺利沟通,你能说她口语练过吗。
英文说白了,就是个工具,不管听说读写哪块强,说白了就是要用。就好像我儿子读BROWN BEAR,现在他就会自己编WHAT DO YOU SEE,这个其实也是口语啊,只不过从阅读衍生的。朗读读多了,如果会自己七七八八的运用了,就变成口语了,只不过可能书面话一些,不如经常说的人,但是你不能说这个不是口语啊。口语练多了,和老外沟通会比较顺利,学习的方法就是从说到阅读的结合,也是个好方法啊。条条大路通罗马啊,只不过每个人,每个时间段的罗马都不一样,有好的基础,哪块缺补补总是很快的。
看了楼主的帖子,没看完,感觉楼主过分看重口语的交际能力了。
首先,我认为口语这个概念就太泛了,其实口语就是与人交流的工具,你没办法说一个人口语好不好,因为他牵涉到的方面太多了,和一个文盲交流与和一个专家交流是完全不同的,而日常对话和演讲辩论都是口语不同层次的一部分。因此,口语是建立在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的。脱离这点单纯的讨论口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其次,我看到楼主谈到中国人过去的哑巴英语,认为是因为他们的口语不好,说不出来。其实,相信大家都知道“十聋九哑”的道理吧,事实上那些学哑巴英语的人为什么说不出来的关键是因为他们听不懂!如果他们的听力好,只要把他们丢到英语环境中,只要他们愿意和别人交流,很快他们就可以自如的交流了。至于楼主说的不出国的那些人的口语怎么办,可以这么说,如果他们需要用英语交流,他们自然能够锻炼出来,如果他们不需要用英语交流,口语不好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三,楼主说我们这一代很多人读写其实也不好,这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接触得最多的是中式英语,学的是中式英语,听的是中式英语,看的是中式英语,所以写出来的也就是中式英语。
其实语言只是一个工具,厚积薄发,当你大量的听,读,看原版的英语资料,有了相当雄厚的基础,口语最终不会成为问题,而朗诵对于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