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9 04:55:02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1-9 04:56 编辑

週五結束的吟誦冬令營上,春子和同學們吟诵《春江花月夜》。邊吟邊玩儿。是日為晨晨同學五歲生日,最萌的那個男孩子就是他!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QwOTk4MzI0/v.swf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9 04:57:50

20120108   
晨與春子在致謙學堂共讀《論語·八佾》《鄉黨》《先進》一遍,《說文部目》前九卷兩遍,吟誦《春江花月夜》、《千家詩》七絕五絕數首,誦讀古文一篇。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9 15:17:48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1-9 15:18 编辑

微博摘录   @日本国驻华大使馆http://img.t.sinajs.cn/t4/style/images/common/transparent.gif:【日本季节】在日本20岁才算成人。法律规定20岁才可以喝酒抽烟。日本一般于1月第二周一举办成人仪式,市级地方政府将为新成人们举行庆祝活动。由于在北京就读的日本学生不能在家乡参加成年仪式,7日北京日本留学生社团在北京为他们和中国的新成人们举办了日中成人仪式。祝两国的新成人们前途愉快!

转发资料:摘自人民网报道:"在日本留学生中,男同学基本上是西装革履,有个别同学穿上了日本传统和服,脚踏木履。女同学们基本上身穿颜色艳丽的传统和服,面带妆容。中国的女大学生们个个身穿中国旗袍。”

“成人节是日本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日本规定成人节的日期为每年1月第二周的星期一。过节的是在这一年年满20岁的年轻人。这一天,他们一般都要穿上传统服装,到神社拜谒,感谢神灵、祖先的庇佑,请求继续“多多关照”。 这一天全国放假,各地都为年满20周岁的年轻人举行祝贺仪式。”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10 05:15:54

2012年1月8日 致謙学堂诚意班教学笔记
第一节课诵读《论语·乡党》《先进》一遍,吟诵《八佾》一遍。听写并讲解《子罕》中部分词汇:斯文,循循善诱,待价而沽,卓尔不群,何陋之有。孩子们的写字是比较弱的环节。为此和孩子们相约,开始每天写日记,一句话也可以。这样就把写字和写作结合起来,与读经一样,每日坚持,必有长效。
之后给孩子们介绍了檀作文老师在北京的雒誦堂。因为昨天檀老師的教学笔记里特别提到从德国回中国读经的孩子正茂,而正茂过去曾经在致謙学习,后来他搬家去弗莱堡孩子们都很想他。
引自檀作文老师教学笔记:“应《小学语文·国学》的素闻老师之约,第二节课专门讨论《论语》和礼。先跟孩子们一起诵了一遍《论语·颜渊第十二》,然后开始讨论。为了让孩子们畅所欲言,我没做任何限定,只是提醒孩子们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记得《论语》里哪句,就引用哪句。讨论了一节课,涉及到“礼与履”“礼与别”“礼与仁”“礼与恭”“礼与敬”“礼与让”“礼与祭祀”“礼与孝亲”“礼与治国”等多方面。讨论的时候,正茂和嘉宣表现最好。正茂的《论语》烂熟于心,不假思索地就背了《乡党》等篇目的好多段。全日制读经学校里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论语》诵读过不下一百遍,早已在他的心里生根。讨论问题,脱口而出。其他的孩子不是读经学校里出来的,《论语》通读不到十遍,便做不到脱口而出。讨论问题的时候,信心便明显不足,基本开不了口。嘉宣估计是因为读国际学校的缘故,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结合日常生活方面,说得非常好。孩子们的讨论非常好,我们做了全程录音。这次讨论课对我也有很大的启发。一是《论语》诵读过一百遍跟随意读读,效果完全不一样。以后应该考虑暑假开“《论语》一百”班。二是要定期组织孩子们上讨论课,系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的《论语》讲读课虽然有讨论,但时间给的不够,不足以充分展开。 ”
从这里可以看出,诵读是读经典的第一步,绕过诵读这段功夫,是很难深入和贯通理解经典的。有了对经典的熟悉,才可能有效展开讨论。因此鼓励孩子们要踏实读书,每天至少诵读论语一篇两遍,或者两篇一遍。当然这是最低要求,只有诵读功夫做到,目前我们的讲解对孩子们才有意义。
第二节课诵读《说文部目》前九卷三遍。讲解第三卷开头的几个部首“㗊”“舌”“干”“㕯”“丩”。现在除了“屮 艸 芔 茻”,孩子们还认识了“口 吅品㗊ÿ”。讲“舌”字给孩子看了甲骨文金文的写法,问他们像什么动物的舌头,大家一致說——蛇!
复习《春江花月夜》吟诵一遍。
复习《千家詩》中的七绝和五绝。完成了关于春天的七绝诗的学习。因为读到《蚕妇吟》,一时兴起,给孩子们分享了儿时养蚕的经历,从蚕宝宝孵出来,到到农村给蚕菜桑叶,喂蚕,看蚕长大,做茧,破茧而出……生蚕宝宝。孩子们听得入神儿。送春一詩,让孩子们背诵。
课间又让参加冬令营的同学复习了所学的兩首英文歌。
第三节课 古文,学习《颜之推论慕贤》(见李老師笔记)
致知班 第三节课学习春江花月夜这个班的孩子们中文基础还比较薄弱,还不能流利诵读春江花月夜。因此诵读更是他们读经学习的重中之重。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10 18:48:40

网上问答:犬子断续读了半年《声律启蒙》,感觉他对字的敏感程度颇有提高。不过苦于学校里给出很多默写作业,我想请教一下认字和写字的关系。通过诵读认识很多字后,是否不经过大量抄默的过程,就会写那些字了呢?或者说,按听说读写的次序,写的要求本来就不应该与读同步?盼赐教。多谢!

家有春夏:海外中文教育尤其要强调认字阅读为优先,即诵读认字阅读的学习在时间精力分配上占优势。让孩子能进入自主学习中文的境界,则写字才有意义。一个喜欢学习中文的孩子,要学写字是容易的;而孩子如果都不能自主阅读,自学中文,不喜欢读中文,之前的写字功夫也是枉然。但是写字和认字阅读不矛盾,一般来说6,7岁以下的孩子,因为生理发展原因,只是鼓励孩子写写画画就好,但是不做要求。6,7岁以后可以适当开始正式学习写字抄字,学习书法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11 04:21:55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1-11 04:22 编辑

午後,與春子吟誦《詩經·周南》《召南》《邶風》一遍,《木蘭辭》一遍。晚,練習carnatic 音樂完畢,春子一時興起,臨摹起了《宋元花鳥》里的一張小畫。

友人在網上轉來一張小圖
在法国的日法混血孩子一个8岁,一个10岁.读论语,写大字,穿和服,用汉字写作文.


家有春夏:真好!有見識的父母。@季謙 先生嘗言:在外國成長的華裔子弟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的當地外文就如土生自然,而他們學華文不會比中國孩子學外文陌生。他們是得天獨厚,容易兩全其美的一群。但如家長不善用此長處,則孩子的這種福份將日漸喪失,反而兩不著邊,成了一個國際遊魂,此乃父母之大過。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12 04:35:29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1-12 04:38 编辑

20120111晨,誦《說無垢稱經》兩品,《佛所行讚》一品。午後,與春子、安娜同誦《莊子·逍遙游》《齊物論》一遍,春子安娜同誦《論語·先進》《顔淵》一遍,《說文五百四十部首》前九卷三遍,古文一篇兩遍。晚,與春子吟詩數首。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13 12:59:00

20120112午後與春子誦《莊子·齊物論》《德充符》一遍。誦《說文五百四十部首》一遍。晚攜春夏與印度古典舞團體友人小聚。回家地鐵上,春子吟了一路《木蘭詩》,自得其樂。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14 05:02:11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1-14 05:02 编辑

午後春子與劉老師誦讀《莊子·人間世》一遍,《德充符》兩遍,《大學》一遍,吟誦古詩數首。晚印度古典舞課,春子往返途中隨時捧讀少年版《西游記》(復習第n遍,仍興致勃勃)。回家後,小夏主動要求指讀《三字經》,完成半部指讀,半部接龍。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14 18:42:32

这个三字经的挂图设计成一边是黄色的,而且每页都不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大概以为孩子就喜欢五颜六色的吧。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14 22:40:55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1-14 22:58 编辑

20120114
今日读书日记:晨与春子诵读《论语·先进》《颜渊》一遍,背诵一遍。其中遇到个别字读音两个读经本不同的情况,告诉春子如何通过查看论语注本来确定字音(当然注本没有涉及的字音就只能查字典了),给她看了朱熹的四书集注和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春子读了几段钱穆先生《论语新解》中的白话释义,显然,只要不是涉及抽象义理的部分,春子是可以看懂的。于是告诉她妈妈把这本书就放在书架的读经课本那排,她想看,可以自己拿去读。

三位去台湾读经的学生前日回来了,他们在台湾这一年多收获得不仅仅是五万~十萬字的中英文经典,更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他们为我带来了台北正倫学堂赠送的《说文五百四十部首》三本,与春子诵两遍。

午后与春子吟诵《诗经·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两遍。

春子复习古文两篇,习字。阅读。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16 07:04:32

晨与春子在学堂诵读《论语·乡党》《先进》《颜渊》一遍,读《论语集解》数章。诵说文部首一遍,吟古诗十余首一遍。诵习古文两篇。回台湾读经一年半的三兄妹再回汉堡,现可熟背四书、《易经》《老子》《庄子》选《诗经》选和英文经典若干,读说文部首时顺便给大家背诵了一段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QzMjQ1MTUy/v.swf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16 07:32:21

柏林一位妈妈的一段话,令我很感动:“我相信很多人选择读经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只为了教孩子学学中文。而是带着教育孩子的目的让自己也重新接受一次传统文化的洗礼。实际上这是我们那一代教育的缺憾,只是如果没有教育孩子的动力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想到真正去尝试。带着这种心态,加上适当的方式,希望亲子读经更能成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一段美好时光,和之后的一段美好回忆。”

娃爱的墨墨 发表于 2012-1-16 09:14:43

好漂亮的宝宝啊,真用功啊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16 17:20:42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1-16 17:51 编辑

2012年1月15日致谦学堂诚意班教学笔记
第一节课   
今天从台湾读经三个学期的咏芝三兄妹回来了。有他们在的课堂,气场都不一样。
请咏莲介绍了他们在台湾的学习情况。咏莲说这三个学期背诵下来的经典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选)《易经》《诗经》(部分)(之前有在致谦读经的基础,有些文本已经熟读) 说到他们读了英文經典,我们这里的同学也汇报他们刚过去的冬令营上学习的英文经典,张口就来了一段The Gettysburg Address.

继续复习论语。 诵读《乡党》《先进》《颜渊》各一遍。听程滨老师《论语》吟诵。讲《论语集解》中的《乡党》,请同学读第一句,讲解其中的“乡党”的含义,引申询问孩子们是否知道孔子的故乡在哪里?对了,在曲阜。但是孔子出生在陬邑,所以这里的乡党可能同时指着两个地方。特别挑出来关于服饰和饮食起居的两段,讲解具体含义。

因爲几位读经少年的归来,后面的复习课将适当提速,并且增加讨论的内容与深度。

从这节课开始,以钱穆先生的论语传为底本,给孩子们把孔子的生平做一次系统地讲述,把论语各章中的相关章节都综合起来,让孩子们对孔子和其弟子的形迹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今天简述了孔子的家族历史,讲了他父亲和母亲的故事。

第二节课
学习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诵读一遍,还不熟练,不过今天也尝试诵读了无拼音版的《五百四十部首》前四卷。
今天讲解了第三卷的几个部首 言 競 音 卅 䇂 丵菐共異。每个汉字后面都有一段故事啊……引人入胜。特别提到“言”和“语”的区别,并且问了孩子们为什么是《论语》不是《论言》,也顺便提及“论”字的发音和意思。

䇂 丵菐三个部首一起讲,其中“䇂”涉及到古代的割鼻的刑罚,后面两个字都和䇂有关。 菐就是现在的仆字(正体"僕"),可惜简体字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意思了。
共和异字非常有趣,看到甲骨文,孩子都能把意思猜出来。

此时请咏莲咏荃姐弟为大家背诵一下说文五百四十部首,两个孩子二话没说,滔滔不绝地就背了起来,果然不同凡响啊。

三个孩子这个一年多收获的不仅仅是幾萬字的经典,更是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

最後环节,吟诗。先後复习吟诵了《春江花月夜》《短歌行》《汉广》和千家诗七绝五绝十首左右。

第三节课 古文(见李老師笔记)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17 05:36:09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1-17 05:41 编辑

转发一条读经讨论。
@檀作文:一德书院的《论语》注音本,凡是提到孔丘的,无论是孔子本人提,还是他人提,都注音为“mou3”.请问有无根据?
@北山子皿:《士相见礼》,摈介传辞皆称“某”。此似乎为古私塾避圣人讳之根据。然礼云: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如此讳之,失事之正,曲达其敬,甚无谓也。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17 06:02:14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1-17 06:03 编辑

檀作文老师对开始读经的读本选择意见:零起点的少儿,学国学,可以从三字经开始,学完之后可以学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学了一年的,就要转读四书了。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18 04:12:17

午後與春子同誦《詩經·小雅·鹿鳴之什》兩遍,吟七絕五絕十首。晚同誦《老子》一遍。小夏習字卡數枚。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19 23:53:02

张大春博客摘录:我上海的朋友陸灝來信說他正在讀《陳垣全集》,其中有一封寫給兒子的信,提及書法欣賞,言簡意賅:「凡字有特別形狀令人易認易學者,即非正宗,如〈爨寶子〉、〈爨龍顏〉、章草、張裕釗、康有為等等,均有特別形狀;後生學三二日即有幾分似,此野狐禪也。如〈樂毅論〉、〈蘭亭序〉、〈聖教序〉之屬,學三二月,未有分毫像,此正宗也。」陸灝還告訴我,他覺得陳垣先生這話同他今年初訪問的上海書法家章汝奭的觀點頗一致。章老認為:宋四家裡面,蘇(東坡)、黃(魯直)、米(元章)皆有「習氣」──大概就是陳垣先生所謂的「特別形狀」,或是今人講究的「個人風格」;唯獨蔡(君謨)沒有習氣,所以章老以為:在宋四家中,以蔡襄最為高明。「不求新面目,能得大規模」,是一位了不起的書法家。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20 05:54:34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1-20 05:55 编辑

午後,返家途中,與春子吟詩數首。至家,與春子同誦《詩經·豳風》四遍,康康來,同誦《中庸》一遍,《千字文》一遍,習字數個,讀僑教雙周刊春節特刊。小夏和爸爸玩梵字字卡游戲。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21 06:53:39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1-21 06:54 编辑

午後與春子同誦《詩經·陳風》《檜風》《曹風》三遍,《莊子·德充符》一遍,吟詩數首。春子習字數個。晚印度古典舞課程。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25 05:58:05

前几天读经日志。

晨與春子同誦《莊子·人間世》《德充符》一遍,午後春子誦《老子》一遍。


晨與春子于致謙學堂誦讀《論語·先進》《顔淵》《子路》一遍,吟詩十數首。


昨日午後與春子誦《莊子·逍遙游》《德充符》一遍。小夏誦《三字經》半部。今晨誦徐譯《奧義書》之一書,午後與春子同誦《莊子·大宗師》一遍,《詩經·豳風》四遍,《說文部目》一遍;與小夏誦《千字文》一遍。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26 05:27:22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1-26 05:28 编辑

谢里仁。祝各位朋友春节好,龙年大吉!

晨誦《論語·先進》~《憲問》一遍,《孟子·梁惠王》一遍。午後春子與安娜同誦《莊子·大宗師》,《論語·子路》《憲問》《衛靈公》一遍,吟詩數首。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27 05:42:33

午後誦《孟子·梁惠王》一遍,與春子誦《詩經·曹風》四遍。春子與康康誦《大學》兩遍,復習《千字文》一遍,習字若干。康康母親擔心康康程度不足,會影響春子讀書進度。其實無妨。讀書非一時之功,能助小友進階樂學,遠勝自己某日多讀幾千字;更何况同儕共讀是如此愉快,記憶中的美好童年亦有經典相伴。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31 05:07:39

说说嘟嘟。嘟嘟是我在海外教读经开始最早的一批学生,可以算是一开始学习中文就读经的孩子。读经四年多了。

昨日读经课,问11岁的嘟嘟近来在读什么中文书,答曰金庸全集,几个月时间已经读完了《射雕》《天龙八部》《连城诀》《神雕》《倚天屠龙记》。问她觉得好看吗?答曰:“还行吧”。真是一派轻松。

话说无数海外华人都把能读金庸作爲自己对子女中文程度的期望。但实际上十年中文学习,能有此水平的海外学生不足百分之一。但对坚持读经又同步輔以有大量阅读的华裔少年,金庸亦有何难?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31 05:09:59

晚攜春夏二子參與“印度文化之夜”。得見三種印度古典舞表演——北印度卡塔克舞,南印度婆羅多舞,東印度奧迪西舞蹈,各美其美,令人贊嘆驚艷。其間亦穿插寶萊塢現代歌舞,令人不忍卒睹。藝術故無所謂古今,唯有良莠之別。古代能流傳至今者果然經典,今日之流行雖可僥幸與之同台,然天壤之別立現。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Q1MzIzMjc2/v.swf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31 05:21:24

晨與春子誦《詩經·小雅·鹿鳴之什》五遍,午後同誦《論語·季氏》~《堯曰》一遍。幾周未讀此後五篇,讀來頗感滿足歡喜。論語真是百讀不厭之書。晚誦《孟子·梁惠王》一遍,小夏跟讀千字文一遍。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2-2 07:32:55

前日:午後與春子誦《莊子·德充符》一遍,吟七絕十首,復習《聲律啓蒙》之一東二冬一遍,誦說文部目一遍。和夏跟讀《三字經》一遍。


昨日:午後春子與安娜共讀《莊子·德充符》一遍,《大宗師》開篇五遍,說文部目第八九卷一遍,《論語·衛靈公》《季氏》兩遍,吟誦《聲律啓蒙》二冬三江兩遍;余誦《論語·衛靈公》《季氏》一遍,晚誦《孟子·梁惠王》一遍,與和夏共讀《三字經》一遍。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2-2 07:34:28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2-2 07:55 编辑

檀作文老师微博: 千家詩非成於一人之手。五言,乃清人王相所編,選詩風格近於沈德潛、王漁洋,風骨神韻俱佳。七言,乃宋人謝枋得所編,自有宋人風氣,七絕應制、理學二種佔相當篇幅,或遭人厭;七律則重屬對,蓋便於童蒙學習耳。書不必廢,教者有所取即可。

三字經畢,可讀千字文。千字文朗朗上口,乃蒙書中第一優美文字,不可不讀。

nancydyy 发表于 2012-2-2 08:27:23

春夏妈妈,谢谢你的读经分享。请教下我的孩子快3周岁了,之前读经断断续续播放音频听为主。最近几天让他跟读,他也做得很好。虽然他会玩他的,但是他嘴巴还是会跟我一起读。目前我们读三字经跟千字文。请问读完这2样,读啥书合适?
另外,我以前买了绍南版的书,感觉给3岁的小孩看字还是嫌小了些,有没有大开本大字的读经书可以推荐,谢谢,麻烦你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家有春夏(新增 回國見昆曲家張衛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