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crack 发表于 2013-1-23 14:49:09

lmjcle 发表于 2013-1-23 09: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天啊,有这三个缺点,

还这么有文化


好你一个“黑乎乎”,又让俺想起点“黑乎乎”的文化的东西来了。

昨晚女儿按学校假期要求背诗十余首,任务虽不多但每天确实要坚持。昨晚背的是《别董大》。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话说,背这些诗我还是在行的,往往吟诗而自己陶醉其中。听着女儿“干巴巴”地背完,实在忍不住来讲解一二。

“天是什么颜色的?”
“蓝色。”
“还有呢?”
“灰色,红色,黄色,黑色,还也有很多呀。”

于是,俺的绝对忽悠讲解——

“天空不一定是蓝的,心情好的时候,可以写'晴空万里,蓝天白云',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千里黄云'就来了,甚至可以是'天地玄黄'、'黑乎乎'云云。比如这首诗里面,题目就是'别董大',别就是送别了,送别朋友时就心情不一定是很好,而且后面还有个朋友的“愁”呢,所以千里黄云来了,反映了作者的心情。因此,我们写作文千万不能去套,要顺其自然去写,该是蓝天就是蓝天,该是黑天就是黑天。'云在天端水在瓶,一切无形却有形',云是没有形状的,但随风一吹就成形了;水也是没有形状的,但一装进瓶里自然成形。

我们读诗的时候就要讲究这些分寸,前面两可以沉重点慢一点,后面两句作者转写了一点高兴的东西,当然读得要有劝导有鼓励的语气,要比前面快。我读一遍给你听——”

忽悠中,女儿顺利把诗背完。哈哈,俺装模作样地做一点点文化的事情,让孩子对俺的崇敬指数又提高若干个百分点。

反正你这楼已经歪得不成样了,俺也就又歪一下吧,话说还是与文化有关的。

lmjcle 发表于 2013-1-23 14:59:52

本帖最后由 lmjcle 于 2013-1-23 15:01 编辑

gocrack 发表于 2013-1-23 14: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你一个“黑乎乎”,又让俺想起点“黑乎乎”的文化的东西来了。

昨晚女儿按学校假期要求背诗十余首, ...
{:soso_e136:}中文也很强?


我倒是想起宝贝四岁多的时候,搞了一下子三字经,后来没能坚持,原因有以下:
1,喉咙很疼
2她太感兴趣了,老偷看,但我用的是钱文忠文集的那个大部头,字太小,不想她坏眼
3
就是自己力有不逮啊……
那个东西,要说得准确,得花很多精力去理解和核实,咱完全没有顺手拈来的潇洒

英语好像更符合 这个年龄段的需要,只好,先缓下来,过两年再搞吧


特别是那个五行的相生相克,我现在都没弄明白。



gocrack 发表于 2013-1-23 15:09:33

lmjcle 发表于 2013-1-23 14: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文也很强?




中文方面我忽悠得比较成功的一件事情是因为我读古文琅琅上口,居然让女儿爱上看京剧了,这个爱好发展让我始料未及,也让老婆大人咬牙切齿因为电视被女儿霸占了。

ponderxdq 发表于 2013-1-23 18:42:42

文字本身是情感的表现,我们阅读是为了体验其中的情感,可是你的本身体验不够,感觉还到全部,只是一部分,随着多次阅读,才能完全体验,那么这文字就变成了你的表达。可是视频是不会有这样逐渐的过程。

lmjcle 发表于 2013-1-23 18:55:10

ponderxdq 发表于 2013-1-23 18: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文字本身是情感的表现,我们阅读是为了体验其中的情感,可是你的本身体验不够,感觉还到全部,只是一部分, ...

{:soso_e142:}
不错,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去诠释阅读的优胜之处,也是前面的朋友没有提到的。

昭昭妈 发表于 2013-1-23 20:18:34

爱看书好阅读,谁也推翻不了的理论

lmjcle 发表于 2013-1-24 16:42:52

这两天,看了坛子里一些妈妈的经验贴,

天啊,真是字字血泪,妈妈们付出了很多的汗水才换来孩子的一点进步,

哎,原来我算是运气好的{:soso_e151:},

没有很早,也不算太晚的启了蒙,

虽说自己的英语水平,主要是20多年没搞这个了,突然搞起来,很有压力,

但比那些和孩子一起学自然拼读的比,咱还起码有个好的学习基础,

那些帖子看得我的心跳加速{:soso_e153:},感同身受那种付出的艰辛……

哎,原来老娘在天堂里泡着呢……{:soso_e152:}

gocrack 发表于 2013-1-25 09:48:13

lmjcle 发表于 2013-1-24 16: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两天,看了坛子里一些妈妈的经验贴,

天啊,真是字字血泪,妈妈们付出了很多的汗水才换来孩子的一点进 ...

那些血泪篇里面的方法我最感兴趣的是两个内容:

1. 如何让孩子感兴趣,特别是那些能激发“黑乎乎”的。2. 英语学习路线。
其它的,如果是父母付出太多的,写得再声情并茂再声泪俱下都没用。虽然我说得难听,但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评论一个对孩子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最关心的是,一旦离开了父母和周围成长的环境,这孩子还有学习的好习惯好方法吗?更为重要的是,这孩子还有学习动力吗?如果答案是否的话,我对这些教育是持保留态度的。话说当年,我学外语可没人管没人教呢,我养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也发展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也学好了。原因,内心的那个“黑乎乎”呀!

saramevan 发表于 2013-1-25 09:50:50

这个帖子有意思,楼主提的问题和各位的回帖里都很有营养,留下足迹方便查看。

lmjcle 发表于 2013-1-25 10:11:44

本帖最后由 lmjcle 于 2013-1-25 10:20 编辑

gocrack 发表于 2013-1-25 09: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些血泪篇里面的方法我最感兴趣的是两个内容:

1. 如何让孩子感兴趣,特别是那些能激发“黑乎乎”的。 ...
这两点,真是一针见血!

我觉得自己其实付出也是挺多的,但因为方向正确,力也是用在点子上,所以相对来说,还是轻松的(就目前而言)

1、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得比较早,也比较好,这种兴趣在跨越中文强势这座大山后,就开始逐渐迁移到英文上来了,虽然目前她的程度不算高,但和同期开始启蒙的孩子相比,我们已经是在自主阅读的道路上超出了几个马位。
    《说个题外话得瑟一下, 前一段时间,她有一次,问我一问题(就是自然科学那一类),我不懂,她又连问几个,我都不懂(真的不懂),她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都叫你多读点书的了,你看,你就是不读,搞的什么都不懂,哎……都叫你多读点书的了……“摇头叹息我这个不可雕的朽木。那一刻,我还真想,闲下来还得再学习一下,不然就被藐视了……。》

2、但因为咱家的比较个性,还不愿吃苦,就是那种谁说过的美国的教育思维,没有乐趣的,为什么要学?(所以,目前比起服从性好,肯吃苦花时间,语言天赋又好的孩子来说,同期进度可能又会落后一点。)
       但另一方面,我们长远来说,这个特点还是有优势的一面的,因为这事根本就是她自己喜欢做的事,当你给她引导方法什么的,她会愿意听,并吸收进去。最近她会要求学音标什么的,就是有想撇开我这个垫脚石自己来的心态,可能是嫌我效率比较低,发音也有瑕疵吧……有这个心很好啊,偶盼着解放那一天啊……但我感觉她应该还不具备这个完全自主的能力,太早学音标也不好,所以再扶一到二年,看看吧……

3、我在着手之前,就对学习路线,应该是适合我家孩子的路线,花了很多功夫去整理,主要是根据孩子需要不断调整素材,那个实在太花时间和精力了……

所以,你楼上的回复,简直就是对我的表扬,谢谢啦{:soso_e183:}{:soso_e128:}

gocrack 发表于 2013-1-25 10:22:34

lmjcle 发表于 2013-1-25 10: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两点,真是一针见血!

我觉得自己其实付出也是挺多的,但因为方向正确,力也是用在点子上,所以相对 ...

想一下,其实真的什么都比不上那个“黑乎乎”重要。
我想一下我学中文和英文的过程就知道。
我是学理科的,所以中文学习是纯粹自己凭兴趣去看古文看小说读诗文,没有任何看书任务和考试要求。我个人内心觉得这东西有必要看一看,但一下啃完也不现实,所以就是抱着看点是点的意图。我看一本书时,可能按现在很多坛子里的家长看来都是“三天打雨,两天晒网”。而且我看书还有个毛病习惯就是东看一点西看一点,一本新书到我手里从来都不是从头到尾看,这是因为我太想看完了!照说这样的读书肯定不行吧?可是有一点我比很多人都做得好,那就是十多年以来,我一直在读书而且都有动力,读古文也有动力。我就是靠这样“三天打雨,两天晒网”看完大量的书的。而且,正是因为一本书我不是从头到尾看,所以一本书很多地方我都要翻来复去看几遍,而最后一遍我才会从头到尾看完,现在来看,这不就是精读了吗?现在再来看什么读书技巧阅读积累,觉得都是浮云,自己多年以来读这些书一直都有动力才是根本。
我学英语就更是了,拿起一个GRE词汇表。你说我四级没过也罢,好高骛远也罢,不切实际也罢,基础不牢也罢,什么都比不上我自己的兴趣重要。在兴趣的驱使下,我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英语也终于学出来了。学完再来看这些什么学习经验理论都是浮云,什么都比不上自己的学习动力。
来说说我女儿学英语吧。从开始动手教到今天为止差不多两年,到现在也才是只有两三百个小时左右的学习,但我女儿生活中已经有差不多80-90%的英语表达,可以说证实了我们当初让她大一点学外语也不迟的想法。现在她当然还要学习,开始双语教育乎?继续当外语学习乎?这些理念上的东西都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她自己主观上已经有非把这门语言拿下和我们交流的欲望。所以,学英语时她动力很足,不管是读那么枯燥的新概念英语,还是看教学动画片都特别认真,还自己主动去写东西做作业。这些不就是“黑乎乎”吗?
想到这,我也觉得肩上的担子轻松了。天空是那么的湛蓝,阳光是那么的灿烂,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哈哈~~~

lmjcle 发表于 2013-1-25 10:36:57

本帖最后由 lmjcle 于 2013-1-25 11:00 编辑

gocrack 发表于 2013-1-25 1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想一下,其实真的什么都比不上那个“黑乎乎”重要。
我想一下我学中文和英文的过程就知道。
我是学理科 ...
天啊,本来心情大好的,阳光灿烂,万里无云


看了你这个帖子,一对比,那个云就一朵一朵的飘过来了……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gocrack 发表于 2013-1-25 10:42:33

lmjcle 发表于 2013-1-25 10: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天啊,本来心情大好的,阳光灿烂,万里无云




你那娃比我家的小一岁,没有可比性哈。

一年时间呀,对成人来说,如果方法对路,每天一个小时,又一门外语了。

lmjcle 发表于 2013-1-25 11:01:26

gocrack 发表于 2013-1-25 10: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那娃比我家的小一岁,没有可比性哈。

一年时间呀,对成人来说,如果方法对路,每天一个小时,又一门 ...

我说,老兄,怎么就不能让人高兴得久一点呢?


(原因,内心的那个“黑乎乎”呀!){:soso__5695736930055350888_1:}

lmjcle 发表于 2013-1-25 11:14:51

本帖最后由 lmjcle 于 2013-1-26 13:35 编辑

lmjcle 发表于 2013-1-25 11: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说,老兄,怎么就不能让人高兴得久一点呢?



这位老兄,太有文化了,严重的影响了广大亲子英语妈妈的心理平衡,楼上是代表大家“恶搞”一下!

嗯,几朵小云飘走了……



哎,没什么支持啊……

叮叮当铃 发表于 2013-1-25 11:30:05

楼里的讨论太高深了。
我的想法很简单,亲子阅读、听力先行、看动画、听音频,这些都是学习英语的方法,最终的目的是阅读。
希望孩子以后能像看中文书一样,自主的阅读英文书籍。

Ps:感觉那个“黑乎乎”讲到挺有道理,但是对父母的要求太高了哈。那个让孩子学一年钢琴怎么怎么样的,感觉不太真实哈。钢琴弹得好,要有扎实的基础功,一年就能练好?还要有天赋的哈。如果不是从小耳濡目染,何来对音乐的感觉?

high5 发表于 2013-1-25 11:32:14

这帖子,成讨论 黑乎乎 了。啥黑乎乎啊, 是不是底色是黑色的那篇转贴啊,不是什么都没说出来吗?

点燃孩子的热情,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是教育界的最高秘籍(哈哈),至今全世界都还在研究之中。 美国的那个56号教室做的好,就是因为雷夫老师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 与其去看黑乎乎,不如将雷夫老师的书籍拿来读一读。

lmjcle 发表于 2013-1-25 11:42:41

high5 发表于 2013-1-25 11: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帖子,成讨论 黑乎乎 了。啥黑乎乎啊, 是不是底色是黑色的那篇转贴啊,不是什么都没说出来吗?

点燃孩 ...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491&highlight=56

已经离线了,版版大人有什么办法么?

南相北人 发表于 2013-1-25 14:16:09

学习语言,不是习得语言的话,系统性还是有必要的。营造习得环境到底是不是有效,我不敢说,不过给予一定听说还是多少有点用处吧。

tjcj158 发表于 2013-1-25 15:40:34

要是阅读中文绘本这就是图片信息和文字信息的传输不同,但要是英语的话可能就得视频和阅读同步吧,毕竟英语不是咱的母语啊

可依爸 发表于 2013-1-26 08:58:36

为什么古时候的人不用电脑啊

广雅妈妈 发表于 2013-1-26 09:10:36

照这么说,玩电子游戏,也算主动思考的一种。

lmjcle 发表于 2013-1-26 09:15:34

广雅妈妈 发表于 2013-1-26 09: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照这么说,玩电子游戏,也算主动思考的一种。

对,但我们讨论的是文化,不是思考,那个对思维是有一定的好处,但也有其它害处。

猫妈家的虎妞 发表于 2013-1-26 22:00:01

这个……好像后面真的很走题啊,天马行空。大家都粉有才。咱搬个凳子来坐看。
如果讲文化……就是深度和广度,尤其是深度,确实书是电视视频无法比拟的。
但如果在这个坛子里,只是学习英语这门语言,说不上多么文化的话。我觉得要达到文盲水平,像美国孩子一样能听能说,光读书肯定不行。要达到人家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水平,当然你得多读了。总之,视频音频在入门上,是功不可没的。越是小童,音视频的冲击力吸引力越大。

赢洲居士 发表于 2013-1-26 22:37:04

学习了,呵呵

QQMM 发表于 2013-1-26 22:58:16

全部看完,学习

双城记_ 发表于 2013-1-26 23:09:13

阅读能思考吧。其他的很少有思考的时间。

蔚蓝的蓝 发表于 2013-1-27 20:51:43

我觉得楼主这样说有点片面了,不管看书和看电视什么的,都是要看内容的,如果内容是一样的,我觉得电电视成材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更直观更生动,问题是,看电视主要是偏向于娱乐性而不是学习性了。

lmjcle 发表于 2013-1-28 08:59:24

本帖最后由 lmjcle 于 2013-1-28 09:00 编辑

蔚蓝的蓝 发表于 2013-1-27 20: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楼主这样说有点片面了,不管看书和看电视什么的,都是要看内容的,如果内容是一样的,我觉得电电视成 ...
哎,太长了,还是回复一下:

我们先排除那个纯粹娱乐的内容,从学习(包括乐中学)的角度来探讨:

视频有信息量大而且直观的优势,

但它的学习方式的确是以被动为主,

所以在课堂的教学上,老师可以一定程度的利用视频,但会留出更多的空间给同学们思考,讨论,深化……如果整节课都在播视

频,那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吗?



       阅读更多的是一种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又有所不同,我不反对在阅读的初期,可以利用视频帮助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

力,特别是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来说,视频有其不可忽视的优势。但,到了一定程度的学习层面,还是会以阅读为主要的学习

方式的,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前面的朋友已经谈了很多,特别是H版的回复,比较全面。

      而你今天提的视角也很有趣,同样的内容

       嘿嘿,其实,这个同样的内容很考人啊……娱乐视频特别多,因为那个有商业因素在里面,

而在学习方面的视频,要么就是很基础,具有普遍性的,要么就是很有镜头记录价值的,就是H版

所说的,需要直观体验的素材,我的理解是比如动物观察、动态的图案花纹……之类……

      但不可能每个内容都有,不然成本太高了呵……所以视频是有内容缺乏的一个硬伤。


       另外还有很多的表达:比如逻辑表达,情感表达,文字比画面更准确和留有个人的思考余地,

但如果硬要把这些东西用视频录和表达下来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效果是不一样的。不怕你笑

啊,我曾想过,把绘本的讲解先录下来,临睡前让孩子稍微看看就睡,因为这人很麻烦的,又要

读,又老磨蹭,所以我想,用被动的方式输入更省时间,可以早点睡啊……

       结果是……完败啊……所以这个纸张书,还是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饿。


lmjcle 发表于 2013-1-28 11:50:51

本帖最后由 lmjcle 于 2013-1-28 11:54 编辑

视频地址在最下方
居然发现萧大师推荐的视频跟我们的话题很相关

大家要认真看啊,MM的声音很好听

我一直都知道,8个月是孩子辨别母语音素的关键期,但没想到还跟社会交往及感情联系有关,呵呵,这个视频跟我那个关键期的贴子也很相关呢,萧大师怎么就能淘出这样的好东西

仅仅用来讲磨耳朵,太浪费了

另外啊,幸亏在孩子8个月前,偶还唱过几首英文歌,没有浪费这个关键期啊……哈哈哈

地址好像不灵光
再试这个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c4NTgzMTcy/v.swf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阅读才会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