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3-1-21 10:13:45
lmjcle 发表于 2013-1-21 1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的意思是起步不能靠阅读,对吗?
但后期呢?
我觉得,在国内的亲子阅读,先不谈文化,离文化确实还早。
把耳朵、眼睛与英语的连接通道,打开一点点,就很成功了。
要让孩子习惯听英语、看英语(简单的)。。。。。如同感觉每天要吃饭睡觉般习惯,就很了不起了。
好比是有人一到7点,要看新闻联播,就那意思。
我一直建议,我们在英语起步阶段,一定要大量围绕简单的,重复重复,再重复。
简单语句(或词组),本身就是很好的听说素材。
lmjcle
发表于 2013-1-21 10:13:55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3-1-21 1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lmjcle说来说去,你把问题还回来了,哎,这也是今天大家要探讨的目的发表于 12 分钟前
简单地说,我 ...
亲啊……你真是的,怎么就和我那么像呢?
完全一样啊,目前的做法
但是前几天,发的那个关于语法的帖子,倒逼引起我自己的思考,
还在想着要不要加点视频,有危害么?好处也是有的,但怎样平衡呢?到什么层次可以不靠它,是从一开始就小小的量,还是先大量,后小量……
反正就是为那个语法烦,文化层面也是一个考虑角度
就发个贴,听听大众的声音
lmjcle
发表于 2013-1-21 10:18:06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3-1-21 1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在国内的亲子阅读,先不谈文化,离文化确实还早。
把耳朵、眼睛与英语的连接通道,打开一点点 ...
我反对脱离文化的观点呵
这个东西就像语法一样,是语言的成分,一开始无法脱离的
就是阅读绘本,从中吸取文化知识的问题,这个文化不但指西方的差异性文化,还有本身,就像我们读中文绘本,和英文的有共性,但也有很多可补充的成分
high5
发表于 2013-1-21 10:24:51
有听说过大量阅读让孩子成材的
但是并非 大量阅读就导致孩子一定成才
所谓的成才,我的理解是孩子需要有很好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评判性思维能力。
只要有了思维能力了,才能谈到成才。
阅读是帮助孩子具备这个能力的条件之一,但还需要
1,阅读资料的选择,不是什么垃圾东西的大量阅读,那样的话会越读越傻。
2,阅读中思维的训练(这在国外的阅读课程中有一整套的训练方式)
通过以上两点,才能迅速吸收世界上,历史上的文字资料,并能吸收精华,摒弃糟粕。
虫虫波波
发表于 2013-1-21 10:26:20
感觉各有各的用处,哪一个都不能缺少呢
看动画片,玩游戏能跟小朋友有不少共同语言
看书,能开阔视野吧
虫虫波波于2013-1-21 10:27补充以下内容:
好像我跑题了,哈哈
pma
发表于 2013-1-21 10:29:50
从学母语的规律上来讲,应该听说先行,从效率上讲如果能主动地主动学习应该好过被动学习。对于重复看同样的动画视频,如果孩子不厌烦,甚至仍然很有兴趣,那家长应该感到窃喜。
anita_suen
发表于 2013-1-21 10:30:18
如果楼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小孩英语启蒙的问题的话,那肯定是听说先行,等有一定的词汇量对英语不排斥后就可以加入绘本,再慢慢阅读进阶。语言的学习不可能就是看动画片和和电视电影吧,最后还是要归结到阅读上面来的。当然如果追求的是我们学了十多年的应试英语,听说也不用,阅读也不用,就背课文做题就行了{:soso_e113:}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3-1-21 10:34:31
本帖最后由 charlenedavid 于 2013-1-21 10:36 编辑
简单地来说说,不成系统的,也是我跟儿子学加州,学GLENCOE到如今的一些简单小结。
在近2年的原版教材阅读中,教材反来复去强调阅读要:
一、抓中心意思
二、总结
三、联系到自己(自己的经历、知识。。。)
四、推测后面的故事
五、判断作者写的内容是否可信
六、提出问题
七、描写的顺序
尤其是这个“联系自己”,我觉得,是原版教材里特别提出的。而且教材也穿插一些学生阅读之后联系自己的ESSAY,虽然简单,但说明一个阅读的方向和思路。
其实,我跟儿子学习原版到今天,也许不为记住多少个单词(其实也记住了不少单词呢,尽管没刻意去背),为的是感受,国外在上语言课时,老师的要求,思路。。。。这样孩子去加拿大后,不至于在文化上,概念上觉得不知所措。
好比是我在加拿大,给儿子选的中文泛读小说是《马小跳》,因为我想让孩子熟悉国内学校的一些生活、名词、活动。。。。
不知道,这是不是包含了些楼主所说的“文化”。
我们看的原版片也是如此,我最喜欢的原版片是国外校园生活的内容,让儿子熟悉那些孩子想什么,做什么。。。。。。。
high5
发表于 2013-1-21 10:34:56
没听说过,大量看电视、动画片、电影……能让孩子成材的,
但,那个带字幕的,不是等于快速阅读吗?咋就不行了呢?
电视,动画片,电影不乏具有教育意义的东西
如果是好的视频资料,比如 国家地理的一些科教片,历史纪实,一些优秀的电影,能带给人很多的思考和启发。这还要看,你是当娱乐来看呢,还是有目的,有思考的看。 有一位导师能带着看最好。 看的中间和看了之后的分析,引导,思考,可以让人的思考能力上去一大块。 所以说,并不要一位否定视频的作用,还是看使用者的功力如何。
比方小学生的历史课程,有这么几种教学方式:
1,看历史纪实片,并结合参观实物博物馆,纪念馆
2,阅读历史教科书籍
3,每个孩子分配一个研究project , 各自去搜索相关资料,阅读资料,并分析总结,写出研究报告等。
当这些手法一起使用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吸收更多,思考更多。
lmjcle
发表于 2013-1-21 10:35:03
high5 发表于 2013-1-21 10: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听说过大量阅读让孩子成材的
但是并非 大量阅读就导致孩子一定成才
版主大人,最有才了……
话题又回到思维上来了……话说,我现在看到这两个字就有点难受……
但你的说法,很有道理,对我很有启发
我之前选素材,选的都是有趣的,我家宝贝感兴趣的……
现在随着学习的深入,真的对素材要求更高了,
的确,亲子英语,挑战的不是孩子,是爸妈
懒人有点受不了啦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3-1-21 10:38:58
lmjcle 发表于 2013-1-21 10: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版主大人,最有才了……
话题又回到思维上来了……话说,我现在看到这两个字就有点难受……
你能把握得住孩子感兴趣的材料,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亲子教育,要的就是能觉察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
如果是孩子有兴趣的,重复,反复。。。。有何不可?
重复,反复,简单里,其实蕴涵的东西是很多的。
lmjcle
发表于 2013-1-21 10:39:47
high5 发表于 2013-1-21 10: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听说过,大量看电视、动画片、电影……能让孩子成材的,
但,那个带字幕的,不是等于快速阅读吗?咋就不 ...
哈哈,那个ZADA,还说我有答案
看啊,答案在版主这里呢
{:soso_e142:}{:soso_e142:}{:soso_e142:}{:soso_e142:}{:soso_e142:}{:soso_e142:}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3-1-21 10:42:45
说到反复、重复、简单。。。的概念,我举例来说,像国内苏教版的英语课本。
里面的内容,就可作为小学生反复、重复的材料。。。。。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3-1-21 10:46:05
很多小学生,对英语课本里的课文,确实都能背,老师要求背的,但那个背,有几个是通过听来达到的?
都是上来就看书,看书背的吧?
这就有遗憾了,如果教材里的内容,能听熟到会背了,至少说明反复到位了,而且对听力,都是很好的锻炼。
课文里的内容,语法也很全面,谁说在听说阶段,不是在吸收语法呢?
high5
发表于 2013-1-21 10:47:35
举一个亲身实例吧。
有关偷袭珍珠港的这段历史,在学校历史书上读过几次了, 但是却不如去看电影的纪实片 虎虎虎。
但看了这些记录片,却不如实地道珍珠港去走一走。
去年暑假有幸去了一趟珍珠港,参观了当地美国政府建的珍珠港的纪念博物馆,当时那种震撼是任何书籍和视频所不能给予的。
实地的参观,看到了当地的地形,想像着在这么小的水域港口中,停泊着数十条巨型战舰,而动弹不得,任凭空中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
博物馆中展示了当时地图,军事和经济力量,当时的各种模型,纪录片,当时的照片,实物。。。当时被炸沉的亚利桑那号的水底残骸。。。
看过这个展览,彻底领悟了很多事情。 这是阅读任何书籍都得不来的。
lmjcle
发表于 2013-1-21 10:54:41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3-1-21 10: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多小学生,对英语课本里的课文,确实都能背,老师要求背的,但那个背,有几个是通过听来达到的?
都是 ...
但我还有一个疑虑,就是7岁前的孩子被动的吸收语法规则,很有优势……
所以偶不淡定了,最近想抓住一点突触爆发的尾巴,但又……反正就是思维混乱
bear75171
发表于 2013-1-21 10:57:45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3-1-21 09: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ESL老师说过,移民来英语国家,平均7年,语言才能达到应用自如些,而听说的基础至少要化2年时间积累,没 ...
明白了,为什么要听力先行。谢谢分享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3-1-21 10:59:59
我是一直在说,小学生要熟读、熟听英语课本啊!
这不仅是现成的,和学校接轨的,而且也是最容易操作的。
琉璃舞
发表于 2013-1-21 11:16:29
lmjcle
发表于 2013-1-21 11:21:41
本帖最后由 lmjcle 于 2013-1-21 11:27 编辑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3-1-21 10: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是一直在说,小学生要熟读、熟听英语课本啊!
这不仅是现成的,和学校接轨的,而且也是最容易操作的。
这个东西还是有点模糊,
精读和泛读肯定是要结合的,
但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很有限啊
在目前的阶段,我对于
是大量的泛读为主,个别精读来覆盖性的提高语法能力
还是慢慢精读,部分泛读为辅,这两点,还是举棋不定
(主要还是语法敏感期不多久了……)
疯狂的小豆子
发表于 2013-1-21 11:21:45
我不知道争论的主题是什么,也许我愚钝吧,楼主是想说什么呢?因为大家的回复你又发贴反驳,不知道是否又是一个有问有答的火贴在孕育中。
第一:楼主是主张阅读为主,难道就完全抛弃视频和听力吗?
第二:主张看动画的,难道不是伴随听力吗,第一遍是看画面,后面恐怕也是听为主的,难得大人习惯看10遍视频吗,我们说视频是因为把语言和情景结合起来。当年的走遍美国等教学篇不是也是如此吗?
第三:爸妈网中大家辛苦把动画转成书,不就是为了视力为了其他,而用阅读来强化吗?爸妈网似乎并不排斥阅读呀?
第四:一种饭好吃,天天吃谁又会喜欢呢?孩子当然也是多元化接触更好了,听,看,读结合不是更好吗?
第五:起步阶段一定是寻找孩子兴趣点的,用什么方法和孩子的年龄特点相联系的,小孩子还没有形成想象力之前,我认为需要他能看到的方式来起点。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3-1-21 11:33:40
楼主的主题,我懂。
意思是说,英语要上升到阅读阶段,才是真正的语言和文化。{:soso_e106:}
lmjcle
发表于 2013-1-21 11:39:39
本帖最后由 lmjcle 于 2013-1-21 11:45 编辑
疯狂的小豆子 发表于 2013-1-21 11: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不知道争论的主题是什么,也许我愚钝吧,楼主是想说什么呢?因为大家的回复你又发贴反驳,不知道是否又是 ...
在大家的帮助下,基本理清了:
就是听说或视频什么的先行,然后两者结合,最后,阅读为主,其它素材,有好的也不要放过,大概是这样吧。我的是浓缩兼口语化。不明白的,可以
关注H版的答复,水平比较高,写得科学客观一点。
这里没有争论啊,讨论的气氛挺热闹,和谐的,我很喜欢……
只不过后来话题又转移了,就是视频输入应该是对语法的初期构建比较好吧,就是有情节有场景的,不是学习碟
这个其实也是我之前提问的诱因,
要知道这个语法构建,到后面是更难的,我可不想孩子背语法什么的,希望她能尽量轻松习得,所以对视频的使用和危害什么的,已及和阅读的区别之类,进一步讨论一下
真理不辩不明啊,如果没有讨论,就没有进步了
话说,讨论到一定程度,我觉得最驽钝的是我啊……{:soso_e126:}
可能这就是旁观者清吧
lmjcle
发表于 2013-1-21 12:01:09
嗯,到饭点了,歇歇去,
很悲催的发现,上午的小结就是
我很驽钝啊……
gocrack
发表于 2013-1-21 12:04:44
楼主的标题太大了一点,看了很多后面的跟帖,与文化扯不上边了。
谈谈我自己对学语言的理解吧。
我一直认为,书本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而音频和电影是对文字的再创造,是一种语言在生活、思想、艺术和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在一种语言的初步学习阶段,孩子本身又没有很高的思想境界,只靠阅读和音频,是无法理解这门语言的,更谈不上真正去爱上这种语言,学好这门语言就无从谈起,因为孩子学到的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东西。
这时要让孩子理解,只能靠实际情景或者是电影之类的。在我们的亲子英语中,很多家庭用实际情景来也是不现实的。即使是朗读,如果没有本身良好的朗读功底,甚至连发音都有问题,用正确的声线来表现语言的魅力更无从谈起。因此,用动画片作为补充也是一种很有力的手段。
对于学语言来说,在有理解的基础之上的情景输入是很多阅读无法替代的重要输入,这个是学了一门语言能不能在实际情景中正确使用的重要补充学习。
想当初我学英语时,有阅读但也看了西片无数,看的同时我都会仔细去品味说话人的语气语调。现在我随便拿起一个资料,也能读得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这也是与当初看了无数电影有联系的。
因此,为了让孩子去真正感受语言的力量,我都会亲自给孩子朗读。在每朗读一个故事前,我都要提前看一遍或多遍,然后再给孩子朗读演绎。虽然,“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毕竟给孩子展示了我理解的。前两天看到轻松英语第四级有个“Wind In The Willows”,我就给女儿说,这个可比原版差远了,还是要抓紧时间学多点有能力看原版才过瘾。看女儿不解的样子,我拿出原版书,才读了几句,多美的韵律呀,女儿一下就听得哈哈大笑入迷了。阅读乎,音频乎?怎么都比不过我这个来得直接吧?
aspasia
发表于 2013-1-21 12:08:33
阅读未必能成才,看读什么书,怎么读。成不成材,最关键看一个人的内动力。阅读的最大作用是能点燃这个内动力,引发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思索。
但有人读再多书,也只局限于知识的吸取,那么,其实跟看个纪录片并没有大区别。生活中的书呆子,就是这么出来的。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3-1-21 12:32:25
楼主提到精读泛读的问题,这在爸妈网上也曾讨论过的。
以我的理解,精读和泛读,不是指在文章上停留时间的长短,而是指这个阅读的过程,有没有一些思考、体会、联想和总结。
就如我在38楼里提到的,原版教材里,课文前后会有很多的问题,在文章的间隙,也会提出问题。。。。如果能理解了文章的意思,能回答问题,那即便阅读匆匆,也算是精读吧,不过,说实在的,精也好,泛也好,阅读就好!
lmjcle
发表于 2013-1-21 12:35:04
gocrack 发表于 2013-1-21 12: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的标题太大了一点,看了很多后面的跟帖,与文化扯不上边了。
谈谈我自己对学语言的理解吧。
老兄,你真是很有文化啊,写得很好
观点很好,从实用的方面说明了视频与原版阅读结合的重要性{:soso_e142:}
但是,那个大量的西片,还有那个自己先朗读好原版名著……
那每天得用多少时间啊……
我原先很喜欢看西片的,都是那个天杀的有线电视,弄没了国际台,搞得我若干年没看了……呜呼
看来要请个保姆才行了,不然实在忙不过来了……压力不但山大,还海了去了
chencbin
发表于 2013-1-21 12:37:20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3-1-21 09: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ESL老师说过,移民来英语国家,平均7年,语言才能达到应用自如些,而听说的基础至少要化2年时间积累,没 ...
听说的基础至少要化2年时间积累,没有听说基础,阅读是很难立足的,更别说写作了。赞同!
上海悄悄
发表于 2013-1-21 12:43:51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3-1-21 12: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提到精读泛读的问题,这在爸妈网上也曾讨论过的。
以我的理解,精读和泛读,不是指在文章上停留时间 ...
精读还是泛读,标准都不一样的。
但是我自己认为,我家的阅读还是有区别的。一个时期会有一条主线,比如前半年的MTH神奇树屋,我们连听带读了整整半年,朗读了前30本(读的时候生词我帮着查一查,不懂的句子我给讲讲大意,读过就算数,也不复习生词也没有多余的延伸扩展。。这个就算精读了),泛听泛看到41本(31-41是不要求孩子读的,他自己听,自己看)。主线之外,会有一些绘本和零散的章节书做辅助,这个在我家就相当于泛读了。
如果按某些老师的要求,我们家的恐怕根本没有精读,统统都是泛读。{:soso_e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