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echina 发表于 2013-9-9 20:28:11

王博士建议小高时期每天挤出1小时学英语,2,3年就能有所成。假设真能挤出时间来,又该怎么学呢?王博士能给家长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吗?

开心的爸妈 发表于 2013-9-9 20:37:20

像阅读这样对于孩子的语言和智力成长最重要的东西、或者说是体制内应试和实际学成外语之间最现实的连接桥梁,却被挤在了一边。
深有同感,强烈支持。

miaowmom 发表于 2013-9-9 22:23:39

smilechina 发表于 2013-9-9 20: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王博士建议小高时期每天挤出1小时学英语,2,3年就能有所成。假设真能挤出时间来,又该怎么学呢?王博士能给 ...

是啊是啊,我很想學習呢。

asds369 发表于 2013-9-10 13:14:25

谢谢,学习了

high5 发表于 2013-9-10 14:02:25

刚看到博士14楼的点评,每年500小时中还包括有学校的课时。

去查看了小学英语教学大纲
二、教学要求

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共计六年。

小学一、二年级
5小课时/周×70周=175课时

小学三、四年级
4课时/周×70周=280课时

小学五、六年级
4课时/周×70周=280课时

(注:每小课时220分钟;每课时=40分钟)

小学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1)语音、语调输入阶段(一、二年级):听说为主。
(2)语音、语调输入和拼写阶段(三、四年级):继续听说,认读、拼写跟上。
(3)语音、语调输入和读写并行阶段(五、六年级):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摘自:http://www.pep.com.cn/xe/jszx/jx ... 20100827_796969.htm

这里:
小学三、四年级
4课时/周×70周=280课时

小学五、六年级
4课时/周×70周=280课时

其实多数学校每周5天都有英语课,如果加上课后作业,复习预习的时间,一年学校加课后就能花去250-280小时。


smilechina 发表于 2013-9-10 14:16:22

在我看来,小学的英语教学虽然不能说是一无是处,但是总的来说是有缺陷的。尽管口号喊得好听,但本质上还是应试的。

海蓝蓝 发表于 2013-9-10 14:31:57

学习下{:soso_e179:}

victorywei01 发表于 2013-9-10 15:19:32

也有一定的道理

小玲珑 发表于 2013-9-11 14:47:53

不管则么样,学着开心不讨厌早点也无妨

贝贝4 发表于 2013-9-11 14:58:40

H的观点还是说中了大多数父母的心

shellybruce 发表于 2013-9-11 19:45:56

本帖最后由 shellybruce 于 2013-9-11 19:47 编辑

先表扬一下博士,态度很好,对于回复中提到的不同意见和自己的观点作对照做了比较客观的反思和解释。
毕竟博士远离故土,对现在之中国和中国家长不那么了解了,或者说了解不那么全面了。我有几点提醒博士注意的:

1、如果博士在本坛做个问卷调查,我相信博士会发现很少家长会把给孩子听原版绘本、看原版动画之后的学习目标定位在学前完成雅思和托福考试水平。博士说,论文能力,是语言能力,更是思考能力。广大家长虽没明确说这一点,却都默默地知道,并执行着。

2、博士说来了3500小时的理论。其实不管是3500小时,还是5000小时,关键是,听、说、读、写能力必须齐头并进吗?如果是可分割的,我们这些早起步的家长做的正是把听说的能力提前了,然后期待着听说的能力能给后续的读、写的能力增添助力,我相信这个一定会的。而且,恰好,现在中国的学校英语教育里压根不重视听说,大家并没让孩子重复劳动,只是把博士认为可以在出国之后5年内做的事放在0-6岁的某一两年内做掉了。而且,听说能力放在幼年学习效果才更好吧。

3、幼年花两年时间,每天2小时,共1200小时,就能让孩子听懂看懂原版图画书和动画片,这一点被坛子里广大家长和孩子实证了吧。1200小时之后孩子看/听的原版动画片/故事书不能和枯燥的学习挂钩了吧,那是孩子在用英语了,孩子们在故事中享受的很呢,我闺女每天求着我想多看一集呢。

4、孩子们享受了几年英语故事之后,积累了大量的英语词汇,再学学自然拼读、背背常见词汇,然后走向阅读,这个按照博士假设的起步年龄,9岁起步,每天1小时,两年,共计700小时,应该可以进入自主阅读了吧。之后的课外故事阅读不能算在枯燥的学习里了吧,又变享受了。

5、很同意博士的一点是,写作能力由思考能力决定。于是,不必去特意练习英文写作吧,在听、说、读的基础上,在孩子思想达到的时候,相信只要几十小时就学会写论文了吧。

6、按我的算法,真正花在枯燥学习上的时间只要2500小时之内就可以了。花更少的时间,得到更好的效果,所要做的只是把时间提前,何乐而不为呢?

7、不知博士是否是研究语言教育这块的,发现博士强调“第二语言的学习”这几个字。我们普通家长不那么关心理论,究竟孩子是把英语学成了第二语言,还是变成双语人,对于我们来说不重要。除非你能实证说同时具备两种语言的思维能力会让思维能力本身变弱,否则我真看不出把英语学的比一般交流更好一点有什么问题。

8、哦,对了,博士说挤占了母语学习时间。这个倒的确是这样的,不管孩子多么自愿地、开心地享受在英语故事里,时间都是要花掉的。我不知道其他家长如何做的,我家平时不讲英文(不是天然双语环境,也不是自创双语环境),我每天给孩子讲中文故事的时间比英文故事时间长。孩子在家每天只能看一次动画片,花在了英文动画上,在幼儿园也每天看一集,是中文的。孩子上的幼儿园也是公立的中文幼儿园。目前看来我孩子中文水平和思维能力都不比身边只接触中文的小朋友差。当然,不排除一种可能,我孩子是有语言天赋的个例,不知道其他孩子如何。但至少,我发现我现在给我闺女的英语学习模式对于她个人而言是好的。毕竟孩子是个体,不能生搬硬套的使用理论呀,因为理论大多是建立在大概率大众大多数的基础上的吧。

既然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得到更好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博士看到这篇回复,能针对我家孩子这个个例提出对我给孩子规划的英语学习路线的改进意见,我将非常感谢,我会不断地思考、反省、修改自己的方法。

顺便说一下,希望大家都和我一起高兴一下。在研究生毕业9年之后,我终于不用刻意打开耳朵听英文了,只要一起开会的老外们开口,我可以自然听到了。之前一直要刻意在心里提醒自己注意听才能听进去,还要转换成一排排的英文文字在脑海飘过,这两天开会发现终于不用刻意和转换了。

顺便计算一下,我花在英语听力上的时间。
大学本科之前几乎为0。
大学一年级,每周4小时英文课(老师全英授课)×38周=152小时。
大学一年级,每周1小时英文听力课×38周=38小时。
大学二年级,每周1小时英文听力课×38周=38小时。
大学一二年级每次期末考试前突击练习听力1~2周,每天1~2小时,共计1小时×7天×4学期=28小时。
研究生期间英文免修,也就是说我的阅读能力并没拖听力后腿哈。听力练习为0。
毕业后,外企,工作中用英文读写,所以读写还应该不会拖听力后腿吧。
第一次自我听力强化2个月,每天2小时,共计60×2=120小时。
第二次自我听力强化3个月,每天5小时,共计90×5=450小时。
每年一次为期4天的WS,每天按6小时计,参加过2次,共计4×6×2=48小时。
公司请老外做的英文培训上过一期,1小时×8次=8小时。
最近2年,每周平均开会3-5小时,真正刻意听大约1小时,会议语言为英文,共计1小时×48周×2年=96小时。
2年前的2年,每周平均开会2小时,刻意听约1小时,共计1小时×48周×2年=96小时。
更早的几年英文会议不多不规律,忽略不计。此处忽略大约30小时。
和老外同事一起吃饭讲英文,记不清了,忽略不计。此处忽略大约10小时。
独立出差到国外开会,英文,4天×6小时=24小时。
参加TM4次,每次2天,共计8小时×2天×4次=64小时。
其它自己看英文电影和电视剧时,可能关注字幕更多,忽略不计。此处忽略《Friends》全部、《Desperate Housewives》全部、《唐顿庄园》两季、《The Good Wife》四季、《越狱》两季、《理智与情感》电视剧等,和电影若干,共计约忽略200小时。
除掉所有忽略的时间,只算我记得的枯燥的认真听的时间吧,共计1162小时。
我用了1162小时才达到现在的状态,而我女儿2岁-4岁,两年,也花了大约1200小时达到这个状态。

一算账吓一跳,怎么这么巧?我和我闺女似乎恰好印证博士的观点,和所谓的关键期无关,必须要花掉那么多时间才行呢。但是我还是觉得,听力时间真应该花在幼年时,尤其是对于中国现在的孩子来说,反正到学校也学不到。
而且,我和我闺女这个听力能力的训练上,似乎看出,读写能力对听力能力的提高似乎没啥促进作用,支持大家把孩子的英文听力能力单独拿出来训练的理论呢。反过来,听力能力对读写会不会有促进作用,应该是会有的吧,我不敢肯定,要看到我闺女学读写的结果才知道,或者别的家长可以分享分享这类经验。

紫金如泥 发表于 2013-9-11 21:02:26

我们还需要很多很多的努力呀!!{:soso_e117:}

observer 发表于 2013-9-11 22:33:37

如果博士目前仍在作学问,我建议做一个新的课题,关于在母语大环境下学第2语言的课题。可以基于爸妈网这个平台搜集统计一些样本。研究一下亲子英语实践下的第2语言学习效果,并与国内常规教育下的效果作一个对比。并且可以按是爸爸还是妈妈操作,每天平均进行的时间,实际的方法,达到的效果作分类统计,作个一年时间的持续跟踪。由于样本范围够大,比起跟踪2,3个人更有说服力。(更直接点,可以以参加爸妈网亲子俱乐部的同学为研究对象啊,因为时间跨度够,也比较容易得到各个时期的英语水准)

爸妈网的家长大部分都是想着亲子英语而来的,这样的研究会给大家很大的指导意义

逃离神庙 发表于 2013-9-12 06:00:03

abbocom 发表于 2013-9-12 07:33:42

认识这么个孩子,英语一直很不错,中学是北京四中,算北京的顶级中学了,大学是港大,港大今年毕业去美国上学,和他妈说语言方面还有很大问题,他妈很是吃惊,百思不得其解。港大的教学很多是英语的,在这边没事,到了美国他觉得有问题。

王青博士 发表于 2013-9-12 15:02:35

observer 发表于 2013-9-11 22: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博士目前仍在作学问,我建议做一个新的课题,关于在母语大环境下学第2语言的课题。可以基于爸妈网这个平 ...

社会科学做研究,大致有2条路,一个是个案研究(case study),另一个是统计研究。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个案研究更能深度揭示学习者个人及其语言表现的内涵,而统计研究多半用于教育决策和评估测试。二者方法论的基点不同,使用面也不同,却没有高下之分。

如果针对爸妈网里的学习者做研究,估计只能进行个案研究,因为如果要做统计,原始信息的取样会有困难:每个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的背景不一样,对于他们语言水平评估的依据不一样(比如不同地区的考试水平内容都不一样),而且最大的关键,所能采集的信息多半来自孩子的父母,带有个体视角的主观因素。如果再做跨时段的研究(longitudinal study),中间因变化引起的不可控因素太多,特别会因学习者的中途退出影响到数据采集基数问题,可控性不大。

个案研究,每位记录孩子成长的父母都在做了。

王青博士 发表于 2013-9-12 15:19:06

本帖最后由 王青博士 于 2013-9-12 15:39 编辑

shellybruce 发表于 2013-9-11 19:45 http://www.ebama.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先表扬一下博士,态度很好,对于回复中提到的不同意见和自己的观点作对照做了比较客观的反思和解释。
毕竟 ...

您回了这么一大篇,我也应该礼尚往来。不过您压缩进来的内容太多,可不是一下子能回清楚的。只顺着您的1-8做一些关键点的回复。

2,这个3500小时是其他网友的建议,习得理论里应该不会有这样武断的结论的。但是您的话,让0-6岁的孩子用1-2年解决出国5年的英语问题,您把自己绕进去了吧?不用出国5年,就出国第一堂课,高中或大学,找个6岁孩子去听一下,能行吗?

4,把英语学习用小时数去硬套,把听说读写各项技能拆开算小时数,可能不妥。

6,提前学习能够解决问题,为什么全人类不都这样做呢?

7,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要讨论语言和思维关系太过于哲学了。把英语学得无比的好没有任何问题,也是我自己的实际经历。我强调“第二语言特点”,就是要明确中国孩子学英语是第二语言,和母语发展有些个本质的不同。最大的例子就是不能指望在6岁前就解决问题。

8,对于具体一个学习者的指导,需要认真地了解她的具体情况,泛泛而谈的建议应该是毫无帮助的。

后面的,听力是4项技能里唯一可以集中突破的。但是对于幼儿的语言能力的评估要有客观冷静的标准。让您的孩子去参加您公司的会议,她的听力不会够用的。而第二语言在不能有效交际之前,是站不住的。


ponderxdq 发表于 2013-9-12 15:34:39

王青博士 发表于 2013-9-12 15: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会了这么一大篇,我也应该礼尚往来。不过您压缩进来的内容太多,可不是一下子能回清楚的。只顺着您的1- ...

把英语学习用小时数去硬套,把听说读写各项技能拆开算小时数,可能不妥。想问一下,为什么可能不妥,加了可能,说明还是有不妥的地方。假如按年算,小处高大学3+3+3+2=11年,为什么现在还是学的不好了。听力是4项技能里唯一可以集中突破的。但是对于幼儿的语言能力的评估要有客观冷静的标准。让您的孩子去参加您公司的会议,她的听力不会够用的。而第二语言在不能有效交际之前,是站不住的。既然你说听力是唯一可以集中突破的,有人已经说了,语音层面,准确复述句子声音或听出部分成分 语义层面:知道含义 其中前者是主要的。语义层面主要靠猜。 想问一下你对听力突破是怎么理解的?又怎么去集中突破。就以一个从为接触过英语的9岁孩子来说(小学3年级,国家规定学英语的年级)

shellybruce 发表于 2013-9-12 20:41:46

王青博士 发表于 2013-9-12 15: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回了这么一大篇,我也应该礼尚往来。不过您压缩进来的内容太多,可不是一下子能回清楚的。只顺着您的 ...

我有些看不懂博士的回复,产生一些疑问。
1,6岁孩子达不到托福考试水平?我在这点上没反对博士的观点。我只是觉得博士会去思考这个方向,并在这里强调,是有点奇怪的。因为,我们普通家长压根没把这个做目标。我们家长虽不研究理论,却也从没想过6岁孩子能去参加高中孩子的考试,更别说托福GRE了。

2,博士为什么坚持要让学第二语言的孩子在6岁的时候参加托福考试或者写本科论文或者参加我们公司的会议呢?从美国拉一个母语为英语的6岁孩子,如果没拉到神童,应该也做不了博士说的这些事情啊。为什么要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提超出学习者年龄范围的要求呢?不同年龄的学习者有着不同的学习目标,多元化的存在着,这一点很难接受吗?

3,我其实算那笔账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会得出什么结论,我只是把喜悦分享,把事实摆出来而已。可是既然事实摆出了,并有可显而易见的东西可以做进一步分析,就顺便提一下。没想到恰好符合了某种理论。

esql 发表于 2013-9-13 09:23:42

本帖最后由 esql 于 2013-9-13 09:25 编辑

shellybruce 发表于 2013-9-11 19: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先表扬一下博士,态度很好,对于回复中提到的不同意见和自己的观点作对照做了比较客观的反思和解释。
毕竟 ...
这个账算的真好。用在英语听力上的间隔时间和累计时间之间有巨大的差异:说起来学了多少年,累计没有多少小时。

王青博士 发表于 2013-9-13 09:50:21

shellybruce 发表于 2013-9-12 20: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有些看不懂博士的回复,产生一些疑问。
1,6岁孩子达不到托福考试水平?我在这点上没反对博士的观点。 ...

无意中掠了您分享喜悦之美了。我在这里坚持指出的是方法论上的一个不牢靠之处。您具体计算自己和孩子投入的时间,这您是绝对权威。可是孩子的英语语言水平怎么评估,这里不牢靠。比如说您自己跟外国人一起开会听力没有问题了,我接受。孩子的听力水平呢?跟您一起去开会肯定听不懂。因此我无法把她列为“听力过关”了然后跟您的二语发展过程去做比较。

如果说在听力这一项技能上,您和孩子都投入了1200小时左右,到了孩子在企业和外籍雇员一起开会听力没有障碍之间,她还要不要再投时间?如果投了,总时间是不是已经超过您自己了?所以,撇开其他复杂因素不说,对于低龄孩子的第二语言,没有必要太认真。

叮叮当铃 发表于 2013-9-13 10:17:31

本帖最后由 叮叮当铃 于 2013-9-13 10:19 编辑

跟您一起去开会肯定听不懂。因此我无法把她列为“听力过关”了然后跟您的二语发展过程去做比较。

博士这样定义听力不过关,我认为是不对的。

我们拿母语做例子:公司开会用母语,让六岁的孩子去听,能听得懂吗?
肯定听不懂,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断言,六岁孩子的母语听力不过关?

博士这是用外语把大家给绕进去了吧。

浩浩妈 发表于 2013-9-13 10:30:50

王青博士 发表于 2013-9-12 15: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回了这么一大篇,我也应该礼尚往来。不过您压缩进来的内容太多,可不是一下子能回清楚的。只顺着您的 ...

博士说话又牵强了,相信我说国内8岁的小孩中文听说无障碍大家都没有意见,你能说让他去上大学第一堂课,或者去听成人开会听不懂就听说不行了?那位妈妈那样说必定是放在各自的生活环境中。

ponderxdq 发表于 2013-9-13 11:42:03

楼上两位讲的好,其实博士是在听见语音和听懂语义之间打太极了.听见语音并捕捉语音是孩子的强项.可是能理解其含义就难了.能力上达不到.而成人,听懂语义就容易,听见个关键词,猜的就七七八八了.可是你让他听见语音,可就难了.就是大家一看见这个词很容易,就是听不出来.捕捉语音太差,假听能力.

shellybruce 发表于 2013-9-13 13:55:29

王青博士 发表于 2013-9-13 09: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无意中掠了您分享喜悦之美了。我在这里坚持指出的是方法论上的一个不牢靠之处。您具体计算自己和孩子投入 ...

看见好多爸妈的回复,似乎好多人明白我在说什么。最后再说一件事,希望能让博士明白我在说什么。
在我说的那个时间点前后,我闺女可以听懂生活中的英语,能按指令做事。又过了大约一年,能用英文进行日常基本对话。
我能听懂工作英语,生活中的英语却时常遇见不懂的词汇,并且复述不出。我闺女遇见生活英语的新词汇,能很快记住,她不试图想那个词汇的中文意思,而是记住那个声音代表那个情景下的那个意思。

matina_woo 发表于 2013-9-13 14:04:04

在一个亲子英语学习论坛,楼主提倡小学高年级开始学英语,佩服楼主的勇气。

yubaihe 发表于 2013-9-20 12:26:46

lmjcle 发表于 2013-9-9 1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其实不赞成早学是为了抢时间的

与其说是为了抢时间


抓住敏感期

lawyor1 发表于 2013-9-21 16:07:31

这个时间要很久啊

xwenjun2 发表于 2013-9-21 21:49:13

7年之痒,有点意思。
我打算看看我家娃7年能学到什么程度。
我也不满足她能考过雅思托福哟。
当年我托福也不低,但是基本上听力是聋,口语是哑。
我可以希望她英语能听能说能写能读。

lawyor1 发表于 2013-9-22 09:17:41

都不容易达到啊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英语线路图(续):为什么要提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