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多花点时间英语就能学好,大家怎么看?
心血来潮讨论这个问题源于之前和一位关系比较好的妈妈聊起对进一步的英语学习的打算
这位妈妈英语八级,口语也很好,和老外比较密切,现在也是全职妈妈
之前在我的影响下也开展了亲子英语,效果还行
我们一直都比较谈得来,但这一次有了分歧
我的观点是,中国人的英语要去到能和老外深层次交流的层度的话,一定要从小学起,而且有广泛阅读
她的观点是,只要将来孩子真的是出国发展,在有环境的情况下,多花点时间,很快就自然而然地好起来了,沟通全无问题。她还举例说,她当年工作的时候有一位老外和她很要好,经常都会讨论比较深入的话题,她不觉得有障碍。
我没有和老外有什么交流,也没出国发展过,我只是听自己国外的同学谈起,觉得国人英语总体还是差的,即便是收入高的也多是凭技术吃饭,能晋身管理层的凤毛麟角啊。英语沟通能力就是一个无形的天花板。
最后讨论没有结果,大家各自保留意见。
过后,我还在思索,究竟谁的说法对。我当然觉得自己对啊,但如何能说服对方呢?
我后来分析,觉得我们有分歧是有背景原因的。
我是理工科出身,同学当然也是理工科的多。于我们而言,英语就是一个工具,一门辅助学科,从不曾是使用主要精力对付的对象。
其实,那位妈妈说的,只要多花点时间,英语就好了,这还真不能说是错的,无论是谁,多花时间和精力在某个方面,肯定会有长足长进。问题是,谁会那么有空,别的都不用多管,专心地投入到一门语言当中呢?说句粤语就是,唔使搵食咩?(意思就是不用挣钱过日子吗?)。
但那位妈妈的背景和我完全不同,她还真是纯英语专业的,就读英语啊,其它不用管,然后,出来工作就嫁人了,经济宽裕,没两三年就直接没有工作了,还真是唔使搵食架;P 很有趣的话题啊! 周围很多家长就说过,我们都是课室里学来的英语,学得不是也很好么。何必这么早让孩子辛苦的学习英语呢?等出了国,半年多就适应了。大家怎么看呢? 本帖最后由 lmjcle 于 2014-4-28 20:04 编辑
分析清楚大家的不同背景后,我对我们之间的观点分歧也觉得很正常了
其实,这个英语究竟是现在从小抓还是启蒙到差不多有个基础了就等孩子以后慢慢学好,要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怎么样的吧。
于我而言,从来没想过孩子纯靠英语吃饭,英语本来的定位就是工具,学习工具,沟通工具。
作为学习工具,特别是作为学习一些比较精尖的学术的工具,它很有必要从小就学好,否则连个敲门砖都没有。
作为沟通工具,这就要看孩子打算在哪个地方,在什么性质的工作岗位发展了,如果去跨国外企,做到高管,肯定沟通能力非常重要,如果去高校搞学术,也很重要,留在中国的话一般般就行了。出国的话,更重要了吧,不然就是一辈子的高级技术工。 我不需要去看什么人的书了,谢谢! 远的不说,就说我们自己,我们家虽然英语启蒙早,但是有一搭没一搭,每天半个小时最多一个小时,朋友家一直没学英语,然后大班开始每天花2个小时在英语上,学了一年以后,超越我们。事实证明,就是比我们效率高,效果好。语言,不就是需要时间的么?:lol
另外,我还看过每天花3个小时在英语上的,人家一年学英语的时间等于甚至远远超过我们细水长流的,效率也真心高的。你不佩服都不行。 作业还没批 发表于 2014-4-28 19: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有趣的话题啊! 周围很多家长就说过,我们都是课室里学来的英语,学得不是也很好么。何必这么早让孩子辛苦 ...
所谓的适应是一种仅满足于生存能力的很低端的状态吧
我有位同学,在国外从事了若干年的移民英语培训工作,就是专门帮助他人适应的。
但前段时间她还被我家宝贝嘲笑了,说她某些个词汇都不懂;P其实道理很简单,平时没机会用的就不懂了,所以那种意义上的英语好,和大量阅读成长起来的英语好,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她自己也说,孩子学习词汇是很快很快的,有语言环境的低龄儿童,在外界讯息充沛的情况下,一年的听力词汇就可以过万。
本帖最后由 作业还没批 于 2014-4-28 20:29 编辑
说的很对!我是同意你的观点的!
不论文科 理科,个体的认识都不同。 我认识理科的人,有觉得英语不必花费过多时间和力气的。我认识文科的人,也有觉得无需过早学习英语的。 我们家 文理 都有,但观点一致:语言学无止境。大量的阅读和沉浸是在国内学习外语的奠基石。
个体之间认识不一致,目标不一致,有些切身的体会也更是难以说明。
这就像我们都在同一个井里,但是总有些人,会望着天上的星星。
这些年看到太多优秀的孩子,我还在努力呢。
作业还没批 发表于 2014-4-28 2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的很对!我是同意你的观点的!
不论文科 理科,个体的认识都不同。 我认识理科的人,有觉得英语不必花 ...
望天上的星星啊:L
会不会望来一个来自星星的……;P 这个,这个,这个,就难倒我了,我们家是男孩子啊,,,都教授不适合啦。 进来学习下 你那个朋友,是高学历+白富美?认识的都是老外,想问题就是和我们不一个层次。我觉得是个大问题的问题在人家眼里不是个事儿。 cl2039996 发表于 2014-4-28 20: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那个朋友,是高学历+白富美?认识的都是老外,想问题就是和我们不一个层次。我觉得是个大问题的问题在人家 ...
她的确是白富美,家境比较好。但当年只是去一幼儿园工作了两三年,因为她认为这个工作轻松好玩。那个老外就是一同工作的外教。一点都不神秘。没有您想象的高大上;P
依依妈妈 发表于 2014-4-28 2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远的不说,就说我们自己,我们家虽然英语启蒙早,但是有一搭没一搭,每天半个小时最多一个小时,朋友家一直 ...
这个问题说一下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哈。
国内的话,大家是生活在中文环境中,在家中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英语只能算是小环境。
如果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话,每天进行的时间很少,孩子学到的英语,还没有进入记忆,很快会被大环境淹没。
这就像烧水,外面环境很冷,而烧水的火又小,而且还烧一会儿停一会儿,好不容易烧热的水都放凉了,总体来说,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烧开这壶水:)
lmjcle 发表于 2014-4-28 20: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分析清楚大家的不同背景后,我对我们之间的观点分歧也觉得很正常了
其实,这个英语究竟是现在从小抓还是 ...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
打个比方吧,就像我们学开车,一般的人只要学会开车就行了,不用去了解汽车的结构,发动机等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只要能开,想去什么地方,开着去就行了。
所以说,不管今后孩子做什么工作,先掌握这个工具,可以熟练使用这个工具,对孩子来说是肯定有益的。 看现在网上有这么多的名校课程,优质的资源是越来越开放了。 掌握了这个工具,就像是有了挖宝的工具,不需要出国也可以在世界名校听课。
N年前在大学带了一些年,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大部分的学生都在花大量的时间不是学专业课程,而是学英语。 想想,如果已经掌握了英语这门工具,这些宝贵的时间可以用来好好学专业,可以去听世界top大学的课程。
当然,能从小掌握这个工具最好,早掌握早使用早受益。但绝对不是反对早没有学,以后有时间多花些时间,那是绝对能学好的, 只要想学。
其实关键还是在“用”, 学了就是为了要用。如果不用,学个N年也是浪费时间。
换个角度看这个事情,我们的目的不是“学好英语“,而是用英语这个工具去帮助达到个人教育和事业目标。
这个其实看以后娃的定位啦,计划留学的,虽不计划留学但家长未雨绸缪的,只是为了考试的,各有各的想法,自然对亲子英语有不同认识。只为了应付考试,只要娃不排斥英语,自然大点的孩子更容易理解并看似高速咯。说实话我从来不认为我家这个细水长流型的是在学英语哈,只不过他看的书里有英语的,看的动画片是英语的,喜欢的故事有英语的,如此而已,目的仅仅只是希望孩子习惯英语,认可英语,不排斥英语,能用英语享受世界。当然到了适龄阶段学字母,学拼读,自主阅读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是要练的,但也只不过和我们学语文一样,我们不叫学中文吧。 提前学可以少花时间啊。 希望孩子首先对英语不排斥 小时候学习语言效率高啊。
版上不知道多少小朋友三,四年下来可以听 harry porter了,我们大人学了十来年年也不容易达到这水平吧。 进来学习了 不同人,不同效果。这招她好使,别人不一定用得来。其实英文是很美的语言,早点接触早点认识外面的世界。 本帖最后由 freshcindy 于 2014-4-29 12:58 编辑
最关键的问题是细水长流的孩子和之前没有特别接触的孩子,一起出国,花了同样的时间,谁更容易形成外语思维,谁更容易融入那个环境的问题。干嘛非要拿细水长流的孩子和之前没太接触但到了特定时间给予一定强度训练的孩子比呢,说得好像细水长流的孩子一直在做无用功一样,一粒种子发芽的树和一颗直接移植的树,表面看高度差不多,实际底下的根系完全不同,但最终都能成活。还是那句话,细水长流的孩子到了适龄阶段是用英语学习听说读写,到了适龄阶段才接触英语的孩子学的是英语。最终和学语文一样,从小中国长大的孩子未必学得好语文,所以从小细水长流英语的孩子也未必在英语听说读写上一定更胜一筹。既然不是同一件事,所以根本没有可比性。 freshcindy 发表于 2014-4-29 12: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关键的问题是细水长流的孩子和之前没有特别接触的孩子,一起出国,花了同样的时间,谁更容易形成外语思维 ...
你误会了
我们的孩子都是亲子英语的,都比一般孩子要强吧,我们是在是否需要进一步学习上产生了分岐
和细水长流以及没怎么接触不是一码事
lmjcle 发表于 2014-4-29 13: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误会了
我们的孩子都是亲子英语的,都比一般孩子要强吧,我们是在是否需要进一步学习上产生了分岐
哦。我理解是你朋友虽然亲子了,但是就这样了,以后放任孩子自己了,再提高就是丢给普通学校老师,甚至出国了。在我看来一但止步不前了,那和没有接触也没区别了。遇到过几个幼儿园随员在国外,小学回来是普通学校,家长也不再特别提供英语资源的孩子,英语就是一直停在了幼儿园阶段。所以直接把你朋友理解成这个意思了。可能误会了吧。 小时候给他他开世界的钥匙,学好英语。长大了当别的孩子还在打造钥匙的时候,咱娃都已经去看世界了。
(语言天才不在讨论范围内,就普通孩子早学早好而言哈)
多花时间肯定能学好英语啊,只是多花多少时间的问题了。 我带孩子一起学习英语,看原版动画片,原版教材,虽然我能读懂文章,知道单词的意思,但是有些单词的其他意思我不知道,孩子却知道。看英语动画片和一些节目,我不知道笑点在哪里,孩子却笑个不停,然后解释给我听。
我学习英语的时间比孩子是长多了,而且是带着孩子启蒙学习英语的,但是现在却比不上孩子,问题出在哪里呢。 在我看来,那位妈妈的意思应该不是多花时间,英语就能学好。她应该强调的是“在有环境的情况下”,集中花精力,也能学好。 我们所忽略的是一种英语背后的文化,或者就是英语环境的浸润,让成年人觉得是一种隔膜,而这些并不是花时间就能解决的。
孩子很小开始看英语动画片,完全的英语环境浸润,最直接的影响,在空白的脑子里留下首因效应,而成年人因为脑子里有太多的固定模型,总是以自己的经验去接受新事物,把学习的东西给肢解了。
就比如groundhog day,第一次知道这个词是和孩子一起玩starfall,我不知道什么是groundhog day ,百度一下知道了这样一个节日,但是还是不能理解,然后就忘记了。当一个小文章中groundhog与shadow一起出现的时候,我读给孩子听,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随意问了一下,孩子居然很详细的解释给我听,还说了groundhog day与春天的关系。
小孩怎么会知道这些呢,我也是刚刚百度出来的,孩子却早已知道了。如果看到美国的节目中关于groundhog day的东西,我会有些茫茫然,孩子却看得津津有味。就其实就是文化的浸润,长久以后的发展就是文化隔膜。
当我们的孩子看着欧美同龄孩子的动画片,教学片,故事书,科学书成长的时候,孩子已经在自动消除文化的差异,很多东西因为是在最好的年龄幸运的找到最合适的资源,孩子会认为一切的认知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而错过这个年龄的认知,固然通过学习可以弥补,但是就会有困惑。
再比如pinata糖果包,看到那个东西,我不知道是什么,更不知道里面藏着糖果,在聚会上要用棍子砸破,而孩子却觉得那是最好玩的事情。错过这个年龄再看pinata,总觉得有些怪异,这不是用多少时间学习英语所能弥补的。
细水长流的英语浸润,比花费更多时间的学习更有深度。一些东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留下印象,比长大以后再学习更能理解,这就是积淀。 孩子越小,对见到学到的东西都是来者不拒的接受,而成人,则是有选择的接受。孩子从小接触英语,不少于每天一小时我觉得就可以,或者说一周总和不少于7个小时,其实达到这个时间量也不是难事,拿出孩子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时间看英文动画片就可以了。年纪越小,收获的东西用成人的标准来看似乎没有什么用,没有效果,但是,后劲是我们谁也想不到的。不要以为小时候的听和看就是无用功。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