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小达人

2015-04-06

[文科学习] 我的文摘5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小达人

    楼主 2016-4-10 18:42:0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6-5-14 18:19 编辑

    478、《此身 此时 此地》柴静     一
       前两天看《歌德谈话录》,看到十多页,忍不住回头看译者是谁,朱光潜,嗯,不服不行。
    没有一字不直白,但象饱熟不坠的果子,重得很。
       看这本书,就象歌德说的“在最近这两个破烂的世纪里,生活本身已经变得多么孱弱呀,我们哪里还能碰到一个纯真的,有独创性的人呢?哪里还有足够的力量能做一个诚实人,本来是什么样就显出什么样呢?”
    常有人把艺术说得云山雾罩的,看到这样的话就格外亲切,“我只是有勇气把我心里感到的诚实地写出来,……使我感到切肤之痛的,迫使我创作《维特》的,只是我生活过,恋爱过,苦痛过,关键就在这里”。
    说的人,译的人,都平实而深永。
       朱光潜,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教科书的人物,歌德也是,老觉得隔了十万八千里。一听到别人郑重地说“老先生如何如何”,我就觉得隔膜,不爱去看。所以只是知道他们的存在。
       朱曾写过一个故事,有人说和自己的妹妹在一个家庭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但一直到两人的母亲临死的一刻,他才“看见”了她。
        知道,和看见,是两回事。

       二
      昨天在《巨流河》里又碰到他。
       齐邦媛写在战火中的武大,朱光潜当时是教务长,已经名满天下了,特意找到这个一年级的新生,让她从哲学系转学 外文,说“现在武大转到这么僻远的地方,哲学系有一些课开不出来,我看到你的作文,你太多愁善感,似乎不适于哲学,你如果转入外文系,我可以做你的导师,有问题可以随时问我”。
    朱开的课是《英诗金库》,每首诗要她背诵。
        一九四五年,战争未完,齐邦媛和几个同班的女生,走下白塔街,经过湿漉漉的水西门,地上有薄冰,背诵雪莱的 《沮丧》,“它的第三节有一行贴切地说出我那时无从诉说的心情‘没有内在的平静,没有外在的安宁’。”
    当时的艰困,朱光潜上课时“一字不提”,只是有天讲到华兹华斯的《玛格丽特的悲苦》,写到一个女人,儿子七年没有音讯,说中国古诗有相近的话:“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竟然语带哽咽,稍停顿又念下去,念到最后两句,“If any chance to heave a sigh, They pity me, and not my grief. (如果有人为我叹息,他是怜悯我,而不是我的悲苦)",他取下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阖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无人开口说话。
    八十多岁的齐邦媛,一生流离,去国离乡,却一直记得这个瞬间,“即使是最绝望的诗中也似有强韧的生命力……人生没有绝路,任何情况之下,弦歌不辍是我活着的最大依靠”

        三
        朱光潜是个敏感的人,学生到他家中,想要打扫庭院里的层层落叶,他拦住了“我好不容易才积到这么厚,可以听到雨声”。
        但他没有颓废感伤的浪漫主义病,他喜欢人生的一切趣味,写过一个外交官,本来无须,下巴光光,但一直拿手在腮边捻,有人看不惯,觉得是官气,他却看得很有兴味,觉得恢谐。又写一个英国文学家和几个女人同路,别人都看他身边的女人,文学家不高兴了,面孔一板“哼,别的地方也有人这样看我”。
    他喜爱这些细节,只观察,不轻易评判,但这里自有一种力量。
    他的学生第一次见他时,说“他专注地注视,甚至逼视着你,你似乎感到自己大脑的每一个皱褶处都被他看透了,说实话,开始并不感到舒服自在。”
        他与各式各样的人与各式各样的倾向都保持接触,保持理解,但无论什么进入这颗心灵,都会呈现它本来的面目,无法故弄玄虚。“头一点我要求合逻辑。一番话在未说以前,我必须把思想先弄清楚,自己先明白,才能让读者明白,糊里糊涂地混过去,表面堂皇铿锵,骨子里不知所云或是暗藏矛盾,这个毛病极易犯,我知道提防它,是得力于外国文字的训练。我爱好法国人所推崇的清晰。”
       他前后在欧洲几个大学里做过14年的学生,解剖过鲨鱼,制造过染色切片,读过建筑史,学过符号名学,用过熏烟鼓和电气反应表测验心理反应,并没有专修艺术,这样的人写和译的时候,把艺术被人裱糊出来的吓人嘴脸撕了个稀烂,有赤子般的诚实。
      他写文艺批评,写到宋神宗有次看到苏子瞻“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词时叹息,“忠君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他看到这里,直接说,这话“令人发呕”。
       所以他写“我应该感谢文艺的地方很多,尤其是它教我学会一种观世法。……凡是不能持冷静的客观的态度的人,毛病都在把‘我’看得太大。他们从‘我’这一副着色的望远镜里看世界,一切事物于是都失去它们本来的面目。”
        四
        1929年,当时社会风潮处处鼓呼让学生运动,他却让青年时时小心“十字街头上握有最大威权的是习俗。习俗有两种,一为传统,一为时尚。儒家的礼教,五芳斋的馄饨,是传统;新文化运动,四马路的新装,是时尚。传说尊旧,时尚趋新,新旧虽不同,而盲从附和,不假思索,则根本无二致”
    他说“强者皇然叫嚣,弱者随声附和,旧者盲从传说,新者盲从时尚,相习成风,每况愈下,而社会之浮浅顽劣虚伪酷毒,乃日不可收拾。”
        所以他要呼吁在思想上要打破一切偶像,但“打破偶像,也并非卤莽叫嚣可以了事,那还是十字街头的特色”
    他说,我们要能于叫嚣扰攘中,能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汩没在十字街头的影响里去。
        所以他写过为什么要研究美学,美无形无迹,但是“它伸展同情,扩充想象,增加对于人情物理的深广真确的认识。这三件事是一切真正道德的基础。从历史看,许多道德信条到缺乏这种基础时,便为浅见和武断所把持,变为狭隘、虚伪、酷毒的桎梏”。
        蔡元培说,一个没有审美的民族是不知善恶的,所以他们这代人,试图在蛮荒上遍植青草,新绿烧成沙土,又有人在焦黑中栽下。1947年,朱光潜写文章说文艺的天性便是自由,“文艺不光本身是一种真正自由的运动,并且也是令人得到自由的一种力量”
        他因为信仰这样的自由曾饱受折磨,在北大的广场挨批斗时,在现场的人后来写“他稀疏的头顶上白发在寒风中颤抖”。
        他临逝前,有学生去看他,他写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
        保姆曾经说:朱先生在家里,连那两只猫都敢欺负他。他有一个扶手椅,是写作时坐的,那两只猫也经常去那上面休憩。有时候他过去,那两只猫也不躲闪,他挥着手:“走开!走开!”但那两只猫理也不理他。
    朱光潜的女儿回忆,在文革时,“有时候,吃着晚饭,抄家的人就来了,有些还是七八岁的孩子,闯进家门:“朱光潜,站起来,站着!老实交待!”有时候我看不下去:“你们让他吃完饭不行吗?”“不行,我们还没有吃饭呢!”
    善本身极为柔弱,但却不可征服。
        他女儿说他是个顽固的人,“虽然历经磨难,可是只要是他认定了是正确的东西,他就会坚持下去。“文革”之后,我劝过他:“不要弄你的美学了,你弄了哪次运动落下你了?!再弄,也不过是运动再次来临的时候让你灭亡的证据。”说:“有些东西现在看起来没有用,但是将来用得着,搞学术研究总还是有用的。我要趁自己能干的时候干出来。”我说:“你还没有搞够吗?”他说:“我不搞就没有人搞了。”
        他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摘自《教师博览》2016第3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6-5-4 19:14:4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6-5-14 18:21 编辑

    479、《“独立”意味着重新评估教师创造的价值》沈祖芸

      《文汇报》9月25日刊登了一个独立教师的自述,主题是“我为何要辞职离开体制内的好学校”?作者项恩炜曾是上海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教师,一年前选择了离开传统学校系统,以“独立”的身份创办了自媒体《成为学习者》,并将累积多年的“学法研究”实践转化适合于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有效策略。


      文中特别让我触动的是项老师提及的那些问题:我可以做一个永远“有问题”且“无力解决问题”的教师吗?年轻人可以有一间专门“研究学习”的工作室吗?一线教师可以有专门的“研究时间”吗?可以只是为人的发展,而不是为了管理需要吗?


      连串的设问折射出的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特征和在这个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作为“完整的人”的独立思想和鲜明个性——这就是一个以“用户”为核心、以“选择”为导向的“云时代”,一个以“专业创造”取代“知识劳动”的“个时代”,课堂的边界正在逐渐模糊,跨界和个性化趋势正使得教师角色被重新定义,于是,“独立教师”正在悄悄萌生。


      独立教师来袭,是传统学校转型的必然


      曾经有一种观点,互联网来了,学校有可能不复存在。马上就有许多专家群起而攻之,旁征博引地指出,学校绝对不会消失。于是,大家开始放下心来。


      是,笔者也认为,学校不会消失。但在一段时期里它会有两种存在方式,一是改变了形态,实现“云端与地面”的O2O连接;另一种就是名存实亡。但无论哪一种,起决定作用的关键人物就是“教师”。


      当我们刚刚意识到教师不是“知识劳动者”,而是有其自身价值的“专业创造者”;当我们还来不及给“专业创造者”的劳动成果进行合理赋值的时候,互联网来了!它正以一种凶猛暗涌的方式悄然席卷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可我们的学校、教育部门却还没有引起警觉。


      我们只看见媒体人、公务员纷纷辞职的消息,很简单,这些人需要通过“炒作辞职”来给自己的“下一站”很好地造势铺路,引发社会共情。但我们根本看不见,近年来全国大批量的优秀教师纷纷辞职。他们辞职的原因,表面看是工资待遇的差强人意,实质上是一群有自我意识的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创造”没有获得相应地赋值而选择的觉醒之路。


      他们去了哪里?最时髦的“互联网+教育”行业。有的通过加盟教育类APP让自身实现增值,有的则通过创立微信公众号实现个体创业。


      比如我们已经认识了的项恩炜老师,他曾是一位受学生无比爱戴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他的语文功底和人品都获得了上级领导部门、同事、学生的一致好评,他在工作中创立的微博仅仅讲的是班级那点事就收获了数十万粉丝。但当他考量学校生活,往往诸多无奈,一个投入百倍精力于每一个学生,一个不断在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与学方式的教师,他所获得的收入是与一个平庸的教师一样的,甚至于在论资排辈的情况下,还不如那些资深平庸教师。


      互联网开创了教育的新时代,嗅觉灵敏的他很快感知到自己可以在这一伟大的时代改变自身的生存现实。于是,他辞了职,自主创立了微信公众号品牌《成为学习者》并开始运营。做的是自己热爱的事业,又可以自主安排规划时间和进度,还能通过自己的专业创造获得不菲的收入和社会的尊重,精神上的尊严感和物质上的富足感让他深感自己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更重要的是,这让他深刻理解了“一个真正有独立意识的人”的意义。


      项恩炜们,不再是笼统的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而是可以分解自己的优势与擅长,晒出自己的技能,提取学科教学中的最擅长部分,精准洞悉学习者需求,在相互磨合中创造和发展课程。


      这一轮凶猛而来的在线教师与以往的社会培训机构或者课余补课教师有着本质区别:他们极具以个性和学养为基础的个人魅力;实现学科育人,并非传递知识应付考试;个体创造与需求识别相伴随;不再论资排辈,而是支持创立个人品牌。


      于是,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在无奈的现实与坚守的初心之间选择走上“独立教师”之路。他们提供的是完全个人化的专业创造,而获得的将是自身的不断增值,包括收入、声望、学养水平、经验值、创新力。


      三大改变趋势,“看见”独立教师的存在


      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无论你是拒绝还是笑纳,未来就这样“任性”地来了。事实上,也只有一个个在思想上真正独立起来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个个拥有思想和情怀的学生。独立教师,已经成为学校转型的时代标记。


      怎样识别学校里的那些正在悄然成型的“独立教师”,三大改变趋势可见一斑:
    改变趋势一:从“输送”到“代入”,教师自然回归真实本性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代言人,她横亘在知识与学生之间,判定学生自身是无法习得知识的,必须通过教师这个中介来输送与传递。于是,才有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有一桶水”,教师讲授的永远是正确的、标准的、必须让学生牢固掌握的经典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只见“知识”不见“人”。正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只是被贴上“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标签的知识传授者,因此,我们看不到教师最真实的那一面,也许教师苦口婆心解释的道理连自己都不一定相信,也或许数十年如一日的标准答案让自己也心存质疑,但这些都被遮蔽着,师生之间的所有交往都发生在“知识”的传送带上。


      然而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正在以几何级速度增长,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地位。当教师与学生第一次以相同的“学习者”身份出现时,教师必然需要回归真实本性。于是,就有了一个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教师与一群同样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教师将自己置身学习之中,把学生“代入”共同学习的状态,教师可以有情感表达,可以有态度立场,可以去质疑追问,更可以坦言自己的未知,甚至求教于“先知学生”,也只有这样“最本真”的教师才会打动、感染、发现学生。


      改变趋势二:从“分体”到“合体”,教师本身成为最好的课程


      一位网名为章鱼的小学语文教师,8年教龄,她在一款在线教学APP平台上工作半年,开设了18门可供选择的课程,惠及451名学生,完成了1731课时,获得100%的好评,始终在最受欢迎的教师前列。


      在世界外国语小学,每年4月,都会为毕业班学生全新打造“毕业课程”。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里,再也看不见传统的数学课、语文课、英语课,取而代之的就是整合后的人文社会类课程,即通过自由选择形成的学习小组就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展开调研和分析,最后形成毕业论文进行展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习小组都会邀请到一到两位教师,教师的身份不再是语文数学老师,而是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学习者。老师们第一次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发现学生的长处,通过合作的方式展开全新的学习旅程。这样的课程没有标准化教材,而是从社会、从每一个学习者的生活半径中寻找学习资源,此时“整个世界都成为了教材”,而在其中引导-观察-驱动-促进的人就是教师。


      在北京大学附中,笔者惊讶地看到了一门由教师们集体创造并赋予了每个人知识产权的地理课程,每个教师在地理的不同单元、范畴和领域中创造,在每一届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典型,进而让一门原本“约定俗成”的基础型课程每时每刻都在奇妙地“生长”。


      究竟什么才是最好的课程——教师本身。我们的学校课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千校一面的国家课程,再是大量开发因校而异的特色校本课程,然后再到今天正在努力走向的具有“这一所”特点的学校课程体系,但是所有的课程都是以内容为核心架构而成的,即便学生可以充分选择,也是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去选择想学习的课程内容。也许不久的未来,学校的每一门课程内容都会与这一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更紧密融合”,成为这一位教师的“个课程”,并赋予着具有这一位教师鲜明个性风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实现教育与教学的“合体”,而学生不仅仅是在选择课程内容,更是在选择一种价值认同。


      改变趋势三:从“带教”到“合伙”,专业发展告别论资排辈


      这是一个被碾平了的世界,鼓励创新、张扬个性。只要你有梦想、有良知、有担当,真的可以去“改变世界”。“项恩炜们”的专业成长,并非沿袭传统路径,他们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开启职业生涯,并以此重新定义了教育教学和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他们往往用行走与追问描绘着职业理想,用好奇与韧性勾勒出职业规划,用代入感和对象感诠释了专业的价值,用高感知和超理性赋予了专业的深蕴,于是,他们在一个充满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时代实现着非常规的专业成长。


      充满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时代铺展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面前。也许已经到来的未来正在提供给每一位教师超常规发展的良机。未来在云端,也许会出现越来越多并不属于任何学校的虚拟教席,他们以自己丰富的学术水平、对学生学习的敏锐洞悉力和适切于不同学生发展的促进方法,而深受学生的喜欢,并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伙伴”;未来在现实的学校里,也会有更多的教师连接起线上线下的多维触角,在全球视野中“遇见”跨越时空边界的学生。


      一个教师的价值不再仅仅局限于一所学校,而在于更广范围的身份认同和作出的社会贡献度,这就是无论是否归属于学校体制下的“独立教师”。从这个视角看,“独立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再受囿于传统的师徒制和传帮带,而会是一种双向选择的、优势组合的、需求相契的更加新颖的专业成长“合伙人”。


      说到这里,笔者特别想强调的是,作为传统学校转型标记的“独立教师”,并不是非要逃离学校体系,比起是否从属于一个学校更重要的是赋予他们“独立思想,自由个性”的空间和机会,是把每一个教师作为一个完整人的价值重估。在这样的思路下,我们的学校就该思考一下如何与教师建立一种更加适合于未来的新型聘用关系?这样的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和相互投资的基础上,应该在充分尊重教师意愿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创造“个人品牌”的平台,应该变自上而下的制度规约为合作联盟式的价值认同……只有当我们的学校允许并助力于每一个“独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学校才会充满个性与生机,学生才会充满生气勃勃的创造力。


      独立教师,不是为颠覆而来,而是人的价值回归。


    (摘自《教师博览》2016第5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6-5-7 18:58:4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6-5-14 18:23 编辑

    480、《走出高等幼稚园》梁晓声
        这也真是一种可悲。我们已然有了三亿多儿童和少年,却还有那么多的男青年和女青年硬要往这三亿之众的一部分未成年的中国小人儿里边挤。甚至三十来岁了,仍嗲声嗲气对社会喋喋不休地宣称自己不过是“男孩”和“女孩”。那种故作儿童状的心态,证明他们是多么乞求怜爱、溺爱、宠爱……


        这其中不乏当代之中国大学生。甚至尤以中国大学生们对时代、对社会的撒娇耍嗲,构成最让人酸倒一排牙的当代中国之“奶油风景”……


        我想说我们中国的孩子已经够多的了,我想说我们中国已经是这地球上孩子最多的国家了。而那受着和受过高等教育、原本该成为最有希望的青年的一批,却赖在“男孩”和“女孩”的年龄段上,自我感觉良好地假装小孩,不知究竟打算装到哪一天……


        放眼现实你会看到另一种景象。恰恰是那些无幸迈入大学校门的一批,他们并非“天之骄子”,在人生的“形而下”中闯荡、挣扎、沉浮,因而也就没了假装“男孩”假装“女孩”的资格。假装小孩子就没法继续活下去,他们得假装大人,假装比他们和她们的实际年龄大得多成熟得多的大人……这是另一种悲哀。


        明明还是孩子的早早地丧失了孩子的天真和天性,明明是青年又受着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一批,却厚脸憨皮地装天真装烂漫装单纯。那么,中国的大学的牌子统统摘掉,统统换上什么什么“高等幼稚园”得了!


        我的外国朋友中,有一位是美国的中学校长。这位可敬的女士曾告诉我——她每接一批新生,开学的第一天,照例极其郑重极其严肃地对她的全体学生们说一番话。她说的是——


        “女士们,先生们,从今天起,你们应该自觉地意识到,你们不再是孩子了。我们的美利坚合众国请求她的孩子们早些成为青年。为了我们的美国,我个人也请求于你们……”


        问题还不仅仅在于“男孩”、“女孩”这一种自幻心理是多么可笑的心理疾病,问题更在于——它导致一种似乎可以命名为“男孩文化”或“女孩文化”的“文化疟疾”!这“文化疟疾”,首先在大众文化中蔓延,进而侵蚀一切文化领域。于是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中国之当代文化,不经意间就变得这样了—娇滴滴,嗲兮兮,甜丝丝,轻飘飘,黏黏糊糊的一团。电视里、电台里、报纸上,所谓“男孩”和“女孩”们的装嗲卖乖的成系统的语言,大面积地填塞于我们的视听空间,近十二亿中国人仿佛一下子都倒退到看童话剧的年龄去了。许多报刊都在赶时髦地学说“男孩”和“女孩”才好意思那么说的话。三十大几的老爷们儿硬要去演“纯情少年”的角色,演得那个假模酸样,所谓的评论家们还叫好不迭……




        真是一大幅形形色色的人们都跟着装小孩学小孩的怪诞风景。这风景迷幻我们,而且,注定了会使我们变得弱智,变得男人更不像男人女人更不像女人!


        因为我和大学生们接触颇多,某些当公司老板和当报刊负责人的朋友便向我咨询—首先该从大学毕业生中招收什么样的?


        我的回答从来都是——凡张口“我们男孩如何如何”或“我们女孩怎样怎样”的一律不要,因为他们还没从“高等幼稚园”里毕业。


        我给大学校长们的建议是—新生入学第一天,不妨学说那位美国女校长的话——


        “女士们,先生们,从今天起……”

    (摘自《教师博览》2016第5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6-5-7 20:02:0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6-5-14 18:25 编辑

    481、《纪录片〈高考〉》发问: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吴晓东
       校园里闪烁的高考倒计时牌,教室里复读机一样机械的背单词声,墙上挂满的保证书,讲台前发出的各种毒誓,课间校广播里的豪言壮语,严厉得有些苛刻的班主任,校门外等着孩子午夜放学的家长……这一切,描绘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里的生活。拥有24000多名学生的毛坦厂中学坐落在安徽省大别山麓,学校每年都会有上万名学生备战高考,其中三分之二是复读生,这里是学生和家长最后的一线希望。
      6集系列纪录片《高考》的开篇《毛坦厂的日与夜》一集,把镜头对准这座独特的“高考镇”。这所中国最大复读学校里的坚持与反抗、期待与泪水,正是一个社会切面最真实生动的记录。
     每个人都是高考产业链上的一环
      “不管是激情教育还是填鸭教育,都是把孩子放在学校机器里压制,最后做出一个个‘流水线成品’,总之还是应试教育。”“高考是寒门子弟最公平的机会,出了校园人生处处存在不公平。”
      今年8月,纪录片《高考》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后,迅速触发了人们关于高考的集体记忆和对中国式教育的重新审视。这部纪录片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8.9分,近日二轮播出之际,专家学者和教育界人士发出质疑: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甘肃会宁,中国教育名县、国家级贫困县,高考成为学生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回乡参加高考还是留在从小生活的城市?农民工的孩子们寻找着这个城市的认同与接纳;留学大潮汹涌澎湃,很多学生选择放弃高考转战“洋高考”……《高考》用6集的长度跨越不同的社会阶层,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和个人故事,记录2014年高考。
      毛坦厂曾经是一个万把人口的小镇,可如今周边常年居住着数千户陪读家庭,一陪一,二陪一,甚至全家陪一。在这里,每个人都是高考产业链上的一环,连街边的裁缝都能随口说出“高考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离高考不到3个月了,复读生吴世康的成绩从年级300名一下降到3000多名,父母瞬间手足无措,连饭桌上都一脸愁云。吴世康的父亲吴俊是毛坦厂中学的保安队长,吴家祖上没出过一个大学生。长期以来,吴俊都认为自己没能在这所学校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手里没有那张叫做文凭的纸片。他的最大心愿就是把儿子送进大学,让他“将来能吃上一碗比较轻松的饭”。
      “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说明你挂了。”毛坦厂中学的老师说。片里片外,程晓东老师都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一句“拯救一个孩子就是拯救一个家庭”,更是引来无数驳斥。
      作为复读班的班主任,程老师甚至要时不时变身“福尔摩斯”,去女生宿舍门外暗访他怀疑的“假病号”,去校外出租房突击搜查影响学生成绩的东西。但同时,为了学生安心学习,他主动张罗为贫困家庭的学生捐款;也对茫然无措的家长说“你们只管生活,学习上的事交给我”,这句话在毛坦厂中学终日悲壮的气氛中显得格外温暖。

      人们对于教育的不同理解是不争的事实
      《高考》的第三集《久牵的孩子们》的主角就是随迁农民工子女。中国有超过2.7亿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千万。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每10个儿童中有4个是流动儿童,他们难以在所在城市参加高考。10年前,武子璇、刘艳霞和林兰兰跟随父母来到上海,在打工子弟学校读书;10年后,她们面临回乡参加高考还是留在上海读中专职校的抉择。2014年,中国有45万人选择出国留学,人们俗称留学考试为“洋高考”,这俨然又是另外一种高考。
      “对现实类纪录片而言,好选题就像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需要有庞大的冰体作支撑。”纪录片《高考》的总导演、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史岩说,作为家长,自己能够深刻体会到人们对于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而教育问题聚焦到一个点就是高考。“高考本身兼具新闻性与话题性,它是大部分人共同的经历和体验,在情感上容易引起广泛共鸣。”
      史岩认为,在中国,地域的差别、贫富的差距是客观存在,而人们对于教育的不同理解也是不争的事实。高考制度从当初的举国欢呼到现在的改革与重建,它背后是中国国情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于教育理解的日益多元化。
      北大附中校长王铮是《校长的选择》中的人物,他说:“为什么大家看完《高考》之后争论多?它不是简单的对错,引发人们思考的冲击力是巨大的。”他希望片子能够继续拍下去,继续挖掘导致教育现象背后的社会深层因素。
      “这种制度本身就是让一些学生处在不正常的状态。我们都是从高考过来的,我们可能在经历这个过程以后,发现所付出的和所得的相差太大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扬州中学特级教师王雄也觉得《高考》还有很多可以拍,比如为什么高考会变成一个“怪兽”。

      用“纯记录”关注当下和内心
      在《高考》第四集《走出大山》的片尾,奶奶在村口目送孙女刘洋洋远行。镜头里的老人拄着拐杖,双手不住地颤抖。望着孙女远去的身影,奶奶沟壑纵横的脸上神情复杂。最后,奶奶蹒跚的背影画面上显出两行字幕——“奶奶没能等到刘洋洋的假期,她病逝在洋洋离开后的第二个月”。
      《高考》摒弃了用解说词整合画面、讲述故事的表达方式,借助字幕语言和影像结构推进情节发展。这种不依赖解说词、依靠影像驱动的方式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更纯粹的记录,成为当下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说:“《高考》‘纯记录’创作手法,客观记录,不用解说词,全用同期声,使全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近几年,当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商业纪录片引发强烈反响的同时,回归传统纪录片的一些本质,用传统的方式讲述中国当代大家所关注的话题,成了中国纪录人新的着力点。“用纯粹的纪录片方式做一个自己想做的片子,这就是《高考》最早诞生的源起。”史岩说,打开电视,大量快节奏、追求视觉冲击的浮躁影像出现在眼前,而我们想要尝试的是关注当下、关照人的内心,能够带给人们思考与感动的视觉影像。无解说的风格能够为观众理解和认知影像提供充足空间,弱化编导对观众的主观引导,“永远不要低估观众的思考能力”。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何苏六认为,纪录片关注社会现实,是最有价值的,而《高考》就是这样一部直面当下的纪录片,“它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还为中国的教育学、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纪录片回归纪实美学是好事,但要注意一定要有态度有温度,《高考》做到了。”

    (摘自《教师博览》2016第5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6-5-13 18:51:1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6-5-14 18:35 编辑

    482、《拯救海洋的荷兰少年陈世冰

      17岁那年,荷兰少年斯拉特跑去希腊海边潜水,希望能看到企盼已久的海天一色。但展现在他眼前的海边,竟全是不堪入目的塑胶垃圾。他看到一只小海狮在垃圾堆里挣扎,几只海龟被破旧的渔网捆住动弹不得。从那天起,斯拉特开始对海洋污染进行研究,萌生了要拯救大海的想法。
        斯拉特发现,在洋流的作用下,塑料废弃物会在海面上漂浮、集中。世界上最大的绵延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太平洋垃圾岛”,就是由太平洋洋流吸附形成的。如果采用人工清理,需要用八万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斯拉特通过研究,突然脑洞大开:既然塑料能在洋流的作用下漂流、汇集,那么,要清理它们,只需要设计一个收集设备即可,也就是借洋流之力让塑料自己跑进收集设备里。
        于是,还在读高中的斯拉特将这一概念变成科研项目“海洋吸尘器”计划。他设计的“海洋吸尘器”装置有一组V型的长距离的浮栅,浮栅的张口面对着洋流运动的方向。各种塑料垃圾顺着洋流聚集到装置尾部的船形箱子两侧的收集口,被拦截收集的废弃塑料回收利用。装置的动力是太阳、潮汐、洋流产生的动力。因为速度缓慢,洋流带来的各类海洋生物,会在浮栅底部通过。
        斯拉特进入大学后,一直梦想把自己的设计变成现实。他开始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做了一个模型来验证,在这过程中不断的试错和论证,持续改良和优化。他看着自己存下来的200欧元零用钱一点点花光,突然感觉这离自己的梦想太遥远了。于是,他开始想办法筹钱,他花了半年的时间到处推销他的海洋拯救计划。包括去TedX讲演“拯救海洋”的理念。然而一开始,没有人理会他的这个计划,他记得一天曾联系过300家公司,只有1个公司回复过他,更多的人是不相信他一脸的童真气息,以及他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拯救海洋计划。
        2013年3月26日,斯拉特把自己拯救海洋的一个演讲放到了网上。让他吃惊的是,短短几天,就有成千上万的人点击他的演讲,他每天都会收到1500封电邮——人们申请做志愿者,帮助他圆梦。
        高兴之余的斯拉特赶紧建立了一个众筹平台,15天之后就筹到了8万美元。斯拉特率领着一支由科学家和志愿者等100人组成的队伍进行试验制作。2014年6月,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海洋吸尘器”装置正式拖进海里进行测试。安装好吸附过滤装置后,他向海里扔了一个塑料物,装置成功将扔弃物吸收。试验成功了!斯拉特和小伙伴们欢呼起来。
        2015年6月,斯拉特已通过众筹获得200万美元。他选择在日本与韩国之间的马岛海域,部署了一个长约2公里长的“海洋吸尘器”装置。目前一切运行正常,设备收集到的垃圾通过船只被运到电厂,转换成了清洁的电能。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斯拉特计划在2016年年初,部署一个长达100公里的设备,开始对“太平洋垃圾岛”的清理工作。斯拉特估计,在太平洋垃圾岛,用十年时间即可收集7亿吨的的塑料垃圾,清理每公斤垃圾的成本是4.53欧元,仅为现有清理海洋漂浮物垃圾成本的3%。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即可把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岛消灭干净。
        拯救海洋的路相当漫长,因为塑料废弃物不仅漂浮在海洋表面,还广泛存在于水中甚至水底。而斯拉特的“海洋吸尘器”设备目前只对在海面漂浮的垃圾有效,并且目前的设备还不能“抓住”小于两毫米的微型塑料。但无论如何,斯拉特都决心要做下去。
        当然,斯拉特除了清理海洋的梦想,他还打算造出更高级的垃圾清理器,投入污染水域使用。
        17岁时的梦想,21岁时就实现了,仅仅用了4年时间。
        把海洋变成心目中的样子,想了就去做,这才是你报复平庸的开始。荷兰少年斯拉特,要用自己的梦想,和强大的海洋垃圾打一场战争,他坚信,自己一定能赢。
    (摘自《教师博览》2016第5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6-5-15 06:11:02 使用道具

    483、《我跑,故我在》 陈蔚文
        关于跑,最先想到德国电影《罗拉快跑》中为拯救男友而奔跑的女孩罗拉,她要在20分钟内弄到十万马克,为此她飞街串巷,不停跑着,混同电子音乐和罗拉狂奔的脚步,让人似置身一场生死之战,速度里是满是青春的焦灼与不顾一切的爱的勇气!


        电影《重庆森林》中的“跑”则是种失恋疗法,片中主人公说,“每一个人都有失恋的时候,而我每一次失恋,我都会去跑步。因为跑步可以将你身体里面的水分蒸发掉,让我不那么容易流泪。”


        如果真对治疗失恋有效,校园跑道会堵得水泄不通吧,那是失恋频率最高的地方。不失恋,枉青春。


        电影中的“跑”多少有些艺术的变形与夸张,村上春树的书《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则是非虚构了。这一次,跑与文艺无关,映射出一个男人的意志。真没想到,作为一名狂热跑步爱好者的村上,跑了二十多年,参加了26次比赛,包括铁人三项。


        从一家餐馆的老板突然转身为写作者,为了更专注地写小说,他盘掉效益不错的店,一意孤行,生活从此由“开”转为“闭”——若没有这份执念,大概他也不会跑上几十年。反过来说,没有多年长跑者的韧劲,他也不会一直写下去。


        “我也许是主动地追求孤绝,对操我这种职业的人来说,尽管有程度上的差异,却是无法绕道回避的必经之路。这种孤绝之感会像瓶了中溢出的酸一样腐蚀人的心灵……唯其如此,我才必须不间断地,物理性地运动身体,有时甚至穷尽体力,来排除身体内部负荷的孤绝感……”,这是他执念跑步的一种动力——为孤绝地写作提供身体的保障。


        沉默地奔跑,对村上春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


        “写小说是不健康的营生这一主张,我基本赞同”,村上做了个比喻,“河豚身上有毒的同时又是最鲜美的部位”,他还说,所谓艺术行为,从最初缘起就内含不健康的,反社会的要素。要与这种危险与不健全的灵魂对抗,那就更需要健康的体魄。


        书中有数张村上跑步照片,黑瘦结实。一位充满专业精神的跑步者。他提前设计好自己的墓志铭,“村上春树,作家(兼跑者),1949-20XX ,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我也从事着村上所说的“不健康的营生”——写作,在纸上的世界,一呆数年,常常混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而我也发现了,要平衡现实与虚拟的关系,运动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它直接、快速地改变人的肉体与精神模式,用体温升高的方式带人回到生活现场。


        和村上不同的是,我选择的是室内运动,瑜珈。练习数年,每周三次的中午一个小时,既是最日常的活动,也是某种仪式,它使生活免于松散地沉溺,有了规律的朝向。


        那间瑜珈室,和村上的不懈跑道一样,承载着人对自我的一种诉求。


        但我远没有村上的铁人意志,常有各种借口使瑜珈停下,譬如节假日。一旦停下,在松散并饕餮着的身体中,会涌起对那些瑜珈中午的怀念,安静的瑜珈室内,那方长形垫子上身体的辛苦以及疲惫后的满足。


        大概所有能坚持跑步者,都已从一种肉身的运动去向了精神的领地。对他们,跑步不仅仅是跑步,还是其他的人生隐喻。


        曾经也想坚持跑步,家就在公园近旁,可城市的雾霾和公园里络绎的人,使我这个在意他人目光者还是望而却步了。


        如果想将一项运动坚持下去,不是“意念”那般简单,它须是合乎运动者的性格以及潜在需求,这项运动与人之间才能逐渐达成齿轮和皮带的契合,这其中有磨擦、对抗、损耗、助益……最后成为运动者人格的一部分。


        “如果你没有信仰,请把跑步当成信仰”,它无需运动成本,不用陪伴,找块空地就能让血液奔流起来,血液的流速甚至能改变你对世界上一秒的看法。那是本源的身体表达,是摆脱凡冗节奏的最快方式,如村上说的,“目的明确,生气勃勃地活着”,还据说,一场马拉松,能让人体验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每一次觉得自己到了忍耐极限时,步子却又向终点延伸了一步。每一次你以为自己要倒下时,却在咬牙中又一次起死回生——或许,这就是跑步的魅力,也是马拉松爱好者激增,由此促进“马拉松经济”的原因吧。


        “只要跑着就很快乐”,有位西部的女诗人说,多年前因一场病,也因独身的寂寞她开始跑步,一跑数年,她住在一个场地空旷的小区,每晚准时下楼跑。


        “不累吗”,朋友问她,“累,不过只要跑着就很快乐”。


        她还说过类似句式,“只要爱着就很快乐”,女诗人历经几段感情,至今孑然一身,不过一直在跑,正如一直在爱,只是爱的对象从男性转向了更广阔的事物。


        她最近的微信是首诗,“我跑向自己/跑向反方向的火焰……”。


        跑,或是爱,都是由身体向精神延伸的觉知,“尽量有效地燃烧自己”,像村上春树说的,不想啤酒,也不要想太阳。把风忘掉。意识集中在把脚交互往前送,除此之外,一切都不要紧。


        有一年,为参加单位的一个跑步活动,我临时去练跑了次。夜晚,从家出发,穿过树影斑驳的一座大院,先是感到吃力,关节里像有锈迹,随着奔跑与喘气,身体内部的一种对抗渐渐转化成协作,身体在小幅地腾空,可能性被激发出来,吐纳中,感到身体的活力在苏醒,哦!竟然还能奔跑,多好!你想为这基本功能而雀跃,而庆幸。在荷尔蒙分泌日趋缓慢的日常,这仿佛是惟一令心脏瞬间加速的方式。在跑中,似乎接近了活着的核心——你和你的身体,温热地,在大地上运动,风从耳际吹过,某种惯常的引力正在脱离。


        同时,一种想立即停下的惰性也在增长,中年的真相正在变得稀薄的空气中显现,体能的减缩在“跑”的考验下透出吃力。


        在想要奔跑和想要停下两种力量的协同下,初秋夜晚,我跑完了这段路。


        澳州新西兰之旅,印象最深的之一是跑步者。


        这段旅程,几乎全由无穷尽的海、港湾、帆船、牧场、绿地、阳光与古树构建。还有沿途的跑步者——围绕圣玛丽亚大教堂、岩石区、海德公园的清晨跑步者,上午在墨尔本联邦广场的跑步者,沿着悉尼皇家植物园的跑步者,顶着正午烈日围绕悉尼歌剧院的跑步者,傍晚黄金海岸沙滩上的跑步者,夜晚在旅馆旁与公路边的跑步者……


        似乎没有任何能阻止跑步者的步伐。


        一切现代建筑背景消退了,这些跑步者们像从远古密林中一路跑来,以矫健身姿进驻这个世界。


        你为自己不是名跑步者而惭愧,遗憾。


        生生不息的奔跑与阳光、大海、植物这些自然物一起,成为生活属性的一部分。那似乎才应是属人的生活,而非钢筋丛林间复杂的搏奕与各种无聊纠缠。


        大海闪着蓝光。折射单纯与奥义的镜子。天地间,语言变得多余,惟有跑,才能表达与亘古的蓝的对应。时间也似语言一样多余。时间只由浪涛的颜色、树影的朝向及跑步者的步伐决定。


        “我跑,故我在”,跑,是自外向内的过程:从表皮穿透,更深切地激荡着内部,激荡跑者的血液、呼吸和心跳。它是调动肉身的过程,更是调动生命热情的过程。初阳升起,星子划过,跑,近于永恒,以引擎的方式发动身体深处的热力。从年少到年老,跑过四季星辰,跑过渺小与确定,跑过心脏的墨迹未干,跑过这一生的浑浊与清澈……
    (摘自《读者(原创版)》2016第5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6-6-13 17:57:45 使用道具

    484、 《你一开口, 就知道你读的书全都喂了狗 摆渡人
                                   一
      前几天,和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
      离电影开场还有四十多分钟的时间,朋友突然想起来有东西忘带,便又回去拿东西。我一个人无聊地坐在等候厅里玩手机。后来来了一对小情侣,两人手挽手就坐到了我旁边。男士戴了一副黑框眼镜,头发锃亮,女士穿一套休闲商务装,很职业。看样子他们应该刚大学毕业不久,已参加工作。
      一开始他们并没有引起我过多的关注,后来就被他们的说话声吵到抬起头。当时那个女生盘坐在男生的腿上,嚷嚷着要吃哈根达斯,还非要拽着男生一起去买。最后,男生拗不过她,就出去了。不一会两个人就带着昂贵的哈根达斯回来了,女方手里还捧了一桶捧米花。
      本以为有了吃的,他们会就此消停一下。可没想到他们玩闹的越来越厉害,一边吃还一边嘟囔,整个等候厅里都是他们两个的嬉笑声,不时还打情骂俏。甚至期间还不小心把爆米花撒了一地,男的让女的捡,女的让男的捡,最后谁都没有捡。
      电影没过多久开始了,每当电影里出现两个人比较亲密的镜头,他们两个竟然也会学着搂搂抱抱。虽说,电影院里比较黑,可这样的举动还是看的一清二楚。就这样,本打算专心看个电影,却成了他们两个人的电影。
      电影看到一半,我朋友就拉着我起身走了。并告诉我,以后看电影只坐最前面,绝对不坐在情侣的后面。
      
                                           二
      接下来的这个故事,是大学里的一位朋友讲给我听的。
      她宿舍的人都很节俭,从一开学她们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把喝光的矿泉水瓶和不用的纸箱子都攒起来,最后卖给收废品的人,卖的钱用来当舍费。
      某一次临近暑假的时候,她们宿舍已经攒了一阳台的废品,联系到了收废品的人,她和两个舍友就一起把废品装起来,抬下去卖。收废品的人是一位老奶奶,满头白发,衣着简朴,弓着背,一看就知道生活很艰辛。老奶奶跟她们讲好价,她的两个舍友却不依不饶,一定要让老奶奶提高价钱。
      老奶奶边整理个废品边说,姑娘啊,我一天也赚不了几个钱,看我这把年纪了,还要靠这个生存,你们这么高的价格,我也没法买卖啊。当时是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老奶奶的额头上早已冒了很多汗。我朋友的舍友,就答应了钱的问题。
      可临走的举动,让她大为惊讶,舍友把装好的垃圾一股脑倒在地上,转身就走了。老奶奶无奈的叹了口气。我朋友当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只是说了句对不起就走了。
      回到宿舍,从楼上看下,老奶奶依旧猫着腰在整理刚才的一堆废品。事后她告诉我,她那两个舍友对待老奶奶的态度真的有点过分,尤其是临走时故意把垃圾一扔,而这只是为几毛钱,真的很差劲。看到老奶奶,那样辛苦的收集废品,我觉得自己也很差劲,竟然没有帮忙。
      扪心自问,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修了这么多学分,几毛钱就让我们原形毕露。
      
      高二时候的英语老师,是个五大三粗的男人,经常打农村的学生。他的口头禅是:你一个农村的学生,不好好学习,你来上学干什么,快回家种地吧。城市的孩子犯了错,他会轻轻敲一下他们的头,笑着告诉他们要用心学习,农村的孩子犯了错,轻则大骂一顿,整个教学楼里都回荡着“你一个农村的孩子”诸如此类的话,重则拳打脚踢。
      可笑的是,大家都知道,他也是个农村人。
      有次他讲课,讲到兴奋处,突然问一个成绩不是很好的女生G,你在班里最好的朋友是谁,她说是Z,英语老师竟然说了一句,Z学习那么好,她怎么会把你当好朋友呢。当时全班沉默,Z恰好是我的同桌,我很清楚的听到Z说了一句,Teacher,you are wrong。
      事后G和Z依旧每天都玩的很开心,但G再也没有叫他一声老师。
                                            三
      教师,一个很神圣的职业。自古就有为人师表,他不仅教你知识,更告诉你如何做人。可这样的老师,是怎么混进去的呢?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对待他人要礼貌,上述三个故事里的每个主人公对待他人都是礼貌的,但懂礼貌并不等于好教养。对待同事彬彬有礼的上班族,可能对餐礼厅里的服务员破口大骂;教育学生礼、忠、孝的老师,也可能会在课堂对学生拳打脚踢,嘲笑怒骂。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不曾察觉到的一言一行,早已把我们的教养暴露的淋漓尽致。
      有人说,要想提高教养,应该多读书。可是,教养一定与读书有关吗?读一千本言情小说的人,不一定会对餐厅里上菜的服务员说一句“谢谢”;从上小学就开始背《三字经》的我们,也未必都是教养很高的人。
      
      有一位外国的朋友曾经对我说:你看过很多书,在书里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人生,但哪一个才是你自己的人生?
      我认为,教养也是这么一回事。我们看到书上讲古人如何举止得体,言谈文明,我们未必接着就去学习古人。但如果我们亲自去街上发一次传单,下次遇到别人给我们传单时,我们一定不会像以前那样粗鲁地拒绝。
                                       四
      知乎上有个提问:陌生人的哪些事,让你感触很深?
      有人回答:
      有一次,地铁里,打翻牛奶,结果洒到了别人身上,赶紧的赔不是,可是旁边的男士却拿出纸巾把我身上的牛奶擦干净,微笑表示不介意,没有一句斥责,很快就下车了。
      我突然想明白,一个人只有被温柔的对待过,才知道怎样温柔的对待别人,有的人凶悍,也许是因为他不曾被人温柔相待。
      
      人总是在一次次经历中反思,然后一步步成熟,尝过被偷的滋味,就选择不去偷窃他人的东西,尝过被朋友恶语中伤的滋味,就选择绝不去恶语中伤朋友,发现说脏话很low,就选择同人交流时使用文明语言,作为公司新人被公司老人欺负,就选择当自己成为公司老人时绝不欺负新来的人,尝过被人温柔以待,就选择以后也温柔以待他人……你的经历给你反思,反思后你的选择决定你成为怎样的人,成为怎样的人决定你有怎样的教养。
      单纯的读书,并不能给你带来多高的教养,因为理论终是要联系实际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读了很多书以后依旧脏话连篇。
      读万卷书虽好,但不如多注意自己的行为道德。多样的经历可以使你理解不同阶层群众的生活,内心也就变得慈悲起来,不需要刻意去表现自己的举止,你平日的一言一行都是反映你教养的名片。
    (摘自《教师博览》2016第6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6-6-13 19:01:15 使用道具

    385、《 就这样上语文课多好 》 杨照
        女儿李其叡现在德国求学。有一阵子,她反复说了好多次:“如果当时在台湾是用这种方式学国文,我的国文一定不会那么烂!”哈,说到台湾的国文教育,貌似不少大陆同胞点赞的呢。
        女儿念九年级时,一个晚上,我正和几位老友聚会瞎聊,她从德国打来电话,“ 你知道Friedrich Schiller 吗?”我疑惑:“德国诗人?”她在那头说:“是剧作家,18 世纪的德国剧作家,我们要读他的剧本!”剧作家?太好了,刚好聚会在座的,就有戏剧专家纪蔚然。我想请老纪帮我跟其叡解释一下Friedrich Schiller 的背景。老纪吓了一跳,支吾地说:“这,我不熟啊……”
        不怪老纪,我们谁可能会熟悉18 世纪的德文剧作家,而且还是他用德文写的英国历史剧,关于伊丽莎白一世和她姊姊玛丽皇后的恩怨?
        但女儿的德文老师就是选了Friedrich Schiller 的剧作Maria Stuart 给九年级的中学生当作课堂作业,让他们在两个星期内读完。
        两个星期!这真要叫其叡抓狂了,完整的一本剧本,从头到尾演完要两个多小时,而且是两百多年前的老德文。所以她才会稀有地向我求救。如果爸爸也没读过这剧本(我根本没听说过),那能不能找找中文译本,帮她带过去?
        求救通话后两天,我启程去德国,行李箱里当然没有Friedrich Schiller 作品的中译本。那么冷门的著作,不可能找得到译本的。那怎么办?我找了一个办法,叫其叡自己先大致浏览德文剧本,我从网上找到这个剧本的全文英译,到德国后,好几个晚上,我们父女两人坐在餐桌前,我盯着计算机屏幕,她看着她的德文书,我将我看到的英文逐段逐段说明大意给她听,她对照查书上的德文。
        我很高兴自己帮得上忙,我更高兴误打误撞恶补多读了一部德文经典历史剧。其叡也很高兴爸爸果然还颇有用的,她更高兴发现老师选了这部作品,并不是如她原本想象的灾难。课堂上,她发现德国同学们对于英国历史,尤其是Sturart 王朝的历史,没有她来得熟。
        其叡去过伦敦西敏寺,在那阴森的气氛中亲睹玛丽皇后的棺木,听过我和她妈妈告诉她从亨利八世到伊丽莎白一世的种种宫廷故事。学音乐的缘故,她对于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旧教的区别,有一定的接触与好奇,因而也知道英国国教古怪特殊的性质,而英国国教就是亨利八世所创立的。
        这些,正就是FriedrichSchiller 剧本的历史背景。上课讨论时,她发现自己可以自信地发言提供这些知识,而原本就对她的英文程度留有印象的德国同学,也顺理成章能接受她对英国历史的种种意见。
        不过,女儿心中始终还是有个疙瘩──两周之后,就是德文课考试,考试的范围,就是Friedrich Schiller 的剧本,全本,德文题目,以德文作答。她熟的,是历史背景,剧本本身,她不可能读完,只能靠我转译解说大意。考到任何细节,她就一定答不上来。
        考试来了,考试又过了,她回到家,一派神情轻松。老师出的题目是:选择剧中的一个角色,想象一段剧中没有表现的情节,为这个角色写一段FriedrichSchiller 没有写的台词。即便一直觉得自己的德文仍然相当有限,她都能想出写出洋洋洒洒一大篇台词来,过瘾地觉得自己好像就是剧作家,参与了戏剧创作的过程。
        在台湾的时候,国文是女儿的痛处,还经常连累到我。老师、同学都会摆出奇异的神情, “ 你爸爸不是作家杨照吗?为什么你不会写作文,你的国文成绩很不好?”从小到大,我只能反复跟她申说:第一,每个人都是“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父母是怎样的人,不代表子女也会是那样的人。第二,以台湾中学学国文的方式,我去考试,也不可能得高分;以台湾中学打作文分数的方式,我写的作文,也不可能得高分。
        她理智上了解我说的道理,也有事实可以支持我的道理──我帮她写过作文作业,送给老师批改,得分比她自己通常会得到的还低,那成了我们父女间常常用来打趣的笑话。然而每当遇到国文考试,她都还是考得满肚子火,拿到成绩时,也都还是对于我竟然会对文字、文学怀抱那么大的热忱,感到不可思议。
        她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竟然是在德国,以她才学了一年多的德文,让她认识了文字、文学的迷人之处。德文课堂上,她经常怀想着台湾,想着师大附中。她想的是:如果这种情景,大家在一起七嘴八舌讨论文学,是发生在师大附中,那该有多好!如果讨论的文本是中文写的,讨论的语言是中文,那她就会有很多话想说可说,不会像以前在台湾上学时觉得课堂如此无聊,也不会像如今在德国受限于语言表达而不能畅所欲言。
        读完了Friedrich Schiller的剧本,德文课的下一本阅读作业又来了。我陪她到书店去买书,啊,正是我熟悉的《西线无战事》!可以想见,对于《西线无战事》,我有很多话可说。在德国当面说,回台北了透过网络通话说,我跟她说了很多。下一次,我再去德国,他们德文课正好进入关于这本书的讨论。这一回,她就不只神情轻松了,有时甚至脸上兴奋有光。
        不完全是因为书,毋宁更是因为电影。老师找了《西线无战事》的黑白老片给班上同学看,看完了之后进行讨论,讨论的话题很自然落在文字和影像的对比上,又很自然地朝影像倾斜。
        变成了电影讨论课。讨论镜头的运用方式和观众感受之间的关系。这可就是女儿近来最有兴趣的领域了。这一阵子,她一步步发现电影影像的奥秘,从看演员看剧情,进化到看演技琢磨表演风格,再进化到知觉镜头的变化,以及导演和剪接的作用。她知道我平常在飞机上很难入睡,通常飞一趟德国就在机上看4部电影,从德国飞回台湾再看4部电影,因而我每飞一次,她都会问我看了哪些电影,看到了什么、如何看。
        讲电影,她累积了许多看法,一股脑儿倒在德文课上,也就惹得德国同学们更积极、更热烈地讨论电影。上完课回家,她又忍不住跟我说:“如果这样上国文课就好了!”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在中国大陆,也这样上“国文课”(哦,不,应该叫“语文课”),您觉得如何?
    (摘自《教师博览》2016第6期)

  • 会飞的云666

    2017-1-7 12:56:05 使用道具

    非常非常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