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什么是ABC原则?

已有 528 次阅读 2013-7-5 09:02 系统分类:育儿心得 家庭教育 , 教育孩子 , 零花钱 , 老公 , 矛盾

什么是ABC原则?

ABC原则是家长一定要掌握的家庭教育基础原则,做好ABC,没有孩子不听话!ABC原则就是事前有约定,事中有提醒,事后有总结。我们又将ABC原则称为“家规”原则,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没有规矩是因为很多家长就没有给孩子制定过规矩,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随时要求孩子。

曾经有一位女士,经常喋喋不休地抱怨:“老公总说我乱花钱,可我没有乱花钱呀!天天吵架就因为钱的事!”在见到她的丈夫后,才知道这位女士认为除了正常家庭开销外,一个月的零花钱应该有2000元,而她的丈夫认为妻子的零花钱最好不要超过1000元。

什么叫乱花钱?只有确定了标准,才能确定是否“乱”。专业人士在和他们夫妻沟通后,引导他们制定了ABC原则:每个月妻子零花钱的标准1500元,超过叫乱花,没超过为正常,双方都同意,同时还约定妻子零花钱超过1500元,罚下个月只有500元零花钱。从此之后,他们再也没有为钱吵过架。

ABC原则是解决家庭矛盾的最好方法之一,大家仔细想想,家庭矛盾中有多少事情是因为事前没有约定好呢?每个家庭成员都生活在自己制定的“标准”中,标准不同,矛盾自然产生。

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按ABC原则。这是亲子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成才的基础。 

ABC原则操作要点

1、ABC原则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2、约定一定要合情合理,双方同意,切忌霸王条款和忽悠签约。

3、事后总结记住两点:一、使用智慧原则客观总结,“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用什么方法解决”;二、无论有什么特殊情况,都要坚决执行约定,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建立约定意识。

4、家长要说话算数。因为孩子都是说话算数的,孩子说话不算数是因为家长没有说到做到。

ABC原则应用示范

孩子看电视入迷让不少家长伤脑筋,该不该看电视,把责任还给孩子!

家长不能不让孩子看电视,也不能放纵孩子看电视,使用ABC原则,相信孩子能处理好看电视的问题。

A事前有约定:根据孩子的年龄,制定合理的看电视时间。有一个家长说:“我约定了,没有用啊!”她约定的时间是20分钟,这不是约定,这叫霸王条款,20分钟连一集动画片都看不完!约定一定要双方同意。

B事中有提醒:家长要及时提醒孩子“宝贝,时间快到了”,但提醒不能过多,以免孩子厌烦。

C事后有总结:提前约定好,如果第一次超过时间(无论超过多少时间)第二天就不能让他看电视(孩子怎么缠着你都不能让他看,用行动告诉他说话要算数);如果第二次发现超过时间,那从第二天开始两天不能看;如果第三次发现超过时间,从第二天起三天不能看。要注意,不能一直累计,惩罚三天是一个循环,从头再来。不要和孩子辩论,不要说话,坚决执行就好了

只要这样坚持,孩子就会知道是约定就要遵守。慢慢地就会守规矩,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指出的是,假如约定的是60分钟,但孩子说:“妈妈,再看5分钟行吗?这个节目马上就完了。”家长让不让看?三五分钟一定要让孩子看。因为孩子有个特点:占了便宜会更听话,如果不让他占便宜,他情绪会不好,会想办法和你对抗。

ABC原则让您有个乖孩子

“你这孩子,怎么又乱花钱呢?”“这个兴趣班是你自己要求报的,怎么又不去上了?”“我跟你说多少遍了,你怎么还是不听!”……很多家长感到疑惑:孩子怎么会如此“没规矩”、“不听话”呢?事实上,孩子“不规矩”、“不听话”往往是因为没有规矩可依,这种情况并非无计可施,中国家长教育工程惠州指导中心首席顾问杨凌志建议,家长们可以试试ABC原则。

【名词解释】什么是“ABC原则”?

A、B、C分别代表事前、事中、事后,ABC原则,就是“事前有约定,事中有提醒,事后有总结”。家庭矛盾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因为事前没有约定好,如果有了大家共同制定的标准,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家长说法】“ABC原则”让孩子改掉了老毛病

家长王云一直很烦恼,读三年级的女儿珂珂总是向家里要钱,这些钱都用来买各种各样的笔。平时给她的零花钱,也都几乎花在买笔上。王云觉得,一个小学生要这么多笔干什么,浪费钱,但是她阻止不了珂珂。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一次逛书店时,王云拿起一本家庭教育书籍,从中发现了“ABC原则”。“我觉得真是说到点子上了,我平时只是要求孩子别乱花钱,但从没有定下一个可行的规矩让孩子遵守。哪些钱是孩子可以支配的,哪些属于合理的用钱,我和孩子都不清楚。”

王云回家后一改以往的态度,先给珂珂买了一个架子,放在珂珂房间里,专门陈列她买的各种笔。然后,王云和珂珂“协商”,定下每周给珂珂多少零花钱,珂珂想买的东西都要和家人讨论,如果大家觉得合理,就由珂珂和父母各出一半的钱,如果不合理,就由珂珂自己出钱。事前约定好之后,王云认真执行“事中有提醒”、“事后有总结”的步骤,过了一段时间,珂珂果然没有像以前那样随意买笔,还给自己存下了一笔不少的私房钱。

【专家提醒】约定要建立在平等基础上

杨凌志提醒家长们,使用ABC原则要注意几点。

首先,ABC原则要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没有平等和尊重,就没有真正的约定。

其次,ABC原则的约定一定要合情合理,双方同意,千万不能是“霸王条款”或“忽悠签约”。

最后,家长要使用智慧,总结什么原因造成问题,要用什么方法解决。家长一定要说话算数,坚决执行约定。

【案例教学】孩子不遵守约定要惩罚

在日常中,遇到具体问题时,“ABC原则”应该如何实施呢?下面来看看“ABC原则”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

孩子看到啥都想买

家长潘女士最烦恼带儿子去逛商场,因为儿子一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吵着要买,潘女士不同意,儿子就会撒泼耍赖,甚至在地上打滚,为此,杨凌志便教潘女士实施了“ABC原则”。

首先,在出门前家长就要和孩子约定好买什么不买什么。”杨凌志说,比如潘女士在带儿子逛商场前,先和儿子商量好,今天大家要买什么,除此之外的东西就不能买了,得到孩子的同意,这是“事前有约定”。到了商场,孩子们遇到不在计划之内的小汽车,却又非常想要,这时潘女士就可以提醒他:“我们说好的,不能买其它东西。”家长会发现,大部分孩子此时都会很渴望地盯着它,恋恋不舍地说:“好吧,那就下次买吧!”对于还吵着要的孩子,家长千万不能答应,这是家长建立威信的最好时候。这叫 “事中有提醒”。最后,等回到家了,潘女士再和孩子总结一下,“今天你想买的小汽车下次要不要买。”这就是“事后有总结”。

杨凌志提醒,如果孩子做不到,第一次家长应表示理解,第二次可以谅解,但同时要制定好惩罚的方式,在第三次时就要进行惩罚。

孩子不懂合理花钱

现在的孩子零花钱越来越多,家长们发现,很难约束孩子用钱,长此以往孩子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或者丝毫不懂理财,这可怎么办?

杨凌志说,按照ABC原则,家长首先要跟孩子做约定。第一步,要确定孩子可以支配的钱有哪些,“通常来说,孩子的钱包括压岁钱等‘大钱’和零用钱等‘小钱’,大钱存入银行,存折交给孩子保管,密码则由家长保存;零用钱按周给孩子。”然后,规定哪些钱是属于该花的、不该花的、可花可不花的,比如,衣食住行等必需的钱全部由家长出;孩子提出、家长认为可以买的,就由双方各出一半;孩子提出、家长觉得不该买的,全部由孩子买单。另外,为了避免孩子乱买东西,家长还要约定购物时间,其余时间没有特殊原因不购物。出发购物之前,大家先把要买的东西列出来。

同样,如果孩子做不到,第一次家长应表示理解,第二次可以谅解,第三次时就要按制定好的惩罚方式进行惩罚。

孩子报了兴趣班又不去

很多家长都能尊重孩子的意愿,按照孩子的选择报兴趣班,但不少孩子在“三分钟热度”后,就会半途而废。这让家长又生气又无奈。

杨凌志说,“孩子想学钢琴,但学之前并不知道这么苦;孩子想学跆拳道,谁知道要先挨打?”因此,在给孩子报兴趣班前,家长要有准备,“报兴趣班有个口诀:干、看、站、要、压、约。”他说,“干”是指了解孩子,想好让孩子干什么;然后是带孩子去“看”,比如学钢琴,就先看演奏、听音乐会;接着是“站”,如果孩子觉得好,就会站在那儿看得入迷,说明他很感兴趣;第四步是“要”,当孩子感兴趣时,家长也千万不要主动提出,一定让孩子自己开口;第五步是“压”,当孩子说要,不要马上答应,要逆着孩子说,激发孩子的欲望,比如“弹钢琴太辛苦了,每周都要去一趟”,恰到好处地把可能的困难性给他讲清楚,但也要注意别把孩子吓回去;最后是“约”,“勉强”地答应孩子,并且要签订书面协议,例如“宝贝,你这么喜欢钢琴,妈妈就给你报了班。但是咱们要约定好:第一,学琴要认真;第二,老师批评你,不要气馁;……”把协议贴在墙上,当孩子退缩时,就让他看协议。

另外,家长要经常鼓励孩子(不是表扬),并经常给孩子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孩子发挥自己学到的技艺。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