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小扎关闭学校了

热度 2 已有 90 次阅读 2017-11-8 10:23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我个人是觉得从教育研究需要实践角度看,自己全新办学必然会初期样本太少,办学往年追溯时间太短,几乎全是未知变量,IT的大数据习惯是耐不住等待,又看得到别人早就已经有现成的合理性和可以略加催化剂的改变速度,质量。而且还是多样化的海量数据,
小扎以前也许是没进去教育办学领域,很多已经有的他没看到,这么进去一摸索,信息刷新后,他就会做出符合IT思维模式的调整。
现实已经存在的活动合理性,和这些活动存在的可模拟推演性是互联网现在的状态。百年树人,这波技术家,真耐心等待自己的种子就一颗两颗从0发育,孩子们长大,10岁,20岁,40岁做出教育意义上的轨迹研究……还是退一步,取他们看到的已经做到10年,40年.60年……还继续耕耘,合理性的教育实践个体,机构或学校
这是去年和今年的上半年我接触浙江基础教育的小学初中和私立办学方,积累的感受
可以理解为,我们做妈妈的,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是儿女成年后才写育儿回顾的,太多人都是边养育边出书撸主……这个模式的出书立论给世人知道,加入,共同商锥探讨而言,并没有不妥,但是作为范例觉得自己正确,想影响说服他人模仿或是跟随,那就很有问题了
那些子女长大后出书的,韩国那位8个孩子的,她养育的时候我个人觉得她是没以出书为目的
反而是因为子女成就被出版社编辑发现包装的
这不就是这次小扎想做的吗?找到别人已经有的,然后就输出技术为他们景上添花
当然,小扎会不会这么做,是我现在推测,以后就可以看到了

我认为逻辑就是自圆其说。这是从《公正要如何说才好》那个公开课里我感受到的。
如果我们已经有了结论,为证明这个结论正确,而收集证据,建立思路探讨逻辑,绝大部分我们的结论都很容易做到符合逻辑,可以推导成功。
我会觉得小扎他们做的教育改革也好,创新也好,我并没有持续跟进,所以并无讨论他们做法或是思路的基础。我是从表面上,随意臆测的。也许就是毫无根据的瞎扯。
我是思路是这样的,我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实地去了基础教育的小学初中,加上我自己孩子也读了幼儿园,小学,升了初中,我这一路勉强算是有9年多的小范围实际入学进班的接触,我看到的做教育创新的实践者,我权衡他们的体系,是从我自己孩子要不要选择这些教育的角度来权衡的。
我会非常担心他们的体系。因为全新的,学校里除了提出来的理想概念是看似符合我的想法。但是,其他的师资,教案,环境都是变量。实践中开始和过程,乃至我们需要期待着的是一年六年,还是一个12年24年阶段成长结果?没有可以立即参考的客观依据尺度。
世界卫生组合服务全球的防疫,医学界基础的洗手除菌卫生安全整个过程,我比较倾向于是从《医生的精进》《清单的革命》这样开放持续发展众人参与的模式,而非《求医不如求己》《人体使用手册》这样的也逻辑齐全可以自证的文风....
所以,我看到的小扎包括一土的建立新闻时,我内心主观的就泛出一种逆向的感觉。
我会想,他们是提出了一个怎么样的教育就是成功的范例吗?然后朝着这就是成功的教育的样子来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建立学校制度?还是他们说,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我们要来实践投入建立模型,用我们已有的技术和方法方式,避免已知的陷阱,然后投入其中,我们整个过程进行研究和管理,,,不是我们已经知道目标,而是出来的是什么就是什么
而他们一边自己建立学校办学,一边改为输出支持,则可以含括现在已经办学10年,30年,60年所有阶段的学习者,学校和机构等等数据进来,对这些已经做了的实践进行大数据支持后,他们实践中的轨迹可以量化观察推敲,还能传播交流
这样的角度,也是说教育的突破不是为了否定已经有的所有现实。反而有了从我们存在的现在出发,盘点,推敲检验,有了来自实践时间的沙盘模型
这就是我早上说的:那些子女长大后出书的,韩国那位8个孩子的,她养育的时候我个人觉得她是没以出书为目的
做教育的人,不是为了今天的技术才做教育的,但是,做技术的会看到做教育的,提供传播和新的技术方法互相推动
这就是IT的本质吧。目前互联网领域里以前有过的什么要线下还是线上,虚拟和现实的互相竞争,,到现在,都是合作,互为表里

这就像我们只是写文章而不需要提供实践成果,我是普通人,我举例就从我自己生活的小处说:我知道画画的道理,头头是道讲述画画技艺精髓,但是我不用真的画好一幅画展示。我可以上园林种植课,做教案,但无需我种活植物,尤其是无需我按我的理论去种活繁衍几代植物来负责验证我说的体系。在既定的世俗逻辑范围内说和思考是很容易做到的。
这个容易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比如可以说出想出脑洞,可以开创一个新领域是难的,像弗洛伊德从病例联想到的心理学奠基,亚里士多德想到的数学哲学,那是飞跃。想想说说在这个角度看就并非毫无价值,而是也是意义非凡。凡事真是要相对来看。

路过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3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tigie

    2017-11-9 07:10

    韩国那位8个孩子的,请教书名是什么呢?
       回复
  • hidden 格林花名子期

    2017-11-9 17:01

    tigie: 韩国那位8个孩子的,请教书名是什么呢?
    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韩)全惠星著,邵娟译
       回复
  • hidden tigie

    2017-11-9 20:30

    格林花名子期: 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韩)全惠星著,邵娟译
    谢谢~~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