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是保护还是溺爱?界限辨析

已有 117 次阅读 2019-1-11 11:12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cla

 廖格林 一个人生活的技能训练 今天

对谁都是未知的未来,

我无法说我已经弄清楚,

但是这日常叙事的流水如此宝贵...

.让我们讨论过的视角和时间啊,都留下来吧。

1,一年级,男同学,在学校和同学打架了。老师通知家长过去。

我和家长讨论。我觉得要注意,孩子打架的事情,至少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看待和对待:

1)对孩子不能溺爱。和同学打架一定是错的。

所以要道歉,要赔偿,都应该配合老师和对方家庭。

2)对孩子要保护。和同学打架的原委不一定能分辨谁对谁错。

所以,虽然孩子互相打架有被打得更严重的,但是,都挨打了呀。我们家长都可以保留责备孩子谁要为打架负责的批评。
我觉得可以教孩子们发现;不会只有打架这个一定是错的方式,

探讨:互相游戏或是合作,他们遇到了冲突,情绪激动了,可以考虑:

知道情绪来了,自己主动走开不玩了;
或是叫周围正好看到的同学们一起评评理;

或是一起去问问老师主持公道;

或是互相暂停商议,等等都可能可以做的行动。

清官难断家务事,学校发生的也还没有视频什么的可以如实回顾。孩子们刚入学,互相之间都是同龄人,体能落差什么也不会是天差地别。玩耍还是冲突之前没有清晰可见的界限。

保护孩子,就是让孩子承担他应该承担的。群体生活大家一起学习玩耍难免冲突,要用这些冲突来学习的是社会共处,共建公共秩序。

老师通知家长去学校。

家长要注意自己和老师是要一起分辨和处理了两件事。

不要急于让孩子们自辩谁先动手谁干了嘛然后我就怎么怎么样的,要制止他们急切的互相指责,不要做什么找其他同学来做证原委的裁判模式。

因为首先界定事情性质,打架一定的错的。对受伤的孩子都是一定要赔偿的。对损害公物影响了班级同学等都是要道歉和赔偿的。这是不溺爱孩子。
然后,打架是错的。但是造成打架的责任是没有办法做客观公平归责的。生活是罗生门。这是保护孩子。

事情性质清晰和无法清晰的都呈现,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接受的是惩罚是什么,接受的教训是什么,得到的成长是什么,这样给孩子们的就是保护。

2,初中。科目课代表一个学期没做自己这个科目的课作,期末整理统计的其他同学发现了,报告给老师,老师撤销课代表,通知家长去学校。
我和家长讨论。我觉得事情要看到两个点:

1)对孩子不溺爱。

孩子用职务之便不做作业是错误的。孩子接受错误要付的代价。孩子承担的这事情的后果。

2)对孩子要保护。

孩子不是因此就是坏孩子。孩子还是普通孩子。还是好孩子。

天使没有监督也会作恶。这是人性本能。

错的不仅是孩子一个人。错的还有流程。

学校老师要检讨:因为没有设置合理恰当的监督环节,让孩子会偶尔一两次犯错都被没有及时纠正,也没有通过及时警告让他可以修正错误。导致孩子一错再错,跌倒成为一个大错的结果,这也是班级班主任,科目老师,教导处要承担的流程过错责任。

家长要注意自己和老师是要一起面对的事情是双方的错误。

这是发现问题,修正问题,面对当下和未来负责的流程,和对已经做过的承担。不是单方面任意一方要对另一方的批判。

首先界定事情性质,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监护人的,我们不是谁比谁更高尚,有资格审判对方。而是我们都凡人理解我们都有各种不足,但我们还是普通人,都是好人。我们不过是要发现问题,修正流程,通过互相监督,互相帮助,让我们一起做到为了成为更好的人。

事情性质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来,这样的基调,是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接受的是惩罚是什么,接受的教训是什么,得到的成长是什么。

这样给孩子们的就是保护。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