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育儿秘方

已有 80 次阅读 2019-3-1 13:45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廖格林 一个人生活的技能训练 今天

我常常会重复读我十年前写的文章。

一个自己多年前的育儿心得,这多年来实践反复使用,依然是思路和表达都无需改动即可直接复制发布。后文结尾,我会保证一个字不修改的发布原文。

没有变化的是文字文章,变化的是写文章的我。这十年,我的实际生活能力已经完全不是同一个人了。

我回顾自己,有很多生活具体事情都没有做好,有很多的人性弱点都依然存在,但我却真的依然爱自己。我一直对自己坦白坦率。

我常常会发现自己沾沾自喜,发现自己有不足不对。但我对犯错误的我没有不满也没有恨铁不成钢。我怜惜自己的不懂不会没做对,我是用安慰的情绪来记录自己的生活。

以前,刚工作,非常在乎守时守约。觉得我一旦不去,会影响整个运作。

后来,我家庭主妇照顾孩子,对预约的出门,但凡遇到下雨天,我毫无犹豫,就会取消。从不在乎给对方带来什么麻烦。而是觉得对方理所当然能吃得消。

现在,预约的时候,我依然不看天气预报,但是,遇到下雨天,我已经不会觉得要取消,而是依然可以出门。

当初是带着儿子出门赴约,

现在自己一个人,各种天气都是找得到乐趣,我会愉快的玩耍。

好久不见的好友,谈得停不下来,还好最终及时赶回教室,收拾打算,备餐,3点前做消停。

喝杯咖啡缓一缓。

百感交集,因为我对自己,对朋友从不客气。

我胖得走形,在说我的生活,我理解的意义,我总会结尾加一句,外在和内在美要一致,我说的是我想到的,我认可的,从我外形特征来说,是我还没做到,但是正在努力做的过程中。

我不是用不满或是纠正自己当下的情绪在说这句话。

我是客观的如实描述。自恋的我,即使是我言不达意的演讲视频评估音频都会反复看反复听,爱不释手。

好了。现在发旧文章。

先给当时的评论。我说的一个好的思想,不是告诉你具体做,而是启发你如何想出自己的,并且知道万变不离其中如何做到自己要的。

如今也还是我的格言。

其中,我说,对孩子的许多事情我已经不再问如何办,而是知道自己要从哪些方面想办法解决。如今我处理生活事情,无一不是如此。

当时我只是想到,而且开始做到,此后就是十年的持续做到,慢慢做出来成就了,或是直接是活出了现在的我。

当年的博客原文是什么呢?

2009.2.23育儿秘方

在父母宝宝论坛里常常看到妈妈提问:
3岁的宝宝不吃饭要如何办?
3岁宝宝挨打了要如何办?
4岁孩子总是用哭闹来表示意思如何办?
宝宝要读什么书?该不该学写字?要不要学英语?


妈妈们跟着回复总会是林林总总。各色各样。
在我看来,回复都是热心而有总结的妈妈。我自己也有时会去回复。我常常会很理解提问者的急切与无助的心情。
我也是初为人母时的慌乱期总算是经过了。关于孩子的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还不会,孩子却快速的一天天成长,我是恐慌着成长过来的家长。
专家们众说纷云。都有道理,却互相矛盾,我要何去何从?生怕做错事,生怕错过了最佳期。也怕发现自己原来处理的错误,以为无法挽回。比如,我送8个多月大的孩子回老家奶奶带了。2岁才接回来。

论坛里,包林运的回复总是很长。而且,在我看来,虽然问题会不同,她的回答看上去是不一样的,原则却总是有的。她只是一个两岁孩子妈妈。我是5岁孩子的妈妈。每个人都在做妈妈的经历中成长。
经过这段时间的成长,到而今我眼里,虽然关于孩子不同的问题不一样的变化出现,但,我处理起来,无论什么方向总是有简单而直接的基本原则在其中。就是你面对孩子的事情时,你要问自己:你是为自己,还是为孩子而做的。
如果,无论从哪点来想,你都是为孩子。那就可以了。


在关于孩子学习什么,要不要学的问题上,就是,包林运赞同顺应自然而不是放任自由。我也赞同。放任自由是家长在偷懒。不过,放任自由绝对好过拨苗助长。没有把握时,以其去拨苗,不如偷懒。孩子能得以自然自发的成长也总不会太差。
我的原则就是:我们做爸妈的要关注孩子的个性与特点,发现而不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给孩子用得上的,需要的。让她自己抓住信息自然成长。
要花时间与精力给孩子,你才会敏感到她的个性与特点,她的变化与成长。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不仅用于教育孩子,也确实是我们的行为指南。
孩子学什么,要不要学,关键在于,是你认为重要才让孩子学,还是因为孩子喜欢。你要问自己:你是为自己出去夸耀而做的,还是为孩子个性需要,独立成长而做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以后,你就知道你应该怎么做。
09年开始我的行为与08年最大的变化就是给孩子增加户外的信息量。我每个周六与周日都要带孩子到户外去。一天近的,一天远一点的。有一些重复的,有一些是新的,让孩子有更多的信息,但又不是应接不暇的信息刺激。还有带孩子串门。
我是一个有趣的妈妈,我从来不认为,早早识字算数是基本能力;)因此,我对孩子的信息充分的办法是带她走出家门。
上周六在小公园玩一天。带上轮滑。周日下雨,但,我还是依计划,带扎西去了宁波。当年的室友6年再见,我们俩:她已为人妇,我已为人母。扎西慢慢熟悉别人家,在里面自得其乐,几乎没有要我们陪她,只是自己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乐趣玩了许久。户外的活动安排也很简单。扎西在其中总能看到眼睛一亮的,而自己上前去探索求知。
去宁波的路上,大巴两小时,我们坐在第一排位置。扎西问了我一路的问题。我要用心听她的问题,认真理解,并从真正的意义上给她解释我的理解。不仅是回复她,也要让她参与一起思索。快到宁波时,司机忍不住要认识一下我了。他说:你是老师?你的孩子真好学。她想事情好有道理啊。
是啊。寞儿曾经在扎西3岁左右时与我一起生活了三天左右,她常常说:你说得太多了。这么小的孩子能懂吗?
而我,却没办法。因为这是我的性格。也是我老公的性格。我们喜欢给孩子解释正确的原因。比如:
为什么下午不吃糖。因为会坏牙。六小时以上的时间才能消化完全牙上的余糖。正好有机会在看医生时,见到了有虫牙的小朋友,扎西看了她们的坏牙。知道后果是怎么样的。我让糖放在小扎西随手可得的地方。授权让小家伙自己控制。
为什么看两小节动画片要停下来休息5分钟以上。因为眼睛会疼。小扎西自己去暂停。我会劝她,却不会替她行动。即使我也很着急,因为她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愿意暂停。可是,我必需让她自己去暂停,因为我不能一直陪她,这个自制力来自于她本人。
扎西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穿衣再慢,我也不会为了能提早出门催她说,让我来。扎西想洗脸刷牙,我就让她自己做。虽然会弄湿衣服。我们只是为她准备了防水的外套,准备了她够得着的小支架,把牙刷牙膏放在她方便的地方。她想洗自己的小裤子,我就让她做。那怕弄湿地板,要用掉我们本来可以做其他事情的很多时间,也没关系啊。
这里也是,当你对孩子行动不耐烦时,当你孩子做了让你生气的事情时,你先问自己:你是为自己省事省麻烦,还是为孩子获得成长而做的!为她,就是给她支持与创造环境。让她享受自己学习与独立自理能力提高的乐趣。发现她是不是因为她太小不方便,所以做得不好,甚至产生了坏事情(弄湿了新换的衣服或是因为她要自己做而耽误了你们重要的时间)

在关于孩子的性格与情商方面的,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性格与人格。给他足够的关心与耐心。让孩子慢慢学会引导自己的情绪。
原来我的“引导”两字会是“控制”。但,看了《遇见未知的自己》以后,我换成了引导。因为任何一种情绪都没有必要去控制,而只需引导。
孩子焦虑,愤怒,情绪低落与她喜悦,乖巧,积极努力一样平等。你是为自己有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儿,还是为孩子个性成长而做的?老实说,我家小女冬天早上起床时哭闹的事情让我与老公费了很多精力,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扎西有时候完全激怒了我,或是她老爸控制不住怒吼了她。但,万幸的是,老爸不会与老妈同时愤怒。我们总是有一个人,当时是平静的。于是,我们平静的那一个接手与扎西沟通,另一个撤退。
不过,其他妈妈在对赖床这个案例进行参照或是评价时。要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一寒。一件事情不是我是这样做就好了,你也可以照搬。孩子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家庭个性与偏好也是不一样的。需要我们因人制宜。
或许我能回答我今天如何做了,结果有了效果。却不能一一告诉你,在孩子一岁时我的什么影响了她,二岁时,三岁时我们有许多小节的形成,才有了今天,我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终于让孩子在赖床这件事情上,收获了情绪引导的效果。她会开心的把一个规则建立。不仅要求自己,还要求父母也做到。因为她意识到按时起床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以致于今天是早上,扎西爸爸因为昨晚2点半才到家,今天早上起不来。扎西却不依,哭了,为爸爸没有遵守她认定了的规则。
当孩子让你头疼,突然5岁的她见任何人都不喊人,别人问她也不理。有一段时间他无端哭闹,不讲道理,惹人嫌。你痛恨他骂他之前先问自己:你是因为自己烦了,还是为帮助孩子而做的!这时,你就会冷静一点,为了孩子,所以,你不必要生他气。而要耐心,给时间,去沟通去了解其中倒底是怎么了。注意,一定要找一个帮手,因为,以我的经验,孩子是很厉害的,他的精神专注强过我这个妈妈太多,所以,我需要与孩子爸爸分工,当我失控时,我得中场休息。

在饮食方面,我认为的重点在于尊重孩子的胃口,所以,我们按时吃饭,但不强逼孩子饭量。告诉孩子我们知道的健康饮食是怎么样的,让她自己决定如何吃,吃什么。一段时间后,这样的授权总是收到效果的。
一样一样的。你强行喂她之前先问自己:你是为自己觉得重要,还是为孩子而做的!如果你是为她,当然不要逼她接受你的饮食量与习惯,而应该让她形成自己的饮食量与习惯。

孩子生病,要不要去医院?要不要用药?用什么药?如何听医生的建议?这是一个心理素质与妈妈的能力测试题。非常严肃的说,任何一个妈妈,都应该成为半个医生。所以,不要因为自己不是医学专业而托辞。花时间与精力去努力是正经。任由自己采纳这个借口是害人非浅的。要不只对孩子采用积极而正确的态度,还有你自己的健康保养。

+++++++++++这就算是一个育儿秘方吧。一个万变不离其中的秘方。
一个妈妈一个秘方。

应用的关键,就是在于,你要先了解你自己。
所以,我还有一个经验。我是为我有了孩子而开始学习育儿知识,积极探讨理论与应用。但,我一段时间后却发现,育儿,先是育妈妈育自己。
故,不可避免的,我终于进入了心理学。看的书,表面上看起来,居然与育儿不相关了。不过,大道相通。也是通往罗马的。
正符合了:父母宝宝一起成长的主旨。

格林发表于15:19 星期一 育儿专栏 评论5 阅读667

我如今的自在,

和我能做到一直没有偏离自我,

都基于,我真的从来都是首先爱自己,

我思考和行动都是为照顾好自己的当下,

让当时我就得到事情过程中我情绪情感最需要的价值:看到当下如实的自己。

我读书,从来就不是读对方,

一直阅读到的都是我自己。我有的,才会被读到。我看见的,就是我自己。有时候是更糟糕的自己,但是,更多的时候,我看到了更好的自己,更吸引自己去到达的自己。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