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转:以过程为导向,而不是直奔结果

热度 13 已有 315 次阅读 2014-7-28 01:32 系统分类:育儿心得

 朋友们在讨论书写的时候,两个幼升小儿童家长说到她们的孩子对写字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比如大宇,就对写字充满了自信和热情,从不抱怨,很愿意乐颠颠地投入到学习写字中去。他甚至还写了一封信给好朋友,虽然只有两句话,而且这两句话里还有他不会写的字,在妈妈帮助下查字典才学会的。而另一个孩子X,则显得被动得多,会抱怨,说人家谁谁就不用描红写字,还说狮子王也是整天站在大石头上看风景等等,表现对写字的不耐烦和排斥。

    X妈妈很羡慕地问大宇妈妈:“为什么你的儿子就不抱怨呢?”

    大宇妈妈回答说:“写几个字这是幼儿园大班老师要求的作业,为幼小衔接做准备。我积极帮助他,教他把字写端正,让他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满意,老师看到后又给予肯定,他是高兴都来不及,哪里想得起来抱怨啊!”

    X妈妈显然对大宇妈妈的回答还不满意。她继续追问:“觉得自己写得好也是后来的事吧?那么最开始初学的时候呢?”言下之意,初学的时候,是还不够好的时候,他难道不抱怨和排斥吗?

    大宇妈妈说:“大宇从一开始就觉得自己写得好啊。我夸他,原来完全什么字都不会写,现在竟然会写某个笔画了,这有多厉害啊!他也就觉得自己确实挺厉害的,所以一开始的感觉就很好,写字的时候很开心。”

    X妈听了后叹口气说:“X最开心的时候,是在写完字以后,自己署上名字,再给自己一个100分的时候。”

 

    各位朋友们,从上面的对话,你们看到这两位妈妈在引导孩子方面的差距了吗?

    大宇妈让大宇重视的,是学习这个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比如大宇从完全不会到学会写简单笔画的时候,妈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当幼儿园老师为了帮助孩子们幼升小顺利过渡,给他们布置了写几个生字的作业的时候,大宇妈抓住这个机会,细心指导大宇认真完成作业,这个作业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后,孩子就对写字有了成就感。家校结合的正面肯定带给了孩子良好的正循环,他对学习写字的兴趣就更浓了。当妈妈鼓励大宇学会写字后可以给好朋友写信的时候,他即便有的字还不会写,也对学习新字充满了迫切的期待。大宇学习写字的体验,是以过程为导向的。妈妈允许他初学的时候慢一点,有个别字不够漂亮等,不会一开始就提过高的要求和给予过多的指责,这个过程对他来说,非常美好,充满了成就感,父母和老师对他的欣赏,让他浑身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X妈给孩子的体验则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所以X每次写字,最享受的时刻是写完后妈妈没有批评他,能给自己一百分。因为他过去的体验告诉他,只有一百分,才是令妈妈满意的。只有妈妈满意了,他才会有机会得到妈妈的欣赏和赞美。

    这个小小的例子充分告诉我们,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因为妈妈自身的关注点和引导方法不同,慢慢地,孩子的兴趣和心性就都不同了。

 

 

    还是这个X妈妈,她诉苦说,X一直拒绝上兴趣班,不喜欢找老师或者教练多学点什么。比如,现在他喜欢玩水,但是如果妈妈提出让他报个游泳班学习游泳,他就不肯了。现在妈妈有意想让他学一种乐器,可是一说到要去跟着老师学,他就显出非常担心和很害怕的样子。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去学,他就说幼儿园的老师已经够了,他还觉得去上兴趣班太耽误时间,这会打扰到他自己“玩的计划”。妈妈苦恼地说:“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该找个什么切入点去说服他,我说了很多诸如‘人都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这样的话;还说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老师,要想学好一样本领,都得有老师教才可以,凭自己学太慢,太难。可是这些话似乎并没有打动他。请问有好招吗?”

 

我告诉她,说幼儿园老师已经够了,耽误时间等,这都是借口。而他表现出来的担心和害怕,才是拒绝私教的真实原因。

我对她说:“你应该检讨你自己了,你的育儿方式,过多侧重于对结果的诉求。你的目的性太强,付出都希望很快看到回报。只有尽快呈现较好的成果,才会让你满意,否则你就会焦虑不安,你的企图心和情绪直接影响到了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你儿子怕的不是老师,是不能满足你的要求,他真正怕的人是你!还有,他说耽误时间,打扰到他玩,你要考虑一下他独立的心理空间和时间有没有得到满足?三四岁后的小孩子,我认为应该需要在被父母关注了安全问题的情况下,有适当的时间独处,自己决定怎么玩和玩什么。妈妈不妨反思一下,有没有可能过多的家长目的性太强的引导性陪伴,让孩子总是跟着妈妈的要求转,妈妈过度挤占了他的独处时间?

不要动不动跟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讲你那些生而知之还是学而知之一类的大道理,比起你那些空洞的似懂非懂的大道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你这时候应该说服的,不是孩子,是你自己。你什么时候让孩子觉得你改变了,不是那个一学什么就非要学会或者学好才行的妈妈了,他自然就不怕了。不怕,就什么都敢尝试了。整天把一个五六岁的小屁孩当作你要对付的对手,说服他干这个,说服他做那个,最后你会发现,你什么都说服不了

你的当务之急,不是去说服孩子,是反思你在家庭教育中的浮躁和急于求成。把说教改成关注孩子在过程中的感受。每天给他一定的时间自主安排,你只需要在一旁陪伴,保证到他是安全范围内即可。你的孩子已经对你产生警惕心了,就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说去学什么学什么。不妨换一个方式,用惊喜的眼神告诉他,妈妈有一个好朋友说很喜欢你这样的孩子,想和你交朋友,和你一起玩呢,你能陪我这个朋友玩玩吗?同时私下和老师沟通好,先不叫老师叫叔叔或阿姨,前面几节课,不着急让孩子学什么,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和孩子一起享受这个一起“玩”的过程,真诚地欣赏和赞美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哪怕一丁点的闪光点,从而引起孩子的好感和兴趣。你要重建你的教育观,尝试着多为孩子制造这样的经历,让孩子在美好的感受和体验中,逐渐找回自信,发展兴趣。”


1

路过
8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6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豚妈2007

    2014-7-28 08:55

    谢谢分享,很受启发
       回复
  • hidden 旺半仙

    2014-7-31 15:11

    不错的文章!
       回复
  • hidden lxcseven

    2014-7-31 22:02

    谢谢分享啦!努力改正自己
       回复
  • hidden dragonsky18

    2014-8-1 13:34

    赞,不错的文章
       回复
  • hidden 尚妈

    2014-8-1 22:23

    确实需要改变自己
       回复
  • hidden 朵爸

    2014-8-3 13:25

    似乎改成“享受过程,目标导向”更恰当吧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