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从母乳与牛奶之争到终被证伪的理论

热度 1 已有 275 次阅读 2015-11-8 14:18 系统分类:心情随笔 牛奶

文:头妈

胡萝卜与白萝卜

有一次回到家中,婆婆煞有介事地跟我们讲:“电视上的养生节目说了,白萝卜和胡萝卜不能一起吃,吃了会得败血症。”我和臭爸听了这个消息,着实吃一惊,因为我们之前经常两种萝卜混着煮汤喝。于是详细问了婆婆电视上所说的内容,我们自己又上网去搜了一下。结果发现,白萝卜和胡萝卜不能一起吃的观点是这样的:


胡萝卜中含有一种对抗维生素C的分解酶,可破坏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二者相遇,使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损失惨重,其营养价值自然也就大打折扣。维生素C被破坏了,也就不能为人体所吸收。人体缺乏维生素C就会得败血症,严重的会致死。


乍一看,后果确实挺严重的。可是我们从网上查找出的资料中又发现,胡萝卜中的酶类不耐热,在70℃的高温下便被破坏,不起作用。


因此我们分析后得出这样的结果:如果想白萝卜和胡萝卜一起吃,那就先把胡萝卜煮沸,把分解酶破坏掉,自然也就不会与白萝卜的维生素C发生化学反应了。


其次,一个人的维生素C来源不可能只依靠白萝卜,我们日常所吃的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即使你经常把胡萝卜和白萝卜混着吃,也不可能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得病。除非你这辈子都是按不正确的方法且只吃胡萝卜和白萝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败血症不等于坏血病。败血症是血液中存在病菌的一种恶性疾病,并且病菌随着血液循环流遍全身;而坏血症是之人体缺乏维生素C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胡萝卜和白萝卜一起吃并不会引起败血症。


你看,电视上的养生节目并不靠谱吧。


母乳与牛奶

母乳与牛奶之争就更有意思了,这也是很多妈妈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对因为个人身体原因没法给孩子喂母乳的妈妈而言,总担心孩子吃牛奶不如吃母乳营养好,怕吃牛奶的孩子不如吃母乳的孩子聪明。


有一天,我在微信朋友圈同时看到了两篇观点截然不同的文章,一篇文章认为牛奶会阻止小孩大脑的发育,另一篇则认为母乳喂养并不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两篇文章都说自己的结论来自研究机构。头妈不对原文的标题和正文做任何删减和修改,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两篇文章是怎么说的吧。


1、母乳喂养能提升孩子的智力吗?

科学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很可能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2013年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使用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孩子长大之后就会越聪明。而最近的一项研究则发现,长时间的母乳喂养除了能让孩子更加聪明之外,还跟孩子成年之后的盈利潜力有关系。


这项最新研究的合作作者、来自英国伦敦金史密斯学院的Sophie von Stumm博士指出:“因为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只存在于人类母乳中,动物奶和配方奶粉都不包含这种能够提高神经发育的物质,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并非不可信,只是,早期研究所采用的方式并不是那么可靠。”


在他们的研究中,Sophie von Stumm博士和她的同事对11582对双胞胎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了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这些双胞胎都出生在1994年到1996年之间,并参与了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双胞胎早期发展研究(TEDS)。


双胞胎出生之后,研究人员对孩子母亲的母乳喂养数据进行了收集,并且对每一对双胞胎的智力进行了评估,主要依据的是孩子在2、3、4、7、9、10、12、14以及16岁时的智力数据。这让研究团队可以探索母乳喂养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影响孩子的智力的。事实上,母乳喂养和认知发展之间并没有联系。


虽然使用母乳喂养的女孩子在2岁的时候表现出了较高的智商,但是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很弱,并且不存在于使用母乳喂养的男孩子中。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在两岁以后的孩子(包括男孩和女孩)当中,母乳喂养和智商高低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充分表明了母乳喂养并不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


Sophie von Stumm博士对这个研究结果一点都不感到惊讶,她表示,孩子的智力很有可能受到他们成长的环境相关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背景和就读学校等等。然而,她强调了一点,母乳喂养对孩子的确存在其他方面的积极影响。


她说:“我们要记住的一点是,虽然我们的研究无法证明母乳喂养和孩子智力之间的联系,但是母乳喂养依然有着其他方面的好处,比如帮助儿童自身免疫系统的发展,因为母乳的确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


另外,母亲们应该意识到,即使不使用母乳喂养,也不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毕竟孩子能不能顺利从大学里毕业,靠的不是母乳喂养,而是靠孩子自己的努力。


这篇是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的文章。


2、美国著名华裔科学家陈昭妃博士,揭秘免疫系统惊人真相!!

关于牛奶的问题。牛奶和人奶是完全不一样的蛋白质,人类只能消化50%的牛奶蛋白质,消化吸收90%的母奶蛋白质。有一部分人喝牛奶会肚子痛,喝母奶则不,因为其蛋白质不同。一只小牛生下来以后大约90磅,而两年以后大约成长到1000磅;人生下来是8磅,而十几年才成长到100多磅。换言之,我们是属于不同种类的,所需的营养也是不一样的。牛奶里含有很多的荷尔蒙,它可以刺激小牛快速地成长,但这种荷尔蒙到孩子身体里面,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现在已有研究表明,牛奶会阻止小孩大脑的发育。


这篇是来自微信公众号为某剑桥外语学习机构的文章,选取了其中关于牛奶的一段篇幅。

两篇文章看完了,你觉得哪一篇文章更有说服力?无论是从文章的标题还是对研究方法的时间、过程、样本和结论的描述,明显第一篇文章更严谨,更具有科学的态度。第二篇文章即使拿所谓的博士做噱头,也没能掩饰其结论的苍白无力。而且我们也不知道她所谓的“现在”具体是什么时候,“有研究表明”是什么个研究。


没有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放心了。头妈也是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喂母乳,臭爸小时候没有吃母乳,臭爸的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的同事也没有吃母乳。我小时候倒是吃母乳了,可智商确实也没臭爸和他那位同事高。身体好的妈妈,母乳自然是首选,光是奶粉钱就能省下不少了。实在无法母乳喂养的妈妈也不用焦虑,母乳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神奇。孩子的智商一部分来自遗传,一部分要看后天的努力。


草根妈妈与育儿专家

自从微信有了公众号功能后,许多草根妈妈也开始做起了育儿专栏,像头妈这样的妈妈非常多,犹如雨后春笋遍地生长。她们不仅看了许多育儿书籍,而且有第一手的育儿经验,在学习与分享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


不仅是草根妈妈的育儿经验让人眼花缭乱,育儿专家的观点也经常打架。有些朋友,关注的育儿公众号可能有五六个之多,各取所需,但也经常分不清对错,反而更加苦恼。头妈就有过这样的经验。一个“怎么让孩子好好吃饭”的问题就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的说宁可饿着也要让孩子养成吃饭的好习惯,有的说下了餐桌就不要再追着孩子喂饭,还有的说不强迫、顺其自然就好。


其实这世上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育儿方法,也没有对每一个孩子都适用的育儿经。这些草根妈妈或育儿专家的观点只供参考,多看多思了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小孩的育儿方式。头妈就是这么过来的,而且还在不断学习中。就像头妈前文所讲的两个事例,关键不在于信息量的多少,而在于我们要从这些信息当中去筛选,甄别,去伪存真。不轻信专家,也不盲目怀疑自己。


注定被证伪的理论

20世纪以前,古典力学(即以牛顿运动定律或与牛顿定律有关且等价的其他力学原理)绝对是人类认识宇宙的普遍规律,并且毋庸置疑,是绝对正确的。然而,随着20世纪早期,量子力学(描写微观物质的一个物理学理论,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古典力学的观点。以前人们认为绝不可能出错的真理被一次次推翻和校正。这就是科学的常态——一切定理的提出终将被证伪。


所以,即使我们每天面对那么多资讯,那么多所谓的“专家说”,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被轻易忽悠了。而武装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读书,读各学科的书,然后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出自己的观点。当你拥有了越多的知识,就没人能忽悠你,也没人敢忽悠你了。


罗素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会为信仰献身的,因为我的信仰有可能是错的。


承认自己的无知,不断否定过去的自己,刷新知识,定期升级。头妈愿与大家分享我的所读、所感,一起学习,不断进步。


头妈微信公众号“头妈分享”,个人微信号“cfmmycc”.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bluesnow

    2015-11-23 13:53

    有些道理,无关真伪,只是使用范围不一样。比如母乳和牛乳,牛乳确实是牛吃的,现在的牛乳确实是大量激素喂养出来的,吃了确实对身体不好,但如果真的没有母乳,那也得吃不是?关于牛顿力学,他的量子力学使用的范围不一样啊,牛顿力学是宏观的,量子力学是微观的。难道我们能说牛顿力学不正确吗?只是适用范围不一样而已。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