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教育没有万能钥匙,每个孩子都需要“私人订制”

热度 2 已有 189 次阅读 2016-1-19 10:34 系统分类:育儿心得 私人 , 钥匙

头妈说: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公众号,看了许多育儿教育文章,我也是越发觉得“教育没有万能钥匙”,企图找到这把钥匙的人就是在寻找捷径,但这条捷径往往不能带领我们到达目的地。
有人把阅读作为万能钥匙,有人把家庭教育作为万能钥匙,还有人把专家作为万能钥匙,这些“钥匙”都无法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就像作者所说,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最好的请教对象是自己。

作者:李镇西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没有万能钥匙
常常遇到许多年轻的和不年轻的教师向我写信请教:“李老师,我班一个男孩老爱迟到,怎么办?”“李老师,学生厌学怎么办?”“李老师,如何管理班上的纪律?”“李老师,班上两个孩子早恋了,我该怎样引导?”“李老师,我班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下降了,我该怎么办?”……
最初,我特别认真而吃力地给老师们做解答。认真,是因为我不能辜负老师们的信任;吃力,是因为我也未必有什么良方。更多的时候我只能原则性地说一些诸如“分析原因”“加强沟通”“增强信心”“严格要求”“及时鼓励”的话,说到最后,我自己都觉得是套话了,连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
不是我敷衍老师们,是因为我实在无法用一己的教育方法将所有的教育难题一网打尽。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教育没有万能钥匙。无论多么正确的教育原则,都无法破解一个又一个具体的教育难题。而且,越是具体的教育难题,其破解方法越具有“唯一性”,因而是无法复制的。

纵横交错思考教育
对于该如何转化一个行为习惯差、成绩不好的孩子?这个问题看起来是一个普遍问题,因为“后进生转化”是一个永恒的教育课题,但实际上具体到某一个孩子,则无法用一个教育公式去“转化”。这个孩子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性格特征、学习基础等等因素,都是唯一的,对他的转化方式,也只能是“私人订制”。
我们的教育思考必须“纵横交错”——从纵的方面说,要追溯这个孩子发展到今天的种种复杂的原因;从横的方面说,要理清这个孩子“当下”种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找到转化的有效途径与科学方法。而这一切,显然不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能够代劳的。
所以,每当有人向我请教类似的问题,我总是诚实地回答:“我没办法。因为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你只给了我一个孤立的教育现象,我确实没办法。但是,如果我在你的班上,如果长期和孩子相处,我一定会有办法的。”

把难题当课题是最好的教育科研
几乎所有老师都知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道理,因此教育没有万能钥匙是一个教育常识。但有人偏偏一遇到难题便想找“万能钥匙”,便想到请教“名师”。这反映了一个令人忧虑的可怕现象——教师队伍中懒于思考的人不少。教师过去被称作“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称呼在今天看来是否恰当暂且不论),那么“人类灵魂工程师”本人的灵魂应该是富有生命活力的,而“活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便是思考。虚心好学,当然是一个年轻老师的美德。但所谓“虚心好学”更多的是指勤于阅读,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富于思考,乐于研究。动辄便“请教”则不是“虚心好学”,是自动放弃了思考与研究的权利,而放弃了思考与研究,便中断了教师专业成长至关重要的路径。
还是以转化后进生为例。迄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任何一个老师靠请教获得“灵丹妙药”因而转化后进生成功的例子。相反,几乎所有善于转化后进生的老师都善于研究的思考者,他们因此而成长最快。因为把难题当课题是最好的教育科研,而在班主任工作中,最大的难题莫过于转化后进生了。通过对后进生的观察、研究,我们对教育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我们的教育智慧会更加丰富。在这过程中,年轻教师想不成长都十分困难。
对自己教育对象的思考与研究是别人无法代替的,与其求助于人不如求助于己。最好的“请教对象”是自己。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2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tianshishen

    2016-1-19 13:55

       不错
       回复
  • hidden edwardyyu188

    2016-1-19 22:22

    私人订制,这任务只能是家长的啊,千万别指望老师。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