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小伙伴问我PS的问题,我发现大家对文书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非常初级的层面,说说自己,说说学校,完了。所以实在忍不住发贴说说这个事。LZ当年经历过MBA申请的洗礼,MBA不写PS/SOP,而是写多篇的Essay,对思想深度和自我分析的挑战和PS不是一个量级的;后来申请传媒管理方向,申了USC,BU,UW,全中;找到申请的要领之后曾帮朋友在托福只有92分的情况下,成功申请到Berkeley MFE;最近更是完成了绿卡申请的一堆材料,推荐信就写了6封,对自己以往经历的梳理更让我在self-reflection and packaging 上有了颇多感悟。
所以从申请的角度来讲,这个marketing campaign追求的是two-way fit.既然是Two-way,就需要你既要了解自己,又要了解学校。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强调你要找好自己的定位。我知道中国的教育不是以兴趣和内心所爱做导向,对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明确的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并非易事。但是,在职场上有长足发展的都是那些早早找到了方向、执着追求的人。没有方向的船,任何风对它来说都是逆风;而若你有梦想,全宇宙都会来帮你!既然已经决定做出国这件精力和财力都高投入的事情,那不值得你花时间reflect on yourself,找到自己心的方向吗?有了明确的方向,不仅能增加录取的机会,也会使你更有针对性的订制自己的学习内容,在毕业时找工作更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尽早为将来的发展做积累。大牛的人,你会发现他做事、做人都是一流的。这不是一天铸就的,而是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点点成长积累的。能把专业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炉火纯青,别人才会给你机会去做管理;你才有空间去思考如何聚拢人才、怎样带动团队、如何设计商业战略;你才有精力去思考如何发挥影响力、如何经营自己、探寻生命的意义,怎样拥有rewarding的人生!如果因没有认准方向,工作了几年都还是在不同的领域做基础的工作,你就很难有机会做那些所谓“高大上”的工作(据我观察,这很普遍);相反,如果你能做到,你就具备了超越同龄人的优异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