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为中心。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每一个科学家都是一个艺术家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孔子说: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理解(特逗,是孔子说的吗?)
0-7岁,体验式学习,具体的学习阶段(和意志力有关)
应把善的美好的带给孩子,让孩子感觉世界是安全的、美好的。
形成自己的生命力量,与母亲分离成为独立的人,分离的标志:丢掉乳牙,长出恒牙。头七年在家里呆的时间越长越好,头七年获得的知识是体验式的知识,具体的知识。
7-14岁,获得符号,向征性学习阶段(感觉、情感的能力)
让孩子在学习科学前感受到科学的美丽,在12-13岁时 接触科学技术。
这一阶段,艺术性学习非常重要,孩子将学会抽象的东西,这个阶段的孩子将决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有不好的经历,将会丢掉这一门学科
14-21岁,抽象性学习(思考的能力)
学习科学技术阶段
这三个阶段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融合在一起的。经历过完整的三个阶段后,孩子将在21岁会决定自己学什么,并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断学习,不断地构建自己。
(画了一个图,这个图怎么贴上来呢?)
关于孩子画画的建议:
0-7岁,
什么都不用去教
尽量给孩子用水彩、蜜蜡等天然材质的工具。避免使用钢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硬的工具。
不要给孩子玩填色的游戏
0-7岁孩子画的多为轮廓画,画的周围的事物,并不是对着景物画的,而是画的内心的景象,感知自己身体的形成,并通过涂鸦表现出来。
孩子有在脑海里想象画面的天性,保持这种想象力越久越好。
拒绝电视:电视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主动地去形成自己内心的画面,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而且电视画面每6钞变化一次,孩子也跟着接受这个频率,超过6秒,便会觉得无聊,表现在工作中便是不能沉入工作,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1-3年级
第一副画:《鸡》
一粒金色的种子长呀长,长成了一个金色的蛋,在这个蛋的上面,再画一粒种子长呀长呀,长一个小小的蛋,和这个金色的蛋连在一起………整个鸡的主体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金色的种子长呀长,长成的不同大小的金蛋组合在一起的。然后用红色的蜡笔画出鸡的戏的冠、尾巴、脚。
这完全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而没有去想在画什么,可能前一天和孩子描述过鸡,今天画的时候只是在说过程,最后形成鸡的概念。
一粒小小的种子,让它慢慢长大,用这个方法,什么都能画。而且非常有生命力
用的是色块,而不是线条,这是因为,如果用线条去画,想让他长大只能去画新的线条,而色块可以慢慢长大。
一年级的孩子,画画是没有面部的,给孩子以想象的空间,而不要给固定的东西,不建议孩子玩芭比娃娃。
1-3年级,不用考虑画面的视角、阴影等专业的问题,也不必考虑景深的问题。
1-3年级,非常重要的是,要夸奖孩子的画,营造好玩的娱乐的气氛,在艺术中是没有错误
即使孩子没有艺术天份,在这种教育下到高也会画得非常好。
这个阶段的孩子画画是从整体到部分,这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整体中生活他还不会把整体去分开。算术也一样,我们平时做是2+1=3,而华德福先给出3的概念,先感受整体,然后得出3=2+1、3=1+2、3=1+1+1
第二副画:《家人》
也是用一粒肤色的种子长呀长,真的是很神奇,
画树,给我感受很深:一粒种子在水、阳光、空气和爱的滋润下,慢慢地往土里长,长出了根,根给种子提供了养分,在水、阳光、空气和爱的滋润下,种子慢慢向空中伸展长出了树干(小巫的翻译也特别的诗意),枝干慢慢长高,在每个枝条的顶端,长出了一片叶子(画叶的时候,也是一个小芽孢慢慢长成一片叶子,教给孩子在思维中有更多的灵活性。而不是我们平时画的,先画一片叶子的形状再填满绿色)他越长越大,在每片叶子的旁边又长出了两片叶子,最后夏天来了,树叶连成了一片,(这才画完了一颗树,而且用这种画法,树可以任意生长)。画的同时,让孩子感受到了树的成长,给孩子上了一堂植物课。
画山也是,不是简单地画轮廓,尊重自然的力量,而是从地上慢慢长出来,画的同时,给孩子上了一堂地质课。
在色彩是迭加上,教给孩子颜色中的互相影响。
到这儿我才真正理解到华德福是怎样用艺术来教授所有的学科的。
4年级开始,可以教给孩子一些绘画的技巧,但必须是有专业水平的教师
4年级以后学到分数了,可以从局部画到整体了
6-7年级,画到阴影、景深、透视、运用线条、点等等不同的技巧完成不同的任务。
最后谈了一下华德福的课程设置
有一个有趣的,华德福判定孩子是否适合上学了,有一个方法:用一侧的手越过头顶去摸另一侧的耳朵。
比较有特色的课程
1、 韵律舞
2、 形象画(平面的视觉艺术)万物都是由直线和曲线构成的
为学习抽象性的东西,比例、大小、距离、空间等打下基础,教会孩子尊重真像、建立道德感。
就是一种对称游戏,让孩子画看到的形象的镜像
老师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个变形人,或者是巫师,叫可扑尔,他非常非常调皮,总是爱变形,让人找不着他,然后老师在镜子前画了一个可扑尔,让孩子在镜子里抓住可扑尔,而且每次只有一次机会,不可以擦掉重来。超佩服华德福老师的智慧,和对孩子的夸赞。孩子没有错,都怪可朴尔太调皮啦。
可以不断加大图形的难度,所有图形都是由直线、曲线、转角构成的。这个游戏很有趣的哦,大人也可以玩。(如果孩子画的是相同的图像,孩子可能存在诵读困难)
还有一个游戏:Sam says Do也很有趣
老师做不同的动作,说Sam says Do的时候孩子才可以跟着做,如果只说了DO的时候,是不可以跟着做的,呵,第一次陷阱就有一大半的妈妈被PASS掉了,说是二年级以上就可以玩这个游戏了。
0~7,也就是从孩子出生到第一颗乳牙脱落,是孩子打基础的时期(foundation),这个时期要让孩子感受到这个世界是真实美好的。而这一时期孩子的全部知识应该来自于自然与生活。孩子会通过感受自然界的变化来学习天文,地理知识。玩水,玩沙来学习物理知识。帮妈妈在厨房里混合食物来学习化学知识。
他提到了孔子说的三句话,各位大虾帮助找一下原文:
Tell me I will forget.
Show me I will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understand.
经一文学博士考证得到了某句原文,原贴如下:
"惭愧,本着专业精神责无旁贷地去翻了一下《论语》。无果。
百度了一下,有说是英国谚语的,有说是蒙特梭利说的,
《荀子·儒效》篇中一段话,意思与之接近:
不闻不如闻之,闻之不如见之,见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